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闲聊] 志愿日志:疫情篇

[复制链接]
67106 2
联盟于部落 发表于 2022-3-1 14:12:1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1年底到2022年初,对我来说是一段不平常的日子。冬季疫情反弹风险加大,我身处的城市,经历了从最开始的零星确诊到快速传播,再到阻断扩散直至最后清零,总计一月有余。这期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见到了许许多多的人,听到了许许多多的话,也有幸在这段时间参与了一些志愿活动,现在想想还是挺有味道的。现在疫情收尾,基本恢复了以往的秩序。以我的角度来看,这一个多月的攻坚,最后之所以取得了胜利,在于社会组织和公共医疗二者间的配合。
相信如果不写下这篇日志,很快就会忘记,但无论怎样都会随时间沉底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一点浪花。如此不如自己记下来,以后想起的时候翻翻看,帮助回忆。
2021年12月20日 志愿者招募
12月18日是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那一天确诊人数为10,首次增加到两位数,从我的角度出发这是一次摸底排查,与10月份那次摸底没有什么不同。但是20日看到事务群里有人在推招募志愿者的群号,21日要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这说明还有漏网之鱼,需要进一步筛查,并且网上开始质疑之前的流调传播链不完整,或是质疑政府应对缓慢。不过我还是挺乐观的,再筛查一遍万无一失嘛。
想着之前做核酸的时候看到那些穿着防护服的人,感觉非常新鲜也很好奇,于是我加了志愿者群。晚上管理员在志愿者群发布了招募信息,可以发现的是,核酸的工作流程包括招募流程在不断的迭代优化,此次也将地点换到了更开阔的运动场。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1张图片
2021年12月22日 报名失败
其实有一点点社恐,也有一点点从众,开始时并不想自己一个人去做志愿者,问了一圈舍友发现兴趣不浓,于是就准备自己去报名了。很快群里管理员发布了明天的招募信息和服务批次,在群里只需回复“我可以”即可。在放开全员禁言的半分钟内被“我可以”刷屏,随即人员招满。我一点准备都没有,发消息太慢了没有抢到,群里这三千人的手速着实令人吃惊。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2张图片
图片是21日核酸检测现场,这个检测布置非常整齐漂亮,也符合防疫的要求。检测时间从早上八点多一直持续到晚上八点,只要有空随时可以去做,错开高峰期都不用排队。右边一排的帐篷是医护采集样本的地方,医护人员坐在那里一直重复着几个基本动作。左边的帐篷是扫录被检测人员信息的地方,基本都是志愿者在操作。
此刻我终于体会到了陈奕迅的那句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是什么感觉了。
2021年12月23日 封城
在微博里看到新闻得知全市需要封城,以阻断疫情的进一步传播。我们组里在讨论会不会波及到我们,我之前一直是比较乐观的,感觉并不会步武汉后尘,琼姐不太看好,从事后来看确实我的判断有点乐观了,疫情前期发展阶段的走向比较靠近琼姐的猜想。市区的管控在一步步收紧,形势有点严峻。虽是如此,由于我们所在的校区地处偏远,南边的山触手可及,这里人流不多,活动不广,还是正常的作息,我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更没有什么感觉的。
只是隔两天就需要做核酸。
2021年12月24日 充分准备
由于提前知道了明天会做全员核算检测,所以晚上一直在守株待兔。并且提前写好回复“我可以”,到时候全员禁言解开可以第一时间粘贴发送出去。果不其然晚上群里放出了招募信息,但是招募的时候把回复信息改成“名字+我可以”,没办法只能赶紧打字,但还是晚了一步,群里的人手速太快了,等我写好已经开始刷屏了,没抢到。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3张图片
不过幸好是第一批名额满了,还有第二第三批。赶紧准备好回复内容,而且趁全员禁言之前打在了对话框里,只要解禁就可以直接发送,这样大大缩短时间。不一会第二批招募放开,直接点发送。这一次看到解禁后直接点击发送,但是太多人同时发消息导致并发高,网速差的话成功发送就很慢,看着发消息的人越来越多,自己的还在转圈心急如焚。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4张图片
