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清华博士精神压力太大该怎么办,去心理咨询中心有用吗?

[复制链接]
15380 20
7604099 发表于 2020-5-26 09:42:4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题主目前在THU直博,抑郁情绪和负面情绪反复,不知道该怎么寻求帮助,以下是个人描述和疑惑: 博士课题和社会工作是压力的主要来源。前者不详述了,与许多博士面临的问题类似,如课题方向、导学关系等;后者在于由于已经存在一定的负面情绪和压力,有时一整天不想说话觉得很累,而又需要承担一个月十次左右(有弹性,平均是这个水平)的学生谈话,感觉精神消耗很大输出太多,能不到精神上能量的来源。自小在家里有一方家长十分强…


上一篇:phd期间去工业界做intern是怎样一种体验?
下一篇:如何安慰/鼓励/开导一个觉得自己很笨、貌似开始渐渐失去自信的博士生?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微醺2001 发表于 2020-5-26 09:43:10 | 只看该作者
 
读博士压力比较大一般都是公认的事实了,虽然也有的博士在浑水摸鱼,但是整体来说压力还是存在的。在这里先表明笔者不是心理医生,对心理学也没啥特别的研究。只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讲一下这件事情。
首先,做科研的时候很少有捷径,通常来说,能够少走点弯路就不错了,读博士之前一般来说学生对科研的难度估计都是不足的。之前写过一个回答:张戎:你在做研究的时候走过哪些弯路,收获和经验是什么?
其次,清华北大或者其他著名高校的学生一般来说在高中的时候就是好学生,大部分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而且也会一直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许。这样并不是不好,只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挫折教育不太够。就一般人的运气而言,基本上不太可能一直顺风顺水,一般都是有高峰和低谷。对于好学校出来的好学生而言,一般来说在读博士之前可能没有受到过太大的挫折。但是读博士是一个磨练的过程,做真正的科研需要勇气和一定的运气才有可能做出来。好学生在这个时候很容易受到打击和挫折。而且做科研通常来说主要是靠自己和自己的导师,所以行或不行其实并不像本科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在本科的时候,大家一块考试,有一个评价的机制;但是在读博士的时候,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玩,是一个人独自在走这条路。之前自己读博士的时候,也严重地低估了读博士的难度,在攻读博士期间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打击。当时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不过后来独自扛过来之后觉得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实比之前强了很多。有兴趣的话,可以读一下这篇文章:科研这条路
再次,有的时候,如果觉得心理压力实在是很大,确实可以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科普书。之前读书期间也了解了一些。不过给我帮助最大的还是《战胜拖拉》这本书,当时的拖延症十分严重,根本没有办法继续做自己的科研项目,但是读完这本书之后,就知道了基本的时间管理技巧,如何对抗自己的拖延症,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的美好和完善。当年还写过一篇文章调侃自己拖延症的生活,看看日期已经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PHD身边的时间陷阱
不过,读博士所承受的苦也就知道真正读过博士的人才会知道。从家长的角度上来讲,因为他们很可能没有经历过读博士这条路,也未必能够理解博士生正在承受的辛苦,甚至有家长会认为读博士和读本科差不多。读博士的时候,笔者建议博士生还是要扩大自己的交际面,不要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师门小圈子,每周,每个月,每年都去认识一些不同的人。无论是其他专业的 PHD,还是其他工作的人士,看看是否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不同的东西。但是,如果一旦 PHD 封闭了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和科研都没有好处,因此强烈建议在学校期间多去认识一些人,看看他们某些时候能否帮助到自己。
不过科研这种事情整体来说是一件非常有风险的事情,如果在公司的话,工作经验是可以带走的;但是读博士的时候,中途 quit 之后的科研经验是没有办法重新带到另外一个 PHD 项目中的。就算读完了 PHD,如何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如何把自己的科研经验转换到工作中,都是有一定的 Gap 和门槛的。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恐惧,其实是 PHD 在读博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的。
最后,整体来说,读博士是非常有风险的一件事情,不过一旦走过了这条路,对不少事情的理解都会和之前不一样。之前有一个知乎问题:白昼: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里面有不少有意思的答案。个人觉得读博士就是在吃一个学习的苦的过程,只不过学习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回报不是一个及时的回报,而需要一个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够带来回报。读完博士之后,会变得相对能够“忍”一点,明明知道这件事情短期内不会有回报,但是还是会坚持做这件事情,直到最后带来收益的那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laisheng3 发表于 2020-5-26 09:43:57 | 只看该作者
 
