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

[复制链接]
28764 20
13622488271 发表于 2020-11-25 20:55:2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


上一篇:疫情期间出境游海关会放行吗?
下一篇:请问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留学移民难度比较?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股欠幼 发表于 2020-11-25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我说一个词,快乐。
在知乎这个年入百万遍地走,人均海龟的平台,没人敢说自己优秀。
因为自觉父母教育成果挺好,恰好自己是教育工作者,正好又有点心得,所以这脸可以暂时不要,脑门上先贴上优秀两个字,话语也调整到“凡尔赛文学”模式,信心满满地回答一下。
我概括下自己父母的教育公式:
高度关爱(差不多是溺爱)+高度自由+日常彩虹屁+最低期待
如果你童年是这样,我就问你一句,爽么?
反正我是爽爆了,很爱学习,很爱家庭,很爱自己。
我写过类似回答,很多人都特别质疑,觉得这样不可能塑造一个优秀的孩子。
我从目前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反思了一下,我父母的教育模式带给我的成长因子:
1.资源平台基础——人生起步点
因为我父母对我特别溺爱,执着于什么都给我最好的,我爷爷奶奶也是特别溺爱我。所以我从一起步,上的就是最好的幼儿园和小学,当然后来的高中是自己考进去的,也是当地最好的高中
代价就是,我父母要交高额借读费,高额的意思就是,我父母得借钱给我上学。
可能有小朋友不知道啥叫“借读费”,我解释一波,我读的学校不是公立,是国企的子弟学校,当年非企业职工子女,是要掏借读费用的,企业职工子女是低价的。
平台基础好带来的东西就是,我不仅享受了当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我的老师和同学都特别正常,不存在什么针对我校园霸凌,歧视。
身心健康,以及对整个世界有积极的看法,和从小我接触的外部环境有很大关系。
我至今回忆起以前读书的时光,都能记起很多美好的片段。比如初中语文老师带我们在夕阳下读诗经;高中时,我们一个小组的人,一边打扫卫生区,一边一起背《归去来兮辞》等等。
再比如,我高三是在奥赛班,班级是文科年级前十五,班级里的同学大部分家庭都特别优渥(干部子弟偏多),我同桌就是当地某局长家的千金,我俩关系至今都特别好。我们自习课一起玩狼人杀,他们还瞒着我,给我买了蛋糕,一起过了十八岁的生日。
经济差距是可以看出来的,比如下了晚自习,我同学的父母都是开车,我父母步行来接我,但我们互相打过招呼就都开开心心回家了,也没什么影响。
一个好的平台基础,其实是塑造孩子对于学校的认知和对于外部世界的基本认识。
当时在我眼里,上学就是件挺开心的事情,除去老师很会教,课堂很有趣,而且老师同学都特别好,好朋友都在身边,我特别有去学校的积极性。
但是,以上一切基于,我父母虽然借钱给我上学,这件事我知情,但是他们对我没有任何成绩上的要求,从小学到高中,不要求我回报,就真心觉得是自己做父母应该做的。我对上学这件事没有心理压力和负担。
如果学校是这样的地方,换了你,你会不好好学习么?
2.家庭基础——观念基本盘
我们家家庭条件很差,说白了,特别穷(因为下岗潮),具体经济状况参考:我父母目前几十年下来,存款只有十万块,六万拆迁补偿,其中还有四万是我给的。
但我父母人品没得说,而且感情基础很好,日常撒狗粮且从不避讳我(那是非常没眼看)。家里亲戚有奇葩,但是基本都是正常人,平时走动频繁,大家也经常互帮互助。
我家住棚户区,但是邻里关系特别好,在棚户区拆迁后,我家邻居坚持和我家买了一个小区的拆迁房,几家的关系就是那种放学可以直接去对方家里吃饭,丝毫不用客气的那种。
这样的环境里,我感觉自己最受益的有两点:
第一,安全感
第二,因为家庭因素,道德底线比较高
因为家庭很稳定,关系融洽。所以我和别人相处的方式不别扭,真心换真心,和别人建立人际关系都挺顺利,朋友不多,但是关系很铁。
除了这个,我现在的小成就得益于我特别能折腾。
比如选文理科,选专业,选考研还是工作啥的,都是我自己选的,我父母从来不管这个,前半辈子,都是自己一通折腾猛如虎。
我敢于这么瞎搞的原因其实特别简单,因为不管怎么样,除非是违法犯罪,我父母都支持我。即使我搞砸了,我父母也不会怪我。这个大概就是家庭给的安全感。
以及在恋爱方面,我之前交往过的男友里,有多子女家庭和离异家庭,当时相处过程中,我觉得特别自然而然的事情,他们就觉得不可思议,后来相处地特别难受。可能这个是原生家庭的因素,我和自己老公相处就很舒服,我俩原生家庭都是很和谐那种,感觉家庭观念上没啥冲撞。
其次,我父母道德底线特别高,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
因为我爷爷是老党员,1921年生人(不确定,老爷子自己也记不清),原本是放骆驼的,后来党来了,打土豪分田地,才当上了棉花厂的厂长,各种贡献国家,落下一身病,也没啥财产。整个人就是特别正气凛然,常年阅读语录和马哲,准时收看新闻联播。
我奶奶不识字,但是那种古道热肠的西北女性,比如我小时候还有来讨饭的,我奶奶每次都和人家聊一会,然后给馒头(当时吃黑面的),有的时候还请进院子,一起坐一会。上门化缘的也都给,从来不撵别人。凡是有好吃的,一定端给邻居一碗。
因为我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就做人这块也耳濡目染。
我父母也是,道德底线高,虽然穷,但是有股志气在。不以自己清贫为羞耻,的确没啥本事,能力眼界有限,但为人特别和善。
我记得九十年代的时候,有人请我爸爸去那种场所,我爸勉为其难没下朋友的面子,去坐了一会。就和一个小姐聊了起来,然后我爸把人家送回家,还和他老公聊了一会,得知迫于生计,完事给了人家钱。回来就给我妈坦白说了,我还记得我爸还抹眼泪了(我爸特别感性一人,常年猛男落泪,就是看电视也会哭的那种)。
我爸爸之前开过出租,早些年有人在车上丢东西,那是真找不回来的。但我爸真的会把那些东西都送回去,有的时候是送警察局。我记得最贵的是一个金立手机,好像是一个喝醉的老板丢的,还是送我上课的时候,我在坐垫底下发现的,然后是我和我爸一起送警察局的。
我父母对我的潜在要求是,成才随意,但一定做个好人。
我小时候只被打过两次。
第一次,我还穿着开裆裤那会,把用麸子活泥巴玩,我爷爷打了我一巴掌,因为浪费粮食。
第二次,我在家饿得不行,拿了我妈妈一百块去买了方便面,我妈妈揍了我一顿,因为取而不告,这是偷盗。
我老公讲过,追求我的时候,他对我特别心动的一次。我当时还在南京工作,假期超级忙,下课后已经八点多了,开视频的时候,他说给我定个外卖。当时我说,外面下大雨,外卖小哥不方便,我这边有坡,会摔到,我这会自己出去超市随便买点。他说,他当时就觉得这个女孩子太温柔了。
其实我这种做法,也就是耳濡目染于自己的长辈。
好的家庭关系,其实是人生基本盘。你对待他人的态度,为人处世的方式等,都和这个有关。成绩只是一个阶段性结果之一,之后的个人成就和发展,个人的幸福感等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家庭关系。
作为父母,特别应该做好自己,理顺自己的人生,再去教育孩子。你自己都做不到,强加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本身就会质疑这件事的合理性。
作为老师,我可以笃定讲,我见过的真正优秀的孩子,一般都是性格稳定,幸福感足的那种。
凡是父母什么都做不好,还要强加孩子意志的,以及家庭关系不稳定的,到了一定年纪,都会反弹。说到这儿,我有特别多例子,这就不讲了,大家都懂,说了我都心疼自己的学生。
3.自由——发展的可能性
为什么要给孩子自由?因为这是最基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尊重。
我父母不监督我的学习过程,不限制我的交友自由,不限制我的阅读自由,不限制我的金钱自由,不限制我的选择自由。
唯一一个,就是出去玩,晚上十点前得回家。
原因特别简单,我爸随口说过理由,他说,我是个人,你也是个人,人和人肯定不一样,我也管不着你干啥。只要不违法犯罪,我和你妈妈觉得你开心就好,就生你一个,生出来又不是让你受罪的。
结果就是,我很早就能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
因为接触各类人,很早就吃过一些人的亏,所以知道该交往哪些人。
很早就读过各类书籍,各类碟片都看过,精神生活挺丰富,能接受多元的观念,爱好特别多,很少孤独,一个人待着特别爽。
我特别享受自己做选择,然后自己给自己兜底的感觉,在团队里,乐于且敢于担责任。
朋友对我的描述是,野草属性,扔哪都能活得有滋有味。
我分析了一下,很多孩子不自由的核心因素在于,很多父母不把孩子当一个区别于自己的人,他们非常喜欢把孩子当小的自己,然后往一个理想的模子里摁。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不开心,自己不开心。因为理想的自我是一个趋近完美的东西,它本身就是不可达到的目标。
而且在教育学理论中,人,的确有先天性,生而有差异。
试想,如果每个孩子是完全按照自己父母的期待长大的,而父母的期待本身就是有时代和个体局限的,那这个社会是不会发展的。
我们搞教育,是因为新一代,带来的不是过去世界的重复,是新世界的可能性。
很多父母搞教育很累的原因——人菜还爱管,越菜越爱管。
适当放手让孩子独立行走,孩子成长,父母也轻松,互相折磨不可取。


