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谈谈你为什么想出国留学?

[复制链接]
27919 20
丿寂丶断情殇灬 发表于 2020-2-21 20:18:2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更先进的知识?名校情结?好奇?锻炼自己?开阔自己的眼界?… 大家都来谈谈吧。 另外问一句,想过最后回国吗?


上一篇:亚太科技大学的世界排名
下一篇:购房入籍土耳其有什么优势,成功率如何?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美容我最行 发表于 2020-2-21 20:19:25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中国现在发展这么快这么好,很多国外都比不上的地方,干什么还要出国留学?今天看到Quora上的一位网友回答问题“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牛?(What makes Chinese people successful?)"这个问题,可以用来回答为什么要留学。
我爷爷50年代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他是个机枪手。一次战斗中,他整个排在美军炮击中都牺牲了,只剩下他和另一名战士。他在无数次的凝固汽油弹轰炸中幸存下来。我5岁时,我整天都和他的扑克麻将友们在一起。一个瞎了一只眼,另一个没有右手。他们都参加过抗美援朝。我爷爷基本上聋了。
有一次我从美国放寒假回家,他的身体不太好。我去看他。我看见这位老人,穿着旧军装戴军帽,老远的等着我。我有点紧张。他会不会因为我去美国留学感到不高兴?然后他看到了我。
他没有不高兴。世上最悲哀的事,无过于眼见一位穿过时旧军装的82岁老人因与长时间未见面的孙子重逢而哭泣。
他问我还记得字母表吗,还记得小九九吗。我冲他喊,我能说学术水平英文,通晓微积分。他说了不下10遍”好“。
我问他,是否会因我在美国留学感到不快。他说:胡说!他们有好东西,他们做事情比我们强。要虚心,好好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玩魔方的小超超 发表于 2020-2-21 20:20:22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我是整个知乎出国留学最穷的。
也是整个知乎出国留学最尴尬的。
内容很短,听我细细道来。
我在国内大学是理科,毕业之后工作一年想转行。
多说一句,刚毕业之后一年的工作,让我意识到了学历产生的碾压,那时候就想着提升自己的学历。
就去了一个从事留学机构的顾问,工作之后的两个月以来,我对留学产生了深深的敬畏感。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整天被留学相关的事情所围绕着。
我感觉我被自己洗脑了,那时候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等我攒够了钱,一定要去国外生活。
因为刚刚出道,对一切未知的新事物都想去尝试,但由于家境的原因,一直没敢和其他人提起过,毕竟我家里供我上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
来公司一段时间之后,我就跟同事开玩笑说,每天都研究出国留学,弄得我自己都想出国了。
虽然是一句玩笑话,那在我内心却把它当真了。
攒了一年半的钱,办好了签证,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我毅然决然的去了新西兰。后来听说我出国了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然而我感觉我这个小任性也改变了我后来的轨迹。
由于英语不好,只有4级的水平,到国外之后处处碰壁。(也许有人会问我英语不好怎么出国的,我想说的是我去的是18流的大学)那段时间回想起来真的是难,我就开始自我觉醒了,利用攒下来的积蓄和偶尔被收录的稿子勉强支撑我的生活。我开始感受这个国家的文化,民俗,慢慢下来我的口语交流已经没有障碍了。但读和写还是很差。
其中的细节就不说了。
你问我为什么想出国。我出生在农村,初中到了镇上,高中到了市里,大学到了上海,一步步走来和儿时的伙伴相比,说句实在的,他们的眼界和格局已经远远比不上我了。
但我还见识到了更多很厉害的人,因为他们发着光,所以我想靠近。我想真正的从底层洗掉我原生家庭所带来的所有负面性格和品行,我也想做一个很厉害的人。
最终我还是回国了,一切又从头开始,但我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会让你前进。
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ыǔ想長大ヾ 发表于 2020-2-21 20:21:08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一个在上海市某市重点中学在读的高三年级学生。我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甚至在自己的心中有一副理想中我的祖国的蓝图。相信与我同龄的许许多多中学生们也有这些憧憬,但我也许比其他人更珍视我所拥有的这些也许会被他人看来不切实际的、乌托邦般的遐想。有很多人一再的告诉我:你是一个高三学生。他们鼓励我拥有我的乌托邦,但是“也许现在读书才应该是最重要的事情。也就再努力这么两三个月,你就自由了。”
        你就自由了。
        从心底里我承认我现在所经历的这一切都不是我想要的。从进入高中开始我就梦想着出国留学——我的英语底子很不错,学习成绩也不赖,平时也参加许多课外实践活动,最重要的是:我明白我想要达到的目标在我的祖国是确实很难实现的。而我并不是一个很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人。从高三开始我的成绩有了明显的下滑,这样的下滑无可避免地在家庭中带来争吵。
         “这样的学习环境不仅是亚健康的,而且未必能带给学生对于他们最好的结果。我们当中有很多人付出透支健康的努力,换来我们未必享受的生活。”
        “那你怎么不说你不想做中国人?”
这个问题让我很难过。回答起来必然带有偏激的观点。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也许才是真正有必要回答的。我相信许多想要出国留学或者是已经出国留学的同学都这么认为:我们选择出国并不是因为我们不爱国。相反,我们十分热爱自己的国家,我们感受她带给我们的每一份支持,她养育了抚养教导我们成为今天的我们的长辈们——他们都是有责任心、有极高的道德素养、并在自己的事业与生活中有很高成就的人。他们为我们塑造了思想的一种高度,就像是一块起跳板,让我们看到我所处的国家有的一些问题。我们渴望解决,但我们希望在培养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可以永远保留自己心里的那片乌托邦不被现实的洪水冲垮随之东流,不愿在多年以后变得木讷。
        教育改革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社会的心头从未散去。今年两会时莫言先生的提案无疑再一次激起了水花,同样也激起了我的共鸣。私以为有条件的人都应该出国看看,并不是说鼓励大家去出国旅游消费,旅行的意义不是走马观花、购物血拼,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语文教材里也有不少古人游历所记,人们周游列国时内心必是有所得的。并不是崇洋媚外,客观理性的评价,发达国家之所以为发达国家必定是有其可取之长处。如今我们的国家正在发展,向世界大国跻升,可不代表我们学习先进的步伐可以停下。我们需要客观理性地去看待,如若被某些粗鄙自大之人“崇洋媚外”之讥而一叶障目,则得不偿失。你看见了、体验了就可以发现其中的不同。中西教育最明显的差异便是学习的内容。诚然国外学习的内容较浅(说实话没有浅多少,你不读完高二还考不出SAT2学科的满分嘞),且上课形式多样自由,注重学生自己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敢于思考并发于声的习惯。而正是因为我们许多学生的思维被高考束缚,我们放弃了自己曾经很擅长的东西,可能是一门外语、一种才艺,乃至是收藏的兴趣,投身于题海中想要冲出个名列前茅考上好大学。这是正确的人生观,是我们努力的正确方向,这是没有人可以否认的。
        但是当你刷题的时候,你在学习些什么?学习某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学习揣测出题老师的心路历程?学习答题套路技巧?
        心底里每个人都明白,学习是学知识,是学做人。做题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新的知识、前人的研究思路,更可以培养我们自主研究的精神。我们跟随老师的步伐学习怎样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什么样的定量实验结果才是最正确可靠的,有的时候我们不需要纠结过程中的变量,仅仅抓住起点和终点可以让答案一目了然。同学们,做英语阅读的时候你真的有认真读完每一篇文章么?你会因为文章里作者幽默的笔风而笑么?你读懂主人公的人生故事是出卷老师想要让你学到什么了么?在回答问题时你的答案是时间紧张之下用关键句拼凑出来的(并不是说这样不能得分,这是得分技巧没错),还是你用心体味提炼出来的?(现在题目对自主概括的要求貌似也高了)
        我记得有一次英语考试学生普遍表现不理想时,他们埋怨出题老师,但其实出题老师也是很辛苦的,我明白她会浏览很多文章来挑选出合适的文章让我们做,这些文章都是有意义的,不仅考词汇、语法,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像学语文一样审视这些文章,他们是有教育意义的。如果你在做题赚分数,你就体会不到。
        一位同学的话让我感触颇多:中国的教育其实一直以来是带有欺骗性质的。(先别喷)多多少少是确实有的。从小到大,我们被长辈们教导,只要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人中龙凤,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真的么?醒醒,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失败者,就也没有成功者了,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以后会长期处于平庸的状态。我们的教育选拔优秀的人才,以分数论高低,将人才视为一种可以打磨的原材料,有质量高的、有质量低的,塞哪儿都是能成事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啊,有自己的特长,有自己的短板。很多时候你失败了并不是因为你整个人差,而是你不擅长这方面,你没有找到真正适合你的工作。现在的教育制度就是把各种行业划了三六九等,成绩最好的去做最“优秀”的工作,成绩差的那些剩下来的去做最“不起眼”的工作。但事实是,地球少了谁都会继续运作的,(当然对于人类来说运作地好与不好,是另外一件事情)每一份工作都像是巨大的社会及其中的齿轮,缺了哪一环都不能高效率运转了。没有哪一份工作是不重要的。当老师很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有好的老师相当重要(我很庆幸我遇到过很多很棒的老师,对于我整个人的成长有不可磨灭的意义),他们引导每一个白纸一般的孩子成为一个思想道德健全的人,让我们的街道安全,不会充满性格扭曲的怪人(别说了,这个社会上怪人还是很多的,真的很可怕)。当环卫也很重要,他们让我们有整洁的街道,不仅如此,到位的环卫工作可以改善我们的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放大了讲,就是改善了整个地球目前温室效应、资源过度开采等问题的不良影响。然而我们现在所有的教育系统却没能够做好成为这个社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学生不能高效利用自己的才能,也没有人可以去发掘。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金子不能发光,只能反光,一直被埋没,是没有阳光照射得到他们的。
        原谅我的烂尾。我也希望再次为广大有留学梦的学生辩白一句:出国一点也不容易,如果你没有尝试过,就不要胡乱评论来湮灭别人付出的努力。从梦想出国到选择出国,都是很大的决定,这些决定的背后是我们对于祖国的热爱。因为不管到哪儿,我们都是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皮肤与脸庞。
        以上,是我想出国留学的原因。我们会回来,成为更好的自己。(个人想法,略理想化,如果意见相左也千万别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沙子先生 发表于 2020-2-21 20:22:06 | 只看该作者
 