幸运的是,踩在最后几名的位置上报名成功。明天可以去当志愿者了!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5张图片

2021年12月25日 第一次志愿
第一批志愿者的时间安排为8:30到12:30,第二批志愿者的时间为12:30到16:30,但是今天早上全市的一码通故障,页面打不开,做核酸需要扫描一码通,所以核酸检测暂停了。一直到接近中午的时候,才恢复正常。于是我们第二批志愿者转为第一批志愿者,原第一批志愿者顺延到第三批。
11:10在主席台后廊集合,统一就餐后开始分配岗位。伙食不错一素一荤,就是给的有点多吃不完,挺浪费的。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6张图片
用餐后开始岗位分配,团委志工部的鑫负责安排。岗位大致有电脑端扫码、手机端扫码、物资处、转运处、维持秩序、一卡通刷卡和身份证扫码,还有机动人员。首先鑫安排了有过志愿经历的人员,优先安排操作过终端的人。大家排成两路纵队等待分配,比较巧合的是,电脑端的人员刚好卡到我前面一排。
需要强调的是,志愿者并不是全部需要穿防护服,包括维持秩序在内的部分志愿者不需要穿着,但是当鑫问谁想穿防护服的时候大家都高高举起了手。不仅是当志愿者需要卷,穿防护服也需要卷啊。电脑端的志愿者人数比较多,都需要穿,所以没有安排到的人内心其实有一点点遗憾的。
我内心其实也想穿的,但是电脑端名额满了,剩下要穿防护服的岗位就所剩无几了。
然后鑫数了三个人安排为转运处的,我就是其中一个。听名字基本就知道,转运东西嘛,没啥技术含量肯定不用穿。然后鑫安排了物资处的志愿者,说你们需要穿防护服,所以在上岗之前需要去厕所,中途不能下岗。然后我就即惊喜又意外地去上厕所去了。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7张图片
之后就是入场、穿防护服,集体合影,去各自的岗位。当天下着雪,气温比较低,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并不觉得冷,物理上的那种,大家都觉得新鲜好奇也有干劲。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8张图片
进场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0784921703116800
到了转运处,我才知道。这个岗位其实是比较关键的。转运区转运的是大家检测过的试管。不论是混采还是单采,每个工作台使用过的试管都会汇总到这里,然后将这些试管录入系统中,达到一定数量后就要整体打包,出具转运单并签字。打包好后消毒,由专门的人带离检测地点运送到检测机构中进行检测。我们就是采样的最后一环,一旦出错,就会导致成百上千人最后检测结果不准或者没有结果。
转运志愿小组有三个人,其中一人收集试管,一人系统录入,一人检查试管是否漏液。但是转运区并非只有这三个人,还有所在街道的工作人员、学校的管理人员和运输样本的城管人员。总之都是体制内人员,一般是领导带着本部门的人员。这种就是机关单位人员下沉基层参与疫情防控的方式,附近的村镇社区也是类似的下沉方式。
转运培训是街道的工作人员教授的,上手很快,但是有些注意事项需要操作时才能了解。学生教工进场信息录入由学校的人负责,医疗事务的岗位由医院的人负责,对外联络一般由机关单位的人负责,三方协调有各自的领导巡逻碰头,商议,转运有对外联络的部分,所以有街道机关人员协助。事实上,街道的领导都在转运旁边的帐篷里,时不时过来查看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要实时掌握各种采集、录入、运送的数据,并在工作群里反馈。整个流程我感觉很顺畅,没有堵塞情况。当然摸鱼会有的,毕竟从早晨一直待到晚上,可以理解。
在转运的间隙,和一位工作人员攀谈起来。一开始其实我并不知道她是机关单位的,以为是哪个医院的医生,后来才知道是街道的政府工作人员。聊她们自己白天要出来全程跟着,晚上还要开会总结,还要给试管贴二维码,最近吃住都在单位不能回家。听她这么一说确实挺累的,就开始敬佩她们了,医护人员不容易啊。然后她就极为平淡地说:“都是为人民服务嘛。”有点惊讶到我,因为我觉得有几分真诚的味道。