4.低要求加高浓度彩虹屁(夸奖)——自我认知基本盘
我爸妈特别爱夸我,小到胎梦,大到成绩,工作,反正哪哪都满意。
我记事特别早,记得特别清楚一件事,我一年级第一次考试,语文考了好像是六十多。
当时是家长会加公布成绩一起,我们班当场就有个家长把自己孩子打了,我都吓死了,心里特忐忑。结果,我爸特别开心,带我去吃了儿童西餐,理由是我家宝贝会考试了。其实我也不知道他在开心个啥,但是就是对考试这事,没啥畏惧了。
后来成绩一直就那样,因为我小时候病特别多。二年级的时候,我爸特别开心和我讲,语文老师夸你了,写作文居然会用比喻句,我妈也在旁边各种帮腔,然后又带我去游乐场玩了。
反正我爸妈从此之后就是我个人专属彩虹屁大使,连我在门板上用毛笔乱涂乱画,看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后,用肥皂水制造驱蚊水泼自家玻璃之类破事,他们都各种夸。
后来我初高中班主任也人均彩虹屁爱好者,甚至声称我就是上北大好苗子。家长别问,问就孩子乖巧努力又博学,你还有什么不满意。
可能周边环境特别能影响自我认知,我自己对自己的定位就比较高,真的会觉得自己是个人才,所以到了高年级也会对自己有高要求,特别是高中阶段,不怕大家笑话,我真心觉得国家缺了我这个人才可真不行。
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几乎高中三年上课掐表来全程集中注意力,都是六点起,晚上一点多睡觉,写完作业,背完所有知识,还要自己找练习册补一下不好的学科。睡前自省今天的缺漏。
当时我正在读曾国藩和王阳明之类的人物传记,完全是按照圣人标准自我要求,真的是在父母的彩虹屁中迷失自我,哈哈哈。
其实每个人都对自己会有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这种过程周围的参照物很重要。
父母对孩子的欣赏特别重要,一方面是给前进的力量,另一方面其实就是,建构他对自己能力和潜力的认知。
长大后,我看教育学理论,其中有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孩子的自主性建立在他的责任感之上。如果孩子对自己的定位是社会中的关键角色,他得为更多人去做事,那他的成长很快。其实就是通过教育链接个人发展和社会,尽快进入社会角色。
举个例子,我当时带过很多南外的学生,其中有很多权贵子弟,不是大家想的无脑霸总,很多都特别早熟和优秀。
我通过聊天和观察,其实很多孩子很早就被父母告知,自己要继承家里的一部分家业,或者经常出去官场社交场合。他们天然觉得自己将来是要做大事,很明确自己未来发展不同于大部分同龄人,里面大部分都觉得自己很重要,不平凡。
如果你和校内优秀的孩子相处过,你会发现,越高年级的孩子,他的自尊感和自我期待是很高的。
我们普通家庭,在不能给孩子一份家业的情况下,多多夸奖,让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很有潜力。到了高年级,他找到自己和社会的链接点,学业和事业会有起飞的可能性。
其次,高度夸奖和低要求,会让孩子对学习这件事不畏惧,甚至会喜欢学习。
很多孩子不喜欢学习,这个和打游戏是一个原理。
如果打游戏没有成就感,极少得到奖励,老是受挫,受挫后还有人给你物质处罚和精神打击。你猜这个世界上会有人喜欢玩这类游戏么?
本身事业成功和学业成功是一个比较个人化的东西,如果家长用自己的判断天然给孩子设门槛,就像是从小栓在桩上的大象,长大之后,你把它的链子解开,它也走不出那个圈去。
以上,是基于我自己个人经历和差不多八年教学经历的一点所获,希望能对家长和孩子们有启示。
我自己未来也要当家长,心里还是有点忐忑。写下这些也是提醒自己,不要成为自己批判过的那类人,要为这个新生命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做好自己的事业,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打好基本盘,和这个新生命互相成就,不辜负这段人生经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63736 发表于 2020-11-25 20:56:23 | 只看该作者
 
最好的学区房是家里的书房,没有学区房的梁启超缔造了“一家三院士,满门皆才俊”的近代家教奇迹。这样的奇迹,除了老天赏饭吃的强大基因,更离不开温馨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家风。
梁启超作为近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教育家,一生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精神文化遗产,而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父亲,他也缔造了“一家三院士,满门皆才俊”的现代家教奇迹。
长女,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
长子,梁思成,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次子,梁思永,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三子,梁思忠,毕业于西点军校,曾任第十九路军炮兵上校。
次女,梁思庄,图书馆学家。
四子,梁思达,经济学家。
三女,梁思懿,社会活动家。
幺女,梁思宁,投奔新四军,参与中国革命的军人。
幺子,梁思礼,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1张图片
和当今只求文凭不求学问的观念不同,梁启超认为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教孩子做人,“你在学校里头学的什么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历史、地理、国文、英语,乃至什么哲学、文学、科学、政治、法律、经济、教育、农业、工业、商业等等,不过是做人所需要的一种手段,不能说专靠这些便达到做人的目的。任凭你把这些件件学得精通,你能够成个人不能成个人,还是别的问题。”   