随着时代发展,出国留学早已成为当下很多人提升自己的普遍方式。出国留学的原因也往往因人而异,但归其根本,无非是相比于国外成熟的教育体系,当下的国内教育确实在很多方面仍存在很大不足,特别是对艺术专业而言,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包括课程设置、知识体系、对于艺术的普遍认知度等。
之前康石石在文章《中国有“设计”二十年了》中也有提到,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时间并不长,课程其实来源于日本及英法。但随着当下时代的发展,无论是日本还是英美法,教育其实已经在国内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已更新了几次,出现了2.0、3.0....形成如今以项目制为主,在项目中训练基础的方法,这种方法或许不是最优选择,但相较于先补基础,组装时却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的方式高效很多。
诚然,现在央美、广美等国内的几所顶级学校也在推动课程的改革,在教学大纲中安排一些有趣的内容,锻炼学生实验的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到所要学的内容:
    比如说有些老师让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很多材料,让其他学生去猜这些材料或者让学生来了可以出现什么视觉语言,不再是让学生拿到主题就要有结果。再比如说最近康石石与朋友聊天是听到说,某院校的老师在教学生一个交互装置互动方式时,老师将折纸和交互做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快乐的体验。
但身处艺术教育行业中,仍然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些国内艺术领头学校的变革和努力,这是让人感到欣慰且有希望的。但面对现实,也必须有要承认的事实,以下三个问题依旧尖锐:


