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分享] 为什么有的精神科医生不喜欢搭理年轻抑郁患者?

[复制链接]
51382 20
小桐cindy 发表于 2020-10-5 21:13:1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有的精神科医生不喜欢搭理年轻抑郁患者?


上一篇:抑郁到底是什么?
下一篇:抑郁症的症状和表现?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橙中游 发表于 2020-10-5 21:13:44 | 只看该作者
 
治个几把治
我也算是收了几年的抑郁症私信了
有的一看就是跟爹妈/同学/两头都实在处不来了
他自己是真没辙了,天天在学校被人霸凌没法学习回家还爹妈劈头盖脸一顿揍说你瞧你这成绩下降的人家咋不欺负人家光欺负你你看看隔壁小x啥辅导班没报去年考上清华咱老x家砸锅卖铁就指着你了
你说人家十几岁的小孩能有啥辙,人家就自己默默在那抑郁没搞个校园羟基案算人家有涵养了
你也知道如果他爹妈能支持他不说替他出头至少别揍他他可能就不抑郁了
但是你能改变他爹妈吗?你不能!
那咋办,只能片儿汤劝他两句,多运动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好了
好了个吉尔
一开始是抑郁情绪,憋久了就真成抑郁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东皇盖聂 发表于 2020-10-5 21:14:03 | 只看该作者
 
我和同事讨论了一下这个问题,这个真得分人,我自己挺喜欢治疗年轻人(限定一下吧,青少年,大学生,或者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反正年龄最好别超过我)抑郁症的。


