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

[复制链接]
11#
少少少_ 发表于 2020-11-25 21:00:50 | 只看该作者
 
终于有图了
 第1张图片

 第2张图片

 第3张图片

 第4张图片

 第5张图片

 第6张图片

 第7张图片

 第8张图片


 第9张图片

 第10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蘇慕花 发表于 2020-11-25 21:01:4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关注这个问题,那么相信你多多少少都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下了一些心血。也一定知道孩子教育的先驱——海淀妈。
上周我写了一篇反思自己,学习海淀妈的文章,没想到引起了不少的关注,在公号上有10万+的阅读,500多条留言。
三个妈妈六个娃:领跑的“海淀妈”们,是教育焦虑的根源吗?  第21张图片

留言有赞同有质疑,褒贬不一,但作为一个妈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家其实都“焦虑”了。因为所谓的焦虑就是我们都在意,而且明白自己做得还不够,所以我们都想用自己的理论来说服自己,甚至是安慰自己的教育选择没错。
教育选择没有对错,只有合适。
教育规划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公式不同,参数更不同。
教育的目的更无法定义,因为幸福感和掌控感是门艺术,不是科学。
所以,教育这件事上从来都没有一家之言,也没有绝对的真理。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重焦虑是我不齿的,没有任何意义;但逃避客观现实,更是消极的,因为我们都无法给孩子构建一个虚构的世界。
所以,我要继续上一篇,说说真正从“海淀妈”身上学到了什么?




之所以我给“海淀妈”加了个引号,是因为海淀妈不是一个以地理纬度划分的群体,而是具备类似相同理念和做法的家长们。
“海淀妈”被很多人误读为拔苗助长、超前学习、只重视课业成绩、拼奥数拼比赛,也许上一个时代的海淀妈有很多是这样的,但新时代的海淀妈早已经不是这样,她们与时俱进地践行着这个时代的优质教育。
上篇文章我说过,海淀妈给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相:这个时代的教育,学校教育是底限,家庭教育才是上限。
那么问题来了,教育规划落到了每个家庭身上,该怎么做?
后台很多妈妈问海淀妈在用什么教材、时间规划表是什么样的?
说实话,海淀妈的学习规划是无法照搬的,因为她们牛的核心就是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孩子的情况、未来的预期定制化目标和行动。如何只是想看最牛娃的安排,百度上随便搜,但照搬就适合自己的孩子吗?
一定不是,因为教育不是一个标准答案,也没有标准参数,核心是因材施教的规划,如果只学海淀妈身上的一个优点,我一定选这个!
我自己总结了一个公式,教育规划=合理的预期+孩子的特点+家庭的环境+不确定的因素,确切地表达应该是个函数,不是简单的加总关系,而且每个参数的占比大家也不尽相同。
如何定义每个参数,如何定义它们的重要性,其实是我们做家长的第一个问题。而且之所以说教育是个艺术,是因为没有谁敢保证同样的输入,能获取同样的输出。相反,可能这里面影响最大的是不确定的因素,包括我们常说的性格、机遇,或者我们最喜欢用的“命运”一词来概括。
但作为“海淀妈”,她们不会怨天尤人,而是理智地规划可以规划的,感性地接受各种不确定,尽人事听天命是最智慧的积极。
所以,她们在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思考家庭的教育目标预期、去发掘孩子的特点、分析自己家庭可以投入的各种资源,预想有可能遇到的各种不确定。
 第22张图片

举几个我感受特别深的身边的例子吧。
先说一个大家眼中的精英家庭吧,父母都是牛津大学的博士,毕业后带着两个孩子回国,在科研机构工作。
他们应该是我们大家眼中站在教育资源高地的家庭了,我曾经深度地和这位妈妈聊过孩子的教育规划。她没有选择让从小在英国读幼儿园的儿子就读国际学校,而是最终选择了海淀的公立校。因为他们的教育规划是:
1、充分认可中国优质公立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竞争力、学习力的优势,所以要让孩子接受公立的基础教育。没有被竞争洗礼过的孩子,最终都要补上这一课。


2、文化认同的需求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积极预期,让他们决定必须是中国教育为主流;


3、孩子的未来出路是国际化的,所以他们不刻意发展孩子的竞赛能力(除非有特长),而是给孩子安排了运动和很多社会活动的参与,因为这是国际化优秀人才的选拔标准。


他们的规划中没有太多的语数外补习班,但是有严格的学习目标要求,有未来能力的建设,因为这一切都是考虑了自身的家庭情况。
再说一个普通的朝阳妈妈,虽然身在朝阳,却是我眼中认为的典型“海淀妈“,她告诉我在孩子幼儿园的时候,全家就深度地讨论过居住的舒适性很重要,所以达成一致就在朝阳。
当孩子二年级的时候,老师找到她,说孩子很有数学天赋,可以考虑未来走奥数路线。她毫不犹豫地开始每周陪着孩子去海淀黄庄上自己经济能力内最好的数学班。
用她的话说,重视教育不代表一定要提供学区房,而是尽自己家庭的最大努力去创造符合孩子优势的教育条件。
我特别欣赏她对于自己“力所能及”的清醒认知,和一旦找到发力点就全力以赴的态度。
太多的家长容易陷入我不能给孩子提供什么,其实我们应该更多思考的是,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把它们做到极致。
哪怕就像那个网上感人的图片故事,给孩子创造一个我们已经尽力的环境,就是新时代的“海淀妈”。
 第23张图片

“海淀妈”的精髓不是盲目地鸡娃,而是冷静地分析自身的情况,考虑到可以投入的资源,全力以赴地陪着孩子成长,也接受一切未知的可能。
“海淀妈”未必是绝对正确的,但她们是最务实的,因为她们明白这个世界只有先付出,才有可能有回报。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黑金金 发表于 2020-11-25 21:02:09 | 只看该作者
 
首先什么是优秀:
我理解的是在某些领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对外人人敬仰、对内光耀门楣,比如钟南山院士、诺尔贝获得者屠呦呦;还有一类是在某些领域有卓越艺术造诣的人,他们对内万人瞩目光芒四射、对内赚的盆满钵满,比如周杰伦、易烊千玺这样的演艺明星。
优秀的人一部分归功于天赋异禀,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后天培养,而孩子早期的教育主要是受家庭的影响,特别是来自父母的影响特别大。人的性格、人生观、特长都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那到底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有什么共同点?
    教育是一门投资学,投资的不仅仅包括金钱还有时间。
很多优秀的人小时候父母就开始下血本培养,而你兜里钱有限或者扣扣搜搜,还指望孩子未来有大出息,痴人说梦吧。你看到的只是孩子长大后的光鲜,却看不到培养孩子时父母的心酸和付出。优秀的孩子都是花钱花时间浇灌出来的!
    易烊千玺:
我被他在《少年的你》中出色的表演由路转粉。易烊千玺小时候,他的妈妈全职带他,家里的所有收入除了留下生活费,其他的全部投入到了易烊千玺的培养上,其中包括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5岁开始上舞蹈班,包括中国舞、民族舞、现代舞、拉丁舞、街舞、魔术、葫芦丝、手风琴、声乐、架子鼓、书法、变脸全部尝试了一遍,最终他在舞蹈中发现了卓越的天赋,在《这!就是街舞》中做导师,千玺弟弟的表现也是惊艳全场。
 第27张图片  第28张图片 来自易烊千玺和妈妈的访谈节目截图1
 第29张图片 来自易烊千玺和妈妈的访谈节目截图2
在某期节目里,易烊千玺的妈妈回忆起陪伴小时候的易烊千玺上培训班的经历:
从住的地方去舞蹈室,坐公交要2个多小时,到舞蹈室是下午6、7点,上完课就要8、9点,然后在坐公交车回去,要是没公交了就找地铁回家。小小的易烊千玺只能在公交车后排换衣服、吃饭,有是要在菜板上写作业。
音乐才子周杰伦,不仅唱歌棒,弹钢琴也是一流的,也和妈妈叶惠美的教育投资和陪伴分不开:
 第30张图片 小时候的Jay和妈妈


2、除了金钱的投入,还有一些宝贵品质的培养,比如乐观、勇敢,面对困难的无畏精神。
最近正在阅读美国主持人特雷弗的自传《生来有罪》,为什么一个南非混血儿能成为美国知名主持人之一,这与他妈妈小时候的教育有莫大的关系。
特雷弗·诺亚(Trevor Noah)是一位来自南非的喜剧演员、脱口秀表演者、电视和电台节目主持人。2015年,他接手了1996年开播的美国深夜政治吐槽节目《囧司徒每日秀》,节目现在也被称为《崔娃每日秀》。
 第31张图片 美国知名主持人:特雷弗
在南非种族隔离最严重的时候,如果黑人妇女和一个白人男子发生性关系最后生下一个孩子,黑人妇女是要被关进监狱的。男主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被他妈妈勇敢的生下来的。


