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1980 年代的日本经济对我们有何启示?

[复制链接]
57294 20
dzh狮子座 发表于 2021-12-1 19:59:2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好,本人是北大经济学院大二的一名留学生,选修了经济史方面的课程,这篇知乎是课程的期末作业,也是我写的第一篇知乎,请多包涵。注:没有抄袭。
关于日本的经济发展我很感兴趣,因为日本的商品质量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高科技产品到衣服、文具。
      在80年代之前的日本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增长了一倍多,显然地,对于这个日本石油进口国来说,物价是会飞涨的,但是日本政府通过提高官方利率,采取紧缩银根的政策,将物价稳定下来。虽然利率上升了,但是日本内需增长很多,人们的消费需求增加,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国民需要,日本加大了对制造业的投资。日本经济在稳定物价的同时也增长了,可以看出日本经济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增长潜力。
      到80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80年代初期,日本开始产能转型,经济主导产业由重化工产业转变为以电子技术产业为中心的新兴知识密集型产业。淘汰了成本高耗能大的基础制造业,扩大了电子技术和航空等高技术制造工业。这一系列措施增加了日本的出口。
      第二阶段,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升值,仅三个月从1美元兑250日元到1美元兑200日元。

1980 年代的日本经济对我们有何启示? 第1张图片
      这使得日本进口的原材料、燃料相对变便宜了,日本物价下降。日元升值对于日本这种进口大国来说是好事,使得企业成本下降,利润提高。

1980 年代的日本经济对我们有何启示? 第2张图片
      与此同时,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的出口成困难,于是日本经济开始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型。政府兴建公共设施,通过金融和土地政策刺激房地产。但是这一刺激就刺激过头了,房地产价格开始飞涨(日本大城市商业地价指数38.4上涨到103.0),当时仅东京的房地产价格总额就相当于整个美国的价格总额,上班族们只能抬头仰望高不可及的房价,被高额的租金压迫;只有亿万富翁可以买下downtown的房子。
      内需转型在短期内是十分成功的,批发价格下降,消费者需求增加,设备投资增加,在短期内实现了设备投资与GDP之比的猛增。

1980 年代的日本经济对我们有何启示? 第3张图片
      第三阶段,住房问题使得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日本实行了“硬着陆”的政策,通过5次提高公定利率(3.25%到6%),出台硬性的地价税(不论地价涨跌,凡是持有地产的人都要向政府缴纳地价税)。这一系列政策实在够硬,导致日本经济摔得稀烂,严重地打击了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泡沫爆炸了,地价裤衩裤衩地跌(日本大城市的商业地价指数103.0下跌到71.4,跌幅在30%以上)。以地产作抵押的债券也爆炸了,银行和金融机构都爆炸了。
       而且连内需的转型也遇到了瓶颈,日本就那么大,人就那么多,国内市场的需求很有限,加上日元增值,净出口减少,企业生产的产品找不到销路,因此产能过剩,尤其是日本主要投入的电子技术制造工业,家电在当时日本国内已经十分普及了,只有汽车的普及度还有上升空间。

1980 年代的日本经济对我们有何启示? 第4张图片
      由于昂贵的地价、地租,还有劳动力价格上升,竞争激烈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开始分分外迁,去其他成本更低的国家建厂,因此日本出现产业空心化。
      综上所述,日本经济从一开始经受住了石油危机的考验体现出其优越性,再到签订“广场协议”、刺激内需飞速发展,最后政策失误“硬着陆”导致资产泡沫爆炸、产能过剩使得经济崩溃,陷入了“萧条的10年”。

1980 年代的日本经济对我们有何启示? 第5张图片
      这是我对日本80年代经济状况的大概了解,能力有限只能参考前人之述。
面对这个和中国有着深刻历史渊源的发达国家,中国可以从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借鉴成功之处,吸取经验教训。
      日本在签订了“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的资金面变得更加宽松,无风险利率水平更低,资产价格上涨更快。因此日经225指数从1984年12月份的11542点上涨到1989年12月份的38915点,形成了巨大的资产泡沫。
      同样地,近年来中国美元指数也是一路飙升,从最低点2014年5月9日78.91上涨到2014年3月13日 第一个高峰100.47。同理,人民币升值也使中国资产价格飞涨,上证指数从最低点2014年3月21日1974.38上涨到2015年6月12日历史性的5178.19,随即的两周崩盘大跌(一周连续跌停)也使许多中国股民上了天台,俗话说:人死不过头点地。