 第1张图片

和匿名用户提到的观点一致,大多数精神科医生最喜欢治的当然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症状很丰富的那种,药物治疗效果好,特别有成就感。有些症状又非常离奇,甚至有种增长了很多见识打开了认知世界的另外一扇窗的感觉。
但是对于老年抑郁,我自己是不喜欢治的。患者通常躯体症状很多,病史很长,还夹杂着很多家国苦难史,年龄又大,我跟他们说话的时候在气势上就弱了很多。有时候遇到一个患者,一开头就跟我说“解…放前那会儿……”,或者“文……ge的时候……”,我虽然喜欢听故事,但是真的对于吃了几十年“睡觉药”,“神经衰弱(这个古老的诊断在老年人中间非常著名)”的老年人有点不知道如何下手。
因为我比较年轻,无论我说什么,他们经常对我不是很信任,说话中也经常有种“你小孩啥也不懂,怎么可能体会到我的难受”的感觉。但是,同样的话,如果主任给他们说,他们就会觉得“太有道理了”!
纳尼?明明就是一模一样的话,我的普通话比主任还标准!!!但是患者的依从性就是不一样。
嗯,我应该去染一些白头发!!
我在想为什么有些精神科医生不喜欢治疗年轻人的抑郁症呢。
大多数的回答都提到了孩子抑郁,一定涉及到家庭问题。孩子通常只是家庭的“代表患者”,家庭关系“有病”了,孩子来吃药。要治疗这样的抑郁症,光靠药物是不够的,一定需要心理治疗。能够“制造”抑郁症的家庭,父母常常比较“偏执”,对治疗过程各种控制,很难沟通。以前有个老师对我说,你这样年轻的女医生对有些青春期男孩的妈妈来说,就是跟她抢儿子的,她看你的眼光就像婆婆看儿媳妇,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你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
还有很多人提到很多年轻人所谓的抑郁,其实不是抑郁症,有好多是“中二病”,只是在追求一些离奇的东西。
谁没经历过傻X兮兮的青春呢?!对于这种情况,有什么好嘲笑讽刺的呢?反正我挺能跟他们共情的,也能理解他们的感受。
有个17岁的男孩离家出走,家里找回来之后看了三个医生了,有些说没事,有些给开了药,家里又嫌副作用大,没给吃。我是第四个。那个孩子翘着二郎腿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无论问什么都不耐烦的说“你去问我妈,她说得比我好。”然后开始玩打火机。我说,“你17岁才开始离家出走,我5岁就开始离家出走了。”然后他突然坐直了,说真的啊?我说对啊!后来他就变得挺配合了。
当然其中有些人玩大发了,开始模仿自sha自残等。这是另外一种情况。
现在学校都很重视“心理健康”,门诊经常有好多学生被老师要求来看病的,确实有很多都不是“抑郁症”,也不需要吃药。既然来医院了,我们就先给做个简单的分类,真的抑郁的开药,该做心理治疗的就让去做治疗,家庭有问题的起码可以鼓励一下孩子。
精神科医生确实不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但是我还总是自不量力的希望能尽我所能帮他们一把的。
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例外,我是个挺喜欢“搭理”年轻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科医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红的唇 发表于 2020-10-5 21:14:23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了所有的回答,也看了评论和提问者的回复。感觉大家基本上回答全了,但是还是有几点没有提到。
我自己是资深抑郁症患者,从17岁第一波抑郁症,现在在第三波抑郁症的坑里待着。回答过和抑郁症相关的几百个问题,其中大概一半的提问来自于青少年,所以对青少年抑郁症很熟悉。
首先青少年最大的问题在于根本不理解发生了什么,他们的阅历、心智、身体状况、教育根本不支持理解这个功能。
我17岁的时候理解我爹是个反社会天生变态只要不放火就是造福社会吗?根本不理解。我17岁的时候理解我爹在我亲妈去世之后直接把我当成亲妈的替代品pua吗?根本不理解。我17岁的时候理解身边的亲戚和老师不是坏而是蠢,只是蠢到深处就像坏?根本不理解。我17岁的时候理解相爱相杀吗?根本不理解。
我那时候真的是一脸懵,除了自杀之外也真的没有别的什么想法,你要问我发生了什么,我也不知道。陪在我身边的老爹友好微笑无奈可怜地跟医生说,孩子他娘刚去世,孩子高三压力大。医生信了,我爹信了,我信了。问题能解决吗?根本没办法解决吧。我现在27岁,乱七八糟零零散散的心理学学了三四年,规律咨询两年半,才刚刚明白和理解上一段。
这里说明一下本猫没有遇到肉体伤害,没有被性侵,但是精神的伤害是足足的。父母把崽当成伴侣看待是会造成伤害的,父母精神操控崽崽是会造成伤害的,pua就算没有肉体伤害也是会造成伤害的。通常举例来说大众可能遇到的这三种情况分别是:爸爸的情人或者丧父妈宝;明明班级前十还父母是觉得没有满分的娃无可救药直接送网瘾学校;作为女友或者妻子被强行要求三从四德,洗脑女性没有活着的意义,煤气灯下,隔绝亲朋好友被让他人觉得自己只是个骗子。总之三重打击下本猫生无可恋。
每个阶段都有可能遇到难以理解的伤害。7岁的幼女遇到性侵,只会觉得不舒服、不开心、不太对。如果哄一哄吓一吓,还会觉得那个禽兽是大好人值得依赖,自己不开心不舒服全都是自己的错。17岁的姑娘遇到煤气灯下也没好到哪里去,27岁的姑娘遇到pua希望能给力点。
青少年真的很难理解人性的复杂,容易傻乎乎地相信和依赖,尤其是身边的人和信任的人。我在回答青少年相关的抑郁症问题的时候也挺无奈的,这些崽崽们觉得爸妈很讨厌很不靠谱,而且说实话这些爸妈还真的很奇葩很不靠谱。但是你要说确实是父母的问题建议努力学习挣钱远离,他们还非要跟你说爸妈只是在关心他们,跟你急。要是建议他们说去精神科专家号看病,他们还说爸妈觉得精神科医生都是骗子。要是跟他们说清楚爸妈都中年了估计也改不了了也来不及了,他们还想着万一爸妈理解了呢,万一爸妈变好了呢,万一爸妈能跟自己小时候一样呢,有时候爸妈还是对自己好的,然后傻乎乎地等着情况越来越糟。
简直跟遇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家暴受害者一样,劝合也不是劝分也不是,普及法律也不是怂恿报复更不行。劝着找权威死活不愿意去,劝着挣钱但是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痛苦到不行放着不管就是个死,但是管了好像也没什么用。
被家暴中年妇女和青少年的区别在于,一个在一棵树上吊死,另一个只能在一个树上吊死。一个分开后大家拍手称快都舒坦,一个分开后全世界都压迫说子孙不孝。