部分原文摘录:
如果你问我妈,她有没有考虑过种族隔离政策下生一个混血儿的后果,她会说,没有。要是她想做什么事,她想方设法去做,然后她就做到了。你得先拥有她身上的那中无畏精神,才能做出她所做的那些决定。如果你稍有迟疑,稍微顾虑一下结果,那你什么也做不了。
 第32张图片 小时候的特雷弗和妈妈
特雷弗的妈妈坚强乐观:我妈妈觉得所有的事都好笑。面对再黑暗、再痛苦的事,她都能用幽默化解,试着想想好的一面。




3、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记住,是言传身教而不是说教!
比如特雷弗是南非黑人,在当地黑人妇女只能做一些下等工作,比如做清洁工、打造厕所,或者去白人家里做仆人,甚至去做妓女。但特雷弗的妈妈与众不同,她勤奋好学,选择这之外的另外一条路——去学习打字成为一个办公室员工,本来打字员在当时全部是白人,但刚好政策上有松动,政府提供了一小部分名额给黑人,由此特雷弗的妈妈就拥有了和其他黑人妇女不同的职业——打字员。
特雷弗的妈妈还学习祖鲁语、德语、荷兰语以及梭托语,她运营各种语言来跨越种族界限、处理难题、闯荡世界。
特雷弗的妈妈很勇敢,原文中描述到:她从来不害怕。即使在她应该害怕的时候,她也不害怕。
即使他的妈妈被枪击,一颗打中臀部,一颗被爆头,但当做完手术万幸还活着之后,在病床前,特雷弗以为妈妈快死了,一直哭,一直哭,妈妈依然安慰他:宝贝,你要看到好的一面。”
特雷弗:什么?你在说什么啊,『好的一面』?妈妈,你被子弹爆了头,这还有好的一面?
妈妈:当然有了。从现在起,你就正式成了这个家里最好看的人。
她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哈哈大笑起来。尽管我还在泪流不止,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我一边嚎啕大哭,一边歇斯底里的笑。


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在这么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乐观坚韧幽默,培养了一位知名的喜剧人、主持人。


4、孩子的人生就像是马拉松,需要来自父母不断的鼓励
比如特雷弗的妈妈总是对他保证,他长大后一定能打破这个圈子,一定能成为那个向前走出去的人,不要回头!
综上,不计回报的投资+有效陪伴+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言传身教+不断鼓励,做到这5点,我相信你的孩子不会太差。


当然,培养孩子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能通过数学公式输入一些指令就能产出一个优秀的孩子,而是要潜心研究,像我本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潜心研究了10年,并且把研究所得的经验帮助了上万个在育儿方面有困惑的家庭。如果你在育儿方面有困惑,欢迎和我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晁宏朗 发表于 2020-11-25 21:03:06 | 只看该作者
 
想不到有这样多人点赞和回应,高兴有不少教育界和专业人士交流意见。其实写这篇回答不是想提供什麽资料,而是想大家反思,什麽是教育,优秀和成功是什麽?我们在谈的是孩子,是活生生的每个都是独特的生命!
什麽是优秀,每人定义不一样。但自我的提升,就必要由能力和能量/动力两方面着手。
现今国内的教育,着重分数,把竞争放在首位,却在能力的培养方面不够深度。现在世界讲求的是资料蒐集和分析批判,学校仍停留在死记硬背; 新时代讲求合作互相欣赏尊重,不同的才能产生协同效应,学校仍停留在竞争,用单一的评分标准把人分等; 要的是思想空间激发创意,学校却成了把孩子困住的思想囚牢。
家长们如果看不清这点,着眼于分数和一时的比较,只会局限孩子的发展。我提出的问题,希望能帮家长和老师认清什麽对孩子长远更重要。
**** 2016-11-18 原答案 ******
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1. 你觉得孩子怎样才算有个成功人生?
2. 在这个互联网世代,年轻人在网上创业可能十多二十岁就找到第一桶金,外国留学回来的人才却可能努力多年也买不起房子。你觉得你能预知到你孩子长大后,社会需要什麽人才吗?
3. 你对你孩子的天性有多少了解?
4. 你孩子喜爱什麽?什麽事情使他们快乐?他们何时会感到悲伤或有压力?
5. 你最担心的是什麽?
在过去十多年,我工作中遇过很多IQ很高的孩子。其中有的今天已在牛津哈佛等大学留学; 也有些不喜欢读书,但已经创业也做得不错的; 亦有整天躲在家不愿工作和学习的。
你真的觉得教育那麽重要吗?优秀和教育的关係是什麽?还有什麽更重要的因素吗?
在谈我见过很多很多的孩子的经验前,先提一本书: 教养的迷思 (Nurture Assumption, 作者: 茱蒂.哈里斯 Judith Rich Harris,1998)。这本书是作者在心理学界都在鼓吹要教父母怎麽教育孩子的时候,大唱反调的研究成果。
书中指出,我们都把父母和环境因素对子女的影响被高估了。同一家庭成长的孩子,成就和个性都不同。同卵生的双胞胎,分开生活和共同生活,成长后差异也并不大。
而孩子成长中,朋辈的影响可能比教育更重要呢。
当然不是说,孩子的将来由天定。重点是,父母的角色应该是什麽。
讲一个小故事。
我认识两个年轻人,小忠是大企业创办人的儿子,祖明是小忠妈妈秘书的儿子。
小忠哥哥是美国知名大学毕业的律师,后来到离职接管父亲生意。小忠母亲对孩子教育要度很高,两个孩子自小在顶尖学校就读,每天都有两三个不同的导师在家中出入,由钢琴到运动都有专人训练。而祖明父母因要照顾家中长者,经济能力有限,祖明在一般学校就读,除了小忠母亲邀请他陪小忠一起上的兴趣班外,并没什麽校外的学习活动。
两个小时候一起做了智商的测试,结果差异不大,都是130左右,资优的孩子。那你觉得他们两个那个会比较有成就?
小忠母亲找我时,就是因为小忠长期情绪问题,到高中已经差不多要放弃学业了。而祖明是他当时最好的朋友,但小男生不懂怎麽帮助小忠。
小忠母亲对孩子学业很在意,初中成绩开始下降却只会不断换导师,没发现孩子情绪出问题,学校一个朋友也没有。到我见他时,花了两个月,10次的见面,才能把小忠埋在心里,被同学欺负,母亲对他的误解,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等等的结一一解开。后来,放弃父母要他大学读金融的期望,决心去读设计,才重建自信。
反观祖明,一直平淡的学习和生活,却在同学朋友之间都很受欢迎,也在学习上和运动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见证了好朋友那段时间的改变,之前一直没有确定自己方向的他,下决心要读心理学。现在不时也会和我交流。我有问他,你确定这是你应走的方向吗?他轻鬆的回应到,人生机会是无限的,读书有兴趣就好。
你觉得那个比较优秀?
他们都优秀。优秀的人,知道需要什麽,也相信自己可以走喜欢的路,走错了就再走。
优秀的人,不太计较成败,相信一切都是成长的一部分。
祖明优秀,他个性随和,却能有自信的走自己的路。
小忠也优秀,以往的痛苦和孤独,成了他了解自己的起点,今天成了他坚持自己信念的动力。
我见到的优秀的年轻人,都有几个共同点:
- 有至少一个长辈对他们的喜好个性很了解,令他们很感觉到被关心
- 知道自己喜欢什麽,也勇于去发展自己的兴趣,懂得令自己快乐
- 知道自己的弱点和独特的地方,亦接受自己
- 他们有足够的支持,但更重要是有发挥他们的特性的空间
对父母,第一点是重点。你要给孩子什麽都好,但先令他们感觉到被关心被了解。做到第一点,第二三点出现机会就大了。
对教育者,最后一点是重点。
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有多少明白孩子需要什麽空间?
其实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有很多帮助老师和专家门去了解孩子的特性和需要的研究。可是,当父母们都只有单一的「优秀」标准,老师们的训练有限,敌不过大家所製造的「市场需求」,教育变得单一变得狭窄。原本是要给每个孩子自己一片天的教育,现在都变成了孩子心灵的囚牢。
前天和一个朋友吃饭,她在世界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任职管理层。谈到人生意义,她感慨的说,身边的人都是世界顶尖学府的高才生,是所有人眼中的优秀人才。但大家平日吃饭谈话,语言乏味,只会追求肤浅的物质生活。她近来看了一些心理治疗大师的书,发现身边的人都和书中形容那些,对生命的无常缺乏面对的勇气的人。他们的人生都没有满足感,也看不到未来的方向,最后只能一直走大家认同的康庄大道,用别人的眼光和情慾物慾去得到认同感。很多甚至家庭或人际关係都很多问题,每天都用工作、烟酒甚至大麻去麻醉自己。
反观她以前很不以为然的一些朋友,离开了主流,走去创业、创作、艺术或文学等路的人,可能没有很富有,却活得很精彩。
一个所有人都视为优秀的人,告诉我她对优秀的看法。你优秀的定义是什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酸辣面 发表于 2020-11-25 21:03:46 | 只看该作者
 
