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为什么临近香港的广东可以有两个超级城市而江浙没有?

[复制链接]
28451 20
happyguy 发表于 2022-1-20 11:45:56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谢邀。

太长不看一句话总结版:根源在于深圳的政治定位。

先看最新2017年城市GDP排名:

前10里面珠三角两个(深圳3,广州4),长三角三个(上海1,苏州7,杭州10)。珠三角排名占优,长三角数量占优,总体打个平手。

第11-25名,珠三角还是两个(佛山16,东莞19),长三角四个(南京11,无锡13,宁波15,南通18)。这里珠三角和长三角对比就开始吃力了。

再往后,珠三角第五要到50名开外了(惠州55),长三角还有常州、绍兴、温州、嘉兴、镇江等等都进了前50。珠三角这里就比不上长三角了。

所以我们简单量化一下:

长三角:上海2,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等1.5,常州温州这几个就是1,往后0.8、0.6。
珠三角:深圳2,广州2,佛山、东莞等1.5,再往后惠州1,往后0.8、0.6。

整体而言,长三角发展集中度低,只有一个一线,但辐射范围非常广;珠三角发展集中度高,有两个一线,但辐射范围不及长三角。

这里面的关窍在于深圳的定位。深圳本有三个选择:

1、成为一个广东省地级市;2、成为经济特区;3、成为直辖市。

很显然深圳成为了2。那么我们假设两个平行宇宙,看看如果深圳成为了1和3会是什么情况。

如果深圳作为普通地级市,那么没有政策倾斜。但以深圳的客观地理条件(珠江入海、背靠香港),在改开的历史大环境下也断然不会成为一个普通二线地级市,必然是比肩苏州无锡,成为强一点五线城市。那么珠三角的格局就和长三角一致,一个一线城市广州,带着几个一点五线深圳佛山东莞。广州比肩上海,余下比肩苏锡常。

如果深圳成功拿下026直辖,那么深圳的发展腹地将大为拓宽。东莞、惠州的全部或部分都将纳入深圳,以深圳的优越条件及政策力度,必将比肩甚至超越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珠三角格局还是会变成长三角,只是领头羊成为了深圳。但作为广东省府的广州,很有可能与当下江苏南京的地位无异。

所以无论深圳是1和3,珠三角格局都会与长三角无异(但龙头不同),但偏偏深圳选了2。这里面的权衡是很多的,一方面改开需要立龙头,香港又摆在那里,深圳客观条件太好了;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不顾及广州的体量与地位,不能让深圳一家独大吸血。所以深圳能拿特区拿计划单列,但就是拿不到直辖。现有格局足以同时保证广深地位平衡,对广深而言都是最好的选择。

长远来看,深圳没有直辖对未来发展大有掣肘。我曾在回答(白心子:上海和深圳哪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力更好?)里提到过,深圳目前的最大问题就是地少。同是一线,深圳土地只有北京的八分之一,上海、广州的三分之一。深圳早在15年土地开发强度就到50%(国际警戒线30%),全国绝无仅有。16年北上深房价暴涨,北京上海是严控土地开发,至今闲置土地不少;深圳则确确实实是地少,以后能开发的就更少。未来深圳缺地的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房价更不用多说。

为什么临近香港的广东可以有两个超级城市而江浙没有? 第1张图片

香港与深圳交界处,南侧是寸土寸金的香港

为什么临近香港的广东可以有两个超级城市而江浙没有? 第2张图片

上海内环龙阳路附近,仍有大片土地未开发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合并周围的东莞惠州,参考广佛一体化,但这几乎不可能。深圳财政上已经是单干了,还要把除广深外珠三角最富裕的地区吞并,广东无疑少了重要的财政来源。尤其考虑到广东是沿海发展最不平衡的省份,财政需大量转移支付粤北等欠发达地区,不可能全靠广州一肩挑。所以挖掉珠三角对广州乃至广东省府是绝无可能同意的,这也是为何深圳不能直辖的最直接原因。

深圳已错过直辖机遇,在土地问题上只能退而求其次,要么填海要么吞并香港。填海经济成本巨大,吞并香港更是难上加难。目前来看近似无解。

所以,大家只看到珠三角有两个一线,没有看到背后十分复杂的政治区划格局。全国五个直筒子市(不设市辖区、不管县市)广东就占了两个,中山和东莞,全在珠三角。深圳和珠海两个特区也在珠三角。港澳这两个特别行政区更不用说了。不管做什么经济计划,里面的平衡博弈都非常多,港珠澳大桥就是很好的例子。

综上,单看经济发展,珠三角和长三角是差不多的;但考虑到地区规划及政治平衡,珠三角要比长三角复杂得多。

这就是题主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所在。


上一篇:美国临床数据表明「奥密克戎病例死亡率为德尔塔病例十分 ...
下一篇:北美教学干货||美国Kindergarten浸入式中文班数学课教案 ...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没钱不舒服斯基 发表于 2022-1-20 11:46:41 | 只看该作者
 