1. 入学门槛在那儿,竞争率高

变化多是发生在国内一些艺术类院校,综合类学校的速度更慢,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北上广可接触的艺术资源更多,其他城市相对较少,因此也造成了很多学生在艺考时集中于央美、国美等中心院校。
而根据每年知名美院的招生人数来看,最终录取人数基本在900左右,而每年申请学生约为4万-10多万不等,录取率约为2%,而这个数字随着每年艺术生的增加,正在降低。为能入学国内名校,基本都要经历半年以上封闭式魔鬼训练,复读2-4年的也不在少数。
(2018)中央美院报考人数为4W+,专业成绩合格人数3330人,而最终入取人数仅有811人
 第1张图片

(2018)国美专业校考报考总人数7.8W,而学院计划招收本科人数1621名
 第2张图片

2. 缺乏规划性课程

相较于专业课,下面这两个课程是康石石在留学时,更希望国内体制中也有的两门课程:
    时间规划课
国内学习的学生,应该都被提醒过要有时间规划,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好像时间规划是一个该自己去摸索的个人特色。
但其实时间规划是用方法论的,在不少学校,时间规划会有专门的workshop,老师也有专门的教案告诉你如何去提高效率,如何去多任务处理,而且还要以你个人的特性和性格去安排时间。很简单的例子,现在整个社会是按照早鸟型安排的运作,但是很多人属于猫头鹰型的,这种时候老师会告诉你该怎么去根据你的规律,去高效安排学习时间。
    就业指导课
这门课程国内也有,不少院校做的也非常不错,但还是少数。
康石石好几个同事对于自己第一次参加国外就业指导课的反应,反应都挺统一:神奇。众所周知,国外的专业课程很free,但在就业指导上,却出奇的严格起来。学校会在课程上告诉你该怎么写statement、CV、Portfolio,怎么面试是最基本的,针对每个从业方向老师会有一个独立教案教你如何发展,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独立艺术家,你该怎么去balance生活和创作,怎么申请一些驻地项目等等,讲的非常详细。
 第3张图片

3. 大学,更像是“平均主义”

康石石和教研团队在教学中便发现,很多学生在一个项目之后可以明显看到创作变得和之前不一样,第二个项目创作时速度也可以有很大的提高。这便是知道了创作逻辑框架后,可以进行知识的自我吸收结果。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将所学串联起来,不知道怎样将脑海中的知识排兵布阵去使用。造成大家如此“迷惑”的原因,还是授课内容的问题,尽管是在变革,但是整个系统下多数院校还是顺应这样的教育:大家被填鸭式的拥有了一套商业规则,而不是创作思路。
很多老师的引导很直接,你这一步该做什么,你的项目该做成什么样子,按照一个商业企划的方式定好了。比如说你给品牌做VI的时候,要根据品牌文化编造出一套视觉形象,每一个视觉形象都要和品牌有联系。但实际上,多数情况下这套思路是没有逻辑的,但你口才要好,让甲方爸爸觉得你这个logo特别有意义,把企业宣传的特别高大上。
而且在当下教育需要大力推广普及的时空背景下,平均主义式教学其实更为妥帖。老师会在高低之间取一个平均值,令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即大多数人拥有更高收益,但却无法兼顾少量尖子生的创意与想法。这也就造就了大家在大学中学习的都是基础,做出来的作品大同小异,而且每年挂科率很低,多数只要认真即可毕业。
 第4张图片

而国外属于“精英主义”的淘汰制,老师的口头禅是你还是个学生,不用害怕失败,去做不敢尝试的创作,走出自己的安全区。在国外顶级院校的作品评分中,会有一条说:你是否有反思的能力。这里的反思不只是critical,还有revolution。所以国外学习的学生,有和明显的批判性思维,下面这几个问题是每个项目中必须要问自己的:
    我是哪里做的不够好?是不是有逻辑上的问题?如果逻辑上没有问题,那我是不是还没有逃离开自己的安全区?我还可以去掌握哪些领域来打破自己现在的框架模式?


不同思考方式顺应到研究生阶段,国内外的差距便更加明显:国内学生的研究能力明显弱很多。原因其实也简单,本科时填鸭式学习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方式,而就读研究生,多数为了获得学位,于是国内很多人的论文是各种摘抄的事实也是公开的秘密,这和做实验一步一步把论文做到perfect的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结果自然会有很大区别。


以上内容,没有抹黑国内教育之意,是基于大环境的一个现实对比,精简概括,大抵可以总结如下:
1. 国内注重传授知识,国外注重自学知识
2. 国内注重传授方法,国外注重传授思维
3. 国内注重考核结果,国外注重全面审查


没有对错,两套系统而已,但有差距。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留学后的技能提升与回报收益,而这也正是很多留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


1. 工资收益

以当下学生关注颇多的UI/UX设计为例,在国外读书后,工作几年,那么薪酬可能分布大致如此:
 第5张图片 2016年世界范围UI/UX(设计师薪资 数据来源:payscale)


2018年全球不同经验阶段UX设计师薪资,康石石选取几大艺术留学国家并做了由高到低排列:
 第6张图片 (数据来源:uxdesignersalaries.com)


数据最为直观的反馈,以美国举例,学费按照5万刀/年计算,毕业后以0经验从业,工资年薪约为7.6万,两年学习,大家回本时长约为2-3年,如果想要降低预期,3-5年也可实现。如果你想学成之后回国,首先你会面对的现状是这样的:
 第7张图片

而涨薪轨迹,大家可参考下图:
 第8张图片

2年后,大家和国内的设计师水平差距约有2K/月,第3年,差距约有5k/月,国内读研两年费用以3万计算,国外读研则约为50万,大家在第工作后的第4年即可实现回本,如想降低预期,则可定为6-7年。如果只是算经济账,其实国外读研的回本速度还不及北京买套房。但自康石石回国至今,无论是自己身边的海归朋友,还是已经陆续从RCA,UCL,SVA等世界顶级院校大量回流的汉艺学生口中,极少听说有谁后悔出国了。原因其实也并复杂,每个在海外学有所成的人,都是可以看清国内局势,能够在国内甚至世界这个巨大市场上,做掌舵人的能力......