只有20条,认真看,绝对受用一生。
/01/
生活和经济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生活方面:如果孩子到了4岁,你还喂他吃饭,14岁后你还替他整理内务。
他大概率会在需要照顾自己的年龄时,要经受更大的痛苦。有的直接放弃或者不做,有的做得一塌糊涂而不自知。
经济方面: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理财的?高中?大学?或者更晚?
其实从小就可以给孩子基本的零花钱,让他自己掏钱买衣服,或者学习用具,当然需要对这一切进行『可视化观测』(Visual observation)。引导他正确的金钱观,和早早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


/02/
学会正确表达情绪
有句话叫做:“我们可以表达愤怒,但不能愤怒地表达。”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它都是中性的,就看我们怎么去表达。
让孩子知道表达高兴,可以露出微笑,高兴地说:“我喜欢这!真是太棒了,有你真好,我太高兴了。”
而不是只知道手舞足蹈,大喊着意图用声音来赚取大家的重视。

让孩子知道表达愤怒,可以冷静严肃,重重地说:“你让我很不高兴了,你说的话让我生气了,我现在觉着很愤怒,我建议你尽量别这么做、这么说。”
而不是用摔砸东西、破口大骂或者嚎啕大哭等来愤怒地表达。


/03/
适当“神化”,给予表扬
对于孩子把事情做好这件事,即便这事再小,也别看成理所应当,适当“神化”是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
例如:“你忍着没在阿姨面前掏鼻孔,很不错呢!
你虽然累垮了,却忍耐着,没有抱怨,真的很棒呢!
谢谢你洗完澡后就把毛巾挂了起来。
不需要别人的提醒,你就把作业做完了,太棒了。
回到家看到厨房干干净净,真好,谢谢你!”
看到这里,你已经比99%的读者都棒了,赶紧给自己点个赞吧,谢谢你,也谢谢你自己。


/04/
相对正的逆商
说两个场景,遇到失败就嚎啕大哭,眼泪怎么也止不住,家长就开始慢慢诓,说全是别人的问题,孩子一点问题都没有。
孩子一摔倒,大人就赶紧扶起来,看看周围有没有多余的事物,没有就骂地板,要么骂地板太滑,要么骂地板太陡。这自己摔的,关地板什么事啊?
这两个场景说的是一个问题,实际上要早早让他明白:当自己把一件事情搞砸时,要勇敢接受现实。
否则长大后,这些场景会升级,例如:
“是裁判偏心,不怪你的,本该是你赢的。”
“考试前你感冒了,所以你才没有考好,这和你没任何关系。”
并不是告诉孩子特闷做得很糟糕或者让家长失望,而是让他们明白自己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可以给出中肯的意见:“你虽然没有取得好成绩,但你已经很努力, 我为你感到骄傲,是你的上进心打动了我。”


/05/
陪伴和有效回应给孩子意想不到的好处
都说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爱,这句话应该大赞特赞。
但是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陪伴手机的时间或许都超越了孩子。
孩子问一句:“爸爸,你看我刚画了一幅画,画了你、我......”
爸爸回答说:“是是是,画得真好。”
但是敏感的孩子总能第一时间发现,你的眼睛没有一秒钟离开过手机,或许你是真的忙。
于是孩子就去找妈妈:“妈妈,我刚画了一幅画,你觉着怎么样。”
妈妈正在化妆,准备出门:“嗯,我女儿太棒了,太好看了,不过妈妈马上要去上班了,你把画拿给爸爸看。”
孩子更疑惑了,难道自己还没这些化妆品重要吗?
久而久之,不沟通是常态,更孤独是必然。
(当然你要说那些富豪整天都不在家,陪不了孩子,那怎么教育的,那是人家本身就有钱。)


/06/
明白实践出真知和实践不一定出真知
实践出真知:有些道理不是你告诉孩子,他就能完全懂得,因为经历,层次,格局都不一样。
也少对孩子说一些,长大后就懂了的道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在承受范围内的,自己去实践,寻求规则和道理,摸索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
而尽量别直接告诉他固定的做法。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进行建议,而别主导和完全干涉。
实践也不一定出真知:让孩子明白,人不是万能的,不是每一个领域我们都必须擅长,有很多我们能学会的,但有更多我们学不会、做不了的事情。
这些事情我们不必强行去做,我们不必亲自实践,不用都去尝试。


/07/
明白所有人(包括父母)的建议都仅仅只是建议
这个科学世界的信息纷繁复杂,各种经验、嘱咐、信息在格局、经历、认知都不同的人们口中,手中传播出去,谁能确定你所知道和认识的,对孩子来说就一定是适合和科学的。
当然,意见是一定要听的,但一定要有取舍,如果他人的建议听起来不适合自己,那可能真不是什么好建议,不妨回以微笑,礼貌地回答:“谢谢,那我考虑考虑。”
这也会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能力辨别出有用的信息,包括我写的所有建议,你都有你取舍的权利,相信你也有辨别的能力。
如果有让你觉着说得有道理的地方,那就请花一秒点个赞吧,这样你也能看到更多类似的优质回答。


/08/
极端的教育往往是错误的
据我所知,很多企业、学校还有家庭的教育,都宣扬要么就得第一,要么就别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我觉得这些想法都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换一个健康的说法应该是,我们要尽力去做到最好,但是如果做不到最好,也可以,我们总结经验总结教训,下一次再来。
有人问这么怎么能把这个人逼到份上呢?
对,把人逼到份上了,事有可能是因为人一时的应激或者一时高强度的爆发把事情完成了,但是很有可能会对他的身体和他的心理包括他未来的人际关系,社会的健康道德健康带来很大的损害。


/09/
建立行为界限
必须让孩子明白某些事情的界限和底线,我想你小时候经常被家长教育,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这是家长在给孩子建立行为底线,让孩子清楚很多事情不能做。但是很少有说明说透,某件事情可以做但只能做到某种程度,也就是少了界限思维。
因为当我们长大了,我们却发现有些事情也能做,只是看时间,分人还有做的程度。那实际上就是小孩子没有对这些事情有一个界限思维,虽然大致知道底线,但是却不知道很多事情变通后原来仍然可以做。


/10/
允许孩子超越父母
不光允许,有时候该承认就承认,不要认为失去了父母的尊严,实际上承认孩子更优秀是一种高情商的做法,看似获得了内心一时的满足感,而那种虚假的尊严要着,对双方都没啥好处。
千万不要以为你次次让孩子觉着不如你,会锻炼他的挫折能力,他更多会觉着自己永远不能输给别人,于是就越输不起。
如果你发现孩子打球赶不上你,那就去找他做得比你更好的事,如弹钢琴,玩游戏,烤蛋糕,和孩子一起去做,这比你满足虚荣心要强(他们是你的亲生孩子)


/11/
态度和结果同样重要
现在这时代虽然都在强调结果的重要性,都在宣扬说别人不会因为你的过程而肯定你失败的结果,也不会因为你的不良手段而否定你成功的结果。
但无论如何,态度一定是影响着结果的,这对让孩子形成积极的做事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只注重结果,他大概率会偷奸耍滑,甚至不择手段,因为他深深的知道,你并不要一个失败的他。


/12/
自行解决纷争
在孩子的难题中,排名很高的一个问题就是处理人际关系,老师经常会发现,很多小孩喜欢打小报告,而且本身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在孩子看来却不知如何处理。
先得让他清楚手足和同学之间的争吵是不可避免的,适当给出一个建议,让他们学会沉默,学会等待,学会忍受,减少父母的介入,其实大多数纷争会自行化解。


/13/
培养审美能力
很少有在小时候就让孩子自主穿搭的父母,但是这样做的,都得到了一个审美基础相对较好的孩子。
是,大多时候孩子的穿搭并不会太好看,至少在大人眼里看来是这样。
但别轻易否认孩子的决定,可以多给他看童男童女的很多穿搭,让他对色彩搭配,对衣服款式逐渐产生一种模糊的知识,即便模糊,但对提升审美很有帮助。


/14/
带孩子也得“混搭”


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和爸妈单独相处

一个家长带着所有的孩子外出

当其他孩子不在时,某个孩子能独自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

对于有三四个孩子的家庭来说,爸妈各自负责两个孩子,但每次带的孩子都不同。

这样一来,家长就能有机会和每个子女培养亲子关系。


/15/
不要把上学和教育混为一谈
学校的任务在于教授孩子知识(学校这个称谓也正暗示这一点),虽然有教育在里面,但绝不能把所有的教育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否则也不会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了。


/16/
正确教授生理知识
是的,许多孩子成长过程中也没有人给他普及过生理知识,还是安然长大。但是并不代表,在发育阶段没有受到过影响。
肯定有男孩因为“尿床”而感到恐慌,也肯定有女孩因为“流血”而感到惊惶。这些情绪,他们本是可以避开的,如果父母能正确,平淡地引导孩子们。


/17/
刨根问底是一种很蠢的做法
孩子越大,就越多藏在心里的秘密,父母担心他们受到伤害,害人害己。这种忧心忡忡很正常,但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当父母问起孩子的秘密时,如果他说了,可以给予客观的评价。
千万不能私自挖掘秘密和胡乱进行评定,那我想,如果孩子因为吐露真相而被父母否定,那么很多孩子大概率再也不会给父母说出真实的秘密了,这也影响到了亲子关系。
如果你尊重了他们的隐私,孩子总会在某天理解父母的苦心,他们会非常感谢你(虽然他们嘴上不说)。孩子会感谢原来自己有一对开明,拥有现代化教育观的父母。


/18/
如果以上的,你都没有记住,那也没关系,仔细读读19条和第20条,你依旧能学到很多。
/19/
告诉他们这句话:无论什么时候,父母永远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你是独一无二的你,这个家也是独一无二的家。
无论什么时候,宝洛永远希望你开心、快乐,做最真实的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虽然崎岖坎坷,但仍然能相信你可以拨得云开见日出。
就凭宝洛用了一天时间努力写了这篇良心回答,花1s点个赞 @王宝洛 加关注不过分吧


/20/
爱(就这一个字,基本就够了。)


最后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是 @王宝洛 ,一位愿倾听你成长故事,陪你一起学习的胖子老师。
大胖几千秋,说的就是老夫了。


往期那些收藏比赞多的回答:
王宝洛:让你觉得反感的生活细节是什么?