后来知道她是公务员,今年刚入职,还不是党员,就觉得觉悟挺高。她也是唯二会在我们志愿者的任务多的时候帮忙的人,很热心的一个姐姐。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9张图片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理论上如果这些样本里有阳性病例,那么接触试管时不穿着防护服就会很容易感染。所以上图中不穿防护服的人很危险,这其实是一个漏洞。
按计划本来15:30下岗,但是一直没有人接班,就工作到了快下午5点的时候才做了交接。然后忍者膀胱爆炸,赶紧把防护服脱了。脱衣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需要不停地消杀,保证不会有自己感染的问题出现。也算是学会一项技能。
第一次志愿活动收获满满。由于上午一码通出现问题,检测是从12dian 多开始的,结束是已经接近凌晨。不管怎样,第四轮核酸检测顺利完成,预计一天内会给出检测结果。
2021年12月27日 封宿舍楼
26日新增150例,市区内疫情已经非常严峻了,已经需要严格控制到当年武汉的程度:足不出户。我们也接到通知,要在宿舍带着不能乱跑,当天晚上就开始送餐,并且安排部署一系列配套措施。其实当天很混乱,晚上到处都是人,有的宿舍到凌晨也没有送餐,综合各路信息我们宿舍认为送餐不靠谱,即使送到也是很晚的时候了,于是一同出去解决了晚饭,而那些干等着的学生就要等待很久甚至等不到了。
刚开始的混乱其实难以避免,给些时间就能理顺。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10张图片
志愿者报名也进行了优化,开发了专用的报名小程序,效率提高了不少。今天也做了核酸检测,但是很遗憾,手速不够快没有抢到。但是28日的志愿者我抢到了!
2021年12月28日 志愿者
27日晚上志愿者群招募28日的志愿者,工作时间定为12:00-16:30。这次很幸运抢到了。流程和上次一样,依然是集合、用餐、上厕所、换装、上岗。这次人员安排我主动说明自己干过转运,然后就安排我到老地方了。作为重点人员,上岗前我们单独做了核酸。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11张图片
到了岗位上,除了志愿者还是那些熟悉的人。同组的志愿者有新手,不用工作人员培训,我就可以老带新。工作都很顺利,只是扫试管的时候由于存在废管,导致数量一直对不上,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在5点多交接之前扫录好的试管已经超过总数一半,算超额完成任务了。
晚上八点多的时候趁着楼层集体做核酸的功夫,跟着大部队一起出来,今天按照楼层做核算所以进度很慢,到了操场看到转运区还在忙着,唯二的那两个工作人员正在和领导对话。晚上的天气和白天截然不同,温差很大。我顺着通道走过去,送给两人巧克力增加点热量,然后离开了。
2022年1月5日 应急物资
国外的许多城市,在疫情严重的时候,借鉴了武汉的封城经验,也照画虎地控制社交距离,搞一些软性封城,但是基本都失败了。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地封城不是单独地封城,而是有相应地配套措施。一个城市平时的运转是需要必要物资的支持才行,但是国外城市的物资调运能力很差,不平抑物价不保障基本需求封城就是不可持续的,也无法奏效,这是失败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嘛你懂的。
相反,我们可以做到基本物资的保障和供应,所以我们的封城是可持续的,措施是奏效的。5日一批应急物资运送到学校里,志愿者群发布搬运志愿者招募信息,搬运地点离住的地方比较近,就报名去了。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12张图片
到了地点才知道是山东发过来的蔬菜,里面有葱姜和易于储存的蔬菜,这应该是捐赠的一批物资。当然后续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物资进来,光新闻里报道的很多地方驰援的物资就在路上。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13张图片

2022年1月2日——1月19日 志愿进行时
这段时间总计应该有十多次的志愿服务,都是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并且我都去了转运组。三四次以后我对转运组工作非常熟悉,而且效率很高。另外一个志愿者静涛也常去转运组,和他一起搭档的时候配合非常默契,工作没有出过错误,遇到各类问题还能自己解决。到最后不光是转运组的工作很熟悉,其他岗位的工作也很熟悉,了解全流程的操作。