2. 能力收益

1) 更短的设计师成长期
前段时间与自己的学生交流,有人申请本科,有人申请研究生,18岁和22岁的年龄差异,话语中也会有些不同:
18岁的孩子们,对于设计行业充满了期待,说出设计师三个字的时候,眼睛都在闪光。

22岁的孩子们,知道了国内有着诸多不成熟的设计现状,成为一名优秀设计师这9个字,好像很难大声说出来。
简单说,从高三到本科毕业,国内大学通过零散课程教给大家很多浅层理论知识,几种软件技能,一些有头有尾,但是没有中间过程的设计作业,这些都能让大家很快适应国内设计公司生活。但学校却没有告诉大家:怎样去思考;怎样自信的和别人交流你的设计想法;怎样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一个设计。
这样的设计成长环境下,会让大家出现“进公司容易,出头难”的境况。如果想要成为一个担任独立项目的设计师,大家需要付出约3-5年的时间成本从画图做起,一步一步摸爬滚打学习,当然如果公司难合心意,跳槽还会将这段时间加以延长。而国外的本科毕业学生,毕业就是一名独立设计师。本科学习不如他人的情况下,如果你还有一颗想成为顶级设计师,拥有自己品牌,像扎哈、Alexander McQueen等以个人设计和风格扬名立万,国外读研是你当下能走的最快的一条捷径。
 第9张图片

2) 超越自己的“原生圈层”
康石石每周三都会在“艺术留学知识分享”栏目中分享一位海外留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体验,如今将近60期,收获了很多感动,其中让人印象极为深刻的有两个:
Camille本科是英语专业,设计梦一直被搁置到大四,终于还是下了“跨专业学服装”的决心,在汉艺跟着乐乐老师刷夜爆肝近半年,成功进入金斯顿大学,1年学习后,对于改变她曾这样说:
由于接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从汉艺到金斯顿,不过两年的时间,对于服装设计其实有了很多不同的理解。设计对我而言只是一段路,甚至说只是一个起点,很少有人可以毕业就能达到某种高度,我知道我会一直做下去,会学到很多不同的东西,这些都是我前进的能量。
学习设计,之前的我认为是学习到知识,这其实是很表面的认知,设计真正在学习的其实是一种思维能力,之后你会不去惧怕面对各种挑战,这才是学习设计的作用。服装设计师是我第一个目标,而想要自己的设计不再稚嫩,就需要我去不断探索学习,变成一个更有厚度的人。
 第10张图片

另一位则是目前正在汉艺国际上海校区任教的Vitt老师。经历了台湾→日本→英国→上海的学习工作之路,到如今成为一名老师,Vitt曾发给康石石这样一段话:
这些年的留学经验与文化冲击,对我来说不只是学习,也是一次次生命的探索,把每一个我留在世界的角落。艺术学习的道路是一场华丽的旅程,更是如何感知世界的信仰。
 第11张图片

显然,国外的两年学习后,大部分人在具备做设计师的实力,而国内现在品牌设计师正在勃发的市场环境为你提供发挥的舞台。所以其实赚钱这件事,康石石倒真不太建议把它放入心理盘算,因为它只是一个必然结果。


其实,谁都想未来有所作为,无论大小国内教育在变好也是不争的事实,大家在国内一样可以实现设计师的梦想,花较少的钱,用5年+的时间来进行读研+行业摸爬滚打。但如果你有资本,有体能,有机会,不妨搭乘留学这班飞机,给自己创造另一个可能。


以上,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官方微信(kang-shishi)
 第12张图片 如有艺术留学、院校、专业、作品集方面的问题,可私信康石石咨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杨锦晖 发表于 2020-2-21 20:22:48 | 只看该作者
 
文:York Chen(WordSunny留学美国商科申请导师)
编辑:Kyle
其实我自己当年决定留学,不是多么深思熟虑的结果。从小就是梦想自己能去美国,让我走出国门去了解世界,提升自身能力。我希望通过留学能够拓展国际人脉,结交不同国家的各行各业精英人脉,拥有国际视野。当然小时候,还想通过留学提高自己的英语,就是这么简单的想法。感谢自己的妈妈,一直思想上支持我的想法,经济上也支持我的梦想。
一定要总结为什么留学,我觉得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就是学习最先进的知识。就像最近的这部中国合伙人电影激发我无数中国学生的留学们,当年激发我美国梦的就是想去美国自由,顶级的课堂上和教授激情碰撞,侃侃而谈。记得小时候看过关于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纪录片,里面说了美国顶级大学的的图书馆藏书量都非常庞大,也有最先进的电脑设备。使用学校edu账户登录,可以看到各种学术报刊杂志。而且如果你是到了一个大学城,比如Boston,那里的Harvard, MIT, Tufts, BC, BU几个顶级大学的图书馆都可以share的,而且图书馆24小时开放,全年中央空调,还有独立的自习室(有些还配备浴室)。对于想好好学习的我来说,能在每一个午后,开着苹果电脑,拿着书和星巴克做研究,是我从小就梦想的!
第二就是英语了!我从小就喜欢英语,从新概念,到李阳疯狂英语,到新东方。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在一个全英文的环境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所以选择留学,一个很土但是也是很实在的原因就是全英语授课+365天24小时的英语语言环境,我期待在这种环境下能逼迫我使尽浑身解数来学习语言。英语语言能力,就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提高。没出过国的人,永远不会熟悉每一种菜和食物的英语名字。就像我第一次在SUBWAY点餐,各种蔬菜的名字和调料的名字我一个都听不懂,也说不出来。形形色色的专业词汇,最地道普通的习语表达,语言表达能力都在一天天的提高。这种感觉让我很向往!
第三,对我来说,我在学习的同时希望能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国家的不同行业精英的人脉。我从小就喜欢和各种不同国家的人接触,交流。我当时想,如果有一天我到了美国名校,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众不同的人坐在同一个教室里面,一起探讨学术问题,然后我能在他们面前沉着的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那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在几年的大学生活里面,我当时想一定会有机会结交到这一群独特的让我难以置信的朋友,这是除了毕业证书以外另一种宝贵的收获,也是我出去留学的重要原因。比如,我们商学院的教授有高盛20年的EVP,有美国risk
management届的泰斗,我的同学里有各种富二代,官二代,也有各种顶级学校的学霸,也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职场精英。这些都是我很向往的出国后能接触到的独特资源!
所以总结来说,一切的梦想源于简单的想法,就是一个想要突破自我,不甘平庸的American Dream,就是想出去看看我到底能不能混出一个名堂!感恩这段独特的经历
---------------------------------------------------------------------------------------------
欢迎关注