王宝洛:抑郁症的表现有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yzk13298 发表于 2020-11-25 21:04:40 | 只看该作者
 
说一下我的观点:优秀的孩子,不一定小时候成绩优异,长大后事业有成。而是孩子有一个正确、健康的人格,正确、健康的人格伴随中的就是独立、自信、勇敢的品质,以及和社会中他人良好相处及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第39张图片 我们必须知道的是:对人影响最大的不是客观事实,而是个人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自我认知及自我指导的过程。不同人格对相同事物的看法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就是这样不同的看法使他们成为了一个一个不同的人。
而人格要素拆解下来就是:
(1) 合理的追求优越感
(2) 减少自卑(注:每个人都有自卑情结,自卑不会消失只会减少)
(3) 拥有良好的社会情感
一. 健康的人格第一步——合理的追求优越感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追求优越感,只是对优越感的理解及追求的方式不一样。优越感有两种极端的追求方式,一是只为了超越他人;二是优越感的认知偏差,认为逃课、顶撞老师等更是优越感的追求方式,注意有些孩子并不觉得认真读书是在追求优越感,反而觉得逃学顶撞老师更能让自己产生优越感,并获得同学的崇拜。
而对于父母及老师来说,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把孩子的优越感往有价值的方向去引导。确保孩子所追求的优越感带来是精神健康及幸福的生活,而不是错误认知的优越感带来的人生崩塌及精神匮乏。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的学习状态是以超越他人为目标,并且非常的执着。这样的孩子功利心过于的强,但是我们往往也察觉不到,因为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助长孩子的雄心,并鼓励他们更加的努力。但是,追求太大的目标往往会妨碍孩子的正常成长。雄心太大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短时间可能还能承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压力会在孩子心里越来越强烈。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会用雄心来主导生活,其它的都不重要。对于这样的儿童,我们真的很难满意。
看到其它回答里有一位知友写了这样一段话:
前天和一个朋友吃饭,她在世界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任职管理层。谈到人生意义,她感慨的说,身边的人都是世界顶尖学府的高才生,是所有人眼中的优秀人才。但大家平日吃饭谈话,语言乏味,只会追求肤浅的物质生活。她近来看了一些心理治疗大师的书,发现身边的人都和书中形容那些,对生命的无常缺乏面对的勇气的人。他们的人生都没有满足感,也看不到未来的方向,最后只能一直走大家认同的康庄大道,用别人的眼光和情慾物慾去得到认同感。很多甚至家庭或人际关係都很多问题,每天都用工作、烟酒甚至大麻去麻醉自己。
与之相反的是一些经常逃课、顶撞老师、打击同学、爱出风头等等。这些行为虽然可能得不到别人的赞美,但却能成功的吸引别人的注意。甚至可以获得同龄人的崇拜,他们会以自己为荣,将自己视为了不起的人物。而这种优越感是不符合现实的社会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面在对认知失调的社会的时候会非常无所适从。
我们所有的教育都应该以现实社会为基础,这里不得不说以下学校的教育,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独立、自主、富有勇气的人,而不是一个学习的机器。在者,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学校也不应该放弃,他们并不是不追求优越感,甚至他们的优越感非常的强,只是用在了不正确的地方。当然这方面的主要责任和义务还是在家长。
那什么才是合理的有价值的优越感呢?我觉得就是所追求的优越感是否符合社会价值,每一个值得炫耀的成就都是符合社会正向价值观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加强孩子对社会价值的认同感。如果缺乏社会正向价值观,拥有再多金钱也会觉得内心匮乏和虚无,不知道拥有的意义是什么。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当孩子的追求偏离了社会正向价值观的时候,他们便会很难从自己的经验和结果里获得积极的经验和教训,因为他们并不理解问题的真正意义,没有判断价值所以也很难总结经验和教训,最终则会成为问题儿童。
二. 健康人格的第二步:减少自卑

在每个人的身上,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并存的。自卑不会不存在,它只能减少。再有优越感的人也会自卑,反之再自卑的人也会追求优越感。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希望能通过追求优越感来克服自卑。因为:
    自卑的人常有幻想
过于自卑的孩子因达到某个目标对他内心来说过于困难,所以常常患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幻想自己突然有一百万或者突然有很高的权力,因为人的本性无法容忍长期的低下和从容。但在这样长期的幻想和麻痹中,其实是越来越和现实脱轨的。
2. 自卑的恶性循环
一个人的自卑,其实是会恶性循环的,常常会影响到社交、情感及事业的追求。自卑的人,会出现以下状况:
(1)性格孤僻、好强又自卑;
(2)不敢尝试、做事畏手畏脚,害怕失败,因为内心没有依靠。
(3)一直处于焦虑与恐惧的不安中,非常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4)会害怕付出,怕别人对自己的付出不屑一顾,但常常也是付出的最多的人,因为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没有安全感;
(5)害怕麻烦别人,有什么事情都喜欢憋在心里自己扛;
(6)不善于表达,在人群中话比较少;
(7)心思敏感,经常会在意其他人的看法,怕别人不喜欢自己;
(8)情感匮乏,不喜欢与其他人交流情感,交流时会很烦也会有深深的不适;
(9)这样的性格也会遭到同伴的排挤。
3. 自卑的社交人格
任何一个冷酷行为背后都藏着一个秘密缺点,这种缺点导致了人内心的自卑,从而用外在的冷酷行为来对自己脆弱的内心进行保护。这种状态的孩子经常不修边幅,他们会习惯性的咬指甲、抠鼻子等,这些不雅的举止背后隐藏的是他们表现自我的恐惧。
再一个是:如果孩子经常喜欢独处,说明了了孩子在竞争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没有信心。而那些喜欢把自己关起来阅读的、其阅读量超过一般孩子的孩子往往也缺乏勇气,所以希望通过阅读让自己获得内心的力量,或逃避或面对这个世界。这样的孩子通常想象力比较丰富,但难以面对现实。
防止儿童出现自卑情结

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客观环境,而是孩子对外在环境的评价,以及他们对自身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看法。而减少自卑会让孩子对客观环境的看法更客观和自信。
自卑的起源——经历
经历直接影响了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心理感知,而其中不好的经历就会形成自卑情结。比如身体有缺陷、身高、体重、成绩、习惯、长相、能力等等,这些不好的一面所带来的挫败感会让孩子形成悲观的人生态度进而造成自卑情结。而能化解这种自卑的唯有爱和鼓励。
自卑的起源——宠溺
很多家长也许会想,溺爱怎么能让孩子变得自卑呢?其实溺爱不仅能让孩子变得自卑,也抹杀了孩子的独立性。给大家讲个真实案例:
过年的时候一个几年都没见的老朋友来我老家找我玩儿,他告诉我说他今年30岁了,事业还在底层,至今还没谈过一个女朋友,觉得人生很失败。我说找女朋友不难啊,你觉得自己条件不好,那你就找一个和你条件差不多的呗。他说不是条件的问题,而是至今都还没有勇气找女朋友。因为一直以来觉得自己什么也不会,小的时候什么都是妈妈一手安排,而现在我已经对我妈妈形成了完全的依赖已很难改变。我现在特别的自卑,特别怕有了女朋友之后她会嫌弃我,即使他不嫌弃我我也会嫌弃现在的自己。
以前我觉得,宠溺会让一个人想干嘛就干嘛,特别的自由,而现在觉得,被宠溺的人其实早已失去了翅膀。所以,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学会独立。
三. 健康的人格第三步——拥有良好的社会情感

在一个人的发展中,他所取得的所有能力及成绩都是以社会情感为基准的。不管是幼儿、青年还是成年心理都会有这样的诉求——想将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联系起来并建立一种合作关系,然后双方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最后让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如果想知道社会情感在何种意义上是合乎真理和逻辑的,我们只需要钻研人类发展史就会发现,人们总是喜欢以群居的形式生活在一起。因为只有通过群体的连接才能让个人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如果将他们每个人都关在一个房间里不让他们发生连接,人类是不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
如果将人和狮子比较,我们就能够知道,人类的生存饱受威胁。那些体型大小与人类相当的绝大多数动物,大自然给了他们更好的身体,使他们拥有更强大的力量,所以他们一般都是和配偶独居;而那些力量薄弱的动物只有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在一起,才能更安全。
在历史上我们就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孩子也一定是有良好的“群居”能力的,它象征着力量和能力。
另一方面对于个体心理的健康来说,社会情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内心都是孤独的,需要持续和外部群体发生关系,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转化为存在感及归属感。孩子需要被别人看到,所以需要存在感;孩子需要别人了解,所以需要归属感,归属感是孩子内心的归处也是孩子面对困难时的底气。
所以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孩子以上三个基础是必备的也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三个都满足了,那孩子的人生很难不优秀。


----------------------------------------------------------------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还请点一点赞▲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哦~

更多教育内容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莱思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atinlovehj 发表于 2020-11-25 21:05:18 | 只看该作者
 
2016-12-21补充:
本来文章首发于16年11月20日,本来提及童年教育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而且后面关于"朋友"描述我自己都觉得一股鸡汤味,于是选择是匿名回答,也准备继续匿名下去.