转运组应该是工作时间最长的岗位,封楼后核酸检测的志愿者招募只有一个批次,一般是8:00到中午1:00.而转运组经常要工作到将近下午2点,那个时候整个操场除了转运和街道人员在场,其他人已经走了,包括医护人员。在消杀区消杀的时候,有时有医护人员(一般是指挥岗位的医生)会指导我们脱衣服,但有时没有人在场,我们其实也不需要指导,自己能够很标准很熟练地“卸妆”。下岗地医生或是指导医生看到我们熟练的动作都会表扬一下,得到表扬当然会很开心,这也是对工作的一种认可。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14张图片
1:45更换新口罩后,准备走出大门,看着空空荡荡、安安静静的操场,一种孤独感和成就感混合的味道涌出。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一般志工部的学生会在主席台后廊等着志愿者取餐离开,从昨晚的人员招募、工作安排到今天的部门协调、物资调度,一直是志工部的学生跟进,非常辛苦,也幸好这个部门人员多一些,可以值班周转,楼层送餐的志愿者每天连轴转的不在少数。
如果没有志愿招募,恐怕我都不知道团委有这个部门。我一般是下岗后会来后廊这里领取午餐,每次志工部的人都会问还有志愿者在操场吗,我会告诉他们我就是最后那个人,久而久之都认识我了。我也不拘束,直接领一份午餐做到傍边吃完再走。
不得不说,志愿者的伙食标准还是不错的,大类分为普通餐和清真餐,星云海都有安排过送餐。前期云餐的伙食最好,尤其是早餐,鸡蛋面包、馒头包子、小菜粥汤,但是有一个问题是,穿防护服的志愿者不能多喝汤类的东西,但是每次都会有牛奶豆浆粥汤,我看到过不止一次志愿者中途离场去厕所的现象,走了不能再回来,这导致了一些岗位人手不足。
后期海餐的饭最香,他们做的饭油盐不多,偏清淡我比较喜欢,清真餐一般是鸡腿饭,起初我认为是最好吃的,但是吃多了也就想换新的了,清真餐我也认为海餐做的最好。每次订餐都会有剩余,为了不浪费,志工部的人会让每个人再多拿一份,这导致我每次吃完午餐后还能顺便把晚餐也领了,有一次剩的太多,我连舍友的晚饭也带了。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15张图片
2022年1月23日 核酸倒计时
23日是所在区最后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全市的形势已经逆转等待收尾。对于我们志愿者而言,已经没有多少机会了。早上起来就一直在下雪,我记得第一次做志愿者就是下雪天,最后一次全员核酸也是下雪天,挺圆满的。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16张图片
还是一样的流程,一样的转运区,一样的志愿小组,一样的街道人员,熟悉到被舒适感包围。今天周末没有课,所以进度很快,不到1:30就检测完毕。
2022年1月25日 最后一次
1月10日,社会面清零,1月18日,首次零新增,1月21日,再次零新增。疫情已到了收官时刻,最煎熬的过程已经结束,下面就是逐步复工复产了,每个人都希望早点回归正常。根据省教工委的部署,安排全市的高校学生返乡,包括了“四站一场”的包车转运和省市内对接转运,最大程度确保学生回家过程的安全和闭环,从实际来看难度不小,牵扯的环节很多。1月22日,老校区开启了学生返乡工作,1月24日,新校区开始学生返乡工作。
24日休整了一天,志工部再次招募学生转运志愿者,志愿报名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了,没有多加思考就填表了,准备参加25日的随车志愿者。24日是第一天转运,学校调集了大巴车,安排了站场驻守老师、随车转运志愿者、校内服务志愿者和教工,组织非常高效。很多车次是凌晨时段,需要牺牲一下睡眠时间。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17张图片
24日下午,接到了志工部长鑫的电话,他知道我报名了高铁站的志愿者,但是希望我能调换去机场,电话里其实也没有听清楚,我就说我服从安排,哪里缺人我去哪就行。他知道我今天没有去做核酸志愿者,并且业务很熟练,所以最后想安排我去做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志愿者,那里缺人手。于是我的随车志愿者就泡汤了。其实我还是很想跟车的,毕竟没有做过想尝试一下,但最后还是服从安排了。
