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日本《养老令》中的八部大辅与弹正弼是否来源于汉代贾谊的 ...

[复制链接]
80067 3
今衫如昨 发表于 2021-12-24 01:41:2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的养老律令来自于唐律而非汉率。
至于唐律与汉律有没有继承关系我就不知道了。

另外养老律令里官职名称都有两种叫法,一种是大和朝廷自己的叫法,另一种是唐风叫法。
比如弹正台直接就是御史台。
弹正台里下属四等官员:
弹正尹,对应的唐名是御史大夫、御史尚书。
弹正弼,对应的唐名是御史中丞。
弹正忠,对应的唐名是侍御史。
弹正疏,对应的唐名是御史主簿。
再往下的台掌、巡查弹正等低级职位我懒就不说了。
另外战国时代各种"XX弹正",有一部分是大和朝廷承认的官职,还有一部分是他们自称的......
nobu nobu的那个织田弹正忠是朝廷承认的官职,当时nobu扶持足利义昭上洛成功,走完流程后朝廷给他封了个从五位下 弹正少忠的官职。
上杉景胜当过弹正少弼,后来米泽藩上杉家的历代家主都是弹正弼。

另外明治维新后也有弹正台这个位置,不过后来因为“粟田口停刑事件”引发了明治新政府内部的矛盾,最后把弹正台给合并到刑部省里去了。
大致内容是大村益次郎(戊辰战争中长州藩的主战派将领,明治维新后任兵部大辅、大力提倡近代化军事制度)因为大刀阔斧的改革军事制度,引起了大量保守派的不满,于是在某天吃饭的时候八名刺客手持“斩奸状”破门而出把他给砍成重伤、数月后不治身亡。完事后刺客也不跑,就等着别人来抓。审判的时候许多人都来给刺客求情,指责大村益次郎死了活该,甚至不少弹正台里的官员都同情刺客。最后把刺客押送刑场杀头的时候,上演了一出刀下留人的戏,


上一篇:日本人平均月薪2万人民币,真实的日本生活是怎样的?
下一篇:日本是否因担心沉没而产生侵略扩张野心?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3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ouyoung 发表于 2021-12-24 01:42:18 | 只看该作者
 
日本的养老律令来自于唐律而非汉率。
至于唐律与汉律有没有继承关系我就不知道了。

另外养老律令里官职名称都有两种叫法,一种是大和朝廷自己的叫法,另一种是唐风叫法。
比如弹正台直接就是御史台。
弹正台里下属四等官员:
弹正尹,对应的唐名是御史大夫、御史尚书。
弹正弼,对应的唐名是御史中丞。
弹正忠,对应的唐名是侍御史。
弹正疏,对应的唐名是御史主簿。
再往下的台掌、巡查弹正等低级职位我懒就不说了。
另外战国时代各种"XX弹正",有一部分是大和朝廷承认的官职,还有一部分是他们自称的......
nobu nobu的那个织田弹正忠是朝廷承认的官职,当时nobu扶持足利义昭上洛成功,走完流程后朝廷给他封了个从五位下 弹正少忠的官职。
上杉景胜当过弹正少弼,后来米泽藩上杉家的历代家主都是弹正弼。

另外明治维新后也有弹正台这个位置,不过后来因为“粟田口停刑事件”引发了明治新政府内部的矛盾,最后把弹正台给合并到刑部省里去了。
大致内容是大村益次郎(戊辰战争中长州藩的主战派将领,明治维新后任兵部大辅、大力提倡近代化军事制度)因为大刀阔斧的改革军事制度,引起了大量保守派的不满,于是在某天吃饭的时候八名刺客手持“斩奸状”破门而出把他给砍成重伤、数月后不治身亡。完事后刺客也不跑,就等着别人来抓。审判的时候许多人都来给刺客求情,指责大村益次郎死了活该,甚至不少弹正台里的官员都同情刺客。最后把刺客押送刑场杀头的时候,上演了一出刀下留人的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尼玛尼玛是奇葩 发表于 2021-12-24 01:42:48 | 只看该作者
 
只能说,选用汉字这个方面确实有这么个可能。
事实上日本律令官制看着汉字繁多,但实际上的和训就这么几个,举个栗子:
不管你是官、省、台、职、寮、司、府,通通念「つかさ」;
不管你是(官)伯、(省)卿、(台)尹、(职)大夫、(寮)头、(司)正、(府)督,通通念「かみ」;
不管你是(官)副、(省)辅、(台)弼、(职)亮、(寮)助、(司)佑、(府)佐,通通念「すけ」;
然后官司比较庞大的,次官(すけ)、判官(じょう)、主典(さかん)再分大(おほい)少(すない)
详细来说开的话:
「治部大輔」和训「おさむるつかさのおほいすけ」,直译“治理官司的大次官”;
而「弾正大弼」和训「ただすつかさのおほいすけ」,直译“纠正官司的大次官”。
其实也就是「おさむる」和「ただす」有所差别罢了。
所以为什么弹正台的次官要写汉字“弼”、八省次官要写汉字“辅”,大概就是借用《新书》的典故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f98ohuin1 发表于 2021-12-24 01:42:55 | 只看该作者
 
@Chris Chou
仆所言者辨也,足下所言者理也。且若能阐长沙、飞鸟之说,而不切本题之中,探题何暇用之乎!