我在知乎抑郁症板块混了那么久,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自己救不了所有人。尽人事听天命,估计基层片警和精神科医生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就算是这样,还是一遍一遍地试着帮忙,一遍一遍地看着别人死,一遍一遍地对着自己说尽人事听天命。我反正最近状态不好已经不怎么回答问题了,感觉精神科医生和基层片警应该像肿瘤科医生学习,人家天天面对癌症患者还能保持平静的心态和专业的水平呢。
另外确实觉得很多抗抑郁的药物不是为青少年设计的,比如对我来说唯一一个副作用可以忍耐的药就不能对崽崽用。要是用高三时候开的药,我是真的不用睡觉了。心理咨询和家庭治疗确实更有效,前提是有钱并且能找到靠谱的咨询师,这两点都挺困难的。成人还有自学成才这一条路好走,青少年没有这个时间、精力和资源。
还有青少年还特别容易被带偏到奇奇怪怪的地方,嘴上说着不信,心理很诚实地被带跑了。他们并没有完全地把自己和别人分开,别人的感受就是他们的感受,别人的思考就是他们的思考,别人的判断就是他们的判断。所以如果家长先认为是无病呻吟,崽也会认为自己是无病呻吟。家长认为是躯体疾病,崽也会认为自己是躯体疾病。家人认为是学业压力大,崽就很难往校园暴力的方向思考。家人觉得是单纯的不孝顺,崽也会觉得是自己是单纯的不孝顺。你要是问他们感觉怎么样,他们除了不开心之外全都是别人的感受。你要是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他们说的都是别人觉得发生了什么。
最后还是回到阅历问题,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根本没有这个金钱、机会、时间、精力、体力来接触其他的生活。工作日两点一线,双休日去个辅导班,节假日跑去景区电影院,平时打打游戏。看起来有吃有喝心满意足,实际上跟养猪也差不多,都是出不了养殖场。如果不打游戏,可能连猪都不如。你说跟猪崽怎么沟通。说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实际上哪里有机会给青少年学习校外的生活呀。就算是家人努力创造机会说是让崽体验社会的残酷,实际上通常也就是莫名其妙的残酷和家人自己颓废的生活罢了,家和学校之外什么都没有,全都是空白。到底怎样才能在一片空白中产生感受,得到希望,开始思考呢?三观问题是基本问题,没有阅历就很难有稳定运作良好让人可以坚持下去的三观。
从小到大我爹莫名其妙地总是给我塞硬币让我给乞丐,一边说培养我的爱心,一边说乞丐的出卖尊严好惨。我一直觉得这样的行为很脑残,因为乞丐一般比我爹挣得还要多。而且有人需要帮助,然后得到帮助,这不是需要出卖尊严的事,仅仅是因为他需要,这不是爱心问题而是社会福利问题。结果就是除了我自己变得比较圣母之外好像没有什么对社会的理解。还是不太清楚乞丐的生活方式,只是从新闻中大概知道乞丐中的贫富差距很大人身安全堪忧。然后遇到问题不会求助,因为也不知道别人是不是和我爹一样脑残,反正我爹已经连续十年看我就像看失足妇女了。
另外还包括不断抱怨工作多么辛苦活着好痛苦好难,好像不痛苦根本不是在努力,为了看上去很有干劲必须要寻找自己完全不擅长不喜欢的事情耗费几十年用错误的方法去做,一旦开心就想尽办法制造痛苦。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和我的抑郁症直接相关,毕竟不是所有被亲爹当成亲妈pua的娃都会抑郁想自杀,但是被这么教育的娃会真的很容易抑郁。因为人生根本没有希望嘛,因为不痛苦就是不努力,只要努力就会达到更加痛苦更加没有选择的人生,不能找寻适合自己的方法适合自己的路,不应该思考,因为这样就不会痛苦了,而不痛苦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痛苦才是意义。悲催的是我现在还在运行这一套自相矛盾奇葩致郁人生观,我现在开始尝试在字母圈找寻新的安慰,打人或者被打也许能让我觉得人生有意义一点。如果我早早接触字母圈,我就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都热爱痛苦,也有很多人能够用不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痛苦的追求。
与其说青少年大脑没发育好,不如说整个人没发育好。三观脆弱奇葩,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轻信,善良,傻白甜,阅历浅,语言功能差不会描述,身体素质差根本不相信自己能打过父母老师和校霸,在这个崇尚实力和金钱的社会中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不能现在、立刻、马上赚一大堆钱。没有钱和实力的人是没有作为人或者动物的任何权力,只能忍受其他所有人和动物带来的一切虐待和折磨,尽管已经痛苦到无法忍受,但是自己是连死的权力都没有的。除了最后一条是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影响,其他都是挺单纯的青少年特质。与其说是讨厌年轻人抑郁,不如说是讨厌年轻人或者害怕年轻人。
这里吐槽一下我很不太喜欢上述中产阶层价值观,感觉太绝对了,有点社会达尔文。这样被教导的崽如果在虐待中存活到成年,如果有了足够的力量和金钱,猜猜接下来被虐待的是谁,会不会是老下来的那一批?不过中产阶层价值观有一点是好的,是绝对到残忍的男女平等,如果有金钱和实力,不管男女都是人,如果没有金钱和实力,丧失生育能力之前男女都是生育机器,没有生育能力的人连生育机器也不是。
我一直被这样的环境包围的,被这样教育长大的,不过我觉得可能猫科动物版的价值观更加不那么变态一些。猫科动物不怎么怎么会虐待幼猫,可能会直接杀掉幼崽,但是不太会可持续发展地养一堆然后虐待着玩。亲情淡薄实力为尊,打架失败的可以选择跑、臣服或者死,但是地位高的猫会关爱地位低的。有的会谈恋爱但大部分纯粹荷尔蒙。绝育的活得久,不绝育的崽多。随着心情浪,随着心情怂。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喜爱杀戮,对猎物残忍,但是也有被捕猎者残忍对待的准备。大部分情况下外表干净,性格温和,不太会干扰别的猫或者人的生活。
我觉得跟人类相比我比较像一只猫。人类实在是太变态了,我因为不够变态而感觉到格格不入。
希望题主能够看到我的回答,自己觉得我的回答挺靠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云大帅帅 发表于 2020-10-5 21:14:36 | 只看该作者
 
