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澳洲,新西兰,加拿大这些国家没听说有什么牛逼的产业啊。为什么他们可以活的那么滋润?

[复制链接]
91523 20
萝莉给爷笑个 发表于 2020-11-25 00:34:3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澳洲新西兰加拿大这些国家没听说有什么牛逼的产业啊。为什么他们可以活的那么滋润?


上一篇:留学加拿大是否明智?
下一篇:加拿大本地比如温哥华 传媒专业好就业吗?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舍我其谁yf 发表于 2020-11-25 00:35:08 | 只看该作者
 
下图是加澳新2017年的出口结构。
 第1张图片

 第2张图片

 第3张图片 从出口结构图来看,加拿大其实并不属于纯资源国,机械+电子+化工+交通工具出口占了总出口额的32.36%,农业+矿产出口占总出口额的33.75%,两者相差无几。加拿大有13家500强公司,数量位居世界第九。
 第4张图片

 第5张图片 而澳新两国的出口结构已经完全不再是工业化国家的出口结构了,澳洲矿产资源出口占比达到46.19%,新西兰农产品出口结构高达50.49%。
那为什么他们还是发达国家呢?
因为他们都曾经完成过工业化,澳洲二战时期为英国制造了许多工业品,并建立起了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福特和丰田都在澳洲设立了工厂,还有本土品牌霍顿汽车。但由于签署太多自贸协定,且本土市场太小,福特和丰田都在2016年关闭所有澳洲的工厂,霍顿汽车也在2017年倒闭。新西兰也类似,在20世纪初建立了造船厂、机械制造厂、汽车制造厂等工业,但随着全球化的产业转移中逐渐消失。
但他们在工业化期间建立起的基础设施,教育,法制,福利,卫生等先进的社会体系一直存续至今。因此他们还是发达国家。
澳新虽然已经没什么中高端产业了,但他们依然可以像欧美那样拥有良好的教育,法制,福利,环境,食品安全等先进的社会体系,所以他们也可以活的很滋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谁似白裳灬 发表于 2020-11-25 00:35:49 | 只看该作者
 
简单说一下在澳洲生活这么多年的主观感觉吧
1, 本质上‘生活滋润’和‘牛逼产业’没有直接联系,同样的产业条件如果如果需要养的人少的话照样可以过的很好。澳大利亚生活滋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地广人稀。澳大利亚国土面积大概是中国剪掉一个内蒙古,但是人口都没有上海多(大概2000万出头)。这么大的土地这么少的人口,只要一个中国一线城市的GDP足够养活,况且她的GDP远远不止中国一个一线城市。


2, 澳大利亚的矿业和农业非常牛逼,还是那句话,地广人稀,很多地方都可以种东西,同时矿山也很多,另外那么长的海岸线还有很多海底资源可以开采。反正这些资源用个几百年用不完,自己人不用全部出口变成外汇。不要太轻松。


3, 澳大利亚有像教育业这样全球布局的产业。可能澳达利亚的尖端科研能力和很多北半球国家不能比,但是她的高等教育产业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都是全球领先(而且越做越好)。一些流行的专业比如商科和IT,基本上把亚洲各国的高中毕业生吸了一遍。除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主要客户外,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等东南亚国家每年都在源源不断送学生过来。这些东南亚各国的学生因为距离和价格的考虑普遍不会选美国或者欧洲,导致澳洲等于是区域性垄断了高等教育出口业。(另外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南美各国很多学生也喜欢来澳洲,因为气候一模一样,不用倒过来。另外也有美国社会环境比较乱的原因(反正他们很多不参与科研,就是想搞个文凭))。


4,澳大利亚不要看表面上人畜无害一只考拉,实际上从历史角度来说她也曾经殖民过东南亚很多区域还有一些太平洋岛国(现在还有一些)。21世纪了确实很多地方都还给人家了,但是人走了不代表经济殖民走了。之前我去印尼参加一个会,就和印尼一个本地学生聊天,聊到为什么印尼那么多石油资源但是还是发展不起来,他就告诉我因为都是外国公司在开采本国人拿不到利润。这些外国公司很多都是澳大利亚的。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一时解决不了。