知乎机构号:@WordSunny
微信公众号:wordsunny,每天一点留学干货分享。
花最少的钱,用最专业的导师,写最走心的文书,上最牛的学校。
「WordSunny」,是一种留学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M256I120mm 发表于 2020-2-21 20:23:00 | 只看该作者
 
我是18年初来到澳洲的,我的第一站是澳洲悉尼,说说我为什么会突然有来澳洲打工度假这个念头吧,这也是朋友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
因为我当时已经26岁了,在国内也是工作了两年,是辞了在深圳非常稳定的工作过来,而且我父母也在深圳,表面看起来我生活是非常无忧和稳定。
所以会有蛮多人好奇为何我突然做这个决定,理由很简单吧,因为我喜欢旅游,但旅游又非常花钱,既然现在有一个机会让我既能合法的赚钱,也能长时间地感受一个国家,why not?何况人生漫漫长路,这只是我漫长人生中的一年。
再说说升华的一个点,其实就是我喜欢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如果仅仅是旅游,没办法真实感受当地的人文,所以我选择这个可以跟当地人一样的生活,上班,彻彻底底的感受一个异国他乡人文的机会。
所以其实很多朋友会说很佩服我的勇气,可以放下一切去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26岁在国内人的观念里,它不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年龄,传统观念里这个年纪应该要有稳定工作,稳定交往对象,甚至该谈婚论嫁生儿育女,组织新的家庭了。
但怎么说呢,这样的人生不是不好,但结婚生子这是个非常讲缘分的事情,并且我本人是不太想过复制粘贴式的生活,比如别人该怎样我也该怎样,我觉得这样的一辈子一点意思都没有,世界的精彩纷呈本来就来源于不同人不同的精彩纷呈的人生。
我也是花了好长时间说服我父母,甚至在我到了澳洲的前三个月,他们几乎每天喊我回国,后来时间长了,他们看我也安然无恙,过得挺开心的,才开始放心我,也没念过我回国了。
其实家人担心是正常的,他们只是怕你在国外不稳定,不开心,甚至不安全,只要你坚持信念,用行动证明你的选择是对的,并且能生活的开心,他们也一定会支持的,毕竟家人是最爱你的人。
因为WHV是一年时间,所以我已经光荣毕业了,目前转了学生签,也找到自己很喜欢和稳定的工作,算是熬过来了,回想过去一年,虽然我遭受了很多不理解,也离开了成长很多年的深圳,离开了父母,但我觉得蛮值得的,人生这种机会不是常常有。
在国内什么都急,国人太急躁,而在澳洲,大家都不急不躁的,大家不会觉得你25岁了该要做什么,有什么打算,大家都会秉持着随性开心的生活态度,甚至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嗳妳是我de骄傲 发表于 2020-2-21 20:23:19 | 只看该作者
 
聊几个我身边的案例吧。


高考失败了……被迫留学……”
这位朋友高考考砸了,家里匆匆忙忙地送他去澳大利亚读书,他随自己的喜好选了建筑这个专业,而且家人希望他能留在澳大利亚,但是最后他选择回国做自媒体。听起来有点不搭边,但他走上这条路其实恰好是因为留学——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未免有些孤独,他就经常拍一些视频发到微博上,给国人科普澳洲留学。当然,有不少留学生都做过这事儿,但不同的是,他越做越起劲,后来不仅做留学的内容,还尝试了很多种风格,最后,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做一个职业视频博主。
这种被迫留学型在留学之前应该是脑筋最不清楚的了——他和他的父母当时对他的规划一项也没实现,但他借由留学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如果没有留学,谁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会不会就是随便读了个比较热门的专业然后平平淡淡地过完这一生?


我在国内读的本科,那时候我意识到国内和国外的学术水平的差距,所以我想以后在国外优秀的大学里继续我的学业。
这是令我很敬佩的一个同学,他入学以后对学校的学术环境很不满意,从大一一开始就着手准备转学到美国名校,我看见的他会为了一边考托福一边维持高GPA而连续几个月早上4点睡6点起,看起来非常憔悴,因为久坐身材也严重变形,和他分到一个小组做作业的同学都是苦不堪言,因为他的要求太高了,经常大家一起做到凌晨两三点,不达到他理想的程度就不能松懈。上课的时候也非常认真,经常和老师互动,会揪住任何一个小细节不停地询问老师,有时候问得老师都有一点无奈了,所以绩点非常高。虽然整个人非常憔悴,但是每每看到他,你都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的强烈的精神意志力——他是在专注地、极度认真地在努力。后来很不容易地找到一个暑研项目,暑假一个人跑去美国跟着教授做实验,拿到了推荐信,大三成功转学。