未成年人抑郁,大多数都是父母的因果。
说是治孩子抑郁,我认为应该先从大人下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進擊小子 发表于 2020-10-5 21:14:59 | 只看该作者
 
又写了个大众不喜的回答,之前就有做提示,如果不喜欢,请拉黑答主,对大家都有好处。特别是18岁以下,提前拉黑不看对大家都好。
不过看到何医生谈到精神科医生挑肥拣瘦的问题。不得不回复一下。
其实以下的回答分析的很清楚,不喜欢治疗并不代表精神科医生在回避这样的问题。只是相比较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即使他们的家属是多么不合作,精神科医生起码可以在住院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控制病情,当然出院后还是可能停药复发;拒绝治疗自动出院也是一个结果)努力了有一个结果,这样青少年的情绪问题,我们也尽力在制定方案,努力去改善。奈何不是我们不努力。
术业有专攻,同为神经内科医生,也有份对癫痫、运动障碍、卒中介入的专精,喜好不同并没有什么。到了精神科医生您就不喜我辈挑肥拣瘦了吗?那么作为一个本硕7年,精神科工作五年的前精神科医生,请问血管性痴呆您愿意治疗吗?阿尔茨海默病?路易?匹克?癫痫性精神病?这些也都是精神专科诊治范围,您喜欢吗?还是受不了那个味?
知易行难,说起来都是简单的事,国内精神科可不像大武汉,专擅心理治疗。即使擅长心理治疗的您,不是也更愿意去接诊抑郁症/双相障碍的病人,是不是也是挑肥拣瘦?
而且作为一个前精神科医生的您,从医院跳出,来到高校的大舞台,是不是不仅是挑肥拣瘦,而是路边摊不愿吃,要去高档餐厅来精致美食了?哦,可能还不是前精神科医生(执医离开临床两年无挂靠自动注销),那执医挂在哪里?是不是也算是?
更别提这个回答不想涉及到的喜欢治疗青少年抑郁的那些医生的诊断扩大化的问题。
哎,问题是出自袁博士的感慨,这个回答当然是由不喜欢治疗青少年抑郁的精神科医生来回答比较好。这里事先提醒18岁以下的可以提前拉黑答主,免得大家心烦。
精神科医生不喜欢治疗青少年抑郁?我换个说法,精神科医生更愿意治疗精神疾病,会不会更容易理解?这是精神科医生的本职工作。
相对于精神疾病,青少年抑郁,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我们把抑郁按严重程度由低到高分为A抑郁反应/适应障碍——B恶劣心境——C恶劣心境基础上的重度抑郁发作——D重度抑郁发作(A-B需要心理治疗,C需要药物+心理 D心理治疗用处聊胜于无)
在青少年期出现抑郁的,大多数在A,少部分在B至C之间,至于D发病率并不超出成年人太多。青少年由于处于学龄期,生活环境并不复杂,上述A-C的情绪多和环境相关,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关系不良,学校-学习/人际交往。说来简单,发现问题,对症处置,多半可以解决。
而实际操作复杂且艰难。困难在哪里?
首先当然来自于孩子,不满18岁我们不谈人格,随着逐渐长大,他们有很多需求,比如,被尊重的需求。在面临困境时,他们更倾向于解释为自己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解决困境而被人帮助,而不是因为自己“不行”,面对别人都能解决一般的困境无法解决而被人帮助。在面对家庭矛盾时,会把判断对错的标准粗暴归于,“我病了,所以我是对的”所以通常他们想按照他们的来,在有限的眼界下做出并不合理的选择。隐瞒他们面对的困境,夸大自己的情绪。
“刀没砍在你身上,你不知道有多痛”,“你没得过抑郁症,无法理解我的悲伤”可能是知乎上也非常常见的话。精神科医生的确没得过抑郁症(大多数),但不妨碍精神科医生接触过很多抑郁症患者,从轻症到最严重的,面对一个仅表现轻症却声称自己抑郁症“最严重”,精神科医生很无奈呢。演技派不是看不出,而是不愿说破罢了。
其次,在家庭。家庭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坎。这里不和睦的家庭,以及轻率离婚再重组,导致很多孩子不是成为被流弹伤害就是成为多余的那个。这样的家庭孩子出现情绪问题,需要家庭心理治疗时,每一位需要出场的家庭成员是否愿意为解决问题而出场?到场后是否在面对问题时愿意做出改变?想也知道的答案。
再次,是外界因素,过度的关于抑郁症知识的宣传,现在不是30年前,青少年获取信息是轻而易举的,但理解那些信息却并不容易。所以照着诊断标准标签化自己的孩子比比皆是。这也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很多孩子虽然情绪介于A-B之间,但更多的做出自残/自杀的行为。而且形成一种“抑郁的文化群体”,以宣传负能量,自残等逐步扩散。
最后也是最基本的,精神科本身的问题。国内医疗资源有多紧张大家都知道。如果每个精神科医生负责4个病人,那么从治疗到心理都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如果是管10张床,那工作已经相当紧张了,可现实是大多数精神科医生管床在20-30。那就对不起了。没那精力了。
对于一个需要心理干预,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大多数时间没有家属配合,孩子自己容易抵触,闹腾的青少年情绪障碍,可以预测的不良预后,不是医生不努力啊。
当然也说了,这样的情况需要心理干预,心理咨询师宣传了20年,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不提,国内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有多少?大约2w多(2%合格率)。全国30个省,粗略计算一个省余700多,推测比如南京吧,700多人一个省,南京算多也就100多人,省会高校多,校内心理咨询师都能归入合格一列,把南脑等几个精神科的去掉,把大学心理老师去掉。能找到一个在外执业的合格心理咨询师,还需要是家庭/人本/认知向的,难,真难。
说真话总是有人会不喜欢,那我把没说完的补全,大家一起不高兴吧。
很多人不知道国内儿少精神科的现状,一般好一点的医院会配置有儿少精神科医生,但一般不会设置有儿少病房。这里的原因有很多,关键的一点在于儿童学龄期的特点意味着治疗是一个慎重的选择,我们治疗的目的在于让病患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的生活、学习,所以,如果并非重症,一般不会考虑收住入院。这里的重症有之前举例的C-D,也有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过往也有医生轻易把轻症患者收治,带来的结果是什么?遇到困难更轻易的去选择住院逃避,把一切归结于自己“病了”,15岁的时候你面对困难待在医院里,25岁呢?35岁呢?45岁呢?(答主也见过,当然,那病人遇到的是喜欢治疗年轻人抑郁的医生)