25日是在校内最后一次组织核酸检测,主要目的是出局24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证明,保障学生顺利回家。所以检测过程不重要,重要是有一个结果。二十多轮的核酸没有一例阳性,这足以说明这片区域是安全的。
这次转运区只有两个人了,街道人员也不在了,黄草地配上空荡的帐篷,桌子上躺着几张之前记录的数据单,风一吹掀起了一角,旁边的笔早已经找不到了笔帽。今天做核酸的人少了好多,但我还是一样地留守到最后,到最后消杀的时候只剩下秦老师在一旁等着递给我口罩。
物是人非事事休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18张图片
晚上的时候故地重游,只有一个保安叔叔在来回踱步,守着操场,这应该就是他们的工作吧。
26日开始,核酸检测由校医院安排,系统可能也会有更换。至此,我圆满完成了的核酸检测志愿者所做的工作,向与我一同并肩战斗过的同学、老师和街道人员表达感谢。
2022年1月26日 随车志愿
今天是新校区学生转运工作的第三天,两天内在校学生已经顺利离校了三分之二强,剩下的大部分将在今天出发。志愿者也有很大一批离校,报名的人不多。我被安排跟随去往机场的大巴,任务是记录车次和人员信息,实时通报路途中的节点信息,并与机场驻守老师联络对接。
经过调换,我跟随上午9:30的大巴出发,车上大部分是飞往东北的学生,少部分其他地区的。很久没有踏出四角天空了,上了车有一种自由的感觉。坐在车上,玻璃很快起了白雾遮住了视线,虽然大家在车上比较安静,但心中回家的喜悦是掩盖不住的。
一个多小时后,达到了机场,很远就看到了举着牌子的志愿者和站在路边的老师,车停稳后和老师交接学生并卸下行李。由于路边不能长时间停车,所以整个动作比较快,卸行李时可能稍微暴力了一点,希望车上的同学不要怪我。
不多停留,跟着空车原路返回,路上和司机师傅攀谈起来,知道了这几天车队一直在不停转运学生,有从老校区出发的,有凌晨出发的。今天中午12点多师傅还要发车,路上还打电话问自己的午餐送到哪里,时间比较赶。中午12点,顺利返回到学校,在进门之前对车辆进行了消杀,取了师傅的午餐,我帮他拿着。回到停车点以后,司机师傅下了车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而他的车又迎来了一批学生排队登车。这趟是去往新疆的,看到了拉着行李准备登车的可毅,回家真好啊。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19张图片
取了午餐摘了工作牌,然后离开了工作岗位,我的跟车志愿结束了,而他们还将继续工作着。不得不说志愿者的物资包还是很到位的,准备早点、暖贴和医疗用品,还有卡贴,非常细致。但是转念一想,这些都是成本啊,没有财力支撑是不可能做到的。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20张图片
到了晚上,学校内人员肉眼可见地少了很多,餐厅窗口也关了很多。学校集中转运截止到27日,所以还有一天的时间,但是志愿者群迟迟不招募志愿者,最后忍不住提问何时招募,部长鑫说最后一天不用志愿者了。
也就是说,围绕这次疫情的所有志愿活动已经接近尾声,“战疫”即将结束!
2022年1月27日 回归
早上睡到了自然醒,看来眼窗户依然是雨夹雪。走在熟悉的路上,望着稀疏的人群,听着雪落下的摩擦声,再激情燃烧的岁月终究还是归于了平静。校车起步的声响从远处传来,又一批人员离开了这里。

志愿日志:疫情篇 第21张图片
很久没有去过办公室了,今天准备去打扫一下,顺便给我导浇浇花,我导是一个爱花的人,但是他屋子里却没有几盆是开花的植物,更像是草本植物,只有草。楼道里灯光昏暗,不过还能看清路也就懒得一个一个去按开关。走到楼道的尽头,打开门锁还是那个熟悉的场景,就是有点脏。接下来就是扫地、拖地、擦拭。
突然想来来之前我导在老校区也做过一天的核酸检测志愿者,从朋友圈来看他负责的是电脑端扫录的岗位。有点自恋地想是不是受到了我的感染也去体验了一把呢。
2022年1月28日 结束语
现在正式进入放假状态,志愿活动已经结束。回想这一个月,收获满满。想到了毛泽东的一句名言:实践和时间是检验真理地唯一标准。这段经历会随着时间冲刷变成一段没有起伏的过程,在我笔下的描写更是如此。
正如开头所讲,以我的角度来看,这一个多月的攻坚,最后之所以取得了胜利,在于社会组织和公共医疗二者间的配合。国外给我的感觉是过于强调医疗技术的作用,认为高超的技术可以摆平疫情大流行,或者是自认社会组织稀烂所以故意不强调其作用。