1980 年代的日本经济对我们有何启示? 第6张图片
图表 1中国美元指数周线

1980 年代的日本经济对我们有何启示? 第7张图片
图表 2中国上证指数周线
      资产价格上涨还有一个原因是市场信心的持续高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繁荣,物价稳定。并且日本包括半导体等电子技术制造业达到了世界巅峰,成功地超越了不可一世的美国。这些现象结合在一起,使得日本民众的信心爆棚。
同样地,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定,外汇储备雄厚,也使得中国民众信心的持续高涨。另外,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健全,而且股民交易行为不理性,有“噪音交易”和“羊群行为”。(噪音交易:市场中的一些投资者明知某些资产国价格高于实际价值,但他确信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因此,不断购进此种资产。)这个学期本人选修的必修课当中做了一个股票实验,我们小组的实验报告就是论证了市场参与者的不理性行为符合“噪音交易”和“羊群行为”,而且实验参与者就是经济学院的本科生和硕士生。

1980 年代的日本经济对我们有何启示? 第8张图片

1980 年代的日本经济对我们有何启示? 第9张图片
图表 3股票根据红利在不同期次对应的价值      从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表可以看出中期股价远高于股票价值,验证了股民的“噪音交易”“羊群行为”导致了资产泡沫,具体的论证过程在此省略。
      然而中国和日本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日本在日元升值后因为出口受限被迫采取内需转型,但是日本的国内市场需求是有限的,毕竟地小人少。而中国的国内市场却十分庞大,内需的增长空间很多。不会像日本一样因为本币升值导致总需求不足,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
中国和日本房地产方面也很类似,北京和东京这种大城市的房价都是高得要命。但是不同的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供给偏紧造成的。中国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是惊人的,城市化速度加快,如此庞大的住房需求导致空置商品房十分紧缺。本人因为是留学生不能住进校内宿舍,因此在校外周边中关村附近合租,租房热季空房间基本上留不了1天,我现在的房间是前一天在网上看上然后第二天早上堵在中介门口等着开门第一个看房,实属艰难。
      中国现在经济发展的处境和日本80年代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国情截然不同,所以暂时不会像日本那样出现那么严重的经济崩溃。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日本的经济的发展中得到好多教训:
经济泡沫形成后不要采取“硬着陆”政策来主动刺破,而应当采取“软着陆”政策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慢慢将泡沫消化掉。利率浮动要平稳,不能过度放宽投资或者过度收紧投资,颁布弹性比较大的地价税,遏制房地产过度开发造成的“空城”现象,促进城市化快的地区的房地产开发,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住房需求。
      在人民币升值出口受限时,中国应当充分刺激内需,开发国内市场,尤其是中国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空间非常大。通过减少增值税等措施,刺激消费,扩大市场,增加市场活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样中国的经济能够保持比较高的增长率,而且削弱现今严重的贫富差距。
      我觉得我扯不动了,再扯水分就更多了。
      谢谢观文,欢迎批评,不要人身攻击就好。
参考文献:
[1] 《1979-1980年日本经济的简要情况》 辛依
[2] 《日元汇率波动与内需型经济转型日本经济济史1980-1990的考察》 赵英杰
[3] 《中国资产价格膨胀与日本泡沫经济的比较与启示》 伞锋
[4]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民经济安全研究:房地产泡沫、经           济波动与政府调控.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6
[5] 3.0 3.1 董志勇.行为金融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8.

12/08/2019
感谢大家的评论。
我平时不用知乎,隔了一年偶然这次打开看看,本来想看看关于做菜、厨房知识的文章。没想到这篇回答有那么多赞同和评论。很抱歉没有回复你们的评论。而且以后也很少有时间上知乎并回复大家,请求原谅。
目前我已经回国念研究生,学的还是经济学。但研究方向并不是80—90年代日本经济,所以评论里的一些提问我也无法解答,需要事先大量翻阅相关文献。而我本人也比较忙,自己的研究方向的论文都看不完,所以真的无法一一回答,十分抱歉。
实话说,这篇文章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就是一篇学术垃圾。希望大家只当做是我大二时写的一篇博客,看着科普娱乐一下,里面的观点不必认同,我本人都不敢再读。但我也很感谢那些提出批评的人,我大致都读了一遍,批评都很到位。
如果对上世纪日本经济或是近年中国经济有兴趣的朋友,还是推荐看一些发表的学术文章,在知网或者google scholar等网站上可以查找,或者一些机构研报快速了解。想查找数据的同学推荐上国家统计局,OECD, BIS等网站查找,或者找相关论文的数据来源。


上一篇:北京大学日本史,日本研究实力如何?
下一篇:日本首相称为“封国”准备好承受批评,看看谁“批评”了?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DarrenYounggo 发表于 2021-12-1 19:59:3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人是北大经济学院大二的一名留学生,选修了经济史方面的课程,这篇知乎是课程的期末作业,也是我写的第一篇知乎,请多包涵。注:没有抄袭。
关于日本的经济发展我很感兴趣,因为日本的商品质量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高科技产品到衣服、文具。
      在80年代之前的日本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增长了一倍多,显然地,对于这个日本石油进口国来说,物价是会飞涨的,但是日本政府通过提高官方利率,采取紧缩银根的政策,将物价稳定下来。虽然利率上升了,但是日本内需增长很多,人们的消费需求增加,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国民需要,日本加大了对制造业的投资。日本经济在稳定物价的同时也增长了,可以看出日本经济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增长潜力。
      到80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80年代初期,日本开始产能转型,经济主导产业由重化工产业转变为以电子技术产业为中心的新兴知识密集型产业。淘汰了成本高耗能大的基础制造业,扩大了电子技术和航空等高技术制造工业。这一系列措施增加了日本的出口。
      第二阶段,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升值,仅三个月从1美元兑250日元到1美元兑200日元。

