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文化] 为振兴陈氏太极拳,陈照丕辞职回乡当农民教拳,他最终振兴了吗

[复制链接]
58072 2
当归十年 发表于 2021-12-1 03:46:56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58年,久在开封工作的陈照丕回到了家乡温县陈家沟。这一看让他心急如焚,原来村子里居然没有人会打陈氏太极拳。这也意味着,陈氏太极拳已经完全衰败了。

为振兴陈氏太极拳,陈照丕辞职回乡当农民教拳,他最终振兴了吗 第1张图片

陈氏太极拳堪称太极拳流派的始祖,起源于明末清初,创始人是陈家沟陈氏始祖第九世孙陈王廷。陈家虽说是地主,但世代习武,家传功夫更是代代相传,陈王廷的祖父与父亲都做过明朝官吏。
陈王廷早年是著名镖师,明朝灭亡后,陈王廷投身反清复明大业。失败后,隐居于陈家沟,依靠家传功夫,博采百家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创编出了内外合一的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不管是拳法、刀枪剑棍,还是推手,都很重视技击,在实战中有着极大的威力。不过早先陈氏先祖对于传授太极拳有着“只能传给族人”的要求,因此不少武术爱好者就是想拜师学艺,都没有机会。
当然了,凡事也有例外,比如到了陈氏第六代传人陈长兴时,河北人杨露禅为了能学到陈氏太极拳,三到陈家沟,想拜师学艺。拜师无望后,他竟给陈家做起了免费佣工。最终他的恒心打动了陈长兴,陈长兴这才破例收下了他这个异姓徒弟。
要说,陈氏太极拳还真是厉害。杨露禅经过十几年苦学,艺成后回到家乡。由于他拳械精妙,在乡里所向披靡,很快就成了地方上的独孤求败。
后来,杨露禅因比武伤人,惹上了官司,不得不避祸到了北京城。凭着一套出神入化的太极拳,他很快就成了王府的拳师。并且由于武艺高强,他在不断地比武中百战百胜,因此他很快就名震京城,得了一个“杨无敌”的美名。
在杨露禅的发扬下,太极拳在北京城里风靡一时,就连王公贵族们也纷纷拜他为师,学习太极拳。考虑到所教者多是体质薄弱的名门公子,于是杨露禅对陈氏太极拳进行了一些改良,去掉了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成了轻柔易练的杨氏太极拳。
虽说如此,但大家都知道,杨露禅是学了陈氏太极拳后,才天下无敌的。可惜陈氏太极拳却依然保守,只在族内传授,因此大家才感叹“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
真正让陈氏太极拳走向大众的正是陈照丕。
陈照丕是陈氏太极拳第十八世传人,他出生于清朝末年,正是西方列强扛着洋枪洋炮侵略中国的时候。在洋枪洋炮面前,再高的武艺,也都是炮灰,因此传统武术受到了质疑。陈家子弟也对家传的太极拳失去了信心,因此练习太极拳的人寥寥无几。再加上保镖行业也日渐凋零,竟让偌大的陈氏家族,陷入了贫困之地,最后不得不分家单过。据说,当时穷得每户都只分得几斤高粱。
陈照丕的父亲陈登科去世的时候,一想到流传了数百年之久的陈氏太极拳就要面临失传,心里难受不已,他临终前,还拉着陈照丕的手,让陈照丕发誓一定要把陈氏太极拳发扬光大,绝不能失传。