和谐的家庭环境
梁启超在家平易近人,对待妻儿十分温和,从不以家长的姿态自居,家庭氛围和谐。他对两位妻子爱戴呵护,把孩子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们海外留学期间,不论多忙,他都会抽时间给孩子们写信。梁启超一生写给子女们的家书有400多封,编纂而成的《梁启超家书》,与《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并称中国现代“三大家书”。
而通过梁启超在信中对孩子们的称呼,就可以看出他绝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严父”:“大宝贝思顺”,“小宝贝庄庄”,“那两个不甚宝贝的好乖乖”,“对岸一大群孩子们”,“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完全是一副宠爱孩子的慈父样。
平时在家吃饭时,大人和孩子也是十分平等的,除了该有的礼节规矩外,大多都很随意。梁启超坐在中间,等人都到齐后,由他先拿起筷子才能开始吃,他会在饭桌上天南海北地讲不停,传播各种知识。
吃完可以先走,过一会儿再回来吃些菜,也是可以的。通常吃到最后只剩下梁启超夫妻,他们也毫不介意。因此,全家人把吃饭看做是每天团聚交流感情的最美好时光,既可以饱餐一顿,又可以聆听梁启超有趣的谈话。
在这样融洽的家庭氛围下,孩子才有可能更加明白什么是爱,怎么爱,爱自己,同时也爱别人。
 第2张图片
做有趣的人,过有趣的生活
梁启超在《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中说:
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
梁启超的一生从政从文,样样做得激情澎湃、热火朝天,他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很有趣味,而人也一定要活在趣味中才会有价值,所以梁启超总是教育子女不要为了生计而过活,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论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善于发现乐趣,这样才不会单调厌倦。
梁思庄选择专业的时候,梁启超先是建议女儿学习生物学,但当他在得知女儿并不喜欢生物学后,又赶紧给女儿写信,告诉她不必在意父亲的建议,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就好。后来,梁思庄又重新选了图书馆专业,并成为了这一领域的重要学者。
他还常常建议孩子们在所学专业之外再学“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
梁思成受父亲的影响,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建筑学家,而且多才多艺。他擅长钢笔画,利用课间学习钢琴和小提琴,还做过清华管乐队的队长,不仅任第一小号,还擅长短笛。同时还在自己组织的合唱团中担任男低音和男中音。
即便这样,梁启超还是常写信督促梁思成:“我愿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分,稍微多用点工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
梁启超也曾在给二女儿梁思庄的信中说:“据你三哥说,你近来看文学书不少,甚好甚好。你本来有些音乐天才,能够用点功,叫它发荣滋长最好。”
 第3张图片
寒门家风
梁启超出身寒门,祖辈世代为小知识分子,他的自身经历就是农家子弟受到良好的家教而成功的典型例子。
梁启超虽然不是大富豪,但是著书立说也有不少稿费,而且在政界,他曾担任过一系列高官,在学问方面,更是泰斗级别的人物,按理说可以坐享安逸的生活,可是梁启超一直要求孩子们恪守寒门家风。这与现在很多家长想尽办法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做法完全不同。
梁启超把家里所有的钱都用在子女的教育上,从不挥霍浪费,而且还支持孩子们四处游历增长见识。但是他也会在给子女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提醒他们抽空找些工作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梁思礼17岁赴美求学,边打工边读书,在饭馆里洗碗碟,在游泳池当救生员,什么都干,苦读8年,获得博士学位。
抗战期间,梁思成夫妇被困在四川偏僻的村庄,身染重病,生活贫寒,只能靠典当衣服度日时,依然能够守得贫困,坚强乐观地面对一切,梁思成还时不时拿衣服跟孩子们开玩笑:“这件衣服可以‘清炖’吗?”
 第4张图片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但是寒门家风不等同于抠。梁启超告诉孩子,无论生活富裕还是贫穷,尤其是富裕的时候,也要遵守寒门家风,但一定要注意,寒门家风并不等同于寒酸。
所以他曾写信告诉孩子们:“你们既已都是很规矩的孩子,不会乱花钱,那么便不必太苦,反变成寒酸。”
梁启超学识渊博,见解丰富,却绝不强制孩子按照他的想法来,而是用心观察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根据孩子的特性为其进行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并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法,让他们人尽其才。
一开始,梁启超希望梁思忠学习工程系,梁思成学习建筑学,兄弟二人以后也可以相互照应。后来,梁思忠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了军事、政治,梁启超又从就业角度建议梁思成学都市设计,而梁思成又根据自己的意愿学了建筑史,梁启超同样都非常支持。
而在梁思成的职业问题上,梁启超曾给出三个方案,并在信中逐个详细地解释,但仍不敢妄自决定,而是反复征求儿子的建议,并尊重他的想法。
他还常写信给儿女们,就家中发生的一些事征求他们的意见。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拥有独立的人格,父母对于孩子来说终归只是一个旁观者,我们可以倾尽所有帮助他,但是不要试图去左右孩子的人生,还是要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第5张图片
逆商的培养
原来我们普遍重视孩子智商的培养,现在也开始关注情商的养成,同时,逆商作为孩子面对逆境时的应对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梁思庄考入大学之后的第一次考试,全班37个人,她排第16名。换了现在的绝大多数父母八成要不太高兴了,但梁启超听闻后不但不生气,还十分担心女儿因为成绩不好而伤心。于是安慰她:“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级递升的洋孩子们竞争,能在三十七人考到第十六,真亏你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须用相当的努力便好了。”
1925年,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遇袭去世,梁思成和林徽因为此焦躁悲痛不已,梁启超写信鼓励说:“对于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利害得失,唯一的办法就是泰然处之,积极应对。”以此来教导他们直面逆境,勇敢前行。
1928年,梁思成回国,梁启超提前写信说,“回国一时未能得相当职业,也不必失望沮丧。失望沮丧,是我们生命上最可怖之敌。”
梁启超曾说,“一个人什么病都可医,唯有‘悲观病’最不可医。”所以,他总是教导孩子们积极地面对各种困境,不要让悲观的情绪拖累自己。
 第6张图片
爱国就像爱自己
梁启超一生身处动荡,几经波折,但他的爱国报国之心从未动摇,也十分重视培养子女们的爱国情操。
作为最小的儿子,梁思礼回忆说,虽然父亲在他五岁的时候便去世了,但小时候父亲常常讲各种各样爱国志士的故事给他听。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最早回到祖国的留美学生之一,梁思礼的工资只有留在美国的同学的1%,但是梁思礼说,“他们制造的洲际导弹是瞄准中国的,我们制造的洲际导弹是保卫我们的祖国的。”
当有人问他是否后悔新中国成立之际回国,因为晚些回国他能够得到更好的待遇时,梁思礼回答:“什么话?!你为什么这么说?我当初就是要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回家,建设百废待兴的祖国!我以自己是第一代航天人自豪,从来不后悔!
 第7张图片
梁思礼院士
还有在抗日战争期间坚决回国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国捐躯的梁思忠少校,投身革命事业的梁思懿、梁思宁,都传承并实践了梁启超的爱国精神。
无论在什么时候,爱国这件事都不应该被淡漠,它应该是每一位国人最最基本的一种情怀。
在这个鼓吹“读书无用”的年代,教育总是变得很功利很浮躁,孩子们有上不完的补习班,考不完的笔试面试。家长们一面说“素质教育好啊”,一面腰包又撑不起所谓的“素质教育”。
可在梁启超看来,教育很简单,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不惑,不忧,不惧便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我不禁想到《我是演说家》里董仲蠡说的一句话:“教育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教育为了啥?教育,就是在帮助个人认知自己,帮助这个民族认知自己,我们才可以掌握个人的命运,创造这个国家的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酸辣面 发表于 2020-11-25 20:56:41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优秀的孩子往往是自信、坚定的,而这种特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拥有的「安全感」。
从关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安全感就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间,会得到尊重,不会随意被人伤害;我们在世界上有规则保护,也不会被随意伤害。这就是安全感。
首先我们来看看安全感的来源,安全感的来源主要有 3 个方面:
一是母婴的依恋关系;
二是客体稳定;
三是双亲关系的和谐程度。
母婴的依恋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人生第一份安全感是妈妈给予的。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是很脆弱的,假如我们的需求能够被妈妈及时满足,那么我们就会觉得很安全。比方说,小婴儿饿了,如果妈妈不给他东西吃,他就会饿死,或者一直哭,直到累死。如果妈妈在这个过程中的回应是积极的,那么孩子就会有安全的感觉。长大了,这种安全的感觉,也会留在潜意识中。反之,没有被这样好好对待的孩子,长大了,在潜意识中,会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的第二个来源是稳定的客体
这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简单来说,当孩子分清自己是自己,妈妈是妈妈,那么自己之外的妈妈就是一个客体。所谓客体的稳定就是,当孩子睁开眼睛,看到的都是妈妈的一脸笑容,他会觉得自己是被爱着的,这时候就会产生安全感。反之,如果睁眼看到的都是冷漠的妈妈或者愁容满面的妈妈,孩子心中的感觉就变成了,我可能伤害了妈妈,或者说妈妈根本不喜欢我,这时候他就是觉得没有安全感。
安全感的第三个来源是双亲的和谐
如果说父母的关系一直是冲突的,譬如有的家庭爸妈一天到晚吵架,甚至打架,孩子一方面会很害怕,另一方面,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的打架过程中的父母,会完全忽略掉孩子的感受,那这样的孩子也会很没有安全感。
母婴的依恋关系、稳定的客体和双亲的和谐,是影响孩子安全感的重要原因,现在我们身边很多成年人也常常说自己没有安全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的话,也都是这三种因素出现了问题造成的。比方说,有的来访者回忆说,他最害怕一个人独处,独处让他觉得特别没有安全感,那么基本上可以判断是母婴关系时期出现了问题。独处的时候,潜意识里小时候有需求但是没有人回应的场景就出来了,生存被威胁的恐惧感也随之出来了,于是这个人就感觉很焦虑,很没有安全感。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 4 种动物类型的人,他们培养孩子的方式能不能让孩子拥有安全感?
蜗牛型的人往往会养出另一只蜗牛。
因为蜗牛爸妈自己的安全感觉就不高,所以他们灌输给蜗牛孩子的观念也是:世界是危险的。他们把自己的不安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长大之后,就变成了另一只没有安全感的蜗牛。
袋鼠型的人,顾名思议,就是一只袋鼠。
袋鼠都是要把小袋鼠装在口袋里带走的。所以袋鼠型的爸妈,是会去照顾孩子,所以袋鼠的孩子往往是有安全感的。袋鼠爸妈往往会养出一只小袋鼠,小袋鼠成长起来之后,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安全感还挺高的。但是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袋鼠反而容易没有安全感。这是因为袋鼠总想要去照顾对方,万一对方不愿意被照顾,不让袋鼠建立这种依赖关系,袋鼠害怕对方哪天跑了,于是产生了不安的感觉。
鸵鸟型的人,跟袋鼠正好相反,当他们独处的时候,容易产生不安的感觉。
鸵鸟是需要很多心理资本的。他必须要在对方的身上找到优越感,才能证明自己是更好的,才能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假如没有被其他人看见,这对鸵鸟来说,就是一种很糟糕的体验了,是会带来不安的感觉的。
斑鸠型的人养大的孩子,相对是比较有安全感的。
因为斑鸠爸妈本身很尊重世界的规律。世界只要按照规律运行,被规则保护的人就不容易产生不安的感觉。斑鸠爸妈会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你和其他人都只是在交换利益。所以只要你有利可图,你让别人觉得有利可图,就是一段非常安全的关系,没有什么好怕的。
安全感是我们出生后体验的第一感觉,对我们的一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亲密关系和一些情绪,都会建立在安全感的基础上。小时候没有建立起安全感,对孩子的一生会产生 3 个重要的影响:
一、影响生命的原动力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冬雨未歇 发表于 2020-11-25 20:57:09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们要定义什么是优秀的孩子。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次大规模的调研,他们发现有一类孩子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赫敏镇楼):
 第15张图片
1、善于调控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的速度很快
2、学习成绩好,名列前茅
3、善解人意,懂得宽慰他人
4、很少受到情绪困扰,很少焦虑或者抑郁
5、爱运动,有健康体魄,但从不诉诸暴力
6、有很多朋友,而且友谊十分深厚
分析大量优秀子女家庭之后,心理学家们得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发现优秀孩子的父母总会有一些相似的策略和举动,总结起来有三点(前方高能):

教育第一步:注意培养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

与孩子建立情感纽带,并以积极的方式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大幅度提高孩子未来的幸福水平。
 第16张图片
躲猫猫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亲子游戏。通过类似的游戏能够促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但这游戏是有技巧的,游戏的强度大时,婴儿把头转向一边,母亲须停止游戏,婴儿重新转过来时,母亲再继续游戏,这叫“同步互动”。这种持续的正性情绪刺激会带来多巴胺活动的增强,能促进孩子大脑健康发育,认知的快速发展,并让孩子的情绪变得稳定。
 第17张图片
最近几年,中国父母的关注点似乎转移到如何对付孩子哭闹上了,类似哭声免疫法(请自行百度)这种早已被西方家庭弃用的残酷手段,居然也能悄然流行。大脑扫描(PET)研究证明,当孩子哭闹时,强烈的悲伤、愤怒等负性情绪激活会抑制或者减少扣带回中认知区域的血流量,造成缺血,严重者会损伤额叶皮层。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果孩子哭闹,不要犹豫,请立即安抚。
如果孩子哭闹,不要犹豫,请立即安抚。
如果孩子哭闹,不要犹豫,请立即安抚。
否则,你们必须为将来孩子可能发生的情绪问题,以及智商不足负责,切记切记。

教育第二步:积极指导孩子面对负性情绪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当孩子不吃饭,向你大声嚷嚷要吃曲奇饼干,不给吃就大哭大闹,你怎么办?
有些父母为了孩子能消停下来而选择迁就孩子,有些父母不知道如何处理,选择转身走到另外一间房,每个人做出的反应都体现出他们对待孩子负面情绪的态度,这种态度有个不明觉厉的名字叫“元情绪理念”。心理学家将父母的元情绪理念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情绪摈除理念,持这种理念的父母认为意识到消极情绪对孩子有害,要尽可能消除消极情绪。不过他们的做法挺奇葩也很常见,他们会想方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甚至用惩罚的办法来消除孩子的消极情绪,目的就是让孩子意识到消极情绪不值得关注。这种父母会经常表现出攻击性,容易表达烦躁和愤怒的情绪,也是你们说的情商低。由于长期压抑情绪表达,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罹患抑郁症,成为了你们认定情商先天论的所谓证据。
    第二种是情绪紊乱理念,父母不知道怎么处理孩子的消极情绪,他们体会到深刻的伤感情绪,短期内难以平复。短言之就是,孩子哭,她也哭,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不到任何控制情绪的技巧。在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大概率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
    第三种是情绪不干涉理念,中国父母的特别发明,父母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没有什么态度和倾向性,他们会任由孩子发泄情绪而不做任何干涉。目前没有研究显示这么做对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有明显正面或负面影响。
而心理学家最推崇的是情绪教导理念,秉持这种理念的父母能敏锐感知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理解情绪,与孩子共同解决负面情绪问题。
1)帮助孩子理解情绪
 第18张图片
在成人的大脑里,情绪和语言两个中枢系统是互联的,但在婴儿的大脑里则是并行的。婴儿很早就能感受到快乐、恐惧、愤怒等情绪,但是他们要过很久才能说出这些情绪。这意味着当孩子经历一些复杂情绪的时候,他们会因为不了解而不安,觉得这些情绪很可怕。如果没有人帮助他们以正确的方式互联,那么不健康的连接方式就会取而代之。他们在黑暗的情绪世界里摸索前行,每当经历强烈的情绪时,他们就会感到异常恐惧。只有告诉他们正在经历的悲伤、内疚、妒忌、尴尬、沮丧等情绪,才能让他们真正平静下来。