但今天取匿,只是想告诉营销号们一个道理:
匿名用户的文章不是你们的内容宝库.
匿名并不代表可以漠视版权随意转载.

======================================

一:


说说我自己,鄙人目前是一个it公司的小老板,小初高成绩也能算是名列前茅,不知是否在题主"优秀的孩子"的范畴之内
记得小时候,父母带我去上美术班,音乐班,英语班,武术班....
但是没有一个能引起我的兴趣.
父母非常头疼.

后来父亲发现我在打游戏这件事上有浓厚兴趣.
尤其是红白机版魂斗罗,经常能让我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的打一天.
于是父亲变成了游戏中的"小红人",成为了我忠实的队友.

我清楚的记得,翌年春天能够一命通关的我,在小伙伴中得到了"大哥"般的待遇.
并且街霸的无敌战绩让我有了很多"小跟班"
然而那时的独孤求败我,已经对游戏兴阑珊了.(后来父母加以引导,使我在美术,音乐,英语,武术上面产生了兴趣,成为了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号少年)

很多年后,我父亲说,当年带着我打游戏是为了让我体会一次"成功的感觉"
这就是我父亲的成功学.
我爷爷也是这样教他的.
他的目的在于让我知道了成功的途径:在一件事上多投入一些经历,坚持,并且多用一些脑筋,成功就这么简单
后来我发现,我父亲的成功学,是可以复制到任何领域的.

二:


我有个朋友,他小的时候和我一样,任何东西都引发不起他的兴趣,除了足球
于是他的父母把他送进足球培训班,他成了"小球王"
后来他去了足球学校,又成了那里的翘楚
直到今天他仍然在(职业联赛)踢球,当然我不是说踢职业联赛的人就很优秀,但他的年薪足以让很多中产阶级羡慕嫉妒恨了.


他曾和我说,他感谢他的父母,因为他的父母如果没有坚持让他踢球,以他的资质,他现在也许只是个普通的上班族.
足球是他最喜欢的事情,也让他有了更好的人生.


他告诉我,小的时候他父亲问他最喜欢什么?他说:足球.他父亲说:那好,就算倾家荡产,我也让你把球踢下去.
和我说这话的时候,他哭了.




我和我朋友的例子中,我分析总结出一个共同点:

孩子早年最好的教育,并不是让他按照父母的意愿,去成为父母所想的那种人(如画家,音乐家,科学家.)
父母应该做的是真的去了解这个孩子,了解他真正的喜好和潜力,引导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味种和 发表于 2020-11-25 21:05:58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常听人说,咒骂一个人最狠的话就是骂他没家教,因为还顺带骂了对方的父母(当然我并不提倡骂人)。反之,孩子的家教好,会被认为是一个家庭教育的成功表现。在我看来,现实生活中“出淤泥而不染”的例子不常见,而优秀的孩子普遍离不开一个优秀的榜样和氛围。
        知乎上有很多类似“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什么样的?”的提问和答案,优秀的家教并没有绝对完整的定义,所以我也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探讨——怎样的家教更能让孩子受益呢?其实不外乎分为“外”和“内”来理解,“外”指的是周围所处的一个环境,包括家及其周边,“内”则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尤其是三代以内的亲人。


        首先是外界的环境,古时候有“孟母三迁”,说的就是父母应该在能力范围之内为孩子创造一个相对优良的大环境。这个环境可以理解为居住的地理位置,周边是高楼大厦的商业中心,还是工厂林立,或是有着鱼龙混杂的小摊小贩,这将关系着孩子每天出外的所见所闻,潜移默化地在他心中留下印象。
        举一个反例,有时在电视上看到国内的留守儿童的新闻我会觉得很惋惜,因为除了缺少关注和关爱,这些孩子还无法享受很多的教育资源和公共资源,周边也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与城市的小朋友竞争中,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有种“先天不足”的无奈。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老大难的社会层面的问题可能还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吧。
 第41张图片         而“内”这一块,就更复杂也更重要了,因为家的位置还可以做选择,但长辈、亲戚就都是注定的了。


      常言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注定”,我认为其实这三分基本都是“家注定”,家长为人处世的方式也真的很影响孩子的成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港剧《溏心风暴2:家好月圆庆中秋》,里面的男女主夫妻Jo爸和荷妈育有六个孩子,但因两人中年离异,本来兄友弟恭的六兄弟姐妹被逼分散,后来法官把家、圆、中三个孩子判给Jo爸,而荷则要独力抚养好、月、庆成人。往后的十几年间,虽然Jo爸这边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家人高床软枕,但由于Jo爸为人负情薄幸又优柔寡断,加上继母的存心挑拨,导致孩子也疏远凉薄、目中无人,连团圆饭都不想和父亲一起吃。


     反观荷妈这边,虽然家境不算富裕,尚属小康温馨,而荷妈对事对人讲道理、将心比心且贴心耐心,所以培养出性格乐观又善良的三个孩子。剧中还有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荷妈的妹妹Sa姨从小爱出风头,为了钱不惜出卖家人,对唯一的女儿也很少管教,导致长大后的女儿变成撒谎成性失足少女,虽然最后是大团圆结局,但真要摆在现实中真未必能“拨乱反正”。


      所以你说,父母的言传身教多重要。大道理咱先不说,平时爱说粗话、爱偷懒、贪小便宜的恶习,父母们别再“传承”给孩子了。
 第42张图片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现代家庭里,很多孩子都同时受到父母和祖父母们的照料和教育,上一辈人跟这一辈人的教育理念有着一定的偏差,父母日常生活教育孩子时也难免会与再上一辈的人发生冲突。而当矛盾发生时,父母应该如何以身作则去维系良好的家庭关系,同时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呢?


       举个例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一代在孩子吃饭方面,喜欢在孩子背后追着跑来喂他们吃饭,但父母是更想要孩子安静地坐在饭桌前独立地吃完饭。这件事在可预知的情况下大致有两种大的可能,一是父母与长辈正面发生冲突,二是两者不发生冲突,但我行我素都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这两种情况都对孩子的精神或肉体产生不好的影响以至留下阴影,争吵会使他们害怕、紧张,他们会想,“平时都那么友爱的大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行我素会让他们不知所措,不知遵循哪一种方法才是正确的,童年一旦留下阴影,危害是无法估量的,可能会伴随一生。


        那么怎样的处理方法才是对孩子好的呢?一是在争吵时切勿恶语相向,就事论事,尽量克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过后一定要安抚孩子,向他解释,不能任由这件事情不明不白地留在孩子心中,不能让他觉得爸妈与长辈们的这些冲突争吵是理所当然的。二是一定要和长辈们沟通,认真地向他们解释其中的不好之处,然后再耐心地教育孩子,哪一种方法才是最好的。


        那么这样下来,孩子大致就能够看到父母对待长辈的态度,这也会是未来他对待你的态度。“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话糙理不糙,最重要的还是父母本身做好榜样,以身作则,孩子自然就耳濡目染了。
 第43张图片        说完父母在待人处事上的以身作则,就到真正的教育这一块了。如果说以上的是“德”,接下来便是“才”。孩子在学校时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下学习理论知识的,整个气氛相对严肃,管理上也有各式的条条框框。所以孩子们在校时候的精神也是相对紧绷的。