5,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是劣势(去哪里都很麻烦),也是优势。最主要的优势是他远离全球主要的冲突地区,尤其是北约这种插满导弹随时准备发射的地方。这个优势导致她一直是很多外国资本的投资避险港。澳大利亚主要城市的地产业和金融业都很不错就是因为每年很多国际资本过来,这些热钱给澳大利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这只考拉真的命好,总结完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つてなにっ 发表于 2020-11-25 00:36:40 | 只看该作者
 
岛大,人少,经济好
前两条是原因,最后一条是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liljin 发表于 2020-11-25 00:37:0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中介涌入尬吹加拿大,还是忍不住答一波,加拿大能过的这么滋润还是靠两条腿:1. 移民电池,2. 房地产
至于资源工业,吹的有点过了,论农业,加拿大整个国家产量还不如加州,论资源,石油价格连续下滑加上加拿大本身没有精炼能力,加拿大原油是要去美国精炼的,这导致加拿大成品油的成本价甚至要高于美国。。。论产业,加拿大的五百强哪里还有半点工业和制造业这种大量岗位的大雇主,再来说说黑莓,现在都把手机的品牌卖了,现在的加拿大恐怕能称得上职业的几个工作都是美国大厂来设置的分公司,解决下本土签证问题的分厂而已。
大胆的预测下随着美国本土衰落,美国会从给加拿大放血改成向加拿大吸血,加拿大的经济衰落在未来十年恐怕是大概率事件。
澳新估计还能在rcep中持续吃资源福利,越吃越爽,加拿大只能怪自己离美国太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_叼七_ 发表于 2020-11-25 00:37:28 | 只看该作者
 
我说说加拿大吧!
首先,加拿大农业很发达,农业是基础!你查下发达国家的农业都很发达!相比我国的农业其实严重依赖进口。
加拿大的教育很强大,虽然人口少导致的市场小,但很多领域的科研水准都是世界级的,很多美国的公司来加拿大收购科创型小公司,最近几年国内一些机构也在这么做。新材料,清洁能源,医药研究等,现在ai 技术领域最前沿的,据说是两个加拿大教授带领的团队在研究。
再放眼望去加拿大出了很多世界级品牌,从庞巴迪公司,到现在已没落的黑莓,被安踏集团收购的始祖鸟,lululemon ,加拿大鹅等等。
再一个移民政策是加拿大国策,早起吸引了全世界富豪,现在的新政策又在吸引大量人才。
高税收高福利,藏富于民的同时又有人才的引进,使得整个加拿大很包容很平和,这次疫情,联邦政府拨款千亿加元发福利,改善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所以尽管失业率上升,但消费没有停止。所以这也是看上去加拿大很落后,但人们普遍都过的还不错的一个原因!加拿大的税收是很高,但将近70%用于国民福利支出,包括教育,医疗,弱势群体保障。
其实现进和落后不是看表面的,而是内在的!
--------------------分割线-----------------------------------
看到有人说有钱哪里都好,没钱哪里都不咋地,这句话也对也不对。但既然说到社会底层生活状态来说,那还真不一样~!
上面我说了,加拿大这次因为疫情失业的人,可以通过加拿大政府补助一个月领到2000加币连续5个月,bc省还有额外一次性1000加币。相当于总 55000rmb。之后还有新的补助政策,最多每个月1600加币,这里就不展开详细说了,网上都可以查得到。
bc省的最低时薪现在14.6加币每小时,每年都会一定幅度涨薪。明年会到15.2 加币/每小时,差不多合人民币 75-80左右,按全职 一天8小时就是人民币 600多,一个月合rmb超过13000。加班的话时薪还要翻倍,所以只要你上班 这就是最底层的状态了。对了,家里有小孩的话,牛奶金再多个500加币上下/月,(约合rmb 3000,看家庭年收入略有差别)。上学公立免费, 学前daycare 政府有补贴(也看家庭收入,最高也可以全免)。
还有一类是流浪汉,可能最底层了,另外 我是2018年登陆的,当时查了一些数据特别不可思议:2017年bc省家庭平均收入 75000加币不到,但是2017年bc省政府 给到homeless (流浪汉)的支出是 平均一个人 超过75000加币,注意 是一个人(含廉租房,食物供给等等支出)。
去年我开车带我儿子和妈妈经过一个路口等红灯,他们太累睡着了,一个流浪汉 过来,我本能摇摇头,没想到,这个流浪汉 伸出食指放在嘴边 说“嘘~~~~their are sleeping”然后报以一个非常灿烂的微笑 就走过去了。那天阳光明媚,他的笑容让我记忆犹新,一整天都是好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尤伶_ 发表于 2020-11-25 00:38:00 | 只看该作者
 