谢邀。

太长不看一句话总结版:根源在于深圳的政治定位。

先看最新2017年城市GDP排名:

前10里面珠三角两个(深圳3,广州4),长三角三个(上海1,苏州7,杭州10)。珠三角排名占优,长三角数量占优,总体打个平手。

第11-25名,珠三角还是两个(佛山16,东莞19),长三角四个(南京11,无锡13,宁波15,南通18)。这里珠三角和长三角对比就开始吃力了。

再往后,珠三角第五要到50名开外了(惠州55),长三角还有常州、绍兴、温州、嘉兴、镇江等等都进了前50。珠三角这里就比不上长三角了。

所以我们简单量化一下:

长三角:上海2,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等1.5,常州温州这几个就是1,往后0.8、0.6。
珠三角:深圳2,广州2,佛山、东莞等1.5,再往后惠州1,往后0.8、0.6。

整体而言,长三角发展集中度低,只有一个一线,但辐射范围非常广;珠三角发展集中度高,有两个一线,但辐射范围不及长三角。

这里面的关窍在于深圳的定位。深圳本有三个选择:

1、成为一个广东省地级市;2、成为经济特区;3、成为直辖市。

很显然深圳成为了2。那么我们假设两个平行宇宙,看看如果深圳成为了1和3会是什么情况。

如果深圳作为普通地级市,那么没有政策倾斜。但以深圳的客观地理条件(珠江入海、背靠香港),在改开的历史大环境下也断然不会成为一个普通二线地级市,必然是比肩苏州无锡,成为强一点五线城市。那么珠三角的格局就和长三角一致,一个一线城市广州,带着几个一点五线深圳佛山东莞。广州比肩上海,余下比肩苏锡常。

如果深圳成功拿下026直辖,那么深圳的发展腹地将大为拓宽。东莞、惠州的全部或部分都将纳入深圳,以深圳的优越条件及政策力度,必将比肩甚至超越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珠三角格局还是会变成长三角,只是领头羊成为了深圳。但作为广东省府的广州,很有可能与当下江苏南京的地位无异。

所以无论深圳是1和3,珠三角格局都会与长三角无异(但龙头不同),但偏偏深圳选了2。这里面的权衡是很多的,一方面改开需要立龙头,香港又摆在那里,深圳客观条件太好了;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不顾及广州的体量与地位,不能让深圳一家独大吸血。所以深圳能拿特区拿计划单列,但就是拿不到直辖。现有格局足以同时保证广深地位平衡,对广深而言都是最好的选择。

长远来看,深圳没有直辖对未来发展大有掣肘。我曾在回答(白心子:上海和深圳哪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力更好?)里提到过,深圳目前的最大问题就是地少。同是一线,深圳土地只有北京的八分之一,上海、广州的三分之一。深圳早在15年土地开发强度就到50%(国际警戒线30%),全国绝无仅有。16年北上深房价暴涨,北京上海是严控土地开发,至今闲置土地不少;深圳则确确实实是地少,以后能开发的就更少。未来深圳缺地的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房价更不用多说。


 第5张图片

香港与深圳交界处,南侧是寸土寸金的香港

 第6张图片

上海内环龙阳路附近,仍有大片土地未开发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合并周围的东莞惠州,参考广佛一体化,但这几乎不可能。深圳财政上已经是单干了,还要把除广深外珠三角最富裕的地区吞并,广东无疑少了重要的财政来源。尤其考虑到广东是沿海发展最不平衡的省份,财政需大量转移支付粤北等欠发达地区,不可能全靠广州一肩挑。所以挖掉珠三角对广州乃至广东省府是绝无可能同意的,这也是为何深圳不能直辖的最直接原因。

深圳已错过直辖机遇,在土地问题上只能退而求其次,要么填海要么吞并香港。填海经济成本巨大,吞并香港更是难上加难。目前来看近似无解。

所以,大家只看到珠三角有两个一线,没有看到背后十分复杂的政治区划格局。全国五个直筒子市(不设市辖区、不管县市)广东就占了两个,中山和东莞,全在珠三角。深圳和珠海两个特区也在珠三角。港澳这两个特别行政区更不用说了。不管做什么经济计划,里面的平衡博弈都非常多,港珠澳大桥就是很好的例子。

综上,单看经济发展,珠三角和长三角是差不多的;但考虑到地区规划及政治平衡,珠三角要比长三角复杂得多。

这就是题主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白日梦患者 发表于 2022-1-20 11:47:07 | 只看该作者
 