利益相关:清华本硕,考过心理咨询师,对校内外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情况有一定了解(包括校内的一些案例)。
不谈如何解决遇到的具体问题——这是需要咨询师或医生处理的,直接给出一些真诚的可行建议和注意事项,供参考。
第一,把握好自己的情况。若有困扰但不怎么影响正常学习、科研、工作、生活等,可以抱着体验和倾诉的预期选择清华的心理咨询中心。
注意事项:
(1)心理咨询非常需要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匹配」,若题主已经认为清华校内咨询师的套路不适合自己,形成匹配的咨访关系会更困难——这不是说题主不对或者怎么样,而是说基于这个事实,或许清华校内的咨询师不是个更容易匹配的选择;
(2)题主说自己没有做好暴露给陌生人的准备,信任缺乏当然也会影响匹配,但这是可以解决的,请看第(4)点;
(3)题主担心清华的心理咨询中心会报告院系,我只能说,虽然按照心理咨询伦理规范,除非涉及生命健康安全等特定情况,咨询师不应当透露来访者隐私,但题主担心的事情确确实实发生过,而且据我所知不是个例;
(4)无论是按照普遍认可的咨询伦理,还是有效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一般而言,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不应当有「任何」咨访关系以外的关系——不仅是「熟悉」「认识」这类关系,还包括因工作生活甚至空间导致的容易见面的关系,更包括直接或间接的行政关系(比如受清华管理的题主和清华的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之间就存在这类关系)等等(甚至有时候还包括知乎关注、公众号读者这类关系,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在这种关系下,即使相信咨询师会遵守伦理,实际上心理咨询也会先天就受到影响;加之不信任和匹配难度等问题,通过校内心理咨询真正解决问题普遍比较困难。因而我说,如果没有大问题(不影响正常生活),可以抱着较低的预期去谈话。
第二,不建议去清华校医院精神科。
注意事项:反正就是,我个人不建议去。要听话……
第三,若情绪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影响了正常生活,造成了较大困扰,但没有达到产生较严重后果(包括心理生理后果和现实后果)的程度,建议寻求专业正规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注意事项:
(1)如上所述,心理咨询很讲究「匹配」,选择咨询师不一定要看「贵不贵」「资历老不老」「荣誉多不多」,选择适合自己的最重要——当然前提是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并遵守伦理规范。如何选择自己的咨询师是个大问题,这里只能说几点:要通过正规途径选择正规心理机构的咨询师,不要信百度或者其他非专业信息渠道;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鉴定很水,注册心理咨询师严格许多,长期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是必要的,另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有国外心理咨询领域学习经历的咨询师(这么说很无奈,但国内教育培训认证体系确实不完善);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如果咨询师让你不爽甚至愤怒,不要试图告诉自己「心理咨询都是这样的」,而要尝试说出你的想法去沟通,如果问题无法解决,那不是你的问题,要么是咨询师的问题,要么是不匹配;(补一点私货:讲真,有些非常贵的咨询师真的不一定就比正常定价的要好多少,即使真的不差钱也尽量不要以价格选咨询师…)
(2)上一点说的是如何选,但事实上很多人在要不要做心理咨询这一点上就已经很犹豫了。有些人可能觉得做心理咨询就相当于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精神病之类的,所以觉得很为难。但事实上,心理咨询在中国是严格区别于医疗行为的,其本质更接近专业的、有规范约束的谈话。一如觉得不舒坦便去找朋友聊天没什么羞耻的,觉得更不舒坦的时候找咨询师谈话也是一样的。与朋友相比,专业的咨询师有更系统的技能,排除了其他关系的影响,并受到伦理规范的约束,可以更好、更集中、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所以,如果确实需要咨询,就不要忍着……
(3)心理咨询业内有这样的说法,大约是每个心理咨询师都要定期去做心理咨询。就像医生也会得病、长期忙碌劳累的医生更容易生病一样,心理咨询师往往也会因为高强度的工作「不开心」,进而寻求其他人的帮助,这很正常。题主说自己「需要承担一个月十次左右的学生谈话」,那么显而易见,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即使不去定期做心理咨询,我也会建议题主找一个可以安全倾诉谈话的对象(不一定要定期谈话,但可以作为情绪的安全线);如果后者比较困难,且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影响了正常生活,那就去找咨询师吧。
第四,若情况比较严重,或者自己不太确定,或者不知道如何选择心理咨询/治疗机构,那么北医六院是个很好的选择,离清华也不远。
注意事项:重复,不建议去校医院精神科。若情况严重,不建议去校内的心理咨询中心。去六院也不要有压力,一如生病要去医院、没病也可以去医院,这很正常。(此外,与其他医院比如北医三院比起来,六院的人很少,挂号就诊也就方便一些。)
最后补充一点,时间精力允许的话,可以适当阅读一些心理方面的文章和书籍,但一定不能是地摊读物或心灵鸡汤,无法甄别不如不读;读的话,目的也不绝对是为了「开导自己」「调整心态」什么的,而是去了解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式是什么样的,从而更好地处理别人抛出的无用甚至有负面作用的“解决方法”(比如「想开点」「自己调整」「别瞎操心」等等等)。就连这个问题的回答里,还有人不去解决问题,而是先来责怪题主这不对那不好,这是很糟糕的。有些时候,了解一些心理知识可以增强对这类言论的「抵抗力」,毕竟这种话普遍存在;若顺便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便是意外之喜了。