其他国家我确实不清楚,但是新西兰的一个奇奇怪怪又很牛逼的领域可能就是帆船设计、制造、航行了。
奥克兰被称之为“千帆之都”不单单是因为帆船游艇的保有量大,同时还因为这里聚集了全球最为领先的帆船设计、制造工艺,以及诞生了多位世界级帆船运动大师。
世界最知名的帆船赛事——美洲杯帆船赛,基本上可以说是“新西兰人民的内部对决”。
新西兰在30年前首次以挑战者姿态进入美洲杯后,基本上就引领着美洲杯船型设计的主旋律。
在开始讲这个奇葩又冷门的知识前,我觉得需要科普下美洲杯帆船赛是什么?
简而言之,美洲杯帆船赛是西方老外对“契约精神”的浓缩。
即:只要规则内允许的一切手段都是被允许的!
参赛各国船队,在“卫冕者”所提出的设计规则内,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诡异技术。
战至最后一队——便是“挑战者”。
挑战者最终站上角斗场与“卫冕者”决战。
以此战之胜决定冠军王座(其实是个奖杯)和下一次的赛制规则制定权。
像不像开了个擂台,比武招亲?
所以这是个“骑士”与“骑士”之间的对决。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目前即将开赛的第36届美洲杯帆船赛的赛艇设计的视频。感受一下世界上最快的帆船到底是个啥东西。
英文我就懒得翻译了,反正不是本专业的也看不懂,而本专业的听不懂也能从流体和船体角度看懂。行业外的同志们,只要知道这个船很快、超快、超级快就行了!
美洲杯帆船赛是世界耗资最为巨大的比赛之一,基本上也是四大顶级赛事之首(其他三大是啥我也不知道。)
这一比赛只提供一个“箱式规则”即规定船体长度、宽度、部分装备要求,而在这个箱体规则内,各个参赛国可以自行设计。而在30年前,这一箱体规则甚至不规定船体的尺寸,于是就有了新西兰人第一次突围尝试——挑战者
很多来过新西兰旅游的人,可能都在奥克兰海港边的海事博物馆看到过一条高高立在地面上的帆船——KZ1.
 第11张图片 1988年美洲杯挑战者——KZ1,网络图片
KZ1是美洲杯赛制规则内,通过对规则限制的研究,首次制造了一条巨大无比的单体赛艇,懂船体和流体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水线长度越长,船舶的全排水航速越快(displacement speed),由此就能够带来速度上的优势。这条巨无霸上来后就给了其他挑战者一阵惊吓,制造更大的船体性价比其实是很高的,但是由此带来的航速提高是其他挑战者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多大40人的船员配置,给船体带来了额外的稳性力矩,使得帆船在航行时能够受到更多的风帆动力。所以一举便赢下了挑战者之位,当然,这次的美国队虽然赢下了比赛,但是由于新西兰人“作弊”,于是在一下次比赛中规定了尺寸。
此后几十年,美洲杯就开始引领全球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复合材料应用与施工、机械设计、人体工程学等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其中大量的复合材料施工工程师都来自新西兰。
而到了2000年新西兰第一次赢下美洲杯后,美国佬开始挖角,挖走了基本一整个新西兰队成员,连船长都给挖了。
到了2013年第34届美洲杯帆船赛时,参赛赛艇基本都是在新西兰设计和制造,比如Orcale的美国队曾经卫冕2013年美洲杯冠军,其整船都是奥克兰北部地区Core Builder Composites制造,包括2017年的第35届美洲杯,也基本全员新西兰制造。
复合材料施工是个很考验团队创造力和技术综合能力的东西,是高强度、轻量化的核心所在,每年废掉的碳纤维能绕地球好几圈。
所以,船舶游艇产业可是新西兰的顶尖领域之一。
在这里,你可能随随便便拉个老头,都是个曾经开着小破船环球的达人。
每4人拥有一条游艇的说法可不是闹着玩的。
当然,还有很多奇葩的领域,比如
蹦极的发源地?
女性投票权来自新西兰?
一天8小时工作制发源自新西兰?
单人喷气背包的发源地?
所以,最牛逼的新西兰产业可能就是新西兰人的脑洞了吧。。
最后,来秀一波当年哥们5万块钱RMB买的帆船以及自己拿来修修修的图吧。
 第12张图片 小帆船吊装上岸,2014年左右
 第13张图片 龙骨底部深度腐蚀、复合材料剥离
 第14张图片 开始修修修
 第15张图片 差不多修完~
 第16张图片 走,去海上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X乱舞O纷飞X 发表于 2020-11-25 00:38:29 | 只看该作者
 