自从中国进入二胎时代,老大在家里的地位急转直下,他们很焦虑,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他们就出现了行为问题,打人、砸东西。
 第19张图片

如果这时候父亲走过来。
 第20张图片
所以,孩子犯错时,指责很难奏效,但是帮助他们理解情绪往往能有意外收获。

2)共情
共情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认知上,首先你要愿意去体会别人的情感,这部分对于成年人来说不难。另一方面是情感上,自动化地对他人的情绪识别和感受,这才是真正困难的部分。
孩子只有经常体验到你对他的共情,他才能熟练地将共情运用到人际关系中,才能善于社交。
大多数父母遇到的问题是,认知上愿意去理解孩子,但从情感上,并没有体会到孩子的情绪。你需要不断的练习,设身处地想象孩子面对的情境,准确的表达情绪。
标准的共情教程是这样的:
1)承认事实(“我很抱歉他们拿走了你的火箭,他们拿走了你最爱的东西,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2)倾听与回应(冰棒:“这是我和Riley之间最后的信物。”忧忧:“你和Riley一定有过很棒的冒险。”)
3)肢体接触(伸出手放在冰棒大腿上,说“是的,是的。”)
对不起,视频没法上传,请自行下载头脑特工队,特附忧忧与bingbong对话的图片一张。
 第21张图片


教育第三步:树立权威型教育风格
 第22张图片

心理学家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是心理学界的一股清流,老太太不仅学术能力过硬,打击学术造假更是毫不手软,1960年代她提出了教育风格框架,至今仍在沿用。
她使用两个维度来描述教育风格:
    维度一,响应程度,即父母给孩子支持、温暖和接纳程度。有爱心的父母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孩子的爱,充满敌意的父母对孩子则是冷冰冰的拒绝。
    维度二,要求程度,即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实施严格控制的程度。有些父母会制定规则,并且严格执行;而另一些父母则本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孩子不做要求。
那么根据这两个维度划分出的四种教育风格如下:
 第23张图片
    低响应+高要求=独裁型
这种教育风格的父母渴望在孩子心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他们为孩子制定严格的规矩,冷冰冰的拒绝孩子的要求,他们的孩子十分害怕父母。即使进步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不乏这样的家庭,敏锐的媒体同志把这种亲子关系形容成猫鼠关系,各种孩子反抗父母导致的伦常悲剧也时常见诸新闻头条。
    高响应+低要求=溺爱型
这种教育风格的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给孩子制定规矩,也很少要求孩子守规矩,确切来说他们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李某一就是被这种教育风格给坑了,不解释。
    低响应+低要求=忽略型
这应该是最坏的教育,他们除了提供基本的照料外,对孩子漠不关心。全世界绝大多数变态杀人狂基本都有一个套路,幼年遭遗弃,经常被虐待,对正常社会怀着根深蒂固的仇恨。
    高响应+高要求=权威型
这可能是最好的教育。他们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孩子也关爱有加。前几年,有些无良媒体对郎朗家的教育模式横加指责,认为父亲卖房子供郎朗学钢琴是冒险行为,这样不对;生活上对郎朗照顾太过周全,让他失去自理能力,这样也不对。我倒想说,人家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倾注一辈子的心血培养出世界前五的钢琴家,有什么可指摘的?

1994年进行的一项大型研究证实了这种教育风格划分法的科学性,只需要了解父母的教育风格就能够大致预测出哪类家庭的孩子将来能上大学。
 第24张图片
不要问穷养好还是富养好,也不要再问严厉好还是宽容好,教育原本就应该让孩子每天都生活得理性和智慧,每一分钟都能感受到爱和幸福,每一次眨眼都能看到真实和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丶人生就是悲剧 发表于 2020-11-25 20:57:18 | 只看该作者
 
讲个我姥爷的故事吧,姥爷和姥姥都是教师,接受过特定时代的洗礼和熏陶,为人行事比较谨慎,凡事思前顾后。但是姥爷脾气却比较火爆,因为晚辈们都比较尊敬他,所以平时在家里也绝对是说一不二的老大地位。我本科去了香港读书,平时也会接触到一些不一样的文化和观点,这些是前提背景,手动分割。

      我大二的时候暑假回家,突发奇想要自己办个英文兴趣班,包含学生课业补习、读书分享、全球时事讨论(类似模拟联合国)等内容,要租教室印传单买投影仪黑板等装备,当时全家都很支持,只有姥爷极力反对,但是老爷子又是全家的权力中心,所以当时我稚嫩的内心觉得特别委屈,又急切地得到他的肯定。
      老爷子当时有点故意挑刺的意思,扔给我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质疑我的能力,质疑我教学的方式,质疑我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质疑我对于知识的不尊重等等等等。。这还只是个导火索,后来由英语兴趣班又延伸出去,对于其他一系列严肃的问题进行争辩,包括当代年轻人内心太浮躁,包括外来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侵蚀,包括当代年轻人的政治立场,包括一个国家是要先有自由还是先有规则等等等等。。

        我们一老一小就这么忧(bu)国(xian)忧(dan)民(teng)地争论了整整一个下午。吵到我们两个火气都非常大,我当时也头脑发热,觉得自己从某种程度上说,肩负着年轻一代对于老一代思想桎梏枷锁的抗争使命,整个下午也都觉得非常愤慨。

      直到争辩了五六个小时之后,我姥爷突然笑了,然后万分和蔼地看着我说:
      “我也知道,我们这群人都老了,思想也跟不上你们了,有些观点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也可能是错误的。但是我想让你记住,以后你的人生里一定有人跟你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也一定会有人站出来质疑你,就像我今天质疑你的这样,但是你必须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不被别人的观念洗脑,不管对方是谁,是什么职位,有多么德高望重,只要你认为是对的、是重要的那些东西,就一定要坚守。”

      这是我稚嫩的心灵中记得最清楚的一节家庭教育课了,到现在逢年过节都有姥爷的学生来家里看望。

      最后,放张姥爷的照片:
 第35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肖春媚 发表于 2020-11-25 20:57:58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时间呢?如果没人问,大家都知道它是什么,但如果要对其下一个精确定义,就很难。
同样,要给什么是优秀的孩子下一个普世认同的定义,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不过,人本心理学之父---亚伯拉罕•马斯洛---发起的对于一批“自我实现的人”的观察与研究,对于回答什么是优秀的孩子,或许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虽然他的观察和研究对象主要是成人,但毕竟优秀的成人也是经由儿童发展而来,优秀成人身上所具有的品质和能力,绝非一夜之间忽然冒出来的,几乎都是从童年期开始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因此,对于优秀的成年人所具有的品质有哪些以及是怎么形成的的观察与研究,往往对于定义什么是优秀的儿童,更有说服力

    亚伯拉罕•马斯洛与艾维林•巴斯金博士以及丹•利德曼合作,采取迭代法和重复技术,筛选出一批符合研究标准的历史及现当代人物,包括:
    7名非常理想和2名很有希望的当代人2名非常理想的历史人物(林肯、托马斯•杰弗逊)7名公众人物和历史人物(爱因斯坦、埃莉诺•罗斯福、简•亚当斯、威廉•詹姆斯、史怀泽、A.赫胥黎、斯宾诺莎)5名相当肯定地有某些不足,当仍然可以用于研究的当代人以及从3000名大学生中筛选出来的20余人

    经过对这些杰出人物或代表人物的研究和整体分析,得出了以下 19项 最重要和最有用的总体印象:
 第37张图片
    其中约有 12项 ,在一些孩子的在童年期就开始显现,然后继续发展为显著的优点,分别是(隐去上表 7项 ):
 第38张图片

  • 其余的 7 ,更多属于成年期的总体印象,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才逐渐出现的结果,分别是:清新的鉴赏力、高峰体验、人类同族感、对文化同化的抵制、不完美、具有坚实基础的价值观体系、二分法的消解
因此,以上 12项 ,如果说不能代表优秀孩子的全部,也从接近实证研究的角度,被赋予了如何定义优秀的孩子的巨大的参考价值


现在围绕这12项其中的7项进行分析和思考,与此同时,针对题主问题的回答,就一一建立在这些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

