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分享] 如何评价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复制链接]
54677 20
风筝哭了 发表于 2021-10-16 14:30:0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为被拍摄对象之一,想说的实在太多了。
在当下,这个片子能拍出来,播出来,是真的不容易。这是一句绝对没有被夸张的话。
目前在CCTV-9播出的这个版本,很多人看来或许会觉得过于泛泛。然而很重要的一点是,其受众并不是那些对抑郁一直关注、有所了解的群体,抑或本身就具备一定知识、眼界、足够独立思考的群体。而是那些根本不知道它有多严重、多普遍、多复杂的群体。
对于有的人来说,「抑郁很可怕」或许是一个刻板印象;但另一方面,也有更多人甚至还不知道「抑郁有多可怕」。
拍摄之外,和导演组也有过一些私下交流。这里先说一些自己想到且方便说的部分。
    关于拍摄:
1.
原定的片名不是这个。而是「冲出阴霾」。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现有的英文名「Out of Abyss」才是更接近的。
(看过《来自深渊》的人都知道我在说什么)

2.
原定的片长应该一集至少在40-50分钟,甚至更长。
片长和片名都是进入末期才更改的。说实话当我看到成片一集只有20分钟的时候很惊讶。
比如关于我的内容。在「女性」这一集里,总共的呈现只有不到10分钟,也很浅。但围绕我的拍摄有一个单独的小组,拍摄整整一周,跨越两个城市。导演们预备呈现的内容也非常多,看得出他们是真心有想表现的东西。

3.
拍摄时切入的角度,探讨的话题,其实远比目前呈现的要深刻、全面、丰富。可以说根本不是同一层面的。几乎每一个被大家激烈讨论甚至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都有所涉及。刻板印象、病耻感、医患矛盾、信息误差、学术争议、情感模式、文化背景……这样的内容极多。至于我的部分,我们也探讨了大量的女性问题与文学、艺术、哲学甚至宗教中的抑郁意象。有一些是我们双方都觉得非常难能可贵的东西。但这些都没有在正片里呈现。

4.
整个项目至少在2019年11月即已启动。然而因为疫情,一拖再拖。2020年初,导演告诉我:「做好准备,年后要开拍了哦。」然而从此就没了消息……一直到2020年9月,才再次联系上。期间我差点以为这个项目彻底黄了……当时的感觉就是既庆幸又惋惜哈哈。
许多拍摄计划都发生了变更。比如除我之外,「女性」一集中原定的另外两位拍摄对象最终都没能参与。一位是因为疫情无法回国,导致拍摄被迫取消。另一位则是表示「没什么好说的」。导演组不得已又得重新寻找替代方案。

5.
愿意出镜的、情绪和表达能力足够输出的病人,少之又少。也有很多临时变卦,或因为病情迁延而无法参与拍摄的。节目组的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在了「不断寻找合适的拍摄对象」上。即使如此,最终能捕捉到的个体仍极度有限。
比如「老年」一集,导演组从一开始就决定要做,也很早就接触到很多患病的老人。然而一个个谈下来,愿意出镜的几乎没有。因此他们途中几度打算放弃这段内容。是讨论很多次后,还是坚持认为「这个群体必须被呈现」。所以这一部分成为最后拍摄完成的部分,也导致全片进度再一次延后。
再比如进入高校拍摄。有的校方会要求给学生全部打马赛克,有的会要求「不得出现任何负面言论」。导演组表示办不到。所以又流失很多东西。

6.
与抑郁症群体的长期观察交流,并考虑如何将我们的声音传递、呈现,对导演组来说也会存在一定的心理负担。拍摄的过程一方面是重构了他们对此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是挑战。我能感觉到他们自己的情绪也在被考验。有反思,有坚持,有煎熬。