——————————
本回答收录于 @王绎心 的语言、文学、哲思、心理类回答合集:文心雕虫,欢迎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萝莉给爷笑个 发表于 2020-5-26 09:44:57 | 只看该作者
 
直博 辅导员
辅导员工作三天谈一个同学真的是压力很大的,辅导员很容易成为学生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尤其是现在大类招生,辅导员的工作艰巨而辛苦。
建议:没事儿可以去辅导员早餐坐坐,和大家伙聊聊天,楼上优秀的蔡导我就经常碰到。辅导员的工作凭良心做即可,很多指标并不一定要严格执行,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调整。
找一点自己的精神享受,看剧or打游戏,懂得放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雨霏花影 发表于 2020-5-26 09:45:12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思路是这样的,很多博士花了大量时间做除了工作以外的事。他们想要工作,但是最后却在刷知乎。越不工作,压力越大。比如我此时此刻压力就在增加。。(以上看法来自于一个学姐,我非常认同)阿弥陀佛学习使我快乐。
相比于减少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来减压,建议找几件你喜欢做的事情,你热爱做的事情,然后多花些时间在上面,而不是增加躺着/坐着/思考人生消磨的时间。
此法对于中度及以下的压力适用。高压的情况,请去看心理医生或向相关机构反应。真正把人逼到绝路的往往不是科研本身,是体制内部的不公。


无处倾诉这一点我感同身受,每一位博士都感同身受。科研圈外的好友跟你没有共同语言,不理解你为何痛苦,圈内的人根本没时间听你诉苦,也没时间走心交朋友。


自我调节能力是博士必备的技能之一,想想大家都是这样过来,也就不那么孤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华吧盛典 发表于 2020-5-26 09:45:27 | 只看该作者
 
有用,我就去过20次,还自费在简单心理上咨询了将近20次。
只要没有自伤和伤人的想法,是不会上报院系的。话说回来,即使上报院系,也是为了调动资源帮助你,而且是有限范围内的,不会搞到人尽皆知。
最好的方法是趁问题还不严重的时候预约,约不到的话推荐简单心理APP。
简单心理APP上也会有一栏“紧急联系人”,心理咨询的行规要求咨询师为来访者保密,但自伤和伤人除外,简单心理的咨询师也会在这种情况下联系你的“紧急联系人”的。
这里要对有自杀想法的朋友说一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苟活着,还有许多人想活但活不成,你说说看,拥有生命是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sexly9 发表于 2020-5-26 09:46:07 | 只看该作者
 