    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强
指的是对现实、对事物的感知、理解、洞察、判断能力,总是比一般孩子要高,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未来的预测的准确率总是相对较高
这种能力继续发展,到了成年期,就成为获得成功的一个异常重要的品质,在马斯洛选取的那些研究样本身上,不管是自然科学领域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伟人,还是人文科学领域以詹姆斯为代表的伟人,还是政治公众领域以罗斯福为代表的伟人,以及其它按照迭代法挑选出来的样本身上,都体现了对于现实极强的感知能力的特点,这种更强的感知、理解、洞察与判断能力,在重要的维度上促进了这些人获得成功
但是,他们是如何才做到这一点呢?
为此,马斯洛等进行了一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与缺乏安全感的学生相比,在更具安全感的学生身上,发现了能更准确判断自己老师的倾向,也就是说,在S -Ⅰ测验中,更具安全感的学生得分更高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更多的实验,逐渐更明显地看到,这种优势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在艺术方面、在智力方面、在学习成绩方面等等,都比缺乏安全感的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效率
针对这个现象,马斯洛等继续通过实验寻找进一步的解释,在试验中发现,安全感更强的孩子,在需要做出判断和预测时,会更少受到愿望、欲望、焦虑、恐惧的影响,或更少受到由性格决定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的影响,所以他们才能更迅速更准确地看到被隐藏和被混淆的现实,同时对未来的预测的准确率总是比安全感不足的孩子更高
因此,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结论就可以这样作出:如果说“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强”是优秀孩子的特征之一的话,那么前提就是他要具有更强的安全感,而让孩子感到安全的早期养育方式,主要具有以下的根本特点:
    这些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所代表的意义,相对更敏感、理解更准确、回应更恰当,在此基础上和孩子每天的“同步互动”---在理解孩子行为之下的真实意义、同步孩子节奏的基础上与其互动---比其它家庭更多,同步互动也是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安全依恋”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之一。 与此同时,孩子天生的气质、秉性特点,也被这类父母考虑到,并纳入到同步互动的实际养育行为中,往往会根据孩子独特的气质特点,预测孩子在各种情境中的反应,并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这种养育与气质特点的吻合,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安全感,同时,气质得以良好发展,并构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合作而非控制,比如为孩子设定重要的规则,但一定允许孩子抗议,制定规则与引导孩子执行规则,本身是一个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家庭教育过程:规则既不能将孩子限制过死,又不能让孩子因缺乏规则和界限而适应不良或感到不安全,同时在审慎制定规则之后,容纳孩子对新规则新界限不适应的抗议,并在情绪上进行支持,但绝不因孩子的抗议而中途妥协,而是和善而坚定地推进新规则的落实,这一点,优秀孩子的父母相对来讲,做得比普通孩子的父母更好 更多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情感上是可获得的而非疏离,比如父母共情能力很强,经常将心比心地感受孩子的感受,即便是在所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 为发展中的孩子,不停地搭建协助其更好适应世界的语言、思维和技能的脚手架


    自我接受
优秀的孩子,对自己的接受性更强,虽然这些孩子并非“完人”,他们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缺点而感到内疚、羞愧、沮丧、焦虑,但他们更愿意采取“接受”,而非“逃避或厌恶”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身上的缺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
由于对自己缺点与不足,发自内心地接受与承认,接受一个“真实的自我”,在接受自我的基础上,这些缺点与不足所导致的内疚、羞愧、沮丧、焦虑,更容易转化为改善的动力,而不是占据孩子内心并毒害他的心灵,这些毒害容易导致孩子低自尊、敏感而多疑、撒谎、自卑、退缩
而自我接受的孩子摆脱了这些毒害,并以此为契机,不停使自己得以改善和进步
优秀的孩子,得益于父母首先对自身不完美的更大程度地接受,而后再对孩子的不完美的更大程度地接受:
    父母更大程度地接受了自身的不完美,因此更大程度地避免了将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投射到孩子身上,如果父母不接受自身的不完美,就会将其进行投射,以防御这种因厌恶自身缺点所产生的焦虑。父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当然就成为了孩子学习的最佳榜样 接受自身的不完美,这是获得升华的前提,而升华是抵抗焦虑的唯一有效的方式,因此,孩子也从中学到首先接受一个“完全真实的自我”,然后进行升华,不停使自己得以改善和进步,日积月累,孩子越来越优秀


    自发性
普通孩子的动机是:为了使他们所缺乏的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感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与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而奋斗或挣扎,而挣扎的方式外显为各种阻碍他成为优秀孩子的行为,比如:对抗、拖延、无法在较长时间集中精力做重要的事,等等
但表现优秀的孩子几乎不缺乏任何一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他们的父母在理解什么是安全感、什么是爱与归属感、什么是尊重上,做得更好,给予孩子的满足更科学、更全面、更彻底,因此,这些孩子无须耗费精力在此上奋斗或挣扎,他们最深刻地赢在了起跑线上
在此基础上,自我实现的类本能的倾向性,会牵引他们试图成长得更好、发展得更全面,他们发自内心地投入到尝试、实干以及雄心勃勃中,这种内在的动力性完全超越了父母的监督与提醒,他们自己会提醒自己那么做
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乐于那么做


    以问题而非自我为中心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那些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等一直没有得到很好满足的孩子,往往会被困在自我与父母的不安全关系中而无法摆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当遇到一个他们未必会喜欢的任务或工作时,比如学习,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这些他不喜欢的事情,就好像成为了为别人而做一样,所以,他们难以做好,他们习惯将此当成一种负担
反之,处于自我实现阶段的孩子,即便是这些任务或者工作,未必是他们喜欢的,但关注于解决问题的倾向,让他们觉得这是“自己必须要做的”,而不是“为他人而做的”


    自主性
优秀的孩子,是由成长性动机而不是匮乏性动机所推进的
所谓匮乏性动机,比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都属于匮乏性动机,这些只能依赖于外界来实现,而优秀的孩子,因为匮乏性动机已得到较好的满足,就像树木需要阳光、水分和养料一样,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安全感、爱与归属感以及尊重的滋养,一旦获得了这些外在的满足物,一旦孩子内在的缺乏由外在的满足物所填补,个体的真正发展就开始了
因此,他们不会固着在匮乏之中,成长性的内在需要成为推动他们自主前行的动力,他们逐步摆脱了依赖性,逐步实现了自主性。这种相对于外在环境的独立性,让这些优秀的孩子,即便面临打击、挫折、厄运、剥夺,也能更好地保持稳定和自制
自主的另一方面代表着自我决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有主见自己拿主义而不人云亦云,他们对自己负责,这是一种微妙的素质,难以通过语言尽述,但却非常重要
根据阿希和麦克里兰德做的大量实验,显示具有自主性品质的孩子,大约占5~30%,这个变动的比率根据具体的情境而定,当然这个比例之内的孩子,大概率能成为优秀的孩子


    超然独处
用内心和外向,来形容这些优秀孩子并不恰当,也许更恰当的形容词是超然独处
他们从小就表现出更容易自己独处一会儿,这种独处并非情感的回避,而是因为他们更有能力将注意力集中到普通孩子难以达到的程度;他们发现保持安静和专心致志并不是那么难;他们面对不满意的结果时,并不像普通孩子那样反应激烈;他们逐渐形成对情境的独到见解,而非依赖于别人的感觉或看法


    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优秀的孩子并不刻意区分手段和目的,他们甚至往往将达到目的的手段视为与目的一体,视为目的本身
他们比普通儿童往往更有可能纯粹地欣赏做的本身;他们常常既能够享受到达的乐趣,又能欣赏前往的过程;他们有时还能将最不起眼、最枯燥的活动或任务,变成一场具有内在欢乐的游戏、舞蹈甚至戏剧
我曾看到,在我的小图书室里,六个孩子中的领头羊,在完成我布置的将图书从一个书架搬到另一个书架的枯燥任务时,那个领头羊孩子,将任务分组,高的搬上层书架的书,矮的孩子搬下层书架的书,并且一起协商制定搬运路线,并协商如何在搬运的过程中如何配合既保证速度又能在高孩子与矮孩子中展开竞赛......整个原本以为枯燥沉闷的过程,被这个优秀的孩子转变为有趣、有序、充满系统性和韵律的游戏
以上,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安全感、缺乏爱与归属感、缺乏自尊与尊重这些类本能基本需要的孩子,会自动自发,会以问题为中心,会表现出自主的,会超然独处,会体现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因此,那些优秀的孩子,父母在养育的时候,在保证孩子吃饱、吃好、穿暖的基础上,主要精力投入到最大限度地去满足孩子的安全感、爱与归属感、自尊与尊重感上 比如他们很少直接为孩子的学习而操心,而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几乎都不是父母“在学习上操心出来的”。他们不是不愿意操心,而是没必要,因为一个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与尊重需要,都得到父母良好满足的孩子,在学习以及其它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自发性、以问题为中心、超然独处、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完全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类本能驱动的结果
而往往一个在学习上让父母操碎了心而效果不好的孩子,更本质的原因,在于他的精力固着在了未获得满足的安全感、爱与归属感、自尊与尊重等基本需要上,这几个基本需要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得到满足,因为这几个基本需要是人的“类本能”,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如果得不到满足,按照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孩子要在学习上自动自发、以问题为中心、表现出自主的等等,几乎全无可能


    其余的五项,包括谦逊与尊重、人际关系良好、道德规范、幽默感和创造性,相对容易理解,本答案因此略去


总结:以上粗略回答了什么是优秀的孩子,以及养成这些优秀孩子的父母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点,在此归纳一下
 第39张图片