其他两个国家了解不多,就说说加拿大吧。
不了解加拿大的估计觉得虽然福利待遇优厚,但总比不上其他强国,存在感也比较弱,更谈不上有什么牛逼的产业了吧。
NO!NO!NO!
你貌似对加拿大有点误会!
 第23张图片

加拿大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它的几大产业也很发达,比如:
农业方面

加拿大是个人少地多,农牧并重的国家,全国耕地面积有6800万公顷。
其主要农产品为小麦、大麦、烟叶、亚麻、玉米及油菜籽,产品种类丰富并且产量高。
但因人少,所以加拿大的农业产品大多是出口国外,而且以精良的谷类、油籽、蔬菜、精肉、乳制品著称。
其中,有六成的农产品是出口美国,其他的主要是出口日本、墨西哥等国,农产品贸易伙伴遍布世界200多个国家,因此有“世界粮仓”的称号。
农业是加拿大的五大产业之一,是加拿大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每年可以为加拿大创造千亿加元的产值,占加拿大GDP近十个百分点,同时,该产业还创造了加拿大200万个就业岗位。
预计到2025年,加拿大所有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出口额将达到750亿美元。
 第24张图片 加拿大农产品地图
如此高的农产品产量和创造出的高额农业产值,和加拿大政府的大力投入和发达的农业技术水平是分不开的。
联邦政府曾发起了一个为期5年、价值30亿加元的农业投资计划来推动农业创新以及生物技术等进步,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另外,加拿大有全球最强大和领先的农业科技公司。
举几个例子说一下。
遗传和育种方面的公司有:Agrisoma、Frontier Agri-Science、Linnaeus Plant Sciences、Okanagan Specialty Frualty等。
农场管理方面的公司有:Decisive Farming, Farm At Hand, Farmers Edge等。
这些公司利用大数据、AI和预测分析来提供日常农场问题解决方案,如精确农艺、作物管理等。
机械和机器人方面的公司有:CleanSeed、DOT Technologies、Inno-3B、Northstar Robotics等。
这些公司为加拿大的农业提供机器和设备来实现自动化机械农场工作,其中,DOT Technologies和New Leader Manufacturing合作开发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干式撒布机。
除此之外,还有包括灌溉用水管理、收获管理、新型农业系统、废物处理技术、水产养殖、食品技术、病虫害管理、遥感等各方面的农业科技公司为加拿大农业发展助力。
 第25张图片 不过,虽然有农业科技力量支撑,但加拿大农业行业依然十分缺人,联邦政府甚至还制定了农业食品行业移民项目来吸收新的劳动力。
其要求也很简单。学历最低要求是高中,雅思最低要求是CLB 4,以及具备1年以上非季节性全职加拿大工作经验,职业类别符合农业食品试点项目相关行业要求即可。
 第26张图片 工业方面