你搞搞清楚:
广州一百年前还是比香港牛逼的存在,再过几十年就会回到它本来的地位。香港领先内地城市,不仅仅是靠港人的自我奋斗,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你也不看看香港那些历史片里面,讲到上海,讲到广州,都是大都市,城里人的存在,那时候港人都是仰视上海和广州的。
苏州,杭州,南京,哪个历史上不比香港牛?你的设问就有问题。 广州不是因为背靠HK才有今天,深圳才是,苏杭宁也不是单靠上海才有今天,上海也不是因为是仅仅是上海就有今天。这几个城市里,只有深圳和HK是有历史上的天然联系的。其他都无从比较,无法一概而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漫天心雨 发表于 2022-1-20 11:47:14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广州的存在是历史,而深圳是大笔一挥划出来的。上海和北京的存在都是历史,但中央去大笔一挥时又不划新的城市,那有什么办法?
就算同样是大笔一挥,有成的也有不成的。除了深圳之外,别的改革开放特区谁还记得?此外,深圳这样的特例是通过大量移民支撑起来的。生产力刚刚被解放那个年代,去深圳捞一笔是很容易的选择。现在深圳已经建立起来了,第二个城市想要去抢移民捞钱的品牌就不容易了,政策倾斜需要非常大才能做到。
至于直辖市的事情,广州和深圳都纠结过,但广东人这种山高皇帝远的心态是不会想成为直辖市的。成为直辖市就要直接归中央管,直接承担中央下来的指标,这多没有灵活空间啊。还是让广东省当保护伞好,中央下来的指标如果广州深圳不想扛那么多就让广东省其它地方扛多一些,反正跟广东省讨价还价就是了。除非有巨大的好处,否则广州和深圳都不会选择成为直辖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柳云开 发表于 2022-1-20 11:47:49 | 只看该作者
 
因为珠三角在如此小的范围内具有三个核心城市的情况本身就是世界很罕见的情况,像长三角那样核心城市隔开相当距离,并且有一个绝对核心的情况才是正常的。
香港的产生,是因为英国殖民和大陆对外封闭的特殊产物,如果在没有政治因素影响的自然条件下,香港完全不具备发展为大城市的可能性。如果香港没有崛起,那么内地在改革开放后也很可能不会选择深圳作为特区,即便作为特区,缺少了香港的支持,深圳在初始阶段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综上所述,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广州才是珠三角的天然经济中心。深圳和香港的崛起都带有一定偶然性。
而长三角的情况是,上海在近代的崛起其实带有必然性,因为上海是长江出海口,也背靠苏州这一江南历来的经济中心,在海运重要性上升后很容易取代苏州的地位。而南京、杭州虽然一直是区域性中心城市,但是其全国影响力必然无法和作为长江出海口加海港的上海进行竞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北极星光 发表于 2022-1-20 11:48:11 | 只看该作者
 