以上答案,部分来源于我借助《儿童发展记录》,对不同孩子进行实际观察记录的资料
同时,在回答的时候,主要参考了以下的著作:
《动机与人格》-----亚伯拉罕•马斯洛
《人性能达到的高度》-----亚伯拉罕•马斯洛
《论人的成长》-----卡尔•罗杰斯
《儿童评价》-----杰瑞米•萨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kathyny 发表于 2020-11-25 20:58:4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早年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早年教育又是一个很泛的概念,所以我想就我家大儿子Joshua如何学习英语的具体事例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我是如何培养Joshua成为年纪最小的拿到小托福满分的学生?
记得去年Joshua参加国际英语考试的小托福,拿到了全国为数不多的全满分,也是当时小托福中国考场里年纪最小的满分学生。拿到这个成绩后,有很多人都来问我,“小托福满分哎,你孩子的英语是怎么学的?”
 第43张图片 说实话,知道成绩的当下要说不惊喜肯定是假的,但它让我意识到,英语考察的还是平时的积累,也更让我坚定了孩子早期教育很重要的决心。
在我看来,孩子的早期教育,是每个父母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投资,所以在我心中,我很明确自己的角色,就是要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帮助他积累早期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思维,而不仅仅只是堆积英语知识点。
所以,如何让孩子在早期教育里掌握英语的地基,让孩子学好英语呢?分享下这么长时间以来我的一些感悟心得给大家,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比起考试成绩我其实更看重学习语言的潜在逻辑
想要孩子学好英语,英语思维非常重要啊,特别是在孩子英语启蒙阶段,我一直坚持的是对孩子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我还是先来说说什么是英语思维吧。
英语思维(Thinking In English),我们可以理解为像讲英语母语的人一样用英语思考”。
当你给孩子展示“苹果”,不同语言思维的孩子会经历完全不同的转化和输出过程:
英语思维的孩子,会直接从苹果→“Apple”;
中文思维学习英文的孩子,会先从实物苹果→中文“苹果”→英文“Apple”。
后者就是我们习惯的“中译英”,实际上我们不是真正将“苹果”和“Apple”一一对应,只是通过中文“苹果”这个“中介”找到了对应的英文单词。
英语思维的建立是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声音直接与情境产生关联,能迅速切换语言“开关”。
因此,我在培养Joshua的英语思维时,就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语言兴趣和给孩子创造语言环境这两点。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我是怎样做的:
年前我家两孩子一时脑热,在家里玩“过家家”小课堂,他们想在家里开一个课堂介绍“鞋子”,我是学生,弟弟Eric是摄影师,Joshua是老师,我们就这样子开展了好几期,结果后来过年期间,两孩子就跟我说,他们想跟更多的云朋友一起学英语。
 第44张图片
记得我在Joshua2岁多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让他去听纯正的外语音频、童谣,去接触外教。领事馆、文化馆、美术馆其实都有很多免费的活动是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包括英语角等等,我都会带孩子去参加,积累更多的去了解英语语言文化的机会。
其实,无论是语言兴趣还是语言环境,归根到底就是让孩子感受英语,尽可能地像native speaker一样思考和表达。
虽然我们在极力给予孩子更好的学习条件,总是会出现各种情况:
接触不到native speaker,该怎么给孩子创造语言环境? 孩子对学习英语总是没兴趣,我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 有没有注重孩子英语思维培养的产品,我就可以不这么头疼了?
记得当时是18年的夏天,我就开始寻求“外援”了,给孩子选择了一款英语产品——VIPKID。
正如我上面提到的,建立英语思维需要将声音直接与情境产生关联,VIPKID教学方式正是通过纯正的北美外教,构建全英文教学环境、一对一浸入式教学,利用丰富的教具、生动的肢体教学法(TPR教学法)帮助孩子建立英语思维。
VIPKID是主打100%北美外教,一对一在线直播授课,所以为了培养英语思维我就买了它。
二、选择北美外教让地道的母语者、有教学经验的人成为孩子的老师
外教的质量,是我在选择英语产品时比较看重的一点,外教授课方式和授课风格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英语学习。
我早些年在美国进修和英国剑桥大学学术交流时,也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外教其实是有区别的。
我们看一下北美老师的特点:
北美老师教课方式比较活泼自由,加上性格也比较外向,就很容易吸引和我家孩子差不多年龄的低幼孩子们的注意力啊,在课堂上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爱上英语。
加上北美老师大多家庭都有宠物,他们比较有爱,更是喜欢孩子,也受孩子的喜欢。在北美,教师群体基数也很大,教学学历高(高校、名校资源多),教学经验丰富,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家庭选择北美外教的原因。
所以我在给孩子选择外教时,都比较倾向于选择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北美外教,而不选择非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外教。
就拿菲教来说吧,虽然菲律宾政府官方语言定为英语,但他们的母语其实是 “菲律宾语”,也就是说在他们的语言思维里面不是纯粹英语思维,而且大多数兼职外教发音都带有当地口音,不够纯正,不适合孩子学习。
三、一对一浸入式学英语足够专注与双向互动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沉浸式”的英语学习方法,是给予孩子充足的语言环境,刺激他的语言表达,这样孩子习得英语也能如鱼得水一般自然。
相比于自己为孩子们创造“沉浸式”语言环境,我更乐于在英语产品上寻找这样的环境,因为这样不仅省时省力,还更专业。
北美外教一对一浸入式学英语是我给孩子们挑选英语产品的首选,也因为这样我在18年夏天看见VIPKID这款产品时,就心动了。
给孩子们购买了这款产品后,孩子们在家,我都会安排孩子在VIPKID上学习英语,对VIPKID有了一个全面了解之后,我发现几乎可以满足全方位的英语启蒙需求,无论是沉浸式学习、还是主课、还是外教资源,包括连报考英语等级考试、夏令营和留学营等等都有,体验感真的很不错。
 第45张图片 两孩子在上1对1课堂时,老师课堂氛围特别活跃,教学表现能力很强。在课堂中,老师们会和屏幕中的动画场景、生活场景,甚至卡片、字母、单词等教学道具都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知识点和互动巧妙结合,让孩子们挪不开眼睛。
 第46张图片 这两年来,我看着VIPKID更新迭代,最大的感受就是课程设计越来越有特点,资源也非常丰富。
它还有很多特点让我和孩子都很喜欢。
比如VIPKID筛选外教特别严格,通过率仅为5%,老师的平均教龄7.5年,在线教育产品中这是很难得的。其中不乏常青藤毕业的老师,硕博占比达五成。给我家孩子上课的外教资历和学历背景都不错,当然这是因为报名就有班主任一对一服务,也可以把想要的老师标准告诉给班主任,都会给安排的。
 第47张图片 它的课堂学习方式具有规划性,也是我看重的地方,包括课前外教视频预习、课中线上一对一外教学习,和课后作业巩固这3个学习流程,线上的好处也避免了线下路途奔波,而孩子也可以利用高效碎片化时间学习。
 第48张图片 我喜欢VIPKID的另一个原因是上面的资源确实很丰富,能够全面延展和帮助孩子打开英语的世界,熟悉北美文化和北美的教育体系,拓宽人文视野。
像我家孩子最喜欢的就是里面的数字图书馆和外教公开课了,里面藏书很丰富,我家孩子最喜欢的学乐出版社等一些大品牌都有合作。
在挑战和测试环节上,VIPKID做得也挺好的,孩子随便都可以进入测试和挑战赛道里,跟网上的小朋友们真实pk,我家弟弟每次上完课都要在测试里面待很久,然后测试的积分都会算成星星奖励,孩子的成就感还蛮高的。
 第49张图片 另外,在课程中也有通过真人动画、绘本、儿歌和游戏互动等丰富的教学形式,将学习融入到玩耍的过程中,课堂互动超逼真,每次我家孩子都学的超认真。
从时间上来看,我也算得上是VIPKID的忠实老用户了吧,它给我的整体感觉是一个相对高端的青少儿英语学习平台,覆盖了4–15岁全年龄段,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需求,不仅仅是最轻松获得native speaker学习英语的方式,更是因为北美好外教,学会英语思维。
总的说来,学习英语的方法有很多,英语启蒙的方法也很多,上面的分享是我个人的经验和感受,希望你们的孩子也能收获兴趣和成就。