再来说工业方面。
加拿大拥有丰富的森林、淡水、渔业等自然资源以及石油(原油储量居世界第二、产量世界第五)、煤炭、铁矿石、天然气(世界第四)、钾(世界排名第一)、铀(世界排名第二)、钨(世界排名第二)等矿产资源。
依靠这些丰富的资源,加拿大的木材加工业、造纸业、有色金属冶炼产业、钢铁工业、飞机制造等传统工业非常发达,这也是加拿大能跻身西方七国集团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27张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就以航天工业来说,那可是加拿大的优势工业之一,向世界出口其80%的产品。
其在地球观测、太空机器人、太空科技和探测、卫星通讯等方面,加拿大航天公司的先进技术和能力都是领先的水平。
这得益于加拿大拥有庞巴迪(全球第三大民用飞机制造商,仅次于波音和空客)、MDA(世界最主要的对地卫星观测信息公司之一)、CAE(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全动模拟机研发商)、麦格纳(世界三大汽车零部件企业之一)等一大批工业巨头。
在国际空间站上安装的加拿大机械臂和部分零部件,都证明了加拿大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
 第28张图片 加拿大MDA公司为国际空间站制作的机械臂和机器人工作站
 第29张图片

科技产业

而在高科技领域,加拿大同样不弱,人工智能、软件、机器人、无人机、虚拟现实等方面的技术名列前茅。
以AI为例,建立了多个研究所。如:
多伦多大学发起的专注于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的“向量学院”,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研究、教育、孵化中心。
艾尔伯塔大学有三个实验室:机器智能研究所(AMII)、强化学习和人工智能组(RLAI)、自控制仿生肢体研究院(BLNC),主要研究强化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还有蒙特利尔大学算法学习研究所(MILA)在深度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等领域有开创性研究。其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AIR实验室、麻省理工的CSAIL实验室、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院CMRA等齐名,位列全球顶尖学府AI实验室之列。

本小节内容参考自:硅星人,侵删。
 第30张图片 加拿大AI研究所分布图,图源网络,侵删
另外,科技公司也不少。
全球各大科技巨头几乎都在加拿大设立了分部或直接建立了总部。
如:多伦多聚集着谷歌、Oracle等公司,温哥华聚集着苹果、亚马逊、DeepMind等,蒙特利尔有微软、Facebook 等。
加拿大政府目前也在着力打造新兴的超级人工智能中心,2017年还发布了《泛加拿大人工智能战略》5年计划,是全球首个发布AI战略的国家。
 第31张图片 加拿大部分科技公司分布图,图源网络,侵删
当然,加拿大本土的科技公司实力也很强。如:
全球企业信息管理软件巨头OpenText总部位于滑铁卢,是加拿大最大软件公司之一,该公司成功部署世界上第一个网络搜索引擎技术。
位于温哥华的量子计算商用公司D-Wave,是全球第一家量子计算机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商用量子计算机。


除了提到的这几个产业,加拿大的服务业也很发达,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有兴趣也可以去找找相关资料了解下。
看完之后,你应该对加拿大的产业发展有些了解了吧,别忘点个赞支持下哦。
延伸阅读:
你觉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国家?为什么同样是移民国家,澳大利亚移民难度极大而加拿大很欢迎移民?以学习工作拿永居为目的的话哪个国家和路径会比较稳定?我的专栏【加拿大】、【加拿大移民政策解析】不定期更新实用的生活、移民等资讯哦!
加拿大加拿大移民政策解析最后,码字不易,你的“▲”就是给我的最好鼓励,感恩~
 第32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丨弓虽丨 发表于 2020-11-25 00:38:37 | 只看该作者
 