7.
最初的拍摄构想非常大胆。甚至可以说是过于大胆了……具体的不好多讲,我个人是觉得和一部外文纪录片《Snatches: Moments from Women's Lives》很像。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了解~
总之和他们初次见面,讲到这个构想,双方都很兴奋,那种创作者发现一个好灵感并可以大施拳脚的兴奋。但考虑到受众群的理解水平,以及某些你们懂的原因,就搁浅了……当然这也是所有创意付诸实践的过程中都要面对的考验……
然后当时他们觉得适合拿来对标的一个作品是《高考》。同样是CCTV-9拍的纪录片。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口碑很好。

8.
就我所接触到的摄制组人员,整体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尊重人。非常低调。完全没有任何官腔,也几乎看不到功利心。和某些网络舆论中「官媒」的形象非常不一样。某位女导演的见义勇为、仗义执言,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甚至可以说是对我一个很大的冲击。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身边的人,有一种「想要向她学习」的向往感。非常感谢她。
部分工作人员真的是出于一些很崇高的原因在做这件事。虽然这与本片的最终质量不构成绝对关系。
    关于被拍:

1.
央视的编导是在微博上联系到我。当时我的《抑郁生花》正好刚出版,引起了她们的注意。说来很巧,她们表示「希望可以见面聊一聊」的时候我正好在北京做新书宣传,就见了面。当时大概是前脚在读者面前聊high了,所以后脚在她们面前亢奋地又讲了很久。也正因此被相中。
老天有眼,要知道我后来在拍摄的一周里再也没能一口气讲过那么多话……怂包本怂没错了……

2.
开拍的第一个上午我完全没法说一句话。全组人被我耽搁半天。租的场地后来也没用上。
想想就觉得很对不起他们……

3.
我原本想要阐述的几个点在于:
抑郁未必是一个需要以激烈原因开始、以激烈状态表现出来的东西。
女性的抑郁并非仅仅由生理原因导致,但也并非完全由社会行为所导致(此处可参考《正午之魔》中所罗门先生的部分观点)。
关于「女性抑郁」的大众误解,一个最佳缩影即是林黛玉——这是对这个女性角色本身和「抑郁症」这一精神疾病的双重误解。
每个人对「好起来」的定义并不相同。因此「理解」与「尊重」是所有一切帮助的前提。
以及最重要的,我绝不认为抑郁是一个需要「对抗」的东西。

4.
我的先生,和我的同学(她的部分在正片中被完全剪掉了,只剩下一个三五秒钟没有台词的镜头),也有很多他们对此的看法和经历讲述。先生当然是作为「深度陪伴者」,同学则是一个「曾对此一无所知但怀有善意的旁观者」。

5.
镜头一开始,我们俩在美术馆看展,是汪曾祺先生的展。
很巧,汪曾祺作品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授权,也正是由《抑郁生花》的编辑负责。

6.
拍摄过程中和导演交流,得到一个信息是:在抑郁症面前,华人群体的病耻感可能是世界最高。不是「亚洲群体」,也不是「儒家文化圈」,而是「华人群体」。真实性待考,但我觉得如果当真如此,也是很说得通的。

7.
本片的配音原本有打算邀请一位知名女星担当。可惜档期没能对上。不过倒间接促成了我个人和她的一次合作,交流下来非常愉快。你会发现很多人其实是愿意做一些事情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

8.
这是我先生第一次露面。《抑郁生花》出版前,我也一直不太想向外界提及他的存在。其实直到现在我们俩也都各有各的害怕:怕不能陪伴到最后。怕并没有那么多的「爱」与「理解」。秀恩爱死得快,我也很怕自己将来有一天会被打脸。
但后来也想通了。即使「失去」,也不意味着「拥有」的东西就一定是假的。也许有一天会分崩离析,会相忘于江湖,但一起度过的时光都是真的。
也想借此对各位说:试着去相信吧。相信爱与信任,甚至是相信运气。即使那很难,但依旧值得尝试。