强答一发,因为有话说!
首先珠三角和长三角强行进行比较是不合适的,为什么,长三角是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而珠三角不过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九个城市而已,不过是广东省面积的1/3,5.6万平方公里。强行比较本来既不公平也不科学,除非将长三角的概念也降级为地理学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冲积平原),那么大约就是部分苏中、全部苏南和浙北以及上海市的面积,苏南2.8万平方公里,浙北面积1.6万平方公里,上海面积6340平方公里,加到一起5万平方公里,再加上苏中部分地区,至少1万平方公里,这样一个长江三角洲平原是可以较为公平合理且科学的和珠三角进行比较。
众所周知,中国从古代为了防止地方的权力过大,甚至独立,在省域划分时一直执行的就是“掺沙子”的方式,在研讨经济文化,而不是政治的时候,国家定义的区域和经济文化的区域是有所不同的。我认为,长三角两省一市,真正受到上海影响的,大约也就是我说的苏中苏南浙北这样的地区。话说回来,钦慕是相互的,苏南人非常仰慕上海;上海人也比起苏北更亲近苏南。
第二,如果解决了长三角的区域的定义问题,还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香港澳门算不算珠三角的城市,或是说现在流行的“大湾区”的概念是不是可以等同珠三角。要知道,除了法律上的行政特区的概念,香港澳门和珠三角的城市的紧密程度丝毫不亚于上海和长三角。坐飞机可以去香港机场,买菜可以到珠三角;读书去香港,清明祭祖可以到珠三角;种地可以去香港(清朝以来的祖田),居住却在深圳。香港人很多都是祖籍广东的,如果说长三角要和珠三角比较,却要香港(澳门)屏蔽出去比较,我认为也是不科学和不公平的。
好了,我重新定义了可以比较的珠三角(湾区)和长三角(江浙):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湾区):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十一市组成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地区(江浙,苏中苏南浙北上海):扬州、泰州、南通、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上海。(其实这个排列并没有珠三角清晰,何谓苏南苏中到底是哪些,南京算不算苏南,很多苏锡常的朋友有自己的看法,外人又有外人的看法。所以两省一市的长三角的概念并不好,拉郎配的感觉)
好了,如果从方言的角度来看,本文定义的珠三角基本上都属于粤方言地区(含少量客家话);而本文定义的长三角地区属于吴方言地区。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也就是下定义完成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作为珠三角龙头的香港和长三角龙头的上海还可以比吗?
如题目所说的,“上海和香港体量目前而言已经不是一个级别了”,这是从GDP来看,毕竟上海多出那么多。其实这两个城市还是不好比的,解放前的上海,是亚洲的伦敦纽约,完全没有东京什么事情。我指的是金融地位。而解放后,人家汇丰银行搬到了香港,门口两个石狮子都搬到了香港,你们知道为什么全名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了吧。可以说直到今天,“在国际金融界的地位,香港比上海领先了好几个首尔”(摘自上海GDP碾压香港,为何还不能成为金融中心?)。
香港是一个自由港,如果你了解这个城市,其实它并不是哪群人的城市,而是一个属于全世界的城市,比如无论你带着多少现金出入香港,都没问题,至少香港这边的海关没问题(更新一下知识点:2018年7月16日起,香港法例第629章《实体货币及不记名可转让票据跨境流动条例》,12万以下没问题)。但是,正是因为香港的世界属性,所以香港的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并不会给珠三角的城市群带来太多的利益,至多是一些溢出的实业和服务业由珠三角城市承接(比如我自己就时常会接到一些香港流出的咨询项目),但是利益的大头并不针对的珠三角——香港取利于全世界,散利于全世界(没毛病,李嘉诚说跑就跑了)。但是上海则不同,它可能是取利于周边城市,一部分留在本地,一部分上交给中央国库。
香港还有一个和日本接近的特点就是海外军团,你不能看香港本地GDP,毕竟只有800万人口,香港人在珠三角的投资,南洋的投资,内地的投资,一个较早的数据,是2016年的,说是内地港资企业13.6万户,占境外企业近三成。(很明显,摘自内地港资企业13.6万户 占境外企业近三成)
依靠金融地位,依靠巨额的资金吞吐,我们应该还是将香港看作一个超级城市,如果从政治地位,它也算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省级直辖市了。
到今天来看,上海依旧是华东区域中心,华东这个区域是它的一亩三分地;但香港挣钱更远,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地铁背后都有香港地铁的影子,很多的高速公路和桥梁的收费,都是香港地产公司承包。其实中国的城市通过建造地铁来拉动地价,通过获取地价来建造地铁的循环套路就是绝对的“香港模式”。从这一点来看,香港对于全中国都是影响深远的。
珠三角和长三角对于国家来看,功能是不同的,长三角,也就是老话说的“江浙地区”属于鱼米之乡,是国家的税赋根基,我所了解从宋朝以来,甚至隋唐以来,这个国家税赋来源的重要之地是一直坐得稳稳地。历朝历代长三角地方大员在长三角工作的任务和个人目标应该是——局面稳定、繁荣经济,多交税赋,升作京官。所以,不要说长三角不抽血,上海不抽血,你到苏南超市买东西,打出来的小票都是正式发票;你在珠三角超市购物,小票只是热敏纸的流水,发票需要另开。所以,从税负率来说,长三角的颗粒归仓要比珠三角严重。上海是什么?共和国长子,老规矩长子是要扛大头的。
珠三角是什么,自古就是蛮荒之地,边境之地,除了广州惠州还有些人文气息,其他地方都引不起中央的注意。抽税是不太想的,只要不烦到中央政府贴钱就好了。香港都被早期的英国人骂作鸟不拉屎的地方,深圳更是。广东一直没有什么重工业,因为随时可能成为战争的前线;广东历来穷,本地人偷渡出去的多,所以改革开放以前,政府连大一些渔船都不允许广东人建造。所以,至今广东虽靠近海边但是海鲜还是贵过北方许多,还是因为船小捕鱼成本高。所以广东这个共和国的“幺儿子”,不依靠国家补贴,反而自己闯荡一番发了大财,这是出乎中央意外的。
不要机械决定论,因为肯定有人会说珠三角,尤其是深圳的崛起完全得益于中央政策。我们很长时间是一个计划经济的国家,所以迷信政策的绝对有效。1979年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城市,歌曲《春天的故事》唱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真相其实是——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4个圈。今天的汕头同埋珠海已经泯然众人,厦门略高于惠州的水平也算是“大未必佳”。
总之,珠三角的崛起是多种原因造成,政策仅仅是一个因素。另外因为政策的特殊,珠三角在中国都算比较特立独行的,比如广东方言的电台和电视台,这是因为海外侨胞多的原因,配合统战工作给了专门的政策;比如独立于国家电网之外的南方电网;最不顾及民生吃相最难看的地方铁路局广铁集团(号称抢铁);还有相对宽松的舆论自由等等,都造就了广东不同于岭南以北的空气气氛。
如果珠三角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相比,珠三角的人口会比较聚集,因为珠三角的平原稀少,可以说是七山二水一分地,所以人口会被迫聚居。但长三角平原则不同,除了城市,镇村居住更散。长三角就算是城市,也会比珠三角“扁平”。因为平地多,长三角不需要向上发展空间。
还有一个背景是深圳虽然地处广东,它在城市的文化上,习俗上就是和国内一些移民城市一样,并无本地色彩,深圳的广东文化的痕迹很少,可以说极少,形式上基本和苏州或是别的地方的新区没有区别。可以毫不留情地说,你来到深圳,文化意义上你并没有来到广东。
好了,现在分析题主的问题“为什么背靠香港的广东可以有两个超级城市而江浙没有?”