而开设儿少病房的面对的是更大的困难。大量介于A-B却伴随自残、自杀行为的青少年。说不严重?他们有自残、自杀行为。说严重?按照分级他们都不属于严重的。而这些孩子给病房带来了不一样的变化。自残者开始集群,互相抱团,却又对其他有类似情绪者排斥,教唆其他病友自残甚至鼓动集体自杀(非疾病导致而是抑郁文化下的)。答主的一位在儿少的精神分裂症患儿也被教唆学会自残(哭笑不得)
而这些孩子很多都和 @Kani 接触的求助者们一样“可怜无助”,您提到了家庭心理治疗,可在整个治疗里无法配合除了父母以外,这些孩子也并不是都愿意参与进来。
(之前回答写的是粗略的,有很多可以展开的,即使青少年情绪源于生活,源于家庭的不仅仅是来自于父母的问题,过于宠溺的孩子了解一下?二胎家庭老大各种不理解应该听过把;源于学校的也并非仅仅是来自老师、同学的恶意,有些在孩子口中的所谓校园霸凌事件实际根本没有他们所提的那么严重,而面对并不严重的事件他们却出现了情绪,并且以情绪做出企图获益的举动,您真以为少了吗?
更关键的是,家庭心理治疗,说着多简单啊,谁来做?怎么做?一个住院周期设置多久?咨询如果1次/周,孩子住院一个月才做4次,有没有效果咱不说,拉下的课程怎么办?就为了一个可以做心理治疗的解决问题就让孩子留一级吗?
而大多数精神科专科医院配置的心理咨询/治疗师并不多,能做家庭的就更少。本院有2个,一个在安排家庭心理治疗后效果很好,另一个?做第一次治疗途中就告诉家属可以办理出院到院外找TA私聊。呵呵。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工作需要心理工作者的参与,精神卫生法限制的是不能对于发病期精神病患的进行不当的心理咨询。对于这些需要心理干预的陷入情绪的孩子,心理工作者的参与非常必要。那么,有人来做吗?每次治疗80-200块(收入交入住院费,没有医生、咨询师的份),全职工作待遇低下,肯来的成熟咨询师寥寥无几。
另外,您很介意那些在门诊上以“不是精神疾病”回绝(独自)就诊孩子的医生,在我看来,这些医生坚持了原则,并没有轻易做出草率处置,更没有把诊断扩大化。
希望心理工作者也能参与到治疗中,当然最后不得不还提一个事。
以上的适应障碍/恶劣心境,得不到规范治疗的情况下,并不一定导致无可挽回的后果。随着年龄的成长、家庭环境的变化,即使没有干预也可能自行走出(即使带有创伤)。当然,前20年“科普”抑郁症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可能让以上的过程更加坎坷。边缘也越来越多。
哦,正好这里有答主以身为例,我们可以看下
精神科医生为什么不喜欢治年轻人抑郁? - 永远的林肯公园的回答 - 知乎
精神科医生为什么不喜欢治年轻人抑郁?在精神科,护士最重视的是看护重症抑郁发作的患者,因为这类患者有极高的自杀风险,可能由于一个疏忽就自杀了。以前答主也回答过,精神科的自杀,决然又突然,很难防范。
那如何在病情未控制期看护呢?约束是一个已印证的好的办法。约束仅仅是一个手段,在这期间药物、物理治疗的跟进是病情好转的保障。
可一个见惯了重度抑郁发作的精神专科护士在病房里看到的一个情绪不严重却自残的病人,你要她心平气和还真挺难为人家了。
特别是这样一个情绪并不严重,却一直有自残行为,对其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却又不合作的情况下。(简单一句话大家可能不能理解,我描述下,6、7个1米6甚至1米6不到的柔弱护士,按着一个身高1米8的壮硕男生要把他约束到床上,而且这个男生还会不停挣扎,踢踹,即使被约束的是个女生,攻击还会少了?)
至于那个看着就像白痴的年轻医生,为什么要了解患者自杀的心理?精神科的自杀行为很多,并不仅限于抑郁发作,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受幻觉妄想支配下的自杀/自残行为,有重度抑郁发作患者极度悲观下的终结生命,也有动不动不高兴了割一下的。他不去了解,如何分辨病情,对症治疗呢?他又不是傻子,见到个自杀的就当是抑郁症啊。
精神科是诊治疾病的地方,不是疗养院,不是树洞,也不是避难所。就像骨科医生需要在手术台上手术治疗骨折,但扭伤的那个,请到理疗师那做理疗,别躺到手术台上。
很多同学会提出抑郁到底有多严重。很多人都参照了诊断标准。补充提醒一下,请不要这样做,对你们并没有任何帮助。另外需要指出几点,麻烦看下。
1、抑郁情绪的持续时间长短与严重程度并非一定成正比,抑郁反应持续在1月-2年,恶劣心境需要持续2年+,而重度抑郁发作只需要症状持续2周以上即可诊断。但是重度抑郁发作是最严重的。
2、抑郁的严重程度并非以个人体验为准,适应障碍/恶劣心境/重度抑郁发作三者症状可以相似,表现出的症状严重程度有比较明显的差别。特别是重度抑郁发作,无法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社交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评价标准。
3、自残并不能完全算作严重程度的评价,请不要用TA自残了,所以很严重来做推论。自残只代表行为很严重,并不意味着抑郁的程度严重。(来自抑郁小朋友自残小组带来的干扰)美帝为此特别修订DSM时加入了“破坏性心境障碍”这一概念,并有相关研究,这类人群成年后半数正常,剩下的里面,边缘性人格/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各占一部分比例。(美帝抑郁症范围比较宽,so~)
4、抑郁症患者可能会自杀,但做出自杀行为的未必是抑郁症。(经典判断题)举例:比如狼牙山五壮士。这里同样需要指出,抑郁症的自杀是在持久悲观情绪下做出的决然的以结束自己生命为目的的行为。而不是带有鲜明的企图获益(获取关注,获取利益,获取任何可以获得的不当得利)。另外青少年中更不容忽视的是冲动性的自杀行为(一言不合,死给你看)。以上三种情况有1、3是比较严重的,前者需要及时药物甚至物理治疗干预。后者可能需要药物干预,一定需要心理干预。至于2,通常比较珍惜生命。(以上可以在近期多起事件里找到相似案例)
关于精神科医生对于青少年抑郁的诊治,总有人喜欢通过贬低医生来获取站在高处的优越。大多数人看了这个回答其实是看懂的,我们把重度抑郁发作比作粉碎性骨折的话,适应障碍/恶劣心境属于扭伤。要求骨科医生通过手术来治疗扭伤是小题大做,这是理疗师的工作。你找不到理疗师也不可能躺倒手术台上,有更需要手术的病人在等着呢。
通常喜欢拿道德绑架别人的人,自己的道德水平总是和大众有所区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asd390030558 发表于 2020-10-5 21:15:46 | 只看该作者
 