播出的内容不多,微博上也收获了一些新的关注和留言。这个强度对我来说或许是刚刚好的。看到镜头把自己的故事呈现给那么多人,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会带来一些刺激。这些都需要消化一下。
先写到这里,有机会再来补啦。
最后想说:和所有涉及广泛群体且存在争议的话题一样,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一开始,就一次性把所有问题都讲清楚。任何一部突破性的作品也都是如此:背后的含辛茹苦与忍辱负重一定远远超出表面所呈现的。它必定不够好,但必定有价值。
此处很想借用我自己给央视约稿写的一段话。
导演组已尽可能铺开了镜头,可它们依旧不足以覆盖一种疾病的全部前因后果,或任何一个人成长为他/她自己的全部信息源。需要的只是时间。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希望我们都能给彼此多一点理解和包容的时间。



上一篇:植物神经紊乱有特效药?闻所未闻的疾病,你该如何应对
下一篇:为什么有人说“抑郁症”是“富贵病”?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到为止 发表于 2021-10-16 14:30:21 | 只看该作者
 
作为被拍摄对象之一,想说的实在太多了。
在当下,这个片子能拍出来,播出来,是真的不容易。这是一句绝对没有被夸张的话。
目前在CCTV-9播出的这个版本,很多人看来或许会觉得过于泛泛。然而很重要的一点是,其受众并不是那些对抑郁一直关注、有所了解的群体,抑或本身就具备一定知识、眼界、足够独立思考的群体。而是那些根本不知道它有多严重、多普遍、多复杂的群体。
对于有的人来说,「抑郁很可怕」或许是一个刻板印象;但另一方面,也有更多人甚至还不知道「抑郁有多可怕」。
拍摄之外,和导演组也有过一些私下交流。这里先说一些自己想到且方便说的部分。
    关于拍摄:
1.
原定的片名不是这个。而是「冲出阴霾」。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现有的英文名「Out of Abyss」才是更接近的。
(看过《来自深渊》的人都知道我在说什么)

2.
原定的片长应该一集至少在40-50分钟,甚至更长。
片长和片名都是进入末期才更改的。说实话当我看到成片一集只有20分钟的时候很惊讶。
比如关于我的内容。在「女性」这一集里,总共的呈现只有不到10分钟,也很浅。但围绕我的拍摄有一个单独的小组,拍摄整整一周,跨越两个城市。导演们预备呈现的内容也非常多,看得出他们是真心有想表现的东西。

3.
拍摄时切入的角度,探讨的话题,其实远比目前呈现的要深刻、全面、丰富。可以说根本不是同一层面的。几乎每一个被大家激烈讨论甚至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都有所涉及。刻板印象、病耻感、医患矛盾、信息误差、学术争议、情感模式、文化背景……这样的内容极多。至于我的部分,我们也探讨了大量的女性问题与文学、艺术、哲学甚至宗教中的抑郁意象。有一些是我们双方都觉得非常难能可贵的东西。但这些都没有在正片里呈现。

4.
整个项目至少在2019年11月即已启动。然而因为疫情,一拖再拖。2020年初,导演告诉我:「做好准备,年后要开拍了哦。」然而从此就没了消息……一直到2020年9月,才再次联系上。期间我差点以为这个项目彻底黄了……当时的感觉就是既庆幸又惋惜哈哈。
许多拍摄计划都发生了变更。比如除我之外,「女性」一集中原定的另外两位拍摄对象最终都没能参与。一位是因为疫情无法回国,导致拍摄被迫取消。另一位则是表示「没什么好说的」。导演组不得已又得重新寻找替代方案。

5.
愿意出镜的、情绪和表达能力足够输出的病人,少之又少。也有很多临时变卦,或因为病情迁延而无法参与拍摄的。节目组的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在了「不断寻找合适的拍摄对象」上。即使如此,最终能捕捉到的个体仍极度有限。
比如「老年」一集,导演组从一开始就决定要做,也很早就接触到很多患病的老人。然而一个个谈下来,愿意出镜的几乎没有。因此他们途中几度打算放弃这段内容。是讨论很多次后,还是坚持认为「这个群体必须被呈现」。所以这一部分成为最后拍摄完成的部分,也导致全片进度再一次延后。
再比如进入高校拍摄。有的校方会要求给学生全部打马赛克,有的会要求「不得出现任何负面言论」。导演组表示办不到。所以又流失很多东西。