  • 关于广州,题主想多了,广州是比上海还要古老的地区行政中心和通商口岸城市。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而早在1757年,随着乾隆皇帝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上谕的颁布,清朝的对外贸易便锁定在广州十三行。即使后来衰退,上世纪1980年,广州GDP还是中国第五大城市。在商业传统上,上海人可以对深圳人有优越感,但是无法对本土广东人有优越感,宋美龄宋庆龄的父亲知道吧,查理宋,广东文昌人(虽然今天是海南省),都是岭南文化。查理宋闯荡上海滩,只是上海开埠时广东人闯上海的缩影。前几年看的一个节目,介绍上海存在的叉烧肉老店,都是祖籍广东的老街坊在吃。查了一下资料,上海开埠后至民国的1920、30年的移民代有“约1%的广东籍”。可以说,无论商业的传统,还是地理位置,以及历史地位,广州这个“超级城市”可以说是自带至少60%的基础的。一个省会城市的地位,尤其是经济文化的地位,要看就看这个城市的影响是否出省,广州这个城市可以说是覆盖全省(除深圳外),辐射邻省的。南京倒是辐射了安徽,可惜没有覆盖全省。
  • 深圳很特殊,即使放在全国也很特殊。广州有悠久的历史,也有全国排名前十的高校,前十的医院。你可以说深圳很有钱,也可以说深圳穷得只剩钱。当然,中国今天的主流宣传就是唯GDP论,一个城市是不是大城市,就看GDP;中国城市的实力就只有GDP来排名。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以前不是,一段时间以后的中国也应该不是。深圳这个城市除了房价和GDP,有什么领域是可以拿出来可圈可点的,教育?科技(不是指的做手机)?历史文化?医疗?金融(深市完全不能和上海比)?文娱和影视?白居易(指的“长安米贵白居不易”)?......深圳这个城市最初的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挣钱,挣GDP,除此以外别无它用。天涯有人说得好,深圳是用来养蛊的。这里我不是黑深圳,我认为很自然,这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而且不同于厦门、珠海、汕头,这三个城市还有历史,还有老城,还有大量的原居民,属于不纯洁的经济特区,所以没有成功。但是深圳不同,它没有任何历史负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1980年在深圳参加工作的人平均年龄22岁,甚至到2018年以后它的养老金才开始真正支付第一批。(不考虑1980年40岁参加工作的情况)。深圳不需要维持昂贵的教育、医疗、养老......你将它看作现金的奶牛也不为过。作为超级城市,仅仅GDP一个指标并不是客观的衡量这个城市的地位,我们可以思考,如果我国和别国打仗,要从苏州、武汉、重庆、成都、郑州、深圳这几座城市中放弃一个,国家会放弃哪一个。苏州是鱼米之乡,是完粮纳税的基地;武汉是历史名城,九省通衢;重庆是重工业城市,曾经的战时陪都;郑州是铁路枢纽,舍弃它给全国带来的麻烦绝对大过深圳;成都更不得了,它是用来镇守西藏边陲的。如果这几个城市中非要放弃一个,我有90%以上的把握会放弃深圳。所以啦,如果综合评判,而不仅仅是GDP,深圳这个城市在全国所有城市中的地位,不会高过郑州武汉重庆成都这样的城市。所以,我觉得题主还是想多了,深圳人多地贵而已,GDP高点儿,物价也不低,超级城市,怎么个超级法?
  • 上海确实吸血了,题主,不仅仅是题主,我和长三角也就是江浙的朋友说上海吸血,他们要么不承认,要么索性说我们愿意被它吸,尤其是在苏南。整个长三角的税赋在中国都算很高的,这是税源地的习惯,不算上海吸血。我们就说机场,上海有浦东和虹桥两个国际机场,全部都在全国十大机场排名内。而无锡和苏州,需要共建一个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我查了一下硕放机场的排名,全国42位。杭州略争气,杭州萧山机场在有的排名榜刚好全国第十位,有的排名榜则是全国十二位。但是珠三角的机场则不同,深圳宝安机场,广州白云机场都是全国前十,而且都比上海的两个机场排名略低(白云低过浦东/宝安低过虹桥),但是香港国际机场的排名仅次于首都国际机场,为中国第二大机场(插话:凭什么认为香港不是“超级城市”)。我们可以看出来,仅仅机场一项,上海可以说“吸血”苏南浙北的大部分资客源,浦东和虹桥两个机场加在一起每年1亿人次,每人头上的吃住和交通上海留下100元利润不难,那就是100亿吧。尽管还有足够的证据但是不多说了,仅仅举机场的例子,就足够我说上海吸血了。证有易,证无难,有认为上海没有吸血的可以来反驳。
  • 关于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这是一个伪概念,请问国家那一部文件定义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你去查出处,最后都是什么周刊,媒体自己定义,噱头而已。包括最新的“新一线城市”,都和“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一样,是城市广告。因为“X线城市”是一个商业概念,所以它的逻辑性低到了可以收智商税的地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你们说:论级别:这四座城市一个是首都,一个是直辖市,一个省会,再加一个副省级地级市,怎么扯到一起?论市委书记的级别,目前的北京和上海市委书记都兼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目前的广州和深圳书记兼任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政治局委员下来是政治局候补委员,再下来是中央委员,然后才是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广州和深圳的领导属于封疆大吏,但北京上海的领导就是中央的一部分,不可比。题主说“苏州,杭州,南京也只能在二线城市里挤破头”,因为二线城市也是破绽百出的伪概念,目前的南京市委书记是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苏州市委书记是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不过杭州的市委书记不如宁波市委书记排名靠前,宁波的市委书记经常是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什么一线城市二线城市都是虚的,看一个城市或是省份综合地位,就看他的党委书记的党内排名。我们国家的政府会综合一个城市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人口数量,治理难度,战略地位等因素来给予相应的政治待遇。从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再下来就是在省委做常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嗳嗳angela 发表于 2022-1-20 11:49:06 | 只看该作者
 