 第1张图片
本题探讨的是“八部(八省)大辅与弹正弼是否来源于贾谊的《新书》”,您在回复里简洁明了地阐发了贾谊的观点,这是值得所有人钦佩的。但其实我是想通过回答这个问题从而希望大家辨别清楚一件事——日本官名里的“大辅”、“弹正弼”同贾谊的“大辅”、“大拂”并不相符,甚至存在乱用的现象。我既没有否定贾谊在《新书·辅佐篇》里的观点,也从未认为弹正台的职能不同于贾谊的“大拂”,更不觉得八省的职能同贾谊的“大辅”不相称,君其察焉!

 第2张图片
下面我详细谈一谈我的看法
首先是大辅,大辅“使百吏敬率其业。故大辅之任也。下执事职。”由此可见,贾谊认为大辅应是主管日常事务的官员,其地位在主掌大政方针的“大相”和主掌监察百僚的“大拂”之下。且八省大辅的位阶是正五位,与弹正弼的位阶相同(中务大辅的位阶还高于弹正弼),这是不符合贾谊观点的。
而日本的八省大辅乃是八省长官——卿的副手。按贾谊的说法,日本的八省卿主管日常事务,比起次官更配得上“大辅”这个称呼,然而日本人却用它来称呼次官。
再说“大拂”,贾谊认为“大拂”是地位高于“大辅”的“中执政职”,仅次于相当于太政大臣及左右大臣的“大相”。而在日本人的设计里,弹正弼的确是辅佐天皇的官职,但其直接辅佐的对象是位阶在八省卿(位阶为正四位)之下的弹正尹(位阶为从四位上)。这样看来,日本的弹正弼一职既不符合贾谊“大拂”为主管日常事务官员的论点,也不符合贾谊“大拂”地位高于“大辅”的论点。所以弹正弼和贾谊的“大拂”不能完全对应。
此外您所说“大辅有类六官之职”,我认为大辅最多只能对应天官中的“大宰”一职罢了。甚至比起大辅,“总百官之要,以调天下之宜”的大相和大宰更相称,不过我这是基于郑玄“百官总焉,则谓之冢”的观点而得出的结论。
此外我认为贾谊《新书·辅佐篇》中所叙述的各种职官比大辅更适合匹配六官。但《辅佐篇》可能更多是在叙述辅佐天子之官所应当尽到的职责,并未详细介绍各职官之间的从属关系。所以您若一定要说“道行、调谇、典方、奉常、祧师”等职乃是“大辅”的属官,我所以“大辅职类六官”,我只能说您是对的。因为我没有证据证明他们的从属关系不存在。
道行“典知变化,以为规是非,明利害,掌仆及舆马之度”,我认为可比拟大司马。
调谇“典博闻以掌驷乘,领时从,比贤能”,主要是进谏规劝,我认为周礼六大里没有一个是专职进谏的,只能说它类似隋唐以散骑常侍为首的谏官系统。
典方“典容仪以掌诸侯远方之君,撰之班爵列位轨伍之约”,我认为可比拟大宗伯。
奉常“典天以掌宗庙社稷之祀,天神、地祇、人鬼”,我认为同样可比拟大宗伯。
祧师“典春以掌国之众庶四民之序,以礼义伦理教训人民”,我认为可比拟大司徒。
最后我想说的是,小岳岳比黄豆哥可爱多了

 第3张图片
——————————————
疑、承、辅、弼被称为四辅官,在据传是秦汉之交时人伏生编纂的《尚书大传》里就已经有了(贾谊应该是受了他的影响)。
四辅一词出现的更早,在不考虑真伪尚书之辩的情况下,至少《礼记》里就已经有了。
况且在律令中,日本人用各类表示辅佐的汉字来称呼各官署的次官和判官。除了各省次官——辅和弹正台次官——弼,还有各省的判官——丞,神祇官的次官——副,太宰府的次官——贰,各寮的次官——助,各司的判官(实际上相当于次官)——佑,卫府的次官——佐。这些官职无不具有“协助”的含义在里头。所以单单从辅、弼两个字就断定日本古代的官名来自于贾谊的著作,太过绝对了。
顺便说一句,日本人还用表示“恪尽职守”或者“有能耐、有勇气”的汉字来作为一些官名,这是中国古代不存在的,可以说是他们的一个创举。
比如各职的次官——亮,弹正台的判官——忠,各国的次官——介,意思相同,都表示“忠于王事”或者“清廉正直”的含义。
此外,各军团的长官——毅,意思是“坚定、勇敢”。各职的判官——进,意思可能是“精进”或者“锐意求进”,各寮的判官——允,大概来自于《诗经》的“允文允武”,意思是有能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29 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