但对于我们而言,本质上还是“人民战争”的策略,相信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坚强领导。而刚好我们还保留了一定的社会动员体制,顺理成章可以高度组织,如臂使指。学校的组织度相比社区村镇要更强,于是疫情下的动员能力更好。对应地,群众也信任党组织和政府,认为在其带领下可以做到扑灭疫情,所以积极配合。并且我们是一个极为世俗化和追求现代化地国家,唯物主义的国家不信牛鬼蛇神跳大绳,只信科学,这可以给公共医疗领域很大的信任和尊重。
有了社会组织和公共医疗,如何发挥二者作用、如何相互配合。这个时候就是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政府要做的事情了。以我的角度,每个领域都有党组织的身影,以其组织作为纽带相互配合,合理的决策加上不打折扣地执行,这就是成功的关键。很多岗位是很辛苦的,比如楼层送餐地志愿者,每天起早贪黑还没有报酬,很多人干久了会受不了,而这部分难做地工作很多都是党员承担了。很多需要花费财力的地方,其实都是无偿给予了服务,谁会无偿呢?当然是志愿者和党员。但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以人民史观出发,疫情能被控制住,最大的功劳在于这方土地上的人民,朴素的人民。
“这人能处啊,有事他真上。”倒也不是邀功,对于真的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需要让外界了解,而那些只干过一点点活,就每天朋友圈发“战疫”的人,恐怕是有过度宣传的嫌疑。
微博新华社账号之前的报道很喜欢用我校的核酸检测照片,尤其是12月25日雪中检测的那次,有时候翻新闻看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还是很高兴的。可惜的是由于转运区位置有点偏,每次拍照留念的时候总会错过我们的帐篷,导致我们的工作照比较少。好在志愿时长记录时比较照顾我们,会比其他岗位多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
最后还想提几点我看到的问题。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存在防护漏洞,比如不穿防护服接触采样试管,在污染区来回走动,在消杀区脱防护服不按医护指导。城管工作人员一般负责试管运输,他们接触的人多运送的物品存在危险,需要一直穿着防护服,但是时间久了我就发现他们的防护服穿着不紧密,有裸露的地方,他们做核酸时把口罩摘下,做完再带好感觉没有起到防护的作用。有一次还看到一人在脱防护服时不怎么服从医生的指导,不按流程很随意的脱掉,医护一再强调就是不听,最后还不把口罩扔掉非要带着,给他更换新的口罩也不想带。后来我就留意这个人,发现他喜欢带N95的口罩,不喜欢带普通的口罩,医护发给他的普通口罩有时也不要,来到转运区发现我们桌子上有N95直接默不作声地换掉。总之他给我的印象不怎么好,行事很不专业,也就是我们地区安全,放到市区分分钟感染了。
另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每次采集好的试管,会存在不识别、不存在,已使用的问题,这个一般就是人为操作失误的问题,在递给医生试管的时候出错,或是扫录学生信息的时候失误,忘记更换试管导致多扫录信息,系统延迟没有扫录成功等等都会导致坏管的产生,坏管由于没有信息,很难查到是谁做的,最后也就没有了检测报告。1月23日那场核酸检测,对第二天要回家的学生来讲检测结果至关重要,没有信息就没有检测报告。那一天至少有三管采集失效,至少三十名学生最后没有结果,最后学校晚上让没有出结果的同学到校医院补做,浪费了物力财力。
由于学校里面分设了不同地点可以做核酸检测,而转运区只有一个,所有试管都会汇总到这里,于是在运送途中有试管棉签洒出的情况,导致坏管。不过再强调了以后到后期已经看不到此类情况了。
2022年1月29日 再见
就写到这里吧,给自己这一个月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上一篇:2022上海市考考试科目规定更明确
下一篇:思考香港疫情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kjnyum 发表于 2022-3-1 14:12:45 | 只看该作者
 
学长厉害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dfger 发表于 2022-3-1 14:12:53 | 只看该作者
 
还行[害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0 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