 第19张图片
      这使得日本进口的原材料、燃料相对变便宜了,日本物价下降。日元升值对于日本这种进口大国来说是好事,使得企业成本下降,利润提高。

 第20张图片
      与此同时,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的出口成困难,于是日本经济开始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型。政府兴建公共设施,通过金融和土地政策刺激房地产。但是这一刺激就刺激过头了,房地产价格开始飞涨(日本大城市商业地价指数38.4上涨到103.0),当时仅东京的房地产价格总额就相当于整个美国的价格总额,上班族们只能抬头仰望高不可及的房价,被高额的租金压迫;只有亿万富翁可以买下downtown的房子。
      内需转型在短期内是十分成功的,批发价格下降,消费者需求增加,设备投资增加,在短期内实现了设备投资与GDP之比的猛增。

 第21张图片
      第三阶段,住房问题使得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日本实行了“硬着陆”的政策,通过5次提高公定利率(3.25%到6%),出台硬性的地价税(不论地价涨跌,凡是持有地产的人都要向政府缴纳地价税)。这一系列政策实在够硬,导致日本经济摔得稀烂,严重地打击了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泡沫爆炸了,地价裤衩裤衩地跌(日本大城市的商业地价指数103.0下跌到71.4,跌幅在30%以上)。以地产作抵押的债券也爆炸了,银行和金融机构都爆炸了。
       而且连内需的转型也遇到了瓶颈,日本就那么大,人就那么多,国内市场的需求很有限,加上日元增值,净出口减少,企业生产的产品找不到销路,因此产能过剩,尤其是日本主要投入的电子技术制造工业,家电在当时日本国内已经十分普及了,只有汽车的普及度还有上升空间。

 第22张图片
      由于昂贵的地价、地租,还有劳动力价格上升,竞争激烈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开始分分外迁,去其他成本更低的国家建厂,因此日本出现产业空心化。
      综上所述,日本经济从一开始经受住了石油危机的考验体现出其优越性,再到签订“广场协议”、刺激内需飞速发展,最后政策失误“硬着陆”导致资产泡沫爆炸、产能过剩使得经济崩溃,陷入了“萧条的10年”。

 第23张图片
      这是我对日本80年代经济状况的大概了解,能力有限只能参考前人之述。
面对这个和中国有着深刻历史渊源的发达国家,中国可以从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借鉴成功之处,吸取经验教训。
      日本在签订了“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的资金面变得更加宽松,无风险利率水平更低,资产价格上涨更快。因此日经225指数从1984年12月份的11542点上涨到1989年12月份的38915点,形成了巨大的资产泡沫。
      同样地,近年来中国美元指数也是一路飙升,从最低点2014年5月9日78.91上涨到2014年3月13日 第一个高峰100.47。同理,人民币升值也使中国资产价格飞涨,上证指数从最低点2014年3月21日1974.38上涨到2015年6月12日历史性的5178.19,随即的两周崩盘大跌(一周连续跌停)也使许多中国股民上了天台,俗话说:人死不过头点地。

 第24张图片
图表 1中国美元指数周线

 第25张图片
图表 2中国上证指数周线
      资产价格上涨还有一个原因是市场信心的持续高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繁荣,物价稳定。并且日本包括半导体等电子技术制造业达到了世界巅峰,成功地超越了不可一世的美国。这些现象结合在一起,使得日本民众的信心爆棚。
同样地,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定,外汇储备雄厚,也使得中国民众信心的持续高涨。另外,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健全,而且股民交易行为不理性,有“噪音交易”和“羊群行为”。(噪音交易:市场中的一些投资者明知某些资产国价格高于实际价值,但他确信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因此,不断购进此种资产。)这个学期本人选修的必修课当中做了一个股票实验,我们小组的实验报告就是论证了市场参与者的不理性行为符合“噪音交易”和“羊群行为”,而且实验参与者就是经济学院的本科生和硕士生。