       如此一来在他们回家后,父母就应当采用鼓励式的教育,使他们得到放松。让他们感受到家是避风港,而不是另一个严肃的教育基地。无论是功课上还是生活习惯上,父母可以适当地充当他们的“粉丝”,为他们的小成就鼓掌,从而树立孩子的自信,褪去他们一天在学校的框架束缚。
       也许在某个周五的晚上,当孩子回到家兴冲冲地和你说,他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赞扬。这个时候,作为父母应该表现出开心的情绪,同样表扬或者赞赏孩子,并且再次鼓励他下次也要这样做。而冷漠或无所谓地对待的话,觉得孩子就应该考第一名才可以得到赞扬,这种态度很容易拉远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孩子可能会变得敏感以及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不过,在这种“鼓励式”下必须强调,慈爱不等于溺爱,宽容不等于无原则。在赞美、包容孩子的同时,面对他们严重的错误也不可小觑,不能只采用鼓励式教育一条路走到底。(简单来说就是不要闭眼吹啊- -孩子也许会飘了啊会膨胀啊
 第44张图片          鼓励式教育除了精神上的支持,物质上也不能落单。毕竟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很多领域都得益于新科技带来的便利,教育上尤为明显。很多家长们都现在都热衷于把新科技、新产品都加入到孩子的教育当中。
        比如说家教机的出现,让脱离学校已久的家长也能在家给到孩子准确的内容学习,不会再出现以前那种“自己也无法解答孩子问题”的尴尬,并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此外还有一些线上学习的软件或课程,针对不同科目都有详细的解答,相比起以前只有单纯的学校老师现场解答,是越来越方便了。
       另外,还有现在孩子的用眼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是他们不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会直接影响到视力,其实还有学习地方的光线问题也是值得引起重视的。首先必须要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控制好孩子的看书时间;做眼保健操等。其次也要留意孩子读书写字时周围的环境,光线太强或者太暗都是对眼睛不好的,可以买一盏适合学习时候用的台灯,比如美的LED读写台灯,相比普通台灯它的照度会更均匀广阔一些。还模拟了自然光的情况下进行照明,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光线过亮或过暗而带来的眼部疲劳,官方称还可以防蓝光危害,防止视力下降。除了孩子,家长也适用。
 第45张图片        孩子的教育从来就是一个大难题,要让他变得足够优秀,需要时间和耐心,也少不了父母找到最贴近孩子的教育方法,即如何从知与行上、物质和精神上慢慢入手,将良好的思想行为方式等灌输到他们本身,这也是父母和孩子需要一起走的一条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房事俱乐部 发表于 2020-11-25 21:06:16 | 只看该作者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可能需要先同步一下对“优秀”的理解,个人认为优秀主要是在自制力、智力、个人素质这三个方面超过大部分人。这三个方面是自己在遇到感知上觉得“优秀”的人之后,提炼总结出来的必不可少的三个方面,没有经过严格实证检验,因此可能有所偏差,但作为讨论已经可以形成观点了。
对于“早年接受的教育”,我的理解主要是成人之前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和这些“优秀”的人交流他们早年接受的教育时,发现要能够达到上面说的优秀,基本这几点必不可缺:
一是父母、老师基本是自作榜样的,也就是父母、老师自身在自制力和个人素质方面基本是怎么要求孩子,自己就是怎么做的。所谓身教大于言传,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有过这样的情绪体验:就是当你看到你爸妈不让你干啥但自己却在某些时候干这件事时,是会有一种失望、不满不爽的情绪的。这种情绪多了,很难有很好的自制力。
二是父母、老师自身是积极向上不断学习成长的人,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在不断学习、总结、反思,甚至愿意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而自己在大部分维度都表现出积极进取不断成长的状态,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自己养成“优秀就是习惯”的习惯。
三是孩子天生的智力水平是不错的,并且后天教育中,会很注重视野的培养,比如带孩子出去旅行,不同场合都会带着孩子去体验,不同人都会介绍给孩子认识等等,这些过程其实不仅开阔视野,也在不断训练和强化孩子本身的天赋智力。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共同点,这是个人从身边优秀的人身上发现比较显著的三点,供启发。
By小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Xizi_Y2Pdwjr1 发表于 2020-11-25 21:06:42 | 只看该作者
 
优秀的教育需要巧妙地引导孩子高自觉、高自控、高自制。只有培养出孩子的主动性,才是真正地帮助孩子。
父母怎么通过正确纠错,来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1、有哪些错误的纠错模式?

我们先从一个 10 岁男孩小任的经历讲起,他是我在一次工作坊里认识的。他这样跟我形容他和他妈妈一个普通的早晨经历:
早上闹钟铃一响,我还没醒,我妈就说「快点起床了,你又要迟到了」;穿个衣服嫌我扣扣子方法不对;吃早饭,一定要让我吃完她准备好的所有早餐,然后嫌我慢,说早起十分钟就都解决了;拿起书包要走人,一定要让我检查一下有什么没带的,万一检查出来真有忘带的,赶快去拿,她又批评我丢三落四,不提醒什么都做不好,有时候就算忘了,我也不愿意去拿,免得被唠叨。
总之,我妈最常说的话就是「快点快点」,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挑我的错。
你听听看,你自己会不会也像小任的妈妈一样,经常催孩子、挑孩子的错呢?小任妈妈就直接跟我说:「没办法啊,如果你不催,他根本就不会动,总是要你推一推,他才动一动,一点学习的自觉性都没有。」
小任妈妈的话,其实说出了很多父母的心声,我们老觉得孩子不够自觉,所以着急提醒孩子把错误改掉。我管这种叫做「快点+纠错」模式,这样父母不但会越来越累,孩子也不会更加自觉,甚至会影响亲子关系。
除了这种「快点+纠错」的模式,很多父母还会陷入另一种吃力不讨好的纠错模式,叫做「纠错+讲道理」。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当她跟我诉苦,讲她和儿子的大战时,我一开始有些想不通,这么温和的人,又看了那么多育儿书,孩子又才上小学四年级,正常来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会跟父母爆发太大的冲突。
于是,我们两家人就约着吃了顿饭。我们一坐下来吃饭,我就发现了这位朋友的问题所在。
从她儿子坐下来开始,她就开始跟小孩讲,「你要把餐布铺在自己桌子上,然后盖住你的大腿,这样能防止汤汁溅到你身上」;当孩子拿起筷子时,她说,「筷子要往上拿一点点,不然你用着不方便」。在上菜的过程中,尽管她在跟我讲话,但依然会时时刻刻提醒孩子这,提醒孩子那。
在整个饭局中,我这位朋友的确是没有批评孩子,也没有跟孩子提什么学习成绩,或者要求孩子要表现得怎么怎么好,都是在轻声细语地提醒孩子做每一件事情的要点。但作为旁观者,我明显看到孩子其实已经很不耐烦了,也不太想说话了,所以当我去跟他说话的时候,他也不太愿意理我。然后,我的朋友就跟他说,对人要有礼貌,沈老师跟你说话,你就好好跟她聊一聊,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跟沈老师说说,等等。
这时候,这孩子就语气很不好地说:「我觉得妈妈你很烦。」我朋友马上说:「怎么能这么跟妈妈说话呢!我怎么烦呢,我又没有怎么说你。」
听到这,我就跟我朋友说:「其实我也觉得你挺烦。」
你看,在短短的一次饭局中,她时时刻刻用各种各样温柔的方式去提醒孩子。虽然她觉得自己没有提什么过分的要求,方式也很温柔,但是,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个妈妈对自己的孩子是不满的,一直在挑剔,一直在纠错。
这种「温柔纠错」,是现在的父母很喜欢用的方式,80 后的父母尤其擅长。一方面,他们意识到了过去自己父母那种粗暴的方式不对,这是个巨大的进步;但另一方面,在学习了各种育儿理论、看过很多鸡汤文后,他们开始用心平气和的方式,告诉孩子怎么做事才是对的。我把这种模式总结为「纠错+讲道理」模式。
很多父母抱怨说,已经不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很好,也没有要求他一定要取得什么成就,甚至在看过各种鸡汤文后,都已经接受孩子的平凡了,可是为什么孩子对自己还是各种不满意呢?其实就是因为自己进入「纠错+讲道理」模式,让孩子觉得不耐烦。
2、为什么父母喜欢催促和纠错?

为什么我们会陷入「快点+纠错」和「纠错+讲道理」的误区呢?其实不管这两者的表现是什么,本质都是:希望孩子成为我们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
家长们坚信自己的认识远高于孩子,坚信孩子只有符合自己的要求,才能得到社会认可。如果孩子的行为或者想法跟父母不一样,那一定是孩子走弯路了,要纠正过来。
在这样的执念下,父母必然会做的事情,就是在为孩子好的名义下,控制孩子的成长节奏和方向,而忘记了了解孩子,给予孩子自己试错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
举个例子,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决定了能否上好的学校,决定了他未来的人生,因此,无论孩子的智力、能力如何,他们都会按照通常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父母不是反思孩子的成长困难和需求,而是不断催促和纠错,希望孩子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父母认为正确的轨道上,孩子感受到的压力和孤独,都被父母忽略了。
有的父母觉得学习成绩不重要,坚毅的品格或开朗的性格很重要,因此,如果孩子表现出不那么坚毅、不那么开朗的一面,父母就会很焦虑,会通过催促和纠错,希望孩子发展到自己希望的轨道上。
所以,不断的催促和纠错,就是为了两个字:控制,控制孩子的成长。
只是有的父母会用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控制,有的父母会用看上去比较开明的方式控制。比如接受「平等民主」观念的父母,经常会给孩子各种选择,问孩子:你想要吃苹果还是香蕉?孩子两选一我们会很开明地接受。如果孩子说:「都不要,我要吃冰激凌。」父母马上就会举出吃冰激凌的各种坏处,不允许孩子吃,一下就撕破了自己平等民主的面孔。表面上,我们给了孩子选择,但其实是让孩子挑一个我们给的选项,孩子的选择完全不能超越这个范围,这背后依然是控制。
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纠错方式是不对的,不能「快点+纠错」,也不能「纠错+讲道理」,也知道了我们催促和纠错的本质,其实是控制。那么,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纠错方式呢?
3、如何正确纠错?