抑郁往往和环境有关,先是长期的环境压制,然后从外部问题转移到自我的内部消耗,长此以往,就变成了真的抑郁,心理和身理双重的。
所以,解决抑郁往往得从环境出发,不然吃药控制身体,以及心理治疗都是没有用的。
但是,环境问题往往不是年轻人能解决的,比如父母本身就见识低下、没有同理心、控制欲太强,怎么办?又不能换父母。年轻人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独立,特别是身心俱疲的情况下。
最终变成死循环,还能怎么办?冒着巨大风险逃出家/期待父母开窍奇迹发生,期间慢性死亡,二选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叫爹教父 发表于 2020-10-5 21:16:36 | 只看该作者
 
回答内容曲解了提问者的疑问,所以删除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你的回忆70 发表于 2020-10-5 21:17:1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治不了。
年轻人抑郁一般是家庭因素造成的。拿种花来打比方,是花盆出了问题,你靠打药施肥解决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SKY嗳訁 发表于 2020-10-5 21:17:51 | 只看该作者
 
因为目前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少,病床少,心理咨询师更是少之又少。轻症的和中症的对药物治疗反应一般,或差,但对心理治疗反应好的病人得不到足够的心理治疗。把这些患者全收进医院必然挤占需要更高强度医院环境的重症抑郁症病人。
美国也经历过这个阶段,后来他们做的就是进行分级治疗。美国精神心理的照护大体分类三个等级。国情不一样,不是说分级能够解决问题,美国的医疗系统和保险系统也需要很大的改革,但似乎分级能够提供一个思路。
美国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精神和心理健康采用的是长程治疗(long-stay care hospistal),在1950-1970前后,由于医院的长期饱满不堪重负,同时也受到社会政治氛围提倡病人自由和精神药物取得重大进展的影响,两波去机构化运动(deinstitutionalization movement)在美国浩浩荡荡开展起来,其结果一直持续到今天。现在我将结合我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精神心理医院,也叫做心理健康医院(Mental Health Hospital)的住院部(In-patient Department),日间住院(Partial Hospitalization Program), 和高强度门诊部(Intensive Outpatient Program) 工作经历,来介绍如今美国医院里的心理健康服务,和其中应用最多的团体心理治疗。除了我所在医院外,我也参观过美国不同的精神医院,睡眠诊所,行为健康诊所,这些机构都会提供IP, PHP, 和IOP这三个治疗服务项目。在这三个部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心理治疗师80%的时间是用于进行团体治疗。下面,我将依照接收患者症状程度从轻到重简要介绍三个项目。
高强度门诊部(Intensive Outpatient Program) IOP

An intensive outpatient program (IOP) is a kind of treatment service and support program used primarily to treat eating disorders, bipolar disorder (including mania; and for types I and II), unipolar depression, self-harm, and chemical dependency that does not rely on detoxification.