 第26张图片

 第27张图片
图表 3股票根据红利在不同期次对应的价值      从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表可以看出中期股价远高于股票价值,验证了股民的“噪音交易”“羊群行为”导致了资产泡沫,具体的论证过程在此省略。
      然而中国和日本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日本在日元升值后因为出口受限被迫采取内需转型,但是日本的国内市场需求是有限的,毕竟地小人少。而中国的国内市场却十分庞大,内需的增长空间很多。不会像日本一样因为本币升值导致总需求不足,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
中国和日本房地产方面也很类似,北京和东京这种大城市的房价都是高得要命。但是不同的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供给偏紧造成的。中国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是惊人的,城市化速度加快,如此庞大的住房需求导致空置商品房十分紧缺。本人因为是留学生不能住进校内宿舍,因此在校外周边中关村附近合租,租房热季空房间基本上留不了1天,我现在的房间是前一天在网上看上然后第二天早上堵在中介门口等着开门第一个看房,实属艰难。
      中国现在经济发展的处境和日本80年代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国情截然不同,所以暂时不会像日本那样出现那么严重的经济崩溃。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日本的经济的发展中得到好多教训:
经济泡沫形成后不要采取“硬着陆”政策来主动刺破,而应当采取“软着陆”政策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慢慢将泡沫消化掉。利率浮动要平稳,不能过度放宽投资或者过度收紧投资,颁布弹性比较大的地价税,遏制房地产过度开发造成的“空城”现象,促进城市化快的地区的房地产开发,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住房需求。
      在人民币升值出口受限时,中国应当充分刺激内需,开发国内市场,尤其是中国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空间非常大。通过减少增值税等措施,刺激消费,扩大市场,增加市场活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样中国的经济能够保持比较高的增长率,而且削弱现今严重的贫富差距。
      我觉得我扯不动了,再扯水分就更多了。
      谢谢观文,欢迎批评,不要人身攻击就好。
参考文献:
[1] 《1979-1980年日本经济的简要情况》 辛依
[2] 《日元汇率波动与内需型经济转型日本经济济史1980-1990的考察》 赵英杰
[3] 《中国资产价格膨胀与日本泡沫经济的比较与启示》 伞锋
[4]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民经济安全研究:房地产泡沫、经           济波动与政府调控.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6
[5] 3.0 3.1 董志勇.行为金融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8.

12/08/2019
感谢大家的评论。
我平时不用知乎,隔了一年偶然这次打开看看,本来想看看关于做菜、厨房知识的文章。没想到这篇回答有那么多赞同和评论。很抱歉没有回复你们的评论。而且以后也很少有时间上知乎并回复大家,请求原谅。
目前我已经回国念研究生,学的还是经济学。但研究方向并不是80—90年代日本经济,所以评论里的一些提问我也无法解答,需要事先大量翻阅相关文献。而我本人也比较忙,自己的研究方向的论文都看不完,所以真的无法一一回答,十分抱歉。
实话说,这篇文章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就是一篇学术垃圾。希望大家只当做是我大二时写的一篇博客,看着科普娱乐一下,里面的观点不必认同,我本人都不敢再读。但我也很感谢那些提出批评的人,我大致都读了一遍,批评都很到位。
如果对上世纪日本经济或是近年中国经济有兴趣的朋友,还是推荐看一些发表的学术文章,在知网或者google scholar等网站上可以查找,或者一些机构研报快速了解。想查找数据的同学推荐上国家统计局,OECD, BIS等网站查找,或者找相关论文的数据来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流水浮云 发表于 2021-12-1 20:00:11 | 只看该作者
 
警示就一个,政策上犯错误没关系,因为有时候你看着好像是个不错的政策,但因为形式的突然变化就变成问题了。但让你认识到这个政策的问题和引发的后果之后,一定要政策上负责。
为了平抑房价和挤压不动产泡沫提高利率这个想法没问题。但是,不动产公司倒闭你不救,还不起贷款的人越来越多你不救,因为贷款坏账越来越多导致银行都要倒闭了你不救,股市跌去四分之三你不救,大手证券公司真倒闭了你还不救。
从90年到2000年,有太多的机会可以改正政策,出动国有基金救助市场和企业,但政府就一直放任市场不管,不敢出动国有资金救助企业,理由是国民的税金不能去救私企。一直到了小泉时代。
所以现在日本的泡沫经济处理是对世界国家都是一个反面典型,当市场出现问题,经济危机出现时候,一定要出动国有资金救大企业,救市,救银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xiantao61 发表于 2021-12-1 20:01:08 | 只看该作者
 