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香港对广东的辐射是线性的,上海对江浙的辐射是扇形的。

 第9张图片
(见上图蓝色的箭头线)
受地理和交通限制,在珠三角,香港主要辐射范围就是深圳、东莞、广州这三点一线,深圳更是全城包裹香港接受香港影响。至于珠江西岸的的珠海,就交给澳门了(为珠海汗);另一方向的惠州,一度要靠有争议的炼油谋生。
长三角就不一样了,由于交通四通八达、没有地理阻障,上海对周边的辐射、影响以扇形几乎平均分布。

 第10张图片
其次,至少在改革开放前二三十年,无论是资本还是管理上,论输出能力,上海远不如香港。参见另一个回答:莫也:早期的5个经济特区中,为什么只有深圳能够跻身一线城市?

辐射方向更集中、辐射能力更强,当然也更容易造就广州、深圳两个超级城市,这还是在原本经济基础长三角比珠三角雄厚的背景下做到的。
历史上,南京、杭州为代表的江浙地区本来就较富庶、发达,民风开放、进取,又有上海作为龙头,所以江浙虽然没有出现堪比广州、深圳的城市,但整体实力相比广东只强不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supper濤 发表于 2022-1-20 11:49:44 | 只看该作者
 
从历史角度观察,广州如今是回到历史上作为中国南大门的地位,深圳是特殊条件下诞生的经济体

先说下深圳发展的特殊之处,这跟它邻居香港有密切关系,今天的深圳多亏了这位专坑自己的队友
很多人都知道,香港的崛起有赖于当时的内战爆发,民国的资本家们,既不想留大陆,也不愿去台湾,所以跑到了当时仍是英殖民地的香港包玉刚邵逸夫这些家族就是那时候过去的,为香港这一穷二白的地方注入了大量商业人才,这是其一;在大陆被外界封锁期间,香港作为对外窗口,经常帮大陆做走私活动,享受到了中间商的红利,例子如霍英东家族,与此同时西方开始对外迁出低端制造业,香港吸收了这波行情后迎来了黄金时期的发展,这是其二;
上述两个特殊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香港原来那山多地少的小渔村,各种客观条件都根本没法和广州乃至上海比,也就凭借大陆封闭的特殊时期才有的机会;

 第13张图片

70年代的香港

到改革开放,香港因成本上升把制造业往大陆迁移,深圳作为香港的远房亲戚(两边本地人都是客家人),距离近、政治气氛宽松,不仅承接大量主要来自香港的制造业,还得到了很多香港老板的投资建设(公路、地产),且很多人也把深圳当作他们的后花园,经常跑来这边吃喝玩乐(你懂的),直到初中我还能见到很多香港人在这边生活(本人90后),投资、出口、消费都有了外力支持的情况下,原本不具备天然优势的深圳就有了能比肩另外三个传统大城市的发展;