    治疗的心理问题
这个项目的病人除了常见的抑郁症(中度),焦虑症(重度),和物质成瘾外,还会见到双相障碍,进食障碍,各类人格障碍,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在这个部门的病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相对趋于稳定,比如抑郁症有自杀意图(suicide ideation)的病人只是有这种习惯性的想法闯入脑海,他们自己能够主观分辨这只是一种自我毁灭想法,不会认为是一种需要被执行的命令,这种想法持续短暂一段时间即可被消退。比如物质成瘾的患者,他们还是有很强烈的欲望去吸食毒品,但是他们能够利用身边的资源让这个欲望被主动消退的。
    治疗过程和方法
IOP 项目的病人,每周进行5天的门诊治疗,一般持续2-3周。门诊治疗包含精神治疗和心理治疗。精神治疗为每周一次30分钟左右的与精神科医生(psychiatrist)的面谈,主要的谈话内容为药物的疗效,医生会判断病人的比如睡眠状况,戒断反应的监控,对药物进行剂量或者品类的调整。另外一大部分为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部分为每天3个小时的团体治疗。我所在的医院每个治疗小组为8-10人的开放式小组,不断会有新人进组,有陆续达到治疗标准离组或者自行离开的病人。医院所采用的心理治疗流派受保险公司的规定为CBT和DBT,即认知行为治疗和辩证行为治疗。其中2个小时为process group,由心理治疗师带领的围绕患者各自问题的半开放式讨论。由于项目时间短,强度高,治疗师主要聚焦治疗结果,也就是症状程度减轻。治疗师除了CBT和DBT还会应用团体治疗的技术来促进小组的进步,比如,组内情感雕塑(feelings sculpting)来强化群体内部的连接感等。另一个小时为psychoeducation group,这里治疗师会介绍一些症状减轻的技术,比如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ition), 小型心理剧(mini-psychodrama) ,瑜伽(yoga)和病人共同练习。
    治疗预后
IOP项目的病人,在离开项目前会被要求继续长程心理治疗(long-term aftercare plan)。这种治疗一般为一对一个体心理咨询,定期精神科医生访问,和社区无心理从业者领导的团体支持小组(community support group)构成。一对一个体心理咨询在初期大部分为一周两次的心理咨询,由病人自己选择的私人执业的硕士级别心理咨询师(licensed professional counselor,licensed clinical social worker,licensed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ist)或者博士级别的心理学家(licensed psychologist)提供,待病情稳定后,逐渐会转化为一周一次的我们所熟知的心理咨询。依据病人的状况,他们服用药物的数量会慢慢减少,这时候只要一个月见一次精神科医生。社区的团体支持小组为同质支持小组,也就是他们的心理问题或者人群背景有共同点,比如酗酒会参加戒酒会(alcoholics anonymous), 比如LGBTQ+会加入性少数支持小组。这样的小组能够减轻羞耻感,并且很快的融入,不用过多解释自己的心路历程就能得到大家的理解。
    费用
IOP项目的费用为每天 280 美元。有的人自付(pay out of pocket),有的人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co-pay),大部分人都会有不错的保险全额承担(coverage in full)。
日间住院(Partial Hospitalization Program) PHP

PHP programs are avail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alcoholism and substance abuse problems, Alzheimer's disease, anorexia and bulimia, depression, bipolar disorder, anxiety disorders, schizophrenia, and other mental illnesses. Partial hospitalization focuses on the overall treatment of the individual and is intended to avert or reduce in-patient hospitalization.