泻药,这个原因方方面面,涉及很多。
我能力有限,仅供参考。
日本经济80年代巅峰被美国完全甩开,
非要追究原因,
可能主要在于三个,
第一个是日本经济在其巅峰时期,
更像是一种纯粹的规模经济,
怎么说呢?
就是资产规模庞大,
但盈利能力很一般,
日本企业当时在海外疯狂圈地,
但很多企业本身盈利能力很差,
是靠炒作资产支持其规模扩张的,
就像前段时间的海航那种玩法。
大家不了解的可以看一下《日本的迷失》,中信出版社的,
会很清楚。
相比之下,
美国企业roe则相当不错,
一直以来都是以盈利能力著称;
这代表着美国经济更加健康,
就像企业经营一样,
靠低效投资的规模增长式企业,
虽然可以快速增长规模,
但最终很难战胜高盈利高附加值的企业,
这就是苏联日本经济的悲剧,
我们必须警惕。
否则企业低收益、资产高债务、居民少分配诸如此类的通病,
将难以避免。
第二,就是日本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如美国,
你看美国头部企业二十年来其实是一直在变化,
各种新领域、新行业层出不穷,
相比之下,日本则是固定不变,
你看下面那张图,
日本最终崛起的,
乃是金融业和通信业,
大都是以资产规模和收租模式登顶,
没有美国企业永无止境的创新变异,
这不仅与美国科技中心的地位有关,
也可能与东亚的资源匮乏和垄断有关。
第三,则是老生常谈的人口问题,
美国人口出生率比日本多,
还能永无止境地吸纳世界范围内的顶级精英人才,
随着1990年后日本劳动力人口停滞,
日美差距再次拉大,
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怎么说呢,
美国经济是很有实力的,
世界分工,
不仅仅代表着制造业流向东亚、欧印,
也代表着研发和创新流向了英美,
这其中的意义不能只理解一端,
日本是个很好的模版,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借鉴提升自己。

 第37张图片

 第38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HDove99 发表于 2021-12-1 20:01:21 | 只看该作者
 
一定要保障食品安全
美国一断日本粮食供应,日本民众就不会支持日本政府,反过来会支持美国了,


很多人从经济学,金融学,政治上面分析,
我想直接从粮食上面分析,

日本对于美国就是肉猪,
不仅仅在于美国驻军,
其首相执政需要美国点头,
更重要是你想为什么当年美国没有去割肉德国,而是选择割肉日本了?

日本粮食自给率一直很低很低,
80年代数据没有去查到,我肯定是低于50%的,
你想假设美国断了其粮食来源,
日本国内怎么办?
怎么办?
我们国家猪肉出现瘟疫了,结果猪肉价格我感觉差不多涨了3倍,
你觉得粮食了?日本粮食供给去掉一大半,
涨10倍,20倍太简单了,
涨100倍也不是不可能,
其民众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自己政府
所以日本需要定期给美国上供,


目前粮食自给率就更低了,
2017年度日本粮食自给率仅38% 为历史第二低位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JNY201711015.htm

其实韩国也要给美国上供,
韩国粮食自给率也低,


当时没什么没有选择割德国的,
我想除开政治因素,人种因素,
还有德国粮食自给率很高,
法国(329%)、捷克(198.6%)、匈牙利、德国、斯洛伐克等13个国家的自给率均超过100%,
德国旁边还有法国,
各国粮食自给率报告:法国最高达329% 日韩垫底,


只从经济学角度考虑,
我觉得很难去分析清楚,
为什么日本政府执行政策出现巨大问题,不马上停止,改成促进政策,
而是继续执行政策,
这想一想就不可理解,

很大可能是其想调整也调整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新世纪房产 发表于 2021-12-1 20:02:19 | 只看该作者
 