 第14张图片

90年代的深圳,那时罗湖还是市中心

此时的香港专注搞自己的金融、地产、服务这三块,他们赚钱、我们发展,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直到队友开始了自己的作死之路,让深圳终于有了一次超越他们发展的机会;
大家都知道,香港是走“姓资”的路线,一国两制嘛,香港的制度决定了其发展是被财阀们所左右,我一直认为深圳和香港的例子,是证明大陆体制在发展方面比西方的资本主义更具优势的一个典型代表;
当年董建华执政,搞了一系列政策让香港经济转型,提出很多如今看来是有前瞻性的项目,比如高科、中医药等产业,现在基本都失败了;一是执政班底和他离心离德且内斗严重,当时的政务司司长叫陈方安生,经常和老董争权对着干,这女人后来还跑去搞gang独,典型的西方势力代表;二是发展其他产业,就须让香港摆脱地产的束缚,这就触碰到了传统财阀们的蛋糕也就是房地产,当时的财政司司长叫曾荫权,他背后的就是财阀势力,当年因他的关系,香港错失了中芯国际在港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机会,紧接着亚洲金融风暴的出现,终于让香港彻底陷进了地产困境;更详细的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
香港人口密度小于新加坡,为什么还不能实现「居者有其屋」?而深圳就没这问题了,上下一致专心搞发展,新世纪初深圳的房地产仍未对经济构成束缚,新兴产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上述提到当时董建华在香港搞转型,估计他也想不到这波政策的红利,无形中反倒让隔壁的深圳享受到了。
那时因港府的政策效应,香港这个充斥大量外资、港资的自由市场对新兴产业是有投资意向的,而香港数码产业当时已经被媒体和传统财阀弄得一团糟,投资者们于是把眼光转向了大陆,发现深圳的研发成本和市场规模都更具优势,所以跑到这边来投资高科企业,例子如李泽楷当年投资腾讯,这家伙不仅利用香港的转型坑了港府一把,还很早就把腾讯股份卖了,当时的香港就是被这样一群传统思维的财阀们搞砸了转型的机会,而深圳凭借在新兴产业上的发力进行了产业转型,培育出许多世界级的企业,最后实现经济上超越了香港;

 第15张图片
所以说,深圳的特殊,正是因为香港的特殊,在逐步将其资金与产业吸引过来后,配合制度上的优势,没有让发展往错误的方向走,一直为新兴产业营造更好的环境,不会像香港那样被某个传统利益集团所绑架,不仅错失转型发展的机会,还导致如今乱象丛生;

 第16张图片
广州这个城市就更好理解了,从唐朝开始广州就一直是中国南大门的存在,上千年的积淀使其发展有着充分的优势,地理上更拥有天然的港口,连香港在民国时也只是海上贸易进入广州前的一个中转站而已,所以开放后,广州是最不用担心没外资进入的地方,这一点和上海是一样的,只不过上海是金融业居多,而广州是外贸业居多

 第17张图片
                ————更新—————
没想这两天会那么多人看,在此谢过。
深圳今天得以跻身北上广深中的一员,很重要一点就是有高科产业领先这一新生代定位支撑着它,否则论背景、地位是真的没法和另外三个相提,同时也别忘了,广州是四个城市中唯一一个要同时向中央和省里上缴税收的,其他三个只向中央缴税,在这样的压力下仍能跻身全国四大也是够惊人的,确实不愧为中国的南大门。
而江浙只有上海这个超一线城市,个人认为与地理位置有莫大的关系
上海在民国时已经享有远东金融中心的称号,直到今天仍是中国的经济重心,不是流传有句话叫: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钱少嘛;今天的东亚集合了中、俄、日、韩几个经济大国,上海原本是中国最适合承接外国资本进入的地方,且离中央近更容易掌控,今天的上海只是碍于国家一直在压制金融对外开放,否则香港的金融业就连这点红利也会失去,不过随着如今的趋势,估计情况会改变;

 第18张图片
问题就在于,一个上海的经济要辐射带动的地区足足超过20万平方公里,这特么也太大了!再大的蛋糕,分到三省二十五市后,资源一下就被摊薄了,这就使每座城市在经济上缺少了强力且集中的外援,支撑不了成为超一线城市的规模,更直白点说,整个长三角就像个修罗场一样,每座城都历史渊远且人才辈出,某个产业刚冒头各自就会出手去抢,形成了平衡拉锯的局面,当然这里也有凭借自身条件比较突出的,比如占有地利的苏州和少数做到自主产业转型升级的城市,发展势头如今也越来越高,像杭州这几年甚至要叫板广州了。
而且今天的长三角经济已经超过了20万亿的规模,整个大湾区也不过十几万亿,实在不懂为啥还要拿珠三角来比,这给人感觉像是问到底是珠江比较长还是长江比较长?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嘛!一个江苏都快接近广东的规模了,还想怎样,大家还不如考虑点实际的更好。