为振兴陈氏太极拳,陈照丕辞职回乡当农民教拳,他最终振兴了吗 第2张图片

民国初年,国民政府为了“强国强种,抵抗外敌”,鼓励全民习武。民间武术在政府的支持下,迎来了黄金时代。最为难得的是,门派武功也为了让更多人能学到武艺,一改“传单不传双,传内不传外”等门派规矩,大肆收徒授艺。
1928年,寂寞了很久的陈氏太极拳,终于得到了一线生机。北京同仁堂的东家乐佑申也是好武之人,他久闻陈氏太极拳厉害无比,于是专门找到陈家沟想请其传人到北京教拳。当时族人公推在县国术社担任武术教师的陈照丕前往北京。
在北京的时候,不少武林高手得知陈照丕是陈氏太极拳传人,于是纷纷找他比武。据说陈照丕在宣武楼连打了17天,结果无一败北。一时名震京津,不光拜师学艺者众多,想聘他为师的也大有人在。
中央国术馆在南京成立后,馆长张之江以周薪200元的待遇,聘他到国术馆教授陈氏太极拳,并兼任名誉教授。其实,此时陈照丕在北京才收徒不久,显然不能说拍屁股走人就走人,但是他又舍不得放弃中央国术馆的丰厚待遇。于是,他便让既是师父又是三叔的陈发科,到北京教授太极拳。自此,陈氏太极拳在北京得到了发扬和传播。
陈照丕不仅是把陈氏太极拳推向大众的第一人,而且他那时候的收入也很丰厚。打个比方,鲁迅在北京花300多块钱能买个四合院,而陈照丕周薪200块,显见是比教授的工资还高。这也侧面能说明,武术名家在民国时期不仅受到了尊重,而且收入也十分可观。
陈照丕有了积蓄,但因为教拳抽不开身,所以他在听说陈家沟有一大户正要卖房产,于是就买下了那大户的房产,同时还添置了一点田地,让贫困了许多的母亲与妻儿得以过上像样的日子。
1938年,南京成为了沦陷区,国术馆迁到了湖南。陈照丕为了抗日,虽然回到了河南,但他没有回家,而是投到了抗日名将范庭兰的军队,在那里教授士兵们操练大刀,并训练士兵们近距离搏击。每次与日军交战,陈照丕总是冲锋在前,第一个冲到敌人的队伍中,与他们进行殊死搏斗。
然而不幸的是,有一次陈照丕所在的队伍,被数千日军包围。人数本来就悬殊,再加上对方用的是枪,而陈照丕所在的队伍本就人数不多,又由于缺少枪支,因此大多数人都只能手拿大刀砍鬼子。
这一战十分惨烈,队伍伤亡惨重,就连范庭兰也阵亡在了战场上,陈照丕等人也被打散。

为振兴陈氏太极拳,陈照丕辞职回乡当农民教拳,他最终振兴了吗 第3张图片

为了寻找失散的队伍,陈照丕一度辗转于开封和洛阳等地。在这段时间,不少民间组织或者单位找他教拳,但受战乱影响,他一直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直到1942年,陈照丕受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聘请,成了一名有工资福利的保管员。当然附加条件就是,在业余时间教单位人员学习太极拳。
1948年,内战结束,黄河水利委员会被我党接收。在政府的要求下,陈照丕又随单位从西安迁到了开封,并在那里安居工作。
在外漂泊半生的陈照丕,61岁时,由于思乡心切,决定回乡探亲。回乡以后,陈照丕才痛心地发现,陈家沟已经没有人练习陈氏太极拳了。
原来,早在40年代时,家乡受了严重的蝗灾,连续两年绝收。食不果腹的乡亲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四处逃荒要饭,谁还有闲心练习太极拳呢!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太极拳在族中走向了衰败。
解放后,再也没有战乱,武术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忙于生产的族人,也没有想过要学习传承了数百年之久的太极拳。
陈照丕在了解了情况后,想到父亲临终前的嘱托,痛心之余,他决定回乡,重振陈氏太极拳。当时,陈照丕还有3个多月就可以退休了。单位的领导告诉他,如果要提前退休,每月只能领百分之四十的退休金,非常可惜,不如再等上一等。可是急着回家振兴太极拳的陈照丕,谢绝了领导的好意,执意辞去了半辈子的工作,回到了陈家沟。
陈照丕在陈家沟很快就建立了一个拳场,开始组织乡里的青壮年学习太极拳。
他教拳不仅分文不取,而且还游说了更多青壮年,加入到学习太极拳的队伍中来。经过不断努力,大约有30多人跟着他学习太极拳。
眼看年纪大了,陈照丕为了让更多人能学到陈氏太极拳,他开始整理资料,撰写了《陈氏太极理论十三篇》,为后世练习太极拳,留下了宝贵的武术资料。
1972年,80岁的陈照丕在温县医院病逝。由于他生前尽极所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弟子。因此他去世后,陈氏太极拳得以继续发扬,并于2013年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一篇:国安宣布与巴坎布完成解约,恢复自由身后或转投J联赛
下一篇:海韵Focus SPX-750白色版电源图赏:高颜值且高规格的SFX小钢炮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琴中自有黄金屋 发表于 2021-12-1 03:47:30 | 只看该作者
 
乱世出英雄[赞][赞][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mustbe 发表于 2021-12-1 03:47:45 | 只看该作者
 
希望中国多出一些陈照丕这样的人,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发扬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4-28 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