6.
与抑郁症群体的长期观察交流,并考虑如何将我们的声音传递、呈现,对导演组来说也会存在一定的心理负担。拍摄的过程一方面是重构了他们对此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是挑战。我能感觉到他们自己的情绪也在被考验。有反思,有坚持,有煎熬。

7.
最初的拍摄构想非常大胆。甚至可以说是过于大胆了……具体的不好多讲,我个人是觉得和一部外文纪录片《Snatches: Moments from Women's Lives》很像。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了解~
总之和他们初次见面,讲到这个构想,双方都很兴奋,那种创作者发现一个好灵感并可以大施拳脚的兴奋。但考虑到受众群的理解水平,以及某些你们懂的原因,就搁浅了……当然这也是所有创意付诸实践的过程中都要面对的考验……
然后当时他们觉得适合拿来对标的一个作品是《高考》。同样是CCTV-9拍的纪录片。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口碑很好。

8.
就我所接触到的摄制组人员,整体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尊重人。非常低调。完全没有任何官腔,也几乎看不到功利心。和某些网络舆论中「官媒」的形象非常不一样。某位女导演的见义勇为、仗义执言,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甚至可以说是对我一个很大的冲击。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身边的人,有一种「想要向她学习」的向往感。非常感谢她。
部分工作人员真的是出于一些很崇高的原因在做这件事。虽然这与本片的最终质量不构成绝对关系。
    关于被拍:

1.
央视的编导是在微博上联系到我。当时我的《抑郁生花》正好刚出版,引起了她们的注意。说来很巧,她们表示「希望可以见面聊一聊」的时候我正好在北京做新书宣传,就见了面。当时大概是前脚在读者面前聊high了,所以后脚在她们面前亢奋地又讲了很久。也正因此被相中。
老天有眼,要知道我后来在拍摄的一周里再也没能一口气讲过那么多话……怂包本怂没错了……

2.
开拍的第一个上午我完全没法说一句话。全组人被我耽搁半天。租的场地后来也没用上。
想想就觉得很对不起他们……

3.
我原本想要阐述的几个点在于:
抑郁未必是一个需要以激烈原因开始、以激烈状态表现出来的东西。
女性的抑郁并非仅仅由生理原因导致,但也并非完全由社会行为所导致(此处可参考《正午之魔》中所罗门先生的部分观点)。
关于「女性抑郁」的大众误解,一个最佳缩影即是林黛玉——这是对这个女性角色本身和「抑郁症」这一精神疾病的双重误解。
每个人对「好起来」的定义并不相同。因此「理解」与「尊重」是所有一切帮助的前提。
以及最重要的,我绝不认为抑郁是一个需要「对抗」的东西。

4.
我的先生,和我的同学(她的部分在正片中被完全剪掉了,只剩下一个三五秒钟没有台词的镜头),也有很多他们对此的看法和经历讲述。先生当然是作为「深度陪伴者」,同学则是一个「曾对此一无所知但怀有善意的旁观者」。

5.
镜头一开始,我们俩在美术馆看展,是汪曾祺先生的展。
很巧,汪曾祺作品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授权,也正是由《抑郁生花》的编辑负责。

6.
拍摄过程中和导演交流,得到一个信息是:在抑郁症面前,华人群体的病耻感可能是世界最高。不是「亚洲群体」,也不是「儒家文化圈」,而是「华人群体」。真实性待考,但我觉得如果当真如此,也是很说得通的。

7.
本片的配音原本有打算邀请一位知名女星担当。可惜档期没能对上。不过倒间接促成了我个人和她的一次合作,交流下来非常愉快。你会发现很多人其实是愿意做一些事情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