我喜欢意大利的文化,所以我来了。
我会认识这位朋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他每年坚持打扮成欧洲中世纪的那个服装风格,在人群里真的非常显眼。后来了解他才知道,原来他小时候玩了意大利的一款游戏就疯狂爱上了中世纪意大利,后来就琢磨怎么学意大利语,而且他还挺有语言天赋的,大舌音一学就会,口音好到“以假乱真”。上了大学以后,他就一直在为留学意大利做准备,他的目标是以后能留在意大利。
我还听说过因为喜欢哈利波特就去英国留学的……他们这种做法在别人可能看起来比较鲁莽,但是大多数人也不能理解他们的这种情结吧。不过像这种深沉的艺术家情节还是比较少见的,多数人还是因为国外的社交关系简单、重隐私、自由、没有严重的等级观念等原因选择留学吧。


想出去见见世面啊,没见过万千世界,怎么敢说自己有世界观?
这个是我自己的故事。我在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出国留学,但是听说了学校的交换项目后突然有点心动——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放松,看看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和不同文化的人交流,追寻人生不同的定义。我更希望能通过留学变得独立,挑战自己的人生,离开舒适圈,经历挫折与困苦的洗礼,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段灿烂的回忆。我就开始努力向那个方向前进,后来成功拿到交换的机会。在交换的这几个月里,我去玩了不少地方,交到很多朋友,而且我发现我更喜欢国外的教育模式,于是本来决定要国内升研的我毅然选择留学申请研究生。对我来说,留学本就是意外,现在我要把意外延续下去。
我认为,有一句话能很好地概括留学这件事情——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留学生活就是什么样的。如果你追求自在安逸的生活,你的留学就是悠闲轻松的,如果你追求充实与成功,你的留学就是忙碌的。留学的原因没有什么对错,只要你是在变成一个更好的你,你是在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就好。留学不能改变你的人生,但是会在你的人生中留下很深的印记,仅此而已,不要神化留学,但也不要贬低留学,如果你选择留学,就请尊重自己的选择,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我的大象很大99 发表于 2020-2-21 20:23:30 | 只看该作者
 
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康奈尔大学 谷学姐 提供
(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
我为什么出国?

这件事还要从好久之前聊起,一开始选择让我出国留学的人是我爱做梦的妈妈。
她的梦想是要把我培养成琼瑶阿姨笔下的大家闺秀:不仅要有名校学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要文能精通艺术史以及至少一个小语种,舞要跳的了华尔兹跟探戈。而且,我妈妈还特别喜欢用所谓的历史数据做推论,没错用现在统计的话说就是inference,但当然有可能她看到的是type I error。
她观察了我三年的初中学习过程,得出了一个她认为可靠的结论是:我不适合国内教育。她觉得应该让我试试其他的教育体系。
因此她为我精挑细选了一所澳大利亚国际高中,我的留学生涯正式开始,我后来发生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

大学生涯是从澳洲到美国的过程


当时申请大学,我用澳大利亚的高中成绩和高考成绩去申请澳大利亚的大学,需要的手续就是高中历史成绩以及最后高考分数加在一起所得的排名分。
在高考前的寒假,我突击了一下微积分,在模考及高考中超长发挥,拉高了最后的排名分。
幸运的是,我压线进了澳洲国立大学。
在澳洲的读书日子是异常辛苦。每天6点起床读书上课,回家温习功课,晚上1点睡觉。没有周末,没有社交。有一年的时间里,就像一个学习机器,完全没有思考过以后的人生。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些从美国和加拿大到国立大学的交换生。
我至今还记得,当他们谈论起梦想时的光彩照人;当他们展现自己的特长时的熠熠生辉;当他们闲聊时,知识的广度以及深度,带给我的震撼。
那一刻,我才明白,这一年里我缺少了什么。
是的,我缺少一双好好观察澳洲这个国家的眼睛,缺少活的像个人一样去体验这个国家的生活。
这也是我第一次,开始扪心自问,这是我想要的学习生活吗?
这也是我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心底的答案:是的,我想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个优秀且有趣的人。
当时的我,对美国申请完全没有什么概念,但好在我真的很幸运,碰到了一些做来自美国、加拿大到澳洲国立大学做交换生的同学们,大家都很热心也很善良,他们事无巨细地告诉了我申请流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该怎么解读网页上的申请条件。以及,最重要的是,在我每次感受到申请程序的繁杂以及学习的压力,想要退缩的时候,他们总是用他们的passion激励我继续走下去。
也正是这些passion,让我第一次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善良,什么是真正的勇敢。我以为真正的善良,不是代替别人把事请做成功,而是非常有耐心,有逻辑,用不断地总结、发掘适用于那个求助的人的方法,去帮助他把事情做成功。而真正的勇敢,不是面对困难不害怕,而是即使知道害怕也会勇往直前。
之前的计划是想先用这次本科转学试试,研究生的时候再来好好申请美国,所以我只申请了一所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我知道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是从一部爱情电影里。女主是该大学的学生,男主是去麦迪逊做交换的欧洲皇室王子。故事主要讲了大学给女主的教育,如何帮助她找到真正的自己实现自我,以及成就了她跟王子的爱情。
也许是这样的童话故事,让我看的比较上头,我对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查阅了校史,学校的学术成就,杰出校友,学校的资金来源,硬件设备,国际生比例,国际在校员工(包括教员和教授)的比例,想去就读的专业的教授们的教育背景,研究方向,曾经发表过主要的学术文章,跟他们做研究的学生的学术背景,学校对于我想去读的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数量,以及每门专业课的打分分布图。
最后,我觉得可以得出的唯一一个靠谱的结论是,学校那几年无论是整个大学,还是各个院系,招的学生比较本土化,学校以及各个院系都希望提高国际生的比例,而我想去读的专业,在我进学校前的5-6年里,本科生数量一直不到30,我还去查了对于本科转校生的录取要求。
分析完这些之后,我的直觉告诉我,也许可能可以进。
2011年8月,我带着对交换生同学们的崇拜,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跟以为自己也会变成我同学们那样的人的激动心情,来到了这个地形狭长,冬天平均最低气温14华氏度的麦迪逊。
这里的学习生活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得多姿多彩。即使是现在回顾在麦屯儿的这几年,也依然可以回想起当年的一些场景:
有脚踏实地的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有拿到了我想去的公司实习offer的激动时刻
有尝试接触社会、体验不同国家文化带来的新鲜感
也收获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
这一次,终于得偿所愿,完成了刚来美国时对自己的期待:活得精彩,用心感受生活。
也是这一次,我终于明白,原来从来就不会有无缘无故的自信。
真正的自信,来源于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生活中的苦难的经历。
本科转学的感受分享:其实,在本科转学申请的准备中,感触最深的还是文书的重要性。
当时读的专业是统计学,其理论难懂深奥,标记的方法又非常细致。
比如,什么是random variable。再比如,如果大写X是一个random variable,那么小写x1就是X的一个实现。
连我们统计学的教授,经常在上完一个lecture,写了6、7个黑板的板书后,都不禁感慨:我不是在教你们统计,我在教你们拉丁语。
尽管我当时真的很努力学习,但是我仅有的是并不出众的在校成绩,以及只有3个月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实习经历。因此,提供给我写文书的素材并不多。
我在写文书的时候,着重把两者结合的经历写出来。
比如,我是怎么用统计学的方法去抽取会计凭证,又是怎么用统计方法保证这些抽取到的凭证样本量足够大且多样,以及怎么确定得出的结论是可靠的。以此来展现对统计专业的理解、热情,以及我希望可以在后面的大学生涯里,学到哪方面的统计学知识,来帮助我实现以后的职业目标。
其实,我在后来每一天的等待结果中,都非常地煎熬。无比后悔之前没有多申请几个学校。
所以,我觉得留学申请时最有用的一条建议是,请多申请几所学校、专业项目。
研究生生涯是从麦迪逊到康奈尔