    治疗的心理问题
PHP项目的病人疾病程度要明显严重于IOP项目。除了常见的抑郁症(重度),焦虑症(重度)和物质滥用外。还会出现有精神错乱(psychotic episode)不间断发作的病人,比如,有一次我遇到一个病人说他已经康复了,因为他看到他妈妈带着上帝到他跟前来赶走了他的病魔,嚷嚷着要出院;有用指甲乘治疗师不注意把自己的大腿划得满是红斑的病人;有在分享自己被虐待经历时候躺在地上尖叫的病人。这些病人往往都是从住院部刚刚转移来的,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患者区分不大。与住院部病人的区别是,他们的症状相对轻可以被控制,发病频率小,有想要自主改变的愿望。与IOP病人的区别是,有一部分病人还无法主观控制他们的想法,比如当他们有自杀念头的时候,有可能会发展成自杀计划(suicidal plan),或者有自残念头(self-harm ideation)会发展成自残行为(self-harm behavior)。
    治疗过程和方法
PHP 项目的病人,每周进行5-7天的治疗,一般持续4-6周。治疗包含精神治疗和心理治疗。精神治疗为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与精神科医生(psychiatrist)的面谈,主要的谈话内容为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由于这个阶段病人的症状需要很大的监控,医生会使用比较多的剂量和复杂药物的结合。另外一大部分为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部分为每天4个小时的团体治疗,有的病人会额外要求个体治疗。还有的情况会根据病人需求进行每周一次的家庭治疗。团体治疗为3个小时的process group,1个小时的psychoeducation group,也是采用CBT,DBT技术。在这个阶段,心理治疗师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每一个个体身上,因为病人往往社会性和人际间情感感受能力不够,还没有形成团体治疗所需要的组内连接感(cohesiveness)和相互受益(mutually benefit)的治疗感。很多时候,治疗师是在鼓励病人学会怎么做心理咨询,和培养病人怎么从心理咨询中受益,而不是仅仅把精神病药物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工作会为病人后期的心理康复打下基础。
    治疗预后
PHP项目病人在结束项目前会被要求参加IOP项目作为回归社会的过渡。也有些拒绝IOP项目的病人会直接开始长程心理治疗。
    费用
PHP项目的费用为每天360美金。同样有不同支付方式。
住院部(In-patient Department)IP

IP specializes in the temporary care of residents who, as a result of a psychological disorder, require routine assistance, treatment, or a specialized and controlled environment. Patients are often admitted on a voluntary base, but people whom psychiatrists believe may pose a significant danger to themselves or others may be subject to in voluntary commitment.

    治疗的心理问题
住院部的病人主要是分为会对自己和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的病人。有吸食毒品出现幻觉被警察送来做排毒的(detoxification)的病人,有自杀行为被家人送来的严重抑郁症患者,有被家庭医生(family physician)“建议”做个精神诊断从而因为严重精神病被接受入院的,也有部分常年精神病反复发作把医院当作短期解决问题手段的病人。我在住院部遇到的什么样的患者都有,有集团老总晚年抑郁觉得人生没有方向天天寻死的,有路过护士岛时跳进去暴揍其中一个他从未见过但是觉得他要杀害他的,也有常年被家人虐待的。
    治疗过程和方法
IP治疗为10-14天的全封闭式住院治疗。也分为精神治疗和心理治疗,还会有常规内科治疗。精神治疗除了精神科医生外,还会有执业护理医师(psychiatric nurse practitioner)的参与。每个精神科医生与护理医师相互合作负责两个组大约20个病人,医生在出院入院和院中会进行三次会谈,其他时间,由护理医师来监控病人精神病症状。每个unit也会有常规的护士来监督病人的健康状况,当病人需要医学服务时,也可以寻求院内的内科医生的帮助。心理治疗每天2个小时。一个小时的therapy和一个小时的psychoeducation。这个阶段的病人心理很不稳定,在做治疗的时候治疗师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安全友善的氛围,让病人学会倾听和述说,学会尊重他人,和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个阶段由于结构的局限性,治疗师不会涉及深层次的心理分析,更不会去揭露病人的创伤历史。
    治疗预后
病人出院主要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对求助意愿高,精神症状可受药物控制的病人被建议接受PHP项目治疗。另一种对于抵制型的病人,比如长期自残,和长期吸毒,患者会被建议转去疗养行治疗中心(residential treatment center)进行长期3-12个月的康复治疗。这类远离尘嚣的疗养所风景优美,靠近大自然,治疗的内容跟PHP 很类似,但有更多多样性。比如包含马术治疗 (Euqine therapy),比如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来重新改变大脑的神经活动。
    费用
IP项目费用为每天1000-1200美元。同样有不同方式支付。
这基本就是美国在去机构化运动后,医院里面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大概模式。从三个项目可见,不同的治疗人群导致不同的团体治疗模式的使用。团体治疗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的效率。比如治疗师说的话从病人嘴里说出来的对其他病人的意义更大,比如团体这种特有的社会性,能够让病人在组内习得的人际间技能很快的应用到现实社会中,父母子女,朋友同事关系中,比如团体能消除个体的孤独感,从而更有动力更受鼓舞的去主动的改变自己心理健康。
总之,分流分级后的团体治疗除了能够应对不同程度患者的需求外,实际上还能节约人力成本,满足专业心理咨询师缺乏的局面,为患者省了很大一笔心理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Smith, George; Ruiz-Sancho, Ana; Gunderson, John (Apr 2001). "An intensive outpatient program for patients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Psychiatric Services. 52 (4): 532–533. doi:10.1176/appi.ps.52.4.532. PMID 11274503.
2,Davidson, Larry; Rakfeldt, Jaak; Strauss, John (editors) (2010). The Roots of the Recovery Movement in Psychiatry: Lessons Learned. John Wiley and Sons. pp. 150. ISBN 978-88-464-5358-7.
3,Rooney, Anne (2009).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p. 191. ISBN 978-14488722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5 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