END
我是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码字不易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
可以关注我
也可以点个赞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宝利宣 发表于 2020-11-25 20:59:04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对我平时发文章时广泛的知识面和异常庞大的知识储备感兴趣,经常有人在后台问我这么一个问题,读哪几本书,会变的和你拥有一样多的知识。我一般是这么回复的,量变引发质变,没有哪几本书能瞬间改造一个人让他变成大V,如果有,那国家一定强制每个人都阅读,等大家都读完被提升了,那差距也就不存在了,所谓知识储备的高低都是比较出来的,比如现在的高中生,拉到古代,那都是响当当的秀才。
所以我给的建议是培养阅读习惯,大量的读书。你想比别人知识储备丰厚,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读别人十倍以上数量的书,你就可以轻易从知识储备上碾压他,然后量变引发质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这个回答又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有人问我的习惯已经定型了,但是我现在想培养我家孩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请问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这个还真有。
首先,在你孩子小学毕业之前,阅读习惯都是可以培养的,我给大家的一个重要建议就是,在学前班和小学阶段,你最重要的培育目标,是培养他的阅读乐趣,而不是让你的小孩得多少高分。只要你的小孩觉得看书是一种享受,那么不管他小学成绩多差,后面会越学越强,如果你小孩认为是为了爸爸妈妈而看书的,那么就算小学甚至初中通过填鸭式教学把成绩堆上去了,将来也会下去,而且是越长大成绩下滑的越厉害。
我觉得有这么一类现象大家是耳熟能详的,非常常见,某某孩子很听话,小学成绩特别好,初中成绩也很棒,怎么高中就上不去了呢。而有的孩子很皮,小学成绩不咋地,初中也一般,到了高中突然爆发了,老师称之为后劲十足的孩子。
这样的人不仅仅不是个例,而且还非常有普遍性,大家可能只知道现象而不知道原理,我给大家说一下。因为小学的教学知识量非常小,融会贯通没有意义,只要每天押着孩子去背诵,基本都能考高分,初中的时候知识量开始增大,但是死记硬背一样可以解决问题,也能考出好成绩。但是到了高中,知识量相比初中出现爆炸式增长,单纯靠死记硬背是抗不过去的,只有个别记忆力特别好的天才选手才能考死记硬背过关,一般人必须要融会贯通,否则成绩肯定是下游。
融汇贯通要求什么,要求能静下心看书,喜欢看书,毕竟正常人做不喜欢的事情,都是有个心理极限的,哪怕被父母押着,而且他也很听话,他也实在是看不下去。大家可以统计一下所谓后劲十足的学生,基本都是有良好阅读习惯的,课余回家时间都喜欢看杂志小说什么的。这种后劲有些发展到极致的,就是踏入社会后,成长速度越来越快,而那些小时候被填鸭式教学的,小学成绩最高,长大后越来越差,踏入社会后彻底平庸。我自己就是个例子,我从小学到高中学习能力越来越强,而如今在公众号股票细分领域,妥妥的全国前十,稍微不谦虚点都可以说自己是第五第六,但是我小学初中的时候,成绩并不是特别好,高中开始全面爆发式增长。。。
注意,我这里说的小孩看书,指的是一切书籍,只要是文字都可以,绝对不是说让你的孩子看正式课本才算喜欢看书。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绝对不要强压孩子看他不喜欢的书,只要他愿意看书,什么书都行,只要是白纸黑字的都可以,先把阅读兴趣培养出来再说,只要这个阅读兴趣在,长大后成就都不会差。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天性就喜欢看政治、经济、历史类的书籍,这种书哪怕是教科书,我都直接拿来当小说书看了,对我的吸引力不亚于武侠小说,就是喜欢看,一看就上瘾。。。但是你要让我看周易玄学之类的书,我一看就犯困,3页我能看一天,压着我看也没用。你如果让我评价周易玄学那我的回答很简单,纯骗人的东西,毫无价值,我绝对不会去看,也不喜欢看这类书籍。但是如果你的小孩认字之后,去图书馆里选书,偏偏就爱好这类书籍,只看周易,一看就一天,拽都拽不走,喊他吃饭都不乐意来,而其他书籍全都不感兴趣,什么政治历史经济的书,一页都懒得翻。
这种情况下,你是应该让他继续看周易玄学以后当个算命先生,还是强行没收,逼他看政治历史经济这种“正经书”呢,我的回答是,给他买一堆周易玄学,就让你孩子看,他爱看什么就看什么,绝不干涉。
这里有二个理由:第一个原因是周易玄学并不是无用之书,我是认为他毫无价值,那是对我而言,因为我知道我天赋不在那上面,我怎么学周易,也成不了玄学大师。但是如果你孩子有天赋,能钻透玄学,成为全国前十的玄学大师,那我这里可以明确告诉你,你孩子也许学校里成绩很差,但是踏入社会后会成就惊人,他的人生成就会远远大于你上一辈子班,甚至远大于我。全国前十的风水大师有多大的能量,他们能做到和省委书记级别的高官初次见面,聊半个小时之后,对方能毕恭毕敬的把这位大师送出办公室,从此为座上宾。拥有这种人脉的大师,其人生成就怎么可能会差,哪怕这些高官以他为中间桥梁互相交往,他都具备很大的价值。
第二个原因是哪怕看的是周易也可,只要阅读习惯培养出来了,他喜欢看文字,等到了高中的时候他略微转移一点爱好到正规课本上,他的成绩都不会太差,至少重点妥妥的。大家可能都觉得学历无用论,我这里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能静心读书的人都能做到静心钻研,清华北大的学生出来,就算去卖猪肉甚至下工地扎钢筋,他用心去钻研,都会比不钻研的普通工人做得好。
上面是基础篇,说的是培养阅读兴趣的做法和重要性,最实用,只要阅读兴趣培养出来了,哪怕你孩子做不到全国前十或者前百,高中考大学的成绩也是没太大问题的,上了高中后劲远远比普通孩子要高,这种阅读兴趣只要形成,有某领域天赋就可以成就人生巅峰,没天赋也能考个重点大学。
下面是进阶篇,所谓进阶篇,就是上文所说的这个阅读兴趣,不单纯的是看书兴趣,其核心概念,本质上是对新知识的钻研和学习。我举个例子,游戏大主播年入千万大家都知道,这群人都是上学成绩不咋地,但是人生成就惊人,至少99%的人群是不如他们并且羡慕他们的收入的。那么这群游戏大主播除了游戏天赋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特性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那就是爱学习,爱钻研。
啥,玩个游戏也要学习和钻研?是的,一点都没错,这群主播必须要随风头而变,魔兽红火就直播魔兽,LOL红火就直播LOL,王者荣耀红火就直播王者荣耀,吃鸡游戏红火就直播吃鸡。当新游戏出来的时候,要第一时间研究学习这个游戏,要清楚里面每个数据,知晓里面每个能影响游戏胜负的细节,如果别的主播玩王者知道技能卡秒,你不知道,也许就是这1秒之差,别人是一流选手,你就是二流,慢慢的你就被淘汰了。
其次就是主播要不断的学习研究别的视频,吸纳别人一切比自己强的优点,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越来越强,否则也会被淘汰。这是游戏主播,如果是那种娱乐类主播,比如唱歌跳舞的,那更是每天精心研究不断学习别人然后更新自己的最新节目。。。
每一个年入千万级的游戏主播,背后都是惊人的钻研、学习和付出,就凭单纯玩玩是绝无可能达到这个成就的,如果他们把这些心血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清华北大妥妥的。
但是不去清华北大没事啊,只要愿意钻研和学习,哪怕精力放游戏上,只要达到了全国前十甚至前百,你的人生会完爆90%的清华北大学子。
各行各业你能做到全国前百,都是顶尖人才,但是前百太难,吸纳的人也太少,绝大部分还是只能去高校深造弄个高学历,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培养出了学习和钻研的兴趣,他的人生一定不会平庸。
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培养,首先我会买很多很多的书放家里,然后会经常带他去图书馆,接触大量的书籍,他爱看什么书都行,只要他喜欢看书。为什么刚才说有钻研的兴趣都能成才,但是我还是要培养孩子看书的爱好呢,因为有了看书爱好的孩子成才概率最高,哪怕他将来不能在某一领域达到全国前十、前百的成就,他把阅读的爱好转移一点到课本上,也能轻松上重点找到一份好工作,因为他爱好阅读,所以到了高中可以逼他转移部分兴趣到书本,如果他天生不爱阅读,到了高中你再逼也没用。
除了阅读之外的兴趣,比如他初高中的时候被带坏了去打游戏怎么办,我会和他谈心,打游戏可以,也能成才,但是你要肯钻研游戏,而且有天赋才行,3个月你的水平至少做到全县第一,半年时间做到全市第一,或者至少表现出这方面的潜力和征兆,你比你认识的所有人,玩游戏都要强,那可以的,没问题。你要是连你身边的几个小朋友打游戏都打不过他们,那你还玩什么游戏,只能是娱乐消磨时间而已,等你上大学了再玩吧,先把人生搞好。为什么一定要求半年全市第一,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不太可能在游戏领域取得太大成就,你看到游戏主播年入千万,没看到这一行的淘汰率大的惊人,绝大部分最后都默默无闻去搬砖了。所以除非天资惊人且勤奋钻研,否则不宜当事业来做,少一条都不行。
一个人要成功,需要三条因素,天赋、努力和运气。天赋是天注定,从你生下来你的大脑就已经定型了,人的智力确实有差别,就好像你和刘翔的大腿构造绝对不一样是一个道理,普通人和爱因斯坦的大脑构造也一定有差距。。。而运气也是天注定,没有人能预知未来,运气是更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们能给自己孩子打造的,就是那个“努力”了。这个努力,不是说死读书,死用工,你兢兢业业的在流水线上装配一辈子零件,天天加班,那不叫努力,叫懒惰。
什么叫努力,爱学习、爱读书、尤其是爱钻研,这才叫努力。什么东西都要钻透,每个领域要么我不接触,我要做就一定比90%的人都做得好,否则他就不适合我,我要换领域继续钻研。而不学习、不思考、不钻研,安于现状每天就在流水线上,哪怕天天加班那也是懒惰,不是肉体上懒惰,是思想上懒惰。
因为在他看来,干活虽然累但是不伤神,看书学习钻研这种东西太累了,算了还是好好干活吧,古人说了,勤奋干活的人必有好报,读书学习干嘛。那么对于这种人,一辈子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哪怕他天赋好,也有好机遇,还是碌碌无为。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去更高的领域好好干活,所以他是懒惰思想。
所以最后开始总结了,对于少数在某领域有绝顶天赋的孩子,只要他证明了他有这个天赋,就可以让他放手去做,但是前提他还是要爱学习、爱阅读、爱钻研,否则再有天赋,也做不到全国顶尖。对于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培养他的阅读兴趣,他的成才概率就会激增,只要让在他小的时候让他认为看书是一种享受,不管是什么书籍,只要是文字都可以,那么他将来的成就都不会太差。
如何让孩子成才,教他拥有选择的能力,然后给予他选择的权利,他自己就会成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狗屎公主一朵朵 发表于 2020-11-25 20:59:57 | 只看该作者
 
真正好的教育是家长解放自己,同时也成就了孩子。父母不能围着孩子转,而是要做真实快乐的父母,达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中国人的育儿中,我发现有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家庭一旦有了孩子,全家人的生活,就完全围绕着孩子进行。
下班后,不管多累,都得辅导孩子写作业,或者陪孩子玩;周末也不敢轻易约朋友,得陪着孩子上辅导班;连难得的年假出游,都要选个适合孩子去的地方。这种全家围着孩子转的方式,不仅父母会精疲力尽,孩子也得不到足够的空间成长。那父母们应该怎么走出这个怪圈呢?
全家围着孩子转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很多父母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又应该怎样走出来?
1、密集母职下的教育困境