从麦迪逊取得学士学位后,我收到了康奈尔大学统计学专业的offer。
这一次,我还是只申请了这一个大学的一个研究生项目,是因为,我心仪的公司在申请季开始前就发了录取通知,但是当时的我已经考完了GRE,成绩还可以,觉得不用一次也挺浪费的。
如果说上次能被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录取是幸运,那么这次被申请康奈尔大学的统计学专业录取,则是经过慎重分析后的结果。
我当时除了查阅这个项目的历届杰出校友的背景、项目要求,还去查论坛、看帖子、问遍了所有我认识的曾经被录取过的师哥师姐们,通过分析这些有限的数据,我发现其实他们是真的很看重实习背景、对统计专业的热爱程度、以及本科选修的专业课程是不是贴合未来找工作需要的方向。
我当时有大公司的实习背景,也恰巧修过大部分现在的机器学习(因为当时机器学习已经从大火变成了时代潮流)背后的统计理论的课程,且成绩不错。
所以,我在当时写文书的时候,尽量展现两点:
第一点是统计理论知识,是如何帮助我解决这几年实习时遇到的实际问题。
比如,在为客户做咨询实习时,曾经运用随机森林模型,发现了最赚钱的门店不是处于第一层楼地铁出口边,而是处于地下一层地铁出口边。当时的消费者们习惯了地下出口边的门店,所以他们总是会去在第一时间找符合他们思维习惯的门店,即地下一层地铁出口边。
在文书里展现的第二点是,关于生活中一些关于统计知识的趣事。
比如在北京的一个地铁站,大家在随机排队等待地铁。结果,我从二层俯瞰下面的时候,恰巧发现大概1-2分钟的时间,大家排队的队形真的是正态分布的样子。
回顾这一次的申请,其实是通过可靠的数据、理性的分析,找到对方想要什么样的学生才能更容易申请成功。
生活的小点滴

在康奈尔学习的时候是非常愉悦的。
同学们专业知识过硬,并且为人善良乐于助人;大家互相帮助,良性竞争,互相鼓励善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这些交流中,我学会了如何有逻辑的表达。这一点在后来的面试找工作时,其实尤为重要。
从康奈尔毕业后,我在纽约工作了一年,后来因为实在无法忍受纽约的冬天,也恰好看到同一届康奈尔的同学在给他的公司招聘,就来到了艳阳高照的加州。
这一次康奈尔的同学,教会了我如何在工作中跟上级以及其他同事交流,教会了我如何高效率的工作,教会了我如何有逻辑地说服其他同事。也是这位同学,他宁可自己多做点工作,也要帮我腾出些许时间,鼓励我去健身,他让我看到了一个自律的世界。
2009到2019这10年的日子:
我去过澳大利亚新西兰,看过南十字星,登过冰山;
去过日本,看过兼六园,品尝过日本新年第一场雪后的雪蟹;
去过美国大大小小南南北北的城市,生活过,学习过,工作过。
······
这十年,我从澳大利亚到美国,从19岁到29岁,每个人成长最快的十年,留给了冬天最低气温不低于0度的堪培拉,留给了冬天最低气温零下30度的麦迪逊,留给了文人墨客们笔下在绮色佳的康奈尔,留给了世界金融中心的纽约,也留给了被誉为最适合华人居住的洛杉矶。
这不短不长的10年,从遇到难事就想退缩,到直面问题;从唯唯诺诺、不敢拒绝,到有原则、有逻辑地说出不同的想法;从畏惧运动的大胖妞,到保持每个星期6天的健身习惯;从妈妈希望我做什么,到懂得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
与其说时间这把刀,抹掉了那些缺点,不如说是这10年中,家人以及遇到的同学朋友们,给我的爱以及鼓励,让我变得自信、勇敢、自律、有原则。
下一个10年,希望自己还能一直保持着这10年中对未来的期待,以及拼尽全力去完成这些期待。就像乔布斯先生说过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
 第25张图片 毕业时,跟康奈尔最美图书馆合照
以上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分享,有问题,欢迎来平台找学长学姐们咨询~
AdmitWrite,知名互联网留学平台,留学界的Uber,已有超过1000名世界名校学长学姐入驻,实现美国TOP30,英国G5,澳洲八大等多个地区全名校覆盖。不管你是申请人文社科/商科/工科,还是申请理科/艺术/法学,在平台你都可以找到同专业名校学霸辅导。关注我不迷路,任何留学相关问题都可以私信 @AdmitWrite留学平台~
 第26张图片 本文来自AdmitWrite留学平台专栏——【海外名校申请经验】,专栏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申请经历,就读体验,专业前景,就业分析等。想看更多的申请经历以及就读体验,欢迎关注~
海外名校申请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2017奥迪 发表于 2020-2-21 20:23:52 | 只看该作者
 