8.
这是我先生第一次露面。《抑郁生花》出版前,我也一直不太想向外界提及他的存在。其实直到现在我们俩也都各有各的害怕:怕不能陪伴到最后。怕并没有那么多的「爱」与「理解」。秀恩爱死得快,我也很怕自己将来有一天会被打脸。
但后来也想通了。即使「失去」,也不意味着「拥有」的东西就一定是假的。也许有一天会分崩离析,会相忘于江湖,但一起度过的时光都是真的。
也想借此对各位说:试着去相信吧。相信爱与信任,甚至是相信运气。即使那很难,但依旧值得尝试。

播出的内容不多,微博上也收获了一些新的关注和留言。这个强度对我来说或许是刚刚好的。看到镜头把自己的故事呈现给那么多人,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会带来一些刺激。这些都需要消化一下。
先写到这里,有机会再来补啦。
最后想说:和所有涉及广泛群体且存在争议的话题一样,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一开始,就一次性把所有问题都讲清楚。任何一部突破性的作品也都是如此:背后的含辛茹苦与忍辱负重一定远远超出表面所呈现的。它必定不够好,但必定有价值。
此处很想借用我自己给央视约稿写的一段话。
导演组已尽可能铺开了镜头,可它们依旧不足以覆盖一种疾病的全部前因后果,或任何一个人成长为他/她自己的全部信息源。需要的只是时间。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希望我们都能给彼此多一点理解和包容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听天使唱歌 发表于 2021-10-16 14:30:28 | 只看该作者
 
我从以下三个关键词来谈我的感受:理解、幸福和意义。
当我们孤身一人时,我们是在对抗抑郁,而当我们和理解自己的人在一起时,我们只是在走过抑郁。我们之所以缄口不言,并非是因为缺乏勇气,只是因为我们不愿听到那不理解的抱怨。
幸福本应是一种状态,却越来越成为奢望,并非是因为我们不渴望幸福,而是因为太多苛求让我们失去了抓住幸福的力量,与幸福相比,成功显得何其渺小,可是我们却与之愈行愈远。
做想做的事,就是生活的意义。我承认这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困难的答案。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我们能做的,只有接受,接受所有好的,坏的,黑的,白的。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shumohun 发表于 2021-10-16 14:30:58 | 只看该作者
 
花了十来分钟看了第一集。
心理热线的小姐姐颜值很高。声音很好听。
这些小姐姐的身份是心理热线志愿者,他们的工作是紧急的危机干预。
后续讲了很多危机干预的内容,针对的是“青少年抑郁”。
能完整的讲清楚青少年抑郁是一类需要重视的心理问题,甚至需要危机干预就挺好。这就是这个年龄段青少年在当前时代的困境。
扯抑郁症就没意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妍卡妮 发表于 2021-10-16 14:31:2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集北京的那个女生其实是双相障碍
诊断写的是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缓解状态
不知道节目组是聚焦青少年情绪问题,广义抑郁,还是抑郁症呢。