这种全家围着孩子的育儿文化,其实学术界已经研究很久了,并且有个对应的概念,密集母职(intensive mothering),也叫密集亲职。
这种育儿文化有三个特征:第一,以孩子为中心,一切选择都是孩子优先;第二是,父母全方位地对孩子投入时间和精力,认为在孩子身上花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而且越多越好;第三是,父母和孩子荣辱与共,孩子的成功就是父母的成功,孩子的失败就是父母的失败。
研究发现,密集母职并不是一种好的育儿文化,一方面会损害照顾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孩子成长,因为它挤压了孩子自己的成长空间。
我遇到过一位妈妈,洋洋妈妈,她就相信「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因此她对洋洋的照顾非常尽心,无论孩子做什么,她都花时间陪伴在一旁,也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妈妈。因为她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的职业发展,也牺牲了很多娱乐活动。每次孩子成功的时候,她就特别高兴,觉得自己这个妈妈做得很好;同样地,孩子失败了,自己也会很内疚。这就是典型的密集母职的教育方式。
但孩子上三年级的时候,她发现,当她在旁边陪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孩子会做作业;但是她一走开,孩子就不做了。她觉得孩子的自觉性特别差。
同样的问题,洋洋的说法不一样,他跟我说,如果妈妈在身边,他就要按照妈妈说的做;当妈妈不在身边,就是他的自由时间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妈妈不盯着的时候,你还认真学习,那不是傻掉了吗?这样做的话,就永远没有自由时间了。
洋洋的话其实很有道理。在密集母职下,孩子自我探索和成长的空间,被父母的严格看管挤占了,所以要找一切机会抢回自己的自由,这才出现了妈妈眼中的「自觉性差」的问题。
密集母职不仅损害孩子的利益,同样损害照顾者的利益。比如说,过去能做一手好菜,已经算是一个好妈妈了,但现在,对好妈妈的要求太高了:你要懂营养学、心理学、语数外学科、互联网技术等,有关孩子的一切你都要成为专家;不仅如此,你还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经纪人,能帮孩子进入好的学校,找到好的培训班、兴趣班。但绝大多数妈妈都不可能做到如此完美,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觉得疲惫不堪。如果换成爸爸是主要照顾者,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其实,密集母职背后,跟社会的发展进步是离不开的。过去,我们说把孩子「拉扯大」,父母的主要责任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偶尔在孩子犯严重错误、或者兄弟姐妹相争时,出手管一管。在那个年代,由于孩子多、物质又匮乏,能把孩子健康养大,解决一家人的生存问题,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父母的职能。
但是,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普及和物质的极大丰富,每个家庭常常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成了「小皇帝」,父母和祖父母成了服侍人员。我们从「喂养」文化,快速进入了「精养」文化中,形成了密集母职文化。
所以,反思密集母职文化,我们一方面要给予孩子更大的自由成长空间,另一方面也要解放父母,让父母在能力范围之内做到平衡。
2、父母需要提供不同的爱

那么,想摆脱密集母职对两代人的束缚,父母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首先要知道,父母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的。好的父母要学会跟随孩子的成长节奏,把握好自己在不同阶段所扮演的角色。
总的来说,父母主要要扮演三种角色:引领者、陪伴者和跟随者。
如果把成长比喻成一场足球赛,无论父母愿意或不愿意,都会经历这样的角色变化:从孩子刚出生到 3 岁以前,父母更像守门员,是引领者,帮孩子抵挡各种飞来的球,守住健康和安全的大门;孩子进了幼儿园、小学后,父母更像是一位教练,是陪伴者,父母已经没有资格上场踢球了,要靠孩子自己;而到了孩子上小学高年级或初中之后,父母更像是啦啦队员,是跟随者,在一旁鼓劲欢呼。在孩子不同年龄段,父母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就不至于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都围着孩子一个人转了。
除了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父母角色不同,爸爸和妈妈的角色也是不同的,这样才能互相分担压力。以前,中国文化中有「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 之说,这其实是一种民间智慧的结晶。说的就是孩子既需要有条件的爱,也需要无条件的爱。
所谓有条件的爱,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和我很像。」有条件的爱有消极的一面,孩子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赢得;同时它也有积极的一面,正因为孩子可以通过努力赢得爱,所以这样的爱是孩子可以控制和支配的爱。
所谓无条件的爱,原则是: 「无论你是什么样子,我都能接受;无论你成功与否,我都为你提供休息的港湾。」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都是必需的。无条件的爱,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有条件的爱,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孩子必须克服这些困难,才会得到爱。它也要求孩子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后果,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改变自己。简单说就是,无条件的爱让人有安全感,有条件的爱让人奋发向上。
因此,家庭中应该有人扮演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的角色,接纳孩子;也要有人扮演给予孩子有条件的爱的角色,要求孩子表现好才能得到肯定。没必要追求夫妻双方对孩子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同样的观点,父亲和母亲可以有不同的爱的方式、爱的表现,只要不相互否定、相互攻击就好。
但是,父母代表的爱,不是和性别有关,而是和各自扮演的角色有关。在传统社会,一般是母亲给予无条件的爱,父亲给予有条件的爱,但现代社会这种性别角色分工已经被打破,所以父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协商,确定双方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给予孩子什么样的爱。
这也就要求不能出现丧偶式育儿的情况。父母双方,特别是父亲,都必须参与到育儿中来。
一方面,孩子的成长的确需要爸爸的参与,这对孩子有好处;另一方面,这也是从爸爸利益出发的选择,如果小时候没有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爸爸想跟孩子讲讲人生道理,想要影响孩子,孩子根本不会搭理。
孩子愿意听父母的话,常常不是因为父母讲得多么有道理,而是因为孩子和父母关系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但如果孩子从小和父母关系不是很亲密,到了青春期后,父母的话对孩子常常是没有影响力的。所以,如果父亲过去和孩子没有亲密互动的基础,那之后也很难对孩子产生影响。
3、总结

全家围着孩子转,这种现象在学术上叫做密集亲职,处于这种育儿文化下的父母,会一切选择都是孩子有限,会全方位地对孩子投入时间和精力,还会和孩子荣辱与共。
这种密集亲职文化,不仅损害孩子的利益,同样损害父母的利益。要想跳出这种文化,父母要学会跟随孩子的成长节奏,在不同阶段,分别扮演好引领者、陪伴者和跟随者这三种不同角色,不和孩子互相绑架。同时不能「丧偶式育儿」,父母应该做好分工,一个给予孩子有条件的爱,一个给予无条件的爱,这样搭配才不会累。
态度: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态度,做真实的父母?

我们做父母的,有时候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在孩子面前,很难做真实的自己。
具体来说,有两种情况是很常见的:一种是,当孩子做得不够好的时候,我们心里想批评,甚至惩罚一下,但又担心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就选择硬着头皮虚伪地表扬孩子;另一种情况是,当孩子的行为让我们产生一些负面的感受和情绪时,我们也不敢表现出来,必须得让自己显得很平和。
但不论是哪种情况,不但我们做父母的装得很累,孩子也不会因此受益,反而可能会因为父母的虚伪而产生误判,进而形成不好的行为习惯。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父母要怎样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和情绪,真实地做自己,既没有心理上的负担,孩子也能接受。
简单说,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两个角度:一个是怎么去正确地表扬或惩罚孩子;另一个是,当孩子行为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或感受时,应该怎么处理?
1、不虚伪的表扬,不过度的惩罚

为什么很多父母既不敢批评,又不知道怎么表扬、鼓励孩子。
这种情况,主要从西方心理学的育儿理论涌进中国开始的,父母间突然就兴起了一股不能批评或惩罚孩子的热潮,似乎只有表扬孩子,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而批评和惩罚一定是迫害孩子的。
但是近几年,又兴起了不要「表扬」要「鼓励」的风潮,似乎表扬也是有问题的,搞得年轻的父母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批评不行,表扬也不行,只能鼓励,但是专家又没有说明怎么鼓励,于是大家都不得不调侃自己: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不太会做。
基于我的研究以及对父母们的观察,我一直认为,要做真实的父母,表扬和惩罚都是需要的,但是要注意,我们不要虚伪的表扬,更不要过度的惩罚
虚伪的表扬,就是那种违心的、为了表扬而表扬的行为。明明这个事情孩子做得不怎么样,父母还去表扬。比如孩子随便画了一幅画,过来问你:「妈妈,我画得好不好?」你说:「宝宝你真棒,你是画画天才!」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认知错误,以为自己真是天才,不需要努力就能做好,等到发现别人都不这么认为的时候,就不能承受了。
如果孩子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知道自己做得不好,结果家长还在肯定他说「你做得真棒」,那他会觉得妈妈一点都不理解自己,自己明明已经很弱了,妈妈还在讽刺自己,他不仅不会受到鼓舞,还会觉得力不从心。
更糟糕的是,父母的表扬往往成为控制孩子的一个套路,孩子小的时候很吃这一套,但是慢慢长大就会发现,父母的表扬都是很程式化的,而且背后常常跟着功利的目标,于是表扬就失去了作用。
比如,父母和孩子讲,「宝宝这个做得真棒,但是这样做的话就会更好一点」。小时候,孩子很高兴,可是时间长了,他发现父母的重点其实都落在「但是」上,前面的表扬只是个形式。于是,孩子会产生对父母的防备心理:你每次表扬我后面会不会有什么目的?孩子一旦看破父母的目的,那后面的教育就很难有效果了。
那应该怎么做到不虚伪的表扬,又不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呢?
一方面是,当你真的觉得某件事情他做得很棒,再去表扬他,并且详细说明为什么你觉得好。比如,你觉得孩子做家务做得很认真。你就可以赞扬得更具体一点,哪里做得好,比如,衣服叠得很整齐,而且叠完还自觉地放在了柜子里。这样孩子就觉得你的夸奖是真实的。
另一方面是,你如果觉得没有那么好,那也不需要批评他,只说你觉得还不错的地方就可以了。
比如,我儿子 5 岁时,根据老师的要求画了一幅画——美丽的草地,画完后,兴冲冲地拿给我看。我看了,觉得那个草地画得实在不怎么样,花朵也都歪歪扭扭的,但他画的那些雨滴还算比较均匀。于是我说:这些雨滴很均匀啊,看上去是雨天的草地。儿子一下把我视为知己,说:「我花了好多时间画雨滴,最后都没有时间画草地了。」
所以,父母不要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赞扬而赞扬,而是要真实地把自己的部分想法有选择地告诉孩子。
而所谓的过度惩罚,就是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失控去惩罚孩子,而是应该事先告诉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什么惩罚。当孩子真的犯了错时,就可以跟孩子讲,之前已经约定好了,现在做错了,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很多父母不会提前做好约定,常常是孩子犯错的当下,因为情绪失控而惩罚孩子,这对孩子的伤害就会很大。甚至孩子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父母一追问「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孩子说不出来,父母就更生气。这就是在过度惩罚孩子。
2、把真实的感受告诉孩子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28 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