首先你要做的,就是反思对错,在想纠正孩子的错误前,先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一定是对的吗?其实,父母虽然经验比孩子多,思考能力比孩子强,但常常并不是对的。
为什么呢?我从社会学的角度,帮你分析一下这种现象的合理性。
社会学认为,我们的社会现在已经进入到「后喻文化」社会。简单说就是:农业社会是「前喻文化」社会,老人的经验非常管用,具有权威性;工业社会是「中喻文化」社会,年轻人和老人的知识都有一定的用处,两者处于平衡状态;而智能时代是「后喻文化」社会,老人的经验不一定管用,反倒是年轻人的知识和技能引领社会发展,因此,整个社会年纪大的人不得不向年轻人学习。
在这个意义上,当父母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希望能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的时候,很可能反倒影响了孩子的进步与发展。因为在后喻文化社会,我们做父母的,更应该向子女学习,即使他们只是十几岁的少年,但由于他们是数码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成长的环境是我们当年不熟悉的。
所以,孩子喜欢玩游戏不见得一定是坏事,这也是他们成长的一个方面,当然,前提是在用眼健康的情况下;孩子喜欢一心多用,不一定是不专心的表现,可能是这个时代就需要这样的人才;孩子具有更强烈的平等意识,不一定是叛逆,因为平等是未来社会的通用原则。
当父母意识到自己不一定是正确的时候,也就不会去纠正孩子的错误。不管是催促的方式,还是温和的方式,都不会用。所以,你发现没有?正确纠错,其实就是放弃纠错,放弃催促。
听到这里,你可能就觉得心里没底了,那不去纠错,不去催促,应该做什么呢?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当然不是,父母要做的就是,学会弯下腰或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成为他的同伴,从而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具体来讲,其实就可以使用我在发刊词提到的最核心的方法,优势累积法。
当父母不断纠错催促,很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弱,孩子很可能认为父母指出的问题是真的,结果真的就越来越弱;但反过来,如果父母尽量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厉害,即使一开始有夸张的成分,只要孩子把这种鼓励看作真实的,那么很可能会自我实现,结果可能孩子也会变得很强。
具体要怎么做呢?还是分三步走。
第一步,父母要做到的,就是记住孩子只有特点,没有优缺点。优缺点的说法是带着大人的价值判断,特点是客观的事实和状态描述。
第二步是,父母要看到孩子做得正确的、可复制的行为,及时给予孩子肯定,让孩子有成就感,体验被肯定的感受。
第三步是,每星期至少花 6 个小时,跟孩子一起做愉快的亲子互动,不谈学习,就是玩玩游戏,让快乐的能量在家庭中流动。玩游戏的好处,以及怎么玩,我在后面会详细介绍。
4、总结

父母总觉得孩子不够自觉,让孩子成为自己心目中的优秀孩子,所以会陷入两个误区,一个是「快点+纠错」模式,不断催促孩子;一个是「纠错+讲道理」模式,温和地纠正孩子。
这两种纠错方式,不但父母自己很累,孩子也会很烦。所以,我们的解决方法是:
首先,每次想纠错前,父母就反思一下,自己真的是对的吗?一旦父母认识到自己也不一定对,就会放弃催促和纠错。然后就可以用优势累积法,先记住孩子只有特点,没有优缺点,然后及时肯定孩子做的正确的行为,而且尽量每周花 6 个小时和孩子玩玩游戏。

强动机:如何从「你应该」到「我愿意」,增强孩子做事动力?

通过正确纠错来增强孩子自觉性中提到了可以使用优势累积法。这个方法里,有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陪孩子玩游戏,用玩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更加自觉。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游戏能增强孩子的内驱力,提高他们的做事动力。
不过,一听到要陪孩子做游戏,很多父母就开始头大了,觉得陪孩子玩很累、很花时间,因为孩子经常反复玩一个游戏,一刻不停,成人会觉得时间和精力都花不起。父母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已经很疲惫了,自己也想休息一下,而一旦孩子上了小学,回到家还要陪他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又会鸡飞狗跳,等到好不容易写好作业,也到了孩子快睡觉的时候,自己也已经筋疲力尽了。
这是很常见的情况,没时间、太累人也是非常真实的感受。很多家长经常跟我讲:又要管他吃,又要管他穿,要管孩子的很多事情,筋疲力尽的时候还要陪他玩,自己真的没有这个精力;有的时候,有很多让自己生气的事情,自己要去处理,会发脾气,要不断地跟孩子讨价还价,要跟他去斗争,然后还要心情很好地和他玩,我太难了……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刚才的重要性排序里,玩被放到了最后一位,这样当然就会觉得没时间和太累人了。
但《游戏力》这本书中讲,假如父母不花时间和精力和孩子玩耍,很可能会让双方的亲子关系没那么和谐,反而会花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负面冲突上。
而且,用做游戏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把教育孩子,从「你应该怎么做」,转变为「我愿意去做」,这种转换的背后,其实是激发孩子内驱力的过程。而激发起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自己有兴趣去努力,效果往往好于要求孩子做什么。
为什么很多父母不爱陪孩子做游戏?父母又该怎么进行游戏化教育?
1、你是会玩的父母吗?

虽然现在的年轻父母,越来越知道用游戏的方式教育孩子,会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对于「玩耍」和「游戏」,父母们还是经常有很多的误解。
一个典型误解是,说到「玩」,父母想到的就是带孩子到游乐园,或者给孩子买各种玩具。在玩具稀少、要隔很久才能得到新玩具的时候,玩具给了孩子飞向想象王国的翅膀。当玩具不再特殊,儿童那份无上的喜悦和让幻想飞跃的机会就被剥夺了。所以,玩具买得多,不一定能提高孩子「玩」的质量。孩子在青春期之前,最喜欢的「玩」的方式,其实是和父母一起玩。
但很多父母都不会玩,为什么呢?往往是因为大人们按部就班地生活,在生活中树立了太多理性的目标,从而失去了游戏和玩耍的能力。
具体来说,父母会更关注玩的结果,而孩子会更在意玩的过程,孩子常常因为好玩而玩,但是父母总希望玩得有价值。比如父母和孩子玩一个抛球的游戏,父母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抛球动作,但孩子只是对抛球本身有兴趣,能不能正确抛起或接到,对孩子来说没什么意义。如果父母放不下自己的控制欲,强调正确的动作才有价值,那么游戏本身的乐趣,很可能就被这个「正确」的目标赶走了。
也正是因为父母对于玩的教育意义比较看重,所以常常会认为孩子喜欢做的事情没意义、没意思。
在一次公益活动中,有一位听众就这样跟我说:「说实话,每次跟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的时候,就觉得这个游戏真的是很无聊,实在是幼稚得很,但是孩子们可以不厌其烦地玩。比如,给孩子讲故事,如果今天讲一个故事,明天换一个新的故事讲,我觉得还好。可是我儿子今天听这个故事,明天还要听这个故事,他会把同一个故事听上 100 遍, 我就要把同样的故事讲上 100 遍,特别崩溃。玩也是一样的,今天倒水玩,很开心,明天还要继续倒水玩,后天也是,玩的都一样,也没什么长进。我都不知道他到底在玩什么!」
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受?这就是典型的不能体会孩子从游戏中获得的乐趣,这样也很难成为一个能陪孩子玩、会陪孩子玩的父母。
那么,了解了不会玩的原因,是大人太看重结果和意义、忽视过程的乐趣之后,我们要怎样成为一个会玩的父母,怎样进行游戏化教育呢?
2、如何更好地跟孩子玩游戏?

所谓的游戏化教育,有两种方式:玩游戏和用游戏要素解决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直接用玩游戏的方式,来陪伴孩子成长或者解决问题。
我有一个线下工作坊的学员,就用游戏化解决了很多学习上的问题。他说,自己的孩子一直不喜欢背英语单词,想到我说过的游戏法,就把女儿要背诵的英语单词,转换成填空游戏,孩子果然喜欢填空,喜欢玩。她越来越觉得在游戏中学习,确实是个好主意。这样就轻轻松松地,把孩子不想做但应该做的事情,变成了她真正想做的事情。
怎么做好呢?在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做到跟孩子有很好的联结,要不然可能花掉很多时间,但并没有起到真正的陪伴作用。这里我有三个小技巧,可以帮助父母在与孩子玩耍的时候建立联结。
第一个,一定要有目光的交流,而不是各自玩各自的,或者父母虽然坐在孩子身边,却在刷手机。目光的交流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同步,觉得父母是真正在和他一起玩的。
第二个,亲子间要经常有身体接触,玩得好抱抱,玩得不好也要抱抱。多玩一些身体接触的游戏,对于孩子的情绪稳定有很多好处。
第三个,父母要具有同理心,能和孩子共同感受一件事的成就或沮丧。比如,一个小朋友在搭乐高,怎么都搭不好,家长就在那里指导说,你应该怎么怎么样。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其实家长和孩子是两个角色,孩子在玩,家长在指责他。小朋友会觉得爸爸妈妈是挑剔的、监督他的人,这样他们的联结就很难建立起来。所以,如果他搭不好,我们可以说,「哇!我觉得这个好难,把这个东西放上去试一试吧」,或者是「我要倒了,我要倒了」等等,跟着孩子一起「喜怒哀乐」,这样才能和孩子产生共鸣,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结。
这就是游戏化教育的第一种类型,先建立有效的联结,再用玩游戏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比如背单词,比如搭好乐高。
3、怎样利用游戏的元素去助推孩子?