政治上反日,民间亲日是我国非常典型的一个特征。日本人杀了我们那么多人,我们为什么还会那么喜欢他呢?很简单啊,因为日本强大。
强大在哪儿?当然在经济上。现在但凡看过点书的人都知道,当年的日本那叫一个厉害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日本GDP甚至超过了美国的一半。那时候日本人很像今天的我们,高喊“我们要超越美国!我们迟早是世界第一!”当时的日本人也是买买买,不仅疯狂购物、旅游,买艺术品买奢侈品买大楼,孩子去美国上学,甚至日本人买下了帝国大厦啊,自由女神都穿和服。可过了二十年以后,日本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连标准的日吹看日本经济都不愿多提呢?
单单看基地皮,2014年十万亿俱乐部有中美两家,日本甚至已经到不了中国的一半了。我经常关注日本经济,对于各路专家学者的说法也多少有所耳闻。很多学者说是美国人坏,1985年非得逼着日本人签了广场协议,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玩完了。啊是的,广场协议的确有影响不可否认,日本经济泡泡迅速累积,指数级增长,资本市场假繁荣景象比比皆是;可是那也不至于延续20年吧?甚至前几年鸠山由纪夫、菅直人那会还出现了负增长。有人说不对,都赖美国,大搞霸权主义殖民地。的确,日本军事是在美国的实际掌控之中,同时战争也对日本有很大影响。可是你看曾经为殖民地的中国、印度等都发展很快;韩国作为日本小兄弟,也是受美国人实际掌控军事,经济也不差,所以这个说法也不太说得过去。
日本经济真的不行了吗?看起来是比后来者中国差了很多,可他依旧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丰田、日产、三菱这种500强的企业还是比比皆是;汽车,电子产品行业日本仍然有极强的竞争力。那是因为日本人没有核心技术?这个也说不过去,目前,日本在诸多尖端技术,如光纤技术、半导体、超导技术、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均居世界领先地位,而在软件处理、雷达、通信网络管理、微电子和特殊材料等军事领域,日本更是有着美国无法比肩的优势。在美军现役的武器装备中,潜艇用的高强度钢材是日本生产的;车辆、战斗机引擎用的特种陶瓷材料是日本研发的;巡航导弹的核心部件——微电子芯片80%是由日本企业生产的。就连美军曾经最引以为豪的杀手锏F-117隐形战斗机的“外衣”——雷达吸波涂料也是日本研发的;一部苹果设备(iPhone、iPad)30%的技术来自日本;安卓旗舰的CMOS模组,基本都来自大法(这里低调膜一下)。前两天看新闻,说魅族PRO5 mini可能跳票了。为什么?因为台南地震,倒了好几个工厂,而PRO5的几组核心技术都来自那里。如果日本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可能受牵连的就不只是这么简单的问题了。
技术没问题,是人的问题么?要知道,日本人啊那可是出了名的勤奋刻苦;看看动画片里的小朋友父亲角色,都被定义为辛勤劳动的好工人形象;任劳任怨工作,随时准备加班;在世界TOP 100大学里,亚洲范围内,恐怕也就日本还拿的出手了;生命科学,电子技术等前沿行业,日本研究所基本也是世界前列的;那是管理机制有问题吗?你如果学过管理学就会知道,日本管理学那可是响当当的名号啊,什么松下售后模式,索尼管理人才模式都是管理学的典范。
人没问题,那是政治阴毛论吗?没错,上一个稳定的日本首相,恐怕要追溯到十几年前、中国人极其反感的小泉纯一郎了。什么野田佳彦、福田康夫、鸠山由纪夫、菅直人、麻生太郎、安倍等等等等,近几年来日本换首相频度仿佛是在打篮球比赛,上一个做不了几日就来下一个;下一个干不了多久就解散众议院大选再来。小布什都公开对媒体讲是在特么是记不住日本首相的名字,本来日本人平片假名翻译成英文就长的不行,还来回来去换,实在受不了。可是纵遍首相更换力度非常大,各种政策也是层出不穷,日本经济仍然没有“企稳回升”的意思;野田鸠山都主张对华友好,但似乎也没什么卵用;安倍麻生主张强硬对华,似乎也没有好转的意思。那是政策不对?日本央行傻?要知道,日本的市场经济在学界可是很多人吹的,而且迄今为止人类能想到的刺激政策,日本政策界和央行基本都用过了,甚至前几天放出了负利率大杀器,可是结果呢?呵呵哒。
基建呢?基建基建。是的,我们国家经济出了问题就爱大搞基建,那这对日本有没有帮助呢?日本人搞基建也是出了名的,什么新干线啊之类的就不提了,日本高速公路(サービスエリア)发达程度远超世界很多国家,甚至连北边的各个岛,北海道都有发达的高速交通设施。
这就奇怪了?哪里都没问题,可最后怎么还是没能解决问题呢?
换个角度看一下,其实也许帮我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日本人的确非常勤劳“爱岗敬业”,可日本国内的社会生产效率只在世界排行20左右,在发达国家中排行倒数第一,比以慵懒著称的逮梨还要差。大企业、优质人才频出的日本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是“被平均了”。被那些效率奇低的企业平均了。前些日强调的供给侧改革提出了“僵尸企业”,形容日本这些公司再恰当不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这和日本人有极大关系。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艺术,不难发现大和民族是极其重视情感的。在日语里,形容词被分为一二类,其中又细分成连用、终止、连体、假定、推量等等诸多类别,各种形容情感的词层出不穷,治愈系、疗伤歌曲;心灵小说诸如此类的艺术作品大部分来自日本,反映出日本人对于情感关系的重视和坚守。那这和经济有毛关系?日本人非常恪守一个原则,那就是“终身而仕”,说白了,老子这辈子就在这一个单位了,哪儿也不会去;如果跳槽那是背弃,是最大的耻辱(この上ない恥辱)。反观日本企业呢,终身雇佣制到今天仍然是受推崇的,日本劳动法甚至规定过“一家企业如果没有社会公众的认可,私自解雇人员是无效的”法令。所以“无限雇佣+年功序列”至今仍然是日本盛行的职场法则。
在经济增长高速的阶段,这种模式非常有效,因为“群情激奋”,大家干劲十足,加上这种制度的保障性极大,日本人拼命给公司卖命,公司拼命地“榨取”工人的“消费者剩余”,于是日企快速发展,同时催生了大量的日本中产阶级,消费激增,繁荣场景立刻显现无疑。然而其中积攒的问题日益累积,逐渐摧毁了整个体系。首先,这种制度对女性是不太公平的(*权人士请鼓掌,好了可以了,可以了,谢谢)。因为无法解雇,但又必须面临着生产养育等问题,所以日企非常不乐意聘请女性作为员工;加之日本传统文化本来就极其不重视女性(日本传统文化.avi),造成了日本女性工作比例较低,大量中高年家庭主妇激增;女性作为人类的1/2,如此的制度保障是非常不利于她们创造生产社会价值和规模经济的。甚至到了今天,家庭主妇仍然是日本女性重要的“工作行业”之一(设想在中国如果一个男孩告诉女朋友说你以后做家庭主妇职业吧会有怎样的后果…);其次,特殊人才没有得到很好地激励,才能发挥得不到鼓励,导致日本年轻人创新性低,薪酬只与体系关联,日剧中经常出现“出る杭は打たれる”和“沈黙は金、雄弁は銀”类似的话,警告年轻人,不要试图改变什么,本本分分的做事就好了。人们放弃了创新与变革,随之而来的只能是盛极而衰。工人没有创造力,企业自然会遇到发展瓶颈;企业停滞不前,泡沫累积不断,经济自然会滞胀。
你可千万不要小看这所谓“体制”带来的影响;就拿日本自身来说事儿。终身雇佣制大体成型是在1980年前后五年;在那之前,你知道电视冰箱洗衣机是索尼松下好,汽车是本田日产好;可是之后呢?是,电视索尼和松下依旧占据着一定的市场,汽车丰田日产也算是巨头,可是互联网时代,风靡全球的APP有几个来自日本?你听说过日本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吗?手机、移动互联网日本企业又在哪里?这里不禁要问一句,索尼今天倒闭了吗?姑且不说工业4.0了,单单第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财富带来的激增爆发就让日本逐渐脱离了领头羊行列,如果还是无法把握接下来的潮流,日本继续衰退,是可以预见的。
我看过有人拿日本和德国进行举例。这两个国家很多地方都非常像,比如都是法西*盟友,比如都有很强的制造水平,民族都很自信同时居民整体文化素质水平都很高。同时又都遇到了所谓的刘易斯拐点,但德国面对这一情况,深蹲之后逐渐起跳,甚至在经济危机后,一人独称欧洲大旗,在默克尔的带领下实现新繁荣;反观日本,仍然身处泥沼,停滞不前。在同样的发展基础中,为什么德国人抢到了先机?其实你只要知道一点,就能解释这个问题,工业4.0,德国可是“创始国”之一。
世界当然没有永恒的真理,“所有企图让你上天堂的东西,最后都让你下了地狱”。上世纪的一套用人制度固然有他的价值所在,否则日本也不会出现爆发增长。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看不见的手”只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把资源调配到最优的地方去;“僵尸企业”赖着不动,创新变革就无法开展;人的积极性没法调动,任何的政策措施也都是空话。村上隆曾经如此评价大和民族:“日本什么都好,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一样,那就是希望。”所谓希望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把握好了,就是辉煌。当然不是说有了变革就一定能成功,这中间还需要大量的尝试努力和精巧设计;但可以预见的是,没有变革一定会失败。日本如果持续这样下去,不要说失去的二十年,五十年、六十年都是有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恨天狼 发表于 2021-12-1 20:02:37 | 只看该作者
 