土澳生活几年,强答一波。
1.教育支撑半边天绝对不是假的,留学生带动的除了学费吃穿用度衣食住行全是真金白银。大学周围基本都是高房价地区,餐厅林立交通发达。同时土澳的大学实行的是一种很有脑子的政策。本科没啥差别,本地学生外国学生都一样,到了硕士重点来了,本地学生基本没人读硕士,有学术抱负的基本本三就选定导师直博了。硕士基本都是外边读完本科来土澳读硕士。土澳硕士分两种:授课型/学术型,都是两年时间。
授课型:99.99%留学生归宿,跟着本地本科生一起把本科学过的的东西用英语再学一遍,最后三个月随便找个导师随便写个论文就毕业了。传说中的镀金就是这么来的。中介绝对事先不说明这个,疯了好赚的钱不要。
学术型:先找到导师确定题目然后两年完成少量必要课程然后完成一篇大论文,基本上完成导师都会问要不要读博。
所以,对大学而言,授课型完全就是交钱给文凭,然后在用收入补充学术型/博士的经费提升大学排名,再吸引更多授课型来买学位, 6的飞起。
大学666,政府公司本地人再在这个基础上打组合拳。政府体现在移民医保层面,这几年移民收紧,名额越来越少同时学术型和博士却获得了移民额外加分,授课型.....呵呵....基本就是告诉授课型差不多钱交够啦开始滚啦。医保更夸张,你说一堆二十出头年轻人几个会生大病,然后留学生医保死贵。公司层面上,没永居住很少有公司会要你,然后没工作移民加分雇主担保又没有,典型死循环。本地人也不甘示弱,除了房东租房,开餐,推销代购,还有一个重点是留学生打工。理论上留学生可以每周合法工作20小时,最低工资还要纳税。但鉴于留学生本身就是弱势基本上都是打黑工,一半最低工资标准,好一点四分之三。无形中降低了本地消费者的开销。
就这么算一下啊,一个很普通留学生一年大概贡献4-6万澳币,基本等于一个澳洲人一年收入。然后这么多留学生......本地人不滋润才怪......
本来还想写写澳洲保健品和畜牧业,但吐槽留学产业就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了,有人看再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cehang 发表于 2020-11-25 00:39:11 | 只看该作者
 
澳洲、加拿大活的比较滋润和有没有牛逼产业没啥直接关系,但和其产业又有紧密联系,简单归位3点。
1、加拿大、澳洲是典型资源型国家,丰富资源就是其主要产业,矿业、林业、牧业。
新西兰暂且不说,加、澳是要矿有矿,要粮有粮。我讲加拿大房价时提过卡尔加里,油价一跌,工人就跑光了,全去安省其它地方了,所以你知道加拿大石油产量有多丰富;至于粮仓萨省,就和常见美国农业场景一样,上千亩地上就俩三人开着超大型机械干活;林木资源就用说了。澳洲就不用多讲了,耳熟能详的铁矿年年阴我们钢企,珀斯那地方房价我也讲过,高的时候和墨尔本一样,中国经济一低迷,大众矿产价格一降,那地方房价就是中国鄂尔多斯的前辈。
2、有产业就有产业工人,工人少,工资就高。
老美撕破脸也要制造业回流,实际上就是制造业劳动就业。制造业不就是第一、二产业嘛。加、澳只是没有那么多我们熟知的轻工业制造业而已,但仅仅一些资源产业及相关产业就足够解决很多劳动力问题了,比如加拿大木材业,全加都是木质独立屋、联排房子。一个房产拉动的木材加工行业不用多说了。
所谓老外生活的比较滋润,其实就是蓝领、中产。这些人群收入水平差距不大,年收入基本5-10万之间,所以不管是刷盘子的、还是做文员的,只要踏踏实实工作,收入都长不多在这个区间之内。蓝领现金工收入更高,因为这种工作干活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不用缴税,比如我们58上能看到各种家政、维修、装修等工人,实际收入水平更高。
3、最后又不得不说房价了
且不说加、澳包括欧美人住房为主的习惯。仅就加、澳两国这种产业分布和城市特点,造成大量人生活在大城市周边卫星城和小城市,这些地方房价很低,可能在40、50万(本国货币)左右,甚至30万左右。按照20%首付的购房款,有个5、6万就够了,尤其在疫情之后,首付降到10%,基本原来5年攒不出来的首付,一下就有了,还不耽误吃喝玩乐消费,怎么能不滋润呢。疫情下加拿大人手里钱多了,买房更多了,房价涨了这现象对比国内呼吁的内循环,我单独写了一个文章,可点击查看,在此不再重复了。


Jason 李:炒不起的房产,说烂了的内循环这就是加拿大、澳洲,新西兰这种国家老外显得有钱,活的滋润的主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6 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