第二种游戏化教育不大一样,不是用一个完整的游戏去实现一个教育目标,而是仅仅运用游戏中的一个要素来实现教育目标,也就是说,把游戏的元素和游戏设计运用于非游戏场景。
简单说就是,我们并不需要设计一个完整的游戏方案,往往只运用其中的一个设计环节或一个要素,就能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比如说,早上叫孩子起床,父母可以直接催促,「快点,快点起来了」,但这样说话很生硬,往往没有效果。如果父母说:「毛茸茸的北极熊要来了,它要舔你的小脚,舔你的小腿,舔你的胳膊……」同时把手伸进孩子的被窝,去摸他相应的部位,孩子就会被自然地叫醒。你会发现,用这种方式,孩子会愉快地起床,不太抗拒大人的催促了。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用了游戏里面的「叙事」动力机制。
再比如,孩子在外不想自己走路,要大人抱,父母说,「我们比赛,看谁能第一个走到前面的路牌」,这就用了游戏里的竞争机制;
再比如,父母如果说,「你要是能自己独立走到前面的路牌,我就奖励你一个冰激凌」,就用到了挑战机制和奖励的组建因素。当然这种奖励体系,比如贴小红花的方式,幼儿园老师已经用得非常熟练了。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来了解,游戏由哪些部分构成?这样才能去做设计。
一个游戏其实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动力,包括情感、叙事、关系等方面,也就是说,是什么在推动游戏的发展;其次是机制,包括挑战、竞争、还是合作的,也就是说,游戏到底是怎么玩的;第三是组建,包括成就、徽章、排行榜、等级等,也就是说,游戏的成就体系是什么样的。
无论是用玩游戏的方式,还是用游戏的元素来设计,这都是孩子喜欢的,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从游戏中学习,几乎是他的本能。孩子从小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去学习的,甚至对孩子来说,成长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只是我们成年人忘了自己一路走来的童心和目标而已。所以,用游戏化的教育方式,父母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让孩子做孩子本来不太愿意做的事。
4、总结

怎么用做游戏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增强孩子的动机,实现从「你应该」到「我愿意」的转变。虽然游戏化教育有很多好处,但很多父母在陪孩子做游戏的过程中,过于追求游戏的意义,忽略了游戏本身的乐趣,并不能算是「会玩」的父母。
所以,我给了两种游戏化教育的方式,一种是用游戏的方式去陪伴孩子,帮孩子解决问题。我介绍了三个小技巧,可以帮你和孩子建立联结。另外一种方式是,不用一个完整的游戏,而是用其中的要素来解决问题。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
懂自控:如何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不乱发脾气

作为父母,经常会遇到一个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一不称心如意,就会发些脾气。如果是在公共场合,就更让人尴尬了,不仅影响其他人,父母自己也会心烦。
为了让孩子不再吵闹,很多人会激烈地教训孩子,跟孩子说「要听话」。但这种方法一般不会有什么效果,孩子很可能会因为被骂,觉得更加委屈,吵闹得更厉害。如果孩子能控制住情绪,往往也是被父母反常的态度吓到了,觉得害怕,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这对孩子的成长不会有什么好处。
另外一些父母呢,可能就会选择「息事宁人」,去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看到父母是这种态度,他就知道,下次如果再有什么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发生,只要自己哭闹,爸爸妈妈就会满足自己。
所以,不管是息事宁人,还是严厉批评,都不是最优解。那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既把局面控制住,又能让孩子慢慢学会控制情绪呢?
我们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不对情绪做价值判断;第二步是,引导孩子认识情绪,和发泄情绪的边界在哪;第三步是把情绪和问题分开,搞定情绪后,再去解决背后的问题。
我们一步步来,先看第一步。
1、第一步:不对情绪做价值判断

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会觉得,开心、快乐这种就是好情绪,小孩笑得再大声、时间再长,我们都不会觉得有问题。但如果他连着哭十几分钟,我们就会觉得很有问题,因为认为哭背后悲伤的情绪就是不好的,所以我们很想改变这一现象。
其实这是对情绪有很大的误解,并不是说悲伤、愤怒这些情绪就一定是没用的、不好的,需要去控制。如果你能接受孩子遇到事情时很开心,笑一个下午,那你也得接受孩子遇到事情时不高兴,哭一个下午。
在电影《头脑特工队》中,小女孩莱丽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她头脑里五个代表不同情绪的小人,都在努力帮助她,但出人意料的是,最后起关键作用的不是代表快乐的小人,而是代表悲伤的小人。这部电影说的其实是,人类的所有情绪,包括悲伤这些负面情绪,都是很有价值的。
我儿子闷闷不乐的时候,我一般不会马上去问,「你怎么了啊?不能这么闷闷不乐啊!」相反,我会给他一些时间去调整情绪。因为人不高兴是很正常的,负面情绪也没那么可怕,不用一出现就得去想办法消除。大人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当下都会不开心,甚至想发脾气,我们怎么能要求一个孩子立马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呢?
所以,你要想让孩子学会慢慢处理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先纠正自己认知,不要把负面情绪视为洪水猛兽,不对它进行价值判断,因为所有的情绪都是有价值的。
2、第二步:引导孩子认识并适当发泄情绪

那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带孩子去认识情绪,并且引导孩子适当地发泄情绪。
很多孩子都不善于表达,不知道自己哭闹背后的情绪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父母发现孩子哭闹了,就可以用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目前的感受,和导致这种感受背后的原因。可以问孩子「你是不是很生气?是什么让你很生气?」「现在觉得很难过吗?」
这种引导式的提问,可以帮孩子认清楚自己的情绪表现,慢慢地他就能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注意力也会更多地放在表达情绪背后的原因。
当然,认识了情绪之后,还是需要发泄,而我们要做的,其实是引导孩子找到情绪发泄的边界。这个边界就是:不能伤害自己,不能伤害他人,不能损害公共利益,也不能损害公共财物或者自己的财物。
比如说,孩子生气的时候,可以通过哇哇大叫来发泄,但如果是在考试期间就不能这么叫,因为损害别人利益了。也可以让孩子扔枕头,但不能扔在地上,因为损害他自己的财物了。很多孩子会觉得,我生气摔自己的东西还不行嘛!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告诉他,发泄情绪是有边界的,然后引导孩子通过其他形式来发泄。
再比如说,有一次我出去旅游,同行有个六岁的小女孩,一看到让她惊奇、高兴的东西,就喜欢动手拍打身边的人。你要知道这个孩子六岁,打几下其实还挺疼的。她后来跟我熟了,如果我刚好站她旁边,她也拍我。我就问她,「你是不是很高兴?」她说是的。我说:「可是你高兴你为什么要拍我?」她说:「啊?因为我很开心呀!」所以这个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拍别人是她无意识的情绪表达。我就说:「可是你拍我的时候你很高兴,但我感觉不好,你开心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让别人感觉到快乐呢?如果你觉得很开心,你可以拍手,我也可以跟你一起拍手。」
小朋友的家长和其他被她拍打过的人,会觉得小朋友嘛,开心的时候拍一拍别人,也没什么,甚至还觉得特别好玩。其实就是在无形中允许孩子突破了情绪表达的边界,只不过因为开心、高兴在我们眼里是更积极的情绪,所以就不太在意这个边界。但实际上,就像我刚刚提到的,任何情绪都是有价值的,那任何情绪的表达也都是有边界的,愤怒、悲伤的表达有边界,开心、快乐的表达也有边界。如果在表达积极情绪的时候,不注意提醒孩子边界问题,那他在表达消极情绪的时候也很难不过界。
只要孩子懂得了情绪表达是有边界的,我们就可以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发泄、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样不仅我们自己可以不那么辛苦,孩子处理情绪的能力也会慢慢增长。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理孩子了,我们可以通过对孩子处理情绪的时间做出反馈,让孩子知道我们在关心他、引导他。
比如,我儿子跟他爸吵架了,他一个人在房间里生气,那我也不会去打搅他。等他自己调节完出来的时候,如果比上次生气时间又短了一点,我就会夸奖他说:「这次你情绪恢复的时间好像短很多,我觉得做得特别好。」那他就觉得心情很好,慢慢地,他经常会跟我总结说:「妈,虽然我今天又发脾气了,可是发脾气的力度我控制得很好,而且我很快就恢复了。」
情绪控制和调节其实很不容易,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情绪管理,成人是这样,孩子更是如此。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6粉丝

439帖子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1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