作者:杜方舟
链接:
日本经济衰退的终极原因是什么? - 杜方舟的回答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是学金融的,今年小硕马上毕业,我也先说我没有做过关于日本经济的研究,所以我这里并没有引用文献,也没有专门做实证。由于我做过相当长原时间日元兑美元的外汇交易模拟,算是对日本经济有一些了解,做一个民科式的科普,还望各位指教。大致说说我对日本经济这20多年来发展停滞的一些看法。
      1.国民投资的提前透支。很多人谈到日本经济这二十年的状况,很自然地就会提到“泡沫经济”与“广场协议”,这种看法大体正确但是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泡沫经济”对日本经济最大的伤害并不是90年代初的不动产价格迅速下降,而是在于之前的房价地价飙升提前透支了大量国民投资。日本的国民储蓄率一直很高,到了20世纪80年末,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就如同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地价的飙升让当时的日本企业和居民认为与其投资于其他行业,投资于坐地升值的房地产岂不是更好,投资于房地产用于长期对外出租则更受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青睐。再加上广场协议和日元升值,大量的外汇占款倒逼流动性,因此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地价房价很自然就涨上天了。到了泡沫破裂之后问题就来了,林毅夫就说过东京的房子之前公允价值值5000万日元的,泡沫破裂后就只值1000万日元了,通俗点说就是贷款了20年工资的钱去年好不容易买了个房,结果今年这房只要3-5年工资就可以买了,相当于有15-18年的工资收入被提前透支了,日本的银行体系消化了泡沫破裂的冲击,但是代价就是投资的提前透支,日本银行体系的货币派生能力(或者叫再融资能力)受到了限制。
      2.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度与日本特色的流动性陷阱。首先介绍一下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度,大致来说就是日本各大商业银行由财阀控股,同时财阀又控股实业企业,而财阀间又相互持股,最后日本政府又对财阀入股或者加以实质控制,从而形成一个高度组织化、政策性强的银行体系,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天朝的情况类似。除此以外日本银行体系还有一大特点,就是银行倾向于提供年限长达10年,15年甚至20年的长期贷款,还款方式通常是年金,同时日本的金融体系还衍生出了以这些年金为基础现金流的年金化理财产品或养老保险基金,整个金融体系存在着大量以年金形式支付、以长期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衍生工具。日本的主办银行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快速工业化时期对日本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很明显的助推作用,那就是为大量企业尤其是新兴产业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减轻企业每一个财年利息支出的负担,有利于制造业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但是到了泡沫破灭后问题来了,那就是日本主办银行制度下的银行体系活力是有限的。通俗的说主办银行制度下银行考虑的是一个贷款项目未来10年,20年的现金流问题,但是到了泡沫经济破灭之后银行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能提供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项目了:首先泡沫破裂后大量房产抵给银行,这些资产就是死资产而已,不形成现金流,变现也不容易;另外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传统的制造业已经很难有新的增长点,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又风险较大,前景柳暗花明。因此主办银行制度下的日本金融体系无法如他们以前那样找到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现金流的项目,高风险的项目又不敢做(为了作为日本特色的年金化的各种金融工具的基础现金流来源,风险规避是必须的),所以日本的商业银行倾向于大量投资由政府信用为担保的日本本国国债、美国国债与其他固定收益的证券。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多次“放水”“开印钞机“效果都不好了:因为放水根本没有放到企业里去,商业银行并没有积极扩大贷款规模,而是选择了稳妥的投资选择,即持有国债,结果就是央行放出去的水到头来又回到了财政账上。这一次的“安倍经济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解决日本商业银行贷款派生能力差的问题,不过这一次安倍“放水”比较彻底,包括负利率政策,加上日本国债发行的收紧,让商业银行体系的活力有所恢复,日本的大型跨国企业近两年的年报比较好看。

      3.结构性问题与错失产业转型时机。日本经济的问题,很多人都谈到了人口老龄化,当然老龄化是一个问题,但是并不是主要的问题,实际上日本的人均要素生产率甚至还处于稳步提高的状态。日本经济结构还是高度依赖于传统制造业,比如汽车、电子元器件、钢铁、机械制造这些。但是20时机90年代互联网这波大潮来的时候,日本正好是泡沫破裂的时期,由于刚才我讲到的日本银行体系的僵化,没有能够为新的互联网时代的起步提供充足的投资。我个人认为,对日本来说,泡沫经济破裂真不是时候。

      4.经济周期的问题。我认为日本经济目前的情况,从某个角度来说是经济的一个周期走向尾声后长期没有进入下一个周期的表现形式(个人看法)。
      总的来说,我觉得日本式的经济停滞应该说更多的和日本的财政金融领域有关,由于财政金融的问题传导到实体经济上的,让日本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前透支了太多投资。不过日本经济基本面还是不错的,从基础设施、制成品的水平,核心技术来说都还是在世界上有竞争力,如果日本经济走出了这个周期,有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发展(比如安倍强调的未来日本经济三大支柱产业:机器人、新能源、微电子)。
  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我倒是觉得日本的情况可以作为一个案例加以研究,但是中日两个经济体是很不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13553241411 发表于 2021-12-1 20:03:17 | 只看该作者
 
如今,贸易战的主旋律已经转移到中国和美国之间,就像当年的美日贸易战一样,这场较量注定会持续许多年,而它也势必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

民众疯狂上杠杆借贷消费,大量资金流入金融和房地产行业,这些都是泡沫破裂的前奏

但我们与日本的本质是不同的,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上并不依附于别国,在贸易摩擦中也没有一味退让

感兴趣的话快点开视频看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fccffsds 发表于 2021-12-1 20:03:56 | 只看该作者
 
1、其实归根到底,是日本将工业化经济增长模式的潜力已经挖掘到了极致,同时并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来替代。
2、日本的经济崛起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政治军事相对影响力的绝对上升,而这是拥有金融影响力不可或缺的因素,因而日本的金融政策制定有先天缺陷,也无法单独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为经济转型赢得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Xizi_XXh5SqIk 发表于 2021-12-1 20:04:28 | 只看该作者
 
另外一个问题是国内的产能过剩 并没有有效转化成为物价降低 便利到中西北西南东部北部收入贫困地区 渠道在中国经济向终端辐射的过程中吸血过多(中国渠道商的利润率和资金周转率平均水平似乎是美国同行的三倍)考虑到美国相关企业这几年为今后发展做的投资和对市场的让利求共赢的格局,中国的市场间资金利润流向更像蚂蝗在吸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6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