偶然看到这个问题,说说自己的经历和看法,如果能帮到你就再好不过了。


首先,任何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开心,这是生活的常态。我想这是很多长期抑郁的人不能清晰意识到的客观事实。生活本来就充满不确定,所以有不开心太正常不过了,与你是不是博士,有没有社会工作没关系。以后困难更多,要认识到这一点。你所认为的开心果,很可能只是你不了解人家的真实生活,每个人都有不易。


那好,当你意识到生活的常态之后,要学会接受。既然这是常态,那你何必为难自己呢?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生活中困难很多,其实之后回过头来想你会发现,咳,我活得好好的,那点小事儿算个屁啊。


那么,真的是意识到生活常态是充满困难和挑战之后,依然负面情绪满满怎么办?我有几个小方法,至少在我身上比较有效,供你参考。
Tip1: 找年长者聊天。
每当我非常困惑的时候,我喜欢找年长者,尤其是超过60岁的人聊天。学校里每天有很多家住西北小区或荷清苑或蓝旗营、照澜院等的老大爷老大妈在校园里遛狗,散步,坐着聊天,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清华的退休教职工,他们经历过艰苦的求学,几十年丰富的人生经历,与他们沟通有很多明显的好处。一是他们愿意倾听。愿意倾听是最重要的,很多大爷大妈时间很充裕,本来也是围着校园遛狗散步,有时间倾听你。二是经历相似且阅历深,他们多数都是高知分子,有多年科研经历,且经历过比你我多得多的人生,可以听他们聊聊自己的生活经历,聊聊他们遇到过的苦难和解决办法,你会从中获得启发。三是你心里压力会比较小。你提到C楼心理中心可能因为会记录来访者信息 所以会造成你心有芥蒂,和大爷大妈聊不存在这些,你相对会放松很多。而且,他们不是格式化的回答你问题,而是以聊家常的方式和你聊生活,会更轻松真实。
这个方法我用过多次,和很多几十年前清华毕业的老学长老学姐聊过天,感觉深受启发,会改善心态,对生活有更好的认识。当然,如果你特别内向那只有你自己试着打开心扉才能使用这个办法。其实很多老年人挺爱和年轻人聊天的。


Tip2: 运动。这个方法我觉得适合在心情稍微平复一些之后持续使用。每天晚上紫操那么多人,你可以跟着大家跑跑步,好处大大的。


Tip3:不要封闭自己。多参加一些群体性活动。人是群体动物,封闭自己会心情压抑。




如果以上所写有一点点东西能给你启发,就很开心了,祝好运。


----------------------------
哈哈,突然想补充一条,答主单身,欢迎勾搭哈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德福德芙 发表于 2020-5-26 09:46:40 | 只看该作者
 
很理解这种感受。我前年有一段时间也是同时承担各方面压力,抑郁情绪比较严重,在心理中心咨询过一段时间。从1和2来看和我的经历也比较相似。
关于4中间提到的几点讲下我了解到的情况:
1,倾听者是能够做到的,心理中心环境挺好,也是能够倾诉的地方。当然承认有些咨询师水平确实有限,固定套路和方法也是存在的,但是方法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帮助到来访者,固定方法也可能是有效的。
2,心理咨询师会有职业道德,能够保守秘密(当然也有例外,很危急的情况会上报,咨询师会详细向你说明,你也可以直接问)如果对这个比较担心可以跟咨询师仔细确认,而且可以随时终止咨询。
3,信任都是逐步建立起来的,不能指望(清华的)心理咨询能够一次解决问题,这类问题可能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持续咨询才能认识到。
清华的兼职辅导员群体其实普遍压力挺大的,大家不表现出来而已,这个工作很不容易。除了心理中心之外,还可以求助院系的学生组的其他辅导员,以及参加辅导员早餐交流等等。
很希望能帮到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无事0305 发表于 2020-5-26 09:47:16 | 只看该作者
 