 第19张图片
——————破千更新———————
没想到能破千赞,再次拜谢各位
基本上,个人倾向于长三角和珠港澳(珠三角+港澳)不是一个发展方向
从地理上看,珠港澳整体应该对标的是上海,而非长三角,事实上站在历史的角度看,珠三角和港澳本来就是同一片地区,珠港澳整体的发展从来都摆脱不了以广州为中心的格局,这座城市虽然没有北上深给人的印象那么深刻,但你总是忽略不了它的存在,只是历史的意外导致了香港的崛起,加上深圳给力,才形成了如今三个超级城市各自拉锯的局面,现在大湾区的规划只是重新恢复原来的格局

 第20张图片
这也是当初李嘉诚那些人阻止珠港澳大桥兴建的原因,他们希望香港保持自己独特的经济地位,后来发现阻止了也没用,如果继续保持下去,香港迟早会被隔壁大湾区这个经济巨兽给吸干,像这几天h.k 鸡场瘫痪就是个例子,出事后没多久,民杭局立刻呼吁大湾区其他的资源进场补充,这说明一个道理:你香港有的资源,大湾区要多少有多少,除了国家有意向你倾斜的政策资源之外,其他功能基本可以被大湾区取代。目前对香港来说,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主动融入大湾区,继续在整体中发挥余热尚能维持目前的地位,要么继续作死,逐渐边缘化后回到以前南方小港镇的地位,而最让人想不懂的是,这座城市居然以惊人的速度在这条作死之路上越走越远,拉都拉不住的那种,简直称得上以一城之力助我大湾区的发展,作为一个深圳人手掌都快拍烂了
所以说,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小屁孩不懂事,是要被打屁股的。

 第21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jooooyyyy 发表于 2022-1-20 11:49:50 | 只看该作者
 
一线城市的造就
有的是上帝关照(没别的人选)——广州上海
有点是政权选择(有别的人选)——香港北京
有的是上帝关照加政权选择——深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大叔。。 发表于 2022-1-20 11:50:2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吧,数据来源都是官方的统计局数据,比如深圳的数据,就是深圳统计局的数据,你自己去深圳统计局网站查,保证和我下面列出的数据一样。
先是南京,2018年的人口数据:
年末常住人口843.62万人,年末户籍总人口696.94万人,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10.12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为9.74‰
内斗省,贴了南京就不能不贴苏州,以下是苏州2018年人口数据: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72.17万人,全市户籍人口703.55万人,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3.81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9.82‰
接下来是广东省老牌强市广州市:
年末常住人口1490.44万人,年末户籍人口927.69万人,户籍人口净增加11.87万人,迁入人口净增量17.93万人,总的净增量29.8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18.7‰
最后是深圳市:
年末常住人口1302.66万人,常住户籍人口454.70万人,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49.83万人
这里要备注一下,同样是年鉴,做的最好的是深圳市,但有意思的是,出生率数据成谜,官方2018年的公报里,没有披露出生率,我能检索到的官方数据17年出生率是10.15‰
你从数据就可以看出,广州市,是没有任何争议的,说他比南京和苏州强,这两个城市不服不行。
而深圳,呵呵,鉴于年鉴做的辣么好,我就从其中扒点图上来:

 第31张图片

 第32张图片
有人说手机看上图太小,所以我扒了个表格版。

 第33张图片

 第34张图片
所以问题应该是,深圳为什么用了40年就成为中国四大超级城市之一?
其实答案在上图中就显而易见,但有些人在发达了之后,却坚称完全是自己智力超群加艰苦奋斗的原因,这就很无耻了。
——————————————
更新一下,有人说看不明白。
为什么是从1979年开始,这个我不用多说吧。
深圳,是全中国的,这是它能在北上广之后成为超级城市的原因,事实上,没有多少深圳原住民,那个地方,就是全国各地的人的聚集。
他们为什么远离家乡抛妻别子聚集在此?不必再讲了吧。
聚集的速率变化,和什么有关,这个你们自己去关联吧,欠奉了。
事实上,当年那位老人画了圈后,5年后视察深圳的一个渔民村,看完说全国的农村要想达到这个水平,估计得用100年。
全国人民都为深圳自豪。
但我们要警惕的是这么一种人,他们现在小日子舒坦了,立即就把老人当年提出的“共同富裕”的要求踩在脚下,摆出一副看不起全国其他各地的嘴脸,评论区里就有这种人。
你们和那个买个二手保时捷就敢上街扇别人耳光的,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提起深圳,我要呵呵两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7 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