出国留学现在越来越普及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承担留学的成本,越来越多同学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选择出国留学,好多企业似乎也不再对留学生青睐有加。
留学又苦又累,而且很大概率还要回国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留学呢?
学姐从学术、生活和自我实现三个方面为大家分析一下~
学术篇

在学术方面,出国留学还是有很大意义的。
1. 国外学术方面成就相对更高
虽然近年来我们国内的顶尖大学的世界排名也在逐步上升,但是与一些国际顶尖的学校相比,无论是学术积淀、教授资源,还有校友资源,都是我们国内学校无法比拟的。
如果想在某一领域专心学术、有所建树的同学,学姐还是建议大家给自己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利用国外某一学科先进的办学优势和学科条件,学习到该领域内最顶尖的知识,为以后自己在学术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第29张图片 2. 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
在国内,我们大都习惯了老师手把手的教学方式。在国外,老师更多的起的是一个引导作用,而不是教授的作用。我们需要在老师的点拨下,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课题和研究。
就算是坐在课堂里,老师也会不定期的安排各种speech和case study,自主学习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第30张图片 3. 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
这个是学姐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并且受益匪浅。国外留学除了平时的课程,还会有reading list和各种小组讨论作业,各种deadline重合在一起应付不及。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制定两个计划,一个是long term的,根据不同课程的难度和要求,合理分配各科的学习时间;另外一个是short term的,以星期或者月为单位制定to do list,明确自己需要做什么。
国外通常都有提前make appointment的习惯,这不仅是对他人时间的尊重,也会让自己今后做事更条理~
 第31张图片 生活篇

出国留学,其实就是一个学会把生活压缩进一个行李箱,不慌乱地处理意外情况,变得更独立和自给自足的学习过程~
1. 开拓眼界
有一部分同学,把留学生活看做是自己开拓眼界的一个机会。或是体验异国风土人情,或是感受不同教育制度的差异,都是留学中不小的收获。
选对了国家/城市,就会像大家期待的一样,留学生活是可以伴随着逛吃逛吃一起的,相应的旅游的便利性也成为留学择校的一个诱惑。
在美国可以畅游北美,在香港去哪里转机都方便,更不用说在欧洲的同学们拿着申根签证走遍欧洲~
 第32张图片2. 独立生活能力
很多同学出国留学后都历练了一手好厨艺,化身“中华小当家”,自己买菜购物做饭、洗衣服收拾家,办理各种证件和手续。扔到任何一个地方生活都不成问题啦!
3. 学会独处、享受孤独
关于这个问题,学姐曾经问过身边几位出国留学的朋友,他们这样说到:“从来不知道自己那么爱国,第一次觉得祖国那么美好”,“出国前的弱智儿童出国后秒会十八般武艺”。
在度过刚开始的兴奋期之后,大多数同学的感受就是寂寞。一个人吃饭、上课、健身和泡图书馆,时间长了会觉得非常孤独。
但是,你会学会和寂寞交朋友,你会学会享受独处的时光、自我的时间,有时候很多事情甚至会更高效。
比如,一个人去上学,路上可以戴上耳机练练听力,或者听听喜欢的电台节目。一个人去旅行,可以更加专注于每一处美景和美食。孤独还能给你时间,让你真正静下心来思考,并享受自由惬意的时光。
 第33张图片自我实现篇

1. 看问题角度更多元化
学姐认为,在国外留学,会让我们更了解自己,从另一视角了解自身文化。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国到异乡,从不同的视角看自己的文化,一定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你的长处和短处都会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完全暴露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更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明白自己如何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2. 懂得感恩、更加珍惜亲情和友情
出国留学就意味着远离家,也就意味着远离了你所熟悉的舒适的环境。
很多时候难过的要死,但在电话里也只会和同样担心自己的家长笑着说:“一切都好”。出国之前还经常会和父母怄气吵架,出国之后,就算是父母无理取闹,也不愿意跟他们发脾气,学会了多为父母和他人考虑。
 第34张图片 3. 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在国外留学,会遇到各种不同背景的人,有学术大牛,有热情的南法小哥,有绅士的英国男生...你的交友圈在扩大的同时,也在从不同的人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将来在面对其他事情和人的时候,心态更加包容和开放~


有一句话这样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所剩下的东西。除了学业本身,出国留学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是个人综合能力的锻炼与提升,是一个更广阔而丰富的人生。
学姐希望大家都能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哦!


【❤福利时间❤】
码字不易,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或想知道的内容,欢迎点赞并关注学姐提问哦~知乎的宝宝,还可获得新东方独家教研资料好多多多份哦~
 第35张图片 —— 领取方法 ——
添加学姐微信:xdfyasi21 ,好友验证信息:知乎(必填)
有用记得给学姐点个赞哈哈哈~

 第36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6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