抱抱~除了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对我们比较方便的咨询途径可以看这里:放假通知&部分心理资源推荐(“小清心”公众号 )。我摘录了一下:
免费热线和免费资源:
回龙观医院心理援助热线
✦服务对象:专门服务于精神心理困惑和自杀危机干预
✦联系电话:8008101117, 24小时开放
雪绒花学生心理帮助热线
✦服务对象:大中小学生、学生家长
✦联系电话:010-58800525、010-58800764
✦服务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不开放,服务时间为下午5点到9点半
✦备注:该热线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持并提供技术支持、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服务对象:校内外的来访者的一般心理问题、困惑与成长
✦在读研究生、博士生接诊
✦预约电话:010-58809250
✦预约时间:9:00-11:30,13:30-17:00(教学周工作日)
✦中心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京师大厦)二层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研究与培训中心
✦服务对象:校内外的来访者的一般心理问题、困惑与成长
✦在读研究生、博士生接诊
✦预约电话:010-62760820
✦预约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00
✦中心地址:哲学楼102室


付费资源:
北京大学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
✦联系电话:010-62759011
✦需要提前电话预约
✦收费300、600、800、1000元区间
简单心理
http://www.jiandanxinli.com/ 收费300、500、800、1000元区间
此外knowyourself公众号上也可以预约心理咨询(收费,价格平均比简单心理高一些),听说还不错,我没有试过
***简单心理和knowyourself其实类似心理咨询师入驻的平台,肯定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如果选择的话最好先认真看一下咨询师的简历,尽量寻找合适自己、资质好的咨询师。
比较严重时:
清华大学校医院精神科
✦服务对象:清华大学校内学生和教职工
✦联系电话:62784634  吴医生
✦上班时间:每周一、二、五下午1点半-5点
✦挂号方式:支付宝无法挂该科室,需到挂号窗口排队挂号。校医院挂号室咨询电话:62783447
北京市三家精神专科医院预约方式
医院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均为北京市三甲医院,清华学生通过校医院转介均可享受公费医疗
挂号方式:
✦正常挂号方式:114电话预约或者微信公众号“京医通”进行预约,京医通放号时间为早6点半至下午4点,普通号和专家号均有。


✦急诊挂号:如果学生情况非常紧急,可以预约急诊,急诊为24小时开放,需要带上大学生身份证到医院挂号就诊。


✦绿色通道挂号:绿色通道服务于严重紧急情况而无法正常挂上号的大学生,该热线需要至少提前一天预约,由辅导员或者院系老师致电,就诊时需要带学院或者校医院介绍信,写明是哪个单位、哪个介绍人、介绍哪位同学前往医院的绿色通道服务,就诊时需要请老师、学生和家长一起前往,届时将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级别的医师就诊接待。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绿色就诊通道”专线电话: 6272374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绿色就诊通道”专线电话:
58303278(接待时间:8:00-16:30),58303087(接待时间:16:30-8:00)
北京回龙观医院“绿色就诊通道”专线电话: 62716497


我个人的经验不多,也陷入过漫长的负面情绪期,尤其是去年申请季,最严重时有一次在地铁上哭得停不下来,没有具体原因,就是突然觉得难过。因为校内的心理咨询真的太太太太太难预约上,所以一直在做校外的心理咨询,加上申请结束,直接的压力源减少了,感觉比原来好了一些。关于“没有完全做好将自己的成长经历、想法、情感完全暴露给陌生人的准备”,我觉得也许可以先尝试线上的心理咨询(视频)或者拨打热线?这样可能会感觉好一点。实际上把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暴露给陌生人让我觉得很安全,因为可以摆脱原来的环境,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体会,还是选择自己觉得最舒适、最没有负担的咨询方式或排解途径就好。
最后请好好善待自己、珍惜自己呀,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也许渡过瓶颈期就好了,就算不会变好也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人生的路有千万条,给你最大的拥抱~
也欢迎私信来聊,总之希望可以帮到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zhuyi927 发表于 2020-5-26 09:47:24 | 只看该作者
 
我给你说个笑话: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和校医院精神科。


严肃讲,抑郁一个只能靠自己扛过去的人生的坎。如果确实需要咨询,去北医六院也比去中心/校医院强得多*N。
只是要记得,everything comes with a price,即使我们在这里想帮助你,也是看在校bǐng友的情分上。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对你不理不睬才是正常的,想得到救赎,不得不买赎罪券。
最后,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能力扛过去,那么学会急流勇退也不失为一个体面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2 14:19