 第1张图片
补充:第一集后面那个初三学生参加的抗郁营,之前在知乎出事,还新鲜呢。
(已完结欢迎来吃瓜)一个抗郁营的姐姐打了我和背叛了我的闺蜜,现在在威胁我,请问我该怎么办?渡过老板是传媒人,只是患过抑郁症。
再发现啥外行细节我也不更新了。我就当个电影看吧,我自己人生比这个纪实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疼爱 发表于 2021-10-16 14:32:0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纪录片出乎意料的非常有价值。
目前我只找到了第一集,第一集主要讲述了青少年抑郁的问题,虽然只有短短的20多分钟,却能够让家长对抑郁症有全面初步的了解。认真看的家长,应该可以破除对青少年抑郁症的一些偏见和误解,重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同时对抑郁症的治疗有初步的了解,并增强克服抑郁症的信心。
当然,这不是专业的科普节目,内容并不深入,抑郁症也不会像节目中那么简单,但是整体上没有什么明显错误的观点,能够全面表述抑郁症对青少年的影响,抑郁症的心理和生理因素,抑郁症治疗的心理、药物、社会手段,纪录片毕竟还是要以增强信心为主,挖的太深未必是好事。不过,根据参演答主 @蔓玫 的表述,原片的挖掘还是相当深入和详细的,可能制作组为了能够让普通人更容易理解和观看,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只留下浅显易懂的部分。
如果非要鸡蛋里挑出些骨头,我得说,青少年抑郁症的克服和治疗,关键人物是家长,如果这个纪录片能够以家长的视角拍摄,围绕家长需要了解的内容,让这个纪录片更好的走入家长的内心,教育和触动家长,相信教育意义会更好。
但是这个时代,还是很感谢制作组能够用心制作这种有价值但未必能火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穷小子 发表于 2021-10-16 14:32:28 | 只看该作者
 
昨晚在央视9台看了部分。
能够出来接受录播采访的,已经克服了很多病耻感、在公众面前的恐惧感。这些孩子、家长的勇气和力量卓越。
重症患者的情况比镜头里更复杂,有更多心酸的故事,祝愿早日拥有力量和爱去处理这个议题。
再一次为广州的中学欢呼,一些中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支持超过了我的预期。昨晚的节目里,幕后附上了广州16中、广州4中对录制的支持。

 第3张图片
上一次《我的影子在奔跑》,镜头里我一眼认出了广州三中的教学楼和校服。
生命不容易,但生命是火热的。
EO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甜心陈沁 发表于 2021-10-16 14:33:13 | 只看该作者
 
抑郁症,是心理疾病。不是对抗的。是消除不良习惯。
虽然纪录片是好心,却不懂心理疾病是怎么回事。可能会误导大众,陷入无限的内斗中。坑人无数。
这就是技术类问题必须谨慎的原因。错误的影响会带来毁灭的灾难。
比如,国内心理研究落后,基本都是进口理论,等着国外进展。而国内又追捧名气,不务实的问题严重。也没有管这些的人。
患者在奔波于各种医院和咨询师之间,吃药麻痹和话聊安抚中度过,几十年康复不了的也很多。美其名曰,大众找正规渠道的少。根本不谈康复率和治疗效果有哪些阶段。
国外已经放弃研究,公认吃药只是压着。也没有解决方法。流传着心理疾病不可能康复的谣言。
国内的行内人无头苍蝇,有一大堆弗洛伊德忠实信徒,欧美专业机构支持率都不到5%的说法,居然国内大行其道。是落后?还是不思进取?
这种混乱中,电视台能出什么作品?
很显然,这又是一种对无用方法的错误宣传片。保持了鸡汤,成功学,智商税等等传统。
哪天真的有人开始重视效果,看结果,客观第一的风气起来了,心理疾病这种小儿科问题很简单。
我们做心理健康技术的推广13年,看到太多假大空忽悠。无能为力。大众本身不接受真相。主流忙着圈粉。还能有什么真材实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Xizi_YGbwbhmy 发表于 2021-10-16 14:33:18 | 只看该作者
 
【理性控制】我自付是一个科学与理性的人,但是却无法抵抗生理的惰性与压力。
——我希望,大家能够清晰地认识精神疾病对人的冲击和影响。不仅要追求身体体魄的健康,还要追求心理情感的健康。我们能够准确感知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心情状态,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与起伏不定,让自己处于一个稳定可控的精神状态。
身心健康,身体与心灵,健康与成熟,同等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敢挑音也是女神 发表于 2021-10-16 14:33:49 | 只看该作者
 
这张图就不对。
对抗抑郁你还弄这个这么压抑的图片。
换成阳光的不行么?
这么细节的东西,都要突出你们对抑郁的刻板印象。
而不是从患者角度出发,让其内心的重量